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hynchaenus empopulifolis in Tai’an,China
1
作者 Xie Na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21年第1期27-30,共4页
Rhynchaenus empopulifolis is a defoliator harming poplar,and its occurrence is reported in Tai’an area for the first time.Through indoor rearing and forest investigation,the morphological,biological and damage charac... Rhynchaenus empopulifolis is a defoliator harming poplar,and its occurrence is reported in Tai’an area for the first time.Through indoor rearing and forest investigation,the morphological,biological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R.empopulifolis in Tai’an were observed,and color pictures of each instar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as well as damage symptoms were provided,in order to lay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precise control of R.empopulifo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ynchaenus empopulifoli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amage status
下载PDF
Study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vestock Eperythrozoon
2
作者 Peng Haisheng Xie Minghua Mu Qionghua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5年第6期372-377,共6页
Based on the study of infec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2 kinds of livestock Eperythrozoon,disinfection test by drugs in vitro,disinfection test by ultraviolet light,Eperythrozoon survival test at differ... Based on the study of infec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2 kinds of livestock Eperythrozoon,disinfection test by drugs in vitro,disinfection test by ultraviolet light,Eperythrozoon survival test at different times and temperatures,drug sensitivity test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fected swines were carried out on Eperythrozoon suis and Eperythrozoon wenyonii to further study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infection level of livestock Eperythrozoon was high,while morbidity was low. Eperythrozoon suis and Eperythrozoon wenyonii could survive for 1 year at 3- 5 ℃,180 d at 16- 26 ℃ and 30 min at- 20 ℃,while which died instantly at 65 ℃. Eperythrozoon was sensitive to general chemical disinfection drugs,while not sensitive to ultraviolet light disinfection. Transmission of Eperythrozoon mainly included contagious transmission and vertical transmission. Results of drug sensitivity test showed that Eperythrozoon was sensitive to Tetracycline and antigen insect drugs. Sizes and shapes of different livestock Eperythrozoon were different. The study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ivestock Eperythrozoo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ERYTHROZOON Infection rat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bala vishnou Lefebure in 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
3
作者 DENG Yan ZHANG Wen-ying +2 位作者 WU Yao-jun LI De-wei YANG Zhen-de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 Trabala vishnou Lefebur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itic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hina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wo pioneer Ips bark beetles in natural spruce forests in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LIU Li WU Jian +3 位作者 LUO You-qing LI Zhen-yu WANG Guo-cang HAN Fu-zho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Bark beetle species in natural stands of spruce, Picea crassifolia (Kom.) were investigated in Maixiu Forest Park,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during 2005 and 2007. Two pioneer Ips species, Ips nitidus Eggers... Bark beetle species in natural stands of spruce, Picea crassifolia (Kom.) were investigated in Maixiu Forest Park,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during 2005 and 2007. Two pioneer Ips species, Ips nitidus Eggers and Ips shangrila Cognato and Sun were found. I. nitidus occurs naturally in northwest China. I. shangrila is a new species in the world. In the past, it was confused with I. mannsfeldi Wachtl in China. The damage of these two Ips species has been very severe in Maixiu and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I. nitidus starts to fly in early May and prefers the mid to lower part of the host tree to colonize as its habitat. I. shangrila always infests from the top of the trunk, especially in branches larger than 3 cm in diameter in the crowns and sometimes even colonizes entire young trees. The two Ips species are the most destructive secondary bark beetles on P. crassifolia and always cause mortality of trees by their co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ea crassifolia Ips nitidus Eggers Ips shangrila Cognato and Sun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一株裂解耐氨苄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及其生物学特性与全基因组分析
5
作者 张雪丽 于浩淼 +3 位作者 闫振贵 杨少华 张亮 杨宏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8,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分离能够高效裂解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为噬菌体生物制品的研制提供候选材料。以耐氨苄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宿主菌,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全基因组测... 本研究旨在分离能够高效裂解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为噬菌体生物制品的研制提供候选材料。以耐氨苄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宿主菌,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分离得到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效价达2.75×10^(10)PFU/mL,命名为SP688。该噬菌体具有长的不收缩尾巴,属长尾噬菌体科,对7株耐氨苄西林金葡菌均有裂解效果,最佳感染复数为1,可在10 h内抑制细菌生长,在温度-20~54℃范围和pH值3~11之间活性稳定,对紫外线敏感。全基因组分析显示,SP688基因组为环状DNA,全长45499 kb,GC含量为34.1%;预测到64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19个(29.69%)被预测功能。该噬菌体是一株新型裂解耐氨苄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广谱噬菌体,可为噬菌体治疗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噬菌体 形态 生物学特性分析 全基因组分析
下载PDF
凝结芽孢杆菌对畜禽肠道健康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茹 李燕 邹晓庭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凝结芽孢杆菌是一种新型的饲用益生菌,不仅具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益生作用,还具有芽孢杆菌的耐高温、耐胃酸和耐胆盐等抗逆性,以及易培养、易储存的生物学特性。诸多研究表明,凝结芽孢杆菌具有平衡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形态、促进消... 凝结芽孢杆菌是一种新型的饲用益生菌,不仅具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益生作用,还具有芽孢杆菌的耐高温、耐胃酸和耐胆盐等抗逆性,以及易培养、易储存的生物学特性。诸多研究表明,凝结芽孢杆菌具有平衡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形态、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肠道免疫等多种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凝结芽孢杆菌对畜禽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旨在为凝结芽孢杆菌在畜禽绿色养殖和生产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生物学特性 肠道菌群 肠道形态 肠道免疫 消化吸收
下载PDF
槐豆木虱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7
作者 梁静 伍兴隆 +6 位作者 杨晓东 孙雨 赵宇 杨清川 任洁 肖海兵 杨明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4期112-118,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槐豆木虱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该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若虫蜕皮情况确定其龄期,观察并记录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生活习性,利用体视显微镜拍照并测量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槐豆木虱... 本研究旨在探讨槐豆木虱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该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若虫蜕皮情况确定其龄期,观察并记录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生活习性,利用体视显微镜拍照并测量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槐豆木虱卵呈纺锤形,长(362.13±3.53)μm、宽(152.06±1.61)μm,初产时呈白色,后逐渐变为橘黄色,透过卵壳可见2个红色小点;卵期(3.81±0.03)d。若虫共5龄,形态特征差异明显。1龄若虫头比腹宽,无翅芽;2龄若虫翅芽初显、较小,前后翅分离;3龄若虫翅芽明显,前后翅芽前期相接不重叠,后期重叠小部分;4龄若虫后翅被前翅重叠一半;5龄若虫前后翅大部分重叠。1~5龄若虫触角节数分别为3、4、6、8、10节,体长分别为(371.82±4.31)μm、(728.15±36.2)μm、(996.9±34.03)μm、(1271.06±24.65)μm和(2083.33±22.89)μm,发育历期分别为(3.81±0.03)d、(3.47±0.06)d、(2.13±0.06)d、(2.03±0.07)d、(2.46±0.06)d和(4.81±0.06)d。成虫触角均为10节,雌成虫尾部呈尖锥状,雄成虫尾部生殖板上翘,夏型雌成虫与雄成虫发育历期分别为(20.88±0.92)d和(28.29±1.67)d。冬型成虫稍大于夏型成虫,冬型与夏型雌成虫体长分别为(4.04±0.12)mm和(3.85±0.24)mm,雄成虫体长分别为(4.02±0.24)mm和(3.31±0.16)mm。夏型雌成虫产卵前期为(5.60±0.24)d,单雌产卵量为(647.75±52.94)粒,雌成虫产卵高峰期在羽化后的第7~14 d,占总产卵量71.2%。综上所述,槐豆木虱若虫共5龄,各龄期间翅芽的发育、触角节数及体长均有显著变化。成虫寿命及产卵期较长,世代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叠现象,这些发现对于理解其生命周期和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豆木虱 形态特征 发育历期 生物学特性 繁殖力 园林害虫
下载PDF
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内生真菌筛选鉴定及促生作用测定
8
作者 杨明国 芦俊佳 +6 位作者 田芸菁 张梓月 刘勉 勾朝金 张倩婷 古旭 杨发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4,共12页
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是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高山栎组常绿乔木或灌木,对极端生态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了解刺叶高山栎内生真菌的促生功能作用,本研究从云南省昆明市采集刺叶高山栎的根、茎、叶等器官组织样品,采... 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是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高山栎组常绿乔木或灌木,对极端生态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了解刺叶高山栎内生真菌的促生功能作用,本研究从云南省昆明市采集刺叶高山栎的根、茎、叶等器官组织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可培养内生真菌,继而对获得的内生真菌进行固氮、溶磷、解钾以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等促生特性测定,筛选具有多种促生特性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形态学鉴定,测定其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及盆栽幼苗生长的促生效果。结果显示,在刺叶高山栎根、茎、叶等器官组织中共分离得到74株内生真菌,挑选其中11株进行促生特性测定得出,10株具有产IAA能力,8株具有固氮能力,1株(JG2)同时具备溶磷、解钾以及产IAA的能力,2株(J06和JJ15)具有固氮及良好的产IAA能力。对JG2、J06及JJ15进行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得出,JG2为Talaromyces erythromellis,J06为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JJ15为光炭轮菌(Daldinia eschscholtzii)。在种子萌发与盆栽试验中,JG2菌株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均有显著的促生作用,表明JG2菌株具有促生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叶高山栎 内生真菌 分子生物学鉴定 形态学鉴定 促生特性
下载PDF
甘肃省胡萝卜根结线虫病病原鉴定
9
作者 安丽婷 石明明 +4 位作者 倪春辉 刘永刚 魏雪娟 乔万强 李惠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0,共8页
为了明确根结线虫种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肃省临洮县胡萝卜上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并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该群体雌虫虫体梨形或柠檬形,乳白色,口针粗壮,中食道球近圆形。雌虫会阴花纹呈卵圆形,背弓较平缓,肛门处有刻... 为了明确根结线虫种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肃省临洮县胡萝卜上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并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该群体雌虫虫体梨形或柠檬形,乳白色,口针粗壮,中食道球近圆形。雌虫会阴花纹呈卵圆形,背弓较平缓,肛门处有刻点。雄虫虫体细长,尾部钝圆,交合刺针状,成对。2龄幼虫虫体细长,呈蠕虫形,唇区无明显缢缩,口针发达,口针基部球小而圆,尾部透明区明显,尾尖钝圆。利用特异性引物Mh-R/Mh-F扩增得到大小为462 bp的特异性片段,与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一致。基于根结线虫属rDNA ITS和28S-rDNA D2D3区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该群体均与北方根结线虫序列聚为一支。将该线虫接种胡萝卜,其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一致,35 d后分离线虫,其形态特征与北方根结线虫相符。综上,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该病原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M.hapla),这是甘肃省首次报道北方根结线虫危害胡萝卜类蔬菜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北方根结线虫 形态学特征 分子生物学 致病性 鉴定
下载PDF
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形态学、生物学指标和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齐明 刘伟 +7 位作者 周钦 陈则 王扬 马文君 杨珍 施文瑞 孟庆辉 郑天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4,共12页
清溪乌鳖(Qingxi black strain of Pelodiscus sinensis)是基于太湖花鳖(Taihu strain of P.sinensis)体色黑化个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为研究体色黑化对中华鳖群体分化的影响,通过测定太湖花鳖、清溪乌鳖的23项形态学指标、3项生物学指... 清溪乌鳖(Qingxi black strain of Pelodiscus sinensis)是基于太湖花鳖(Taihu strain of P.sinensis)体色黑化个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为研究体色黑化对中华鳖群体分化的影响,通过测定太湖花鳖、清溪乌鳖的23项形态学指标、3项生物学指标及营养组成,对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种质性状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显示:(1)形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且两者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背甲、腹甲、四肢和头部的形态差异;差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2)太湖花鳖的可食净重占比显著高于清溪乌鳖;而背甲重占比,太湖花鳖显著低于清溪乌鳖。(3)太湖花鳖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18.15%,♀:18.08%)显著低于清溪乌鳖(♂:18.85%,♀:18.89%);而粗脂肪含量,太湖花鳖(♂:0.56%,♀:0.56%)显著高于清溪乌鳖(♂:0.43%,♀:0.45%)。(4)清溪乌鳖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的含量比值(♂:84.44%,♀:85.54%)和呈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38.65%,♀:38.35%)显著高于太湖花鳖(♂:80.59%,♀:81.82%)、(♂:37.88%,♀:37.36%);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太湖花鳖♂:50.46%,♀:50.70%;清溪乌鳖♂:51.01%,♀:51.44%),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太湖花鳖裙边中的羟脯氨酸含量(♂:16.08%,♀:16.12%)显著高于清溪乌鳖(♂:15.77%,♀:15.69%)。(5)太湖花鳖和清溪乌鳖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1.89%,♀:30.92%;清溪乌鳖♂:31.64%,♀:32.8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0.50%,♀:30.160%;清溪乌鳖♂:30.55%,♀:30.7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太湖花鳖♂:30.94%,♀:30.58%;清溪乌鳖♂:31.98%,♀:32.72%)和EPA+DHA的含量(太湖花鳖♂:12.63%,♀:12.39%;清溪乌鳖♂:12.98%,♀:12.82%)基本接近,仅在个别脂肪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形态特征 生物学指标 营养组成
下载PDF
甘肃南部地区中华松针蚧的发生规律及其天敌种类
11
作者 李丹春 付作霖 +2 位作者 刘锦乾 张文宇 杨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7,共8页
【目的】研究中华松针蚧M.sinensis各虫态在甘肃南部的发生时间、生活习性、各龄期形态变化及天敌昆虫种类,为有效监测中华松针蚧种群动态变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根据中华松针蚧在甘肃南部的分布现状,选择甘肃南部小陇山林区、康县... 【目的】研究中华松针蚧M.sinensis各虫态在甘肃南部的发生时间、生活习性、各龄期形态变化及天敌昆虫种类,为有效监测中华松针蚧种群动态变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根据中华松针蚧在甘肃南部的分布现状,选择甘肃南部小陇山林区、康县林区、白龙江林区3个油松生长监测样地,采用野外连续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及镜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该虫初孵若虫具有发达的触角和足,1龄若虫后期开始形成黑色介壳,2龄若虫在介壳内越冬后为3龄若虫。3龄雄若虫从蚧壳爬出后爬向树干基部的树皮层内,经过化蛹,羽化为雄成虫,3龄雌若虫在蚧壳内羽化为雌成虫。中华松针蚧在甘肃南部均为1年发生1代,其初孵若虫在以上3个林区出现的时期分别为5月中旬、下旬及6月上旬;且均以2龄若虫进行越冬。甘肃南部林区中华松针蚧的天敌昆虫有松蚧益蛉Sympherobiusmatsucocciphagus、卫松褐蛉Sympherobius.weisong、牯蛉草蛉Chrysopakulingensis、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双七瓢虫Coccinulaquatuordecimpustulata、红环瓢虫Rodolialimbata、十二斑和瓢虫Synharmonia bissexnotata及大黑蚂蚁Polyrhachis vicina 8种天敌。【结论】通过系统描述中华松针蚧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变化及发育过程,持续拍摄获得特别是初孵若虫及雌成虫显露、交尾和产卵等形态特征图,为该蚧虫的野外快速准确识别、虫口调查、预测预报及检验检疫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松针蚧 形态特征 生物学习性 天敌 发生规律
下载PDF
辽宁省花生焦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2
作者 韩宁 孙继军 +3 位作者 史普想 孙泓希 王一波 王海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1,共7页
为明确辽宁省花生焦斑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依据科赫氏法则进行致病力测定,并对菌落形态以及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态进行观察,对病菌的LSU、ITS和Tub2基因进行测序,然后做多基因联合建树分析。结果发现,花生焦斑... 为明确辽宁省花生焦斑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依据科赫氏法则进行致病力测定,并对菌落形态以及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态进行观察,对病菌的LSU、ITS和Tub2基因进行测序,然后做多基因联合建树分析。结果发现,花生焦斑病菌株菌落扁平,气生菌丝稀疏,菌落边缘呈叶状,在生长初期菌丝体最初呈白色,然后从菌落中心开始向外逐渐变成黑褐色;子囊孢子呈椭圆形,具有凝胶状鞘,有隔;结合多基因序列联合的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引起辽宁省花生焦斑病的病原菌为Leptosphaerulina arachidicola。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花生焦斑病病原菌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5,最适生长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生长氮源为胰蛋白胨,致死温度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焦斑病 Leptosphaerulina arachidicola 形态学鉴定 分子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桂花树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征
13
作者 张松 张靖 李贵鹏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7期197-200,共4页
为研究危害桂花树的病原菌,对桂花树上发生的病害进行了病原菌的鉴定,开展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根据植物病原菌形态特征、致病菌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座腔菌为造成桂花树病害的主要病原菌。葡萄座腔菌在PDA培养菌上菌丝生长... 为研究危害桂花树的病原菌,对桂花树上发生的病害进行了病原菌的鉴定,开展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根据植物病原菌形态特征、致病菌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座腔菌为造成桂花树病害的主要病原菌。葡萄座腔菌在PDA培养菌上菌丝生长量最大,生长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27℃;PH在4~10范围适合生长,PH<3时,菌丝的生长停滞;该菌适宜碳源为葡萄糖、乳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树 病原菌 形态鉴定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冻土毛霉( Mucor hiemalis )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宇伦 王沙沙 来有鹏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毛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大部分是腐生的,常引起动、植物的病害。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毛霉菌有11个属,其中,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仅在台湾地区、辽宁、湖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有分布。本文就冻土毛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毛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大部分是腐生的,常引起动、植物的病害。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毛霉菌有11个属,其中,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仅在台湾地区、辽宁、湖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有分布。本文就冻土毛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冻土毛霉的相关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毛霉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经济价值
下载PDF
‘桂南’狗牙根的选育
15
作者 黄春琼 刘国道 +2 位作者 罗丽娟 王文强 杨虎彪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99-2105,共7页
中国野生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但育成品种较少。为选育更多优良狗牙根新品种以供草坪建植应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自2000年起开展了狗牙根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从国内外收集的狗牙根种质资源... 中国野生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但育成品种较少。为选育更多优良狗牙根新品种以供草坪建植应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自2000年起开展了狗牙根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从国内外收集的狗牙根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坪用性状优良的种质,经过连续多次单株选择和扩繁、坪用价值系统评价、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性试验,选育出坪用性状优良的狗牙根新品种‘桂南’狗牙根,于2020年审定通过。‘桂南’狗牙根具有质地细腻、草坪密度大、均一性好、绿色期长、成坪速度快等特点。适于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作为景观绿化和水土保持草坪建植。本研究对‘桂南’狗牙根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总结,为‘桂南’狗牙根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新品种 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品比试验 区域试验 生产性试验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超声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裸鼠病理学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肿瘤抑制的影响
16
作者 马金秋 姚得顺 王洋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4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裸鼠病理学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肿瘤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裸鼠50只,分为健康组(A组)、模型组(B组)、超声组(C组)、紫杉醇组(D组)、联合组(CD组),每组各10只,除健康组外均建立乳腺癌模型,建模后A组、B...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裸鼠病理学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肿瘤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裸鼠50只,分为健康组(A组)、模型组(B组)、超声组(C组)、紫杉醇组(D组)、联合组(CD组),每组各10只,除健康组外均建立乳腺癌模型,建模后A组、B组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C组用超声波辐射治疗;D组采用经腹腔内注射紫杉醇注射液;CD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腹腔内多点注射20 mg/kg/w紫杉醇注射液。测量肿瘤体积,TUNEL检测乳腺癌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病理学形态,免疫印迹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2和B淋巴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经超声显示,B组裸鼠肿瘤体积较大;C组、D组肿瘤体积轻度增大,可见液化坏死;CD组肿瘤体积增长减缓,周边可检测到血流信号。HE染色显示,A组裸鼠无病变现象;B组裸鼠组织结构坏死严重;C组、D组裸鼠癌组织仍有浸润性生长现象;CD组可见少量变性坏死,及组织分布少量残存癌组织,细胞轮廓逐渐稳定。与B组比较,C组、D组肿瘤体积减小(P<0.05);与C组、D组比较,CD组肿瘤体积减小(P<0.05)。与A组比较,B组乳腺癌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乳腺癌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C组、D组比较,CD组乳腺癌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A组比较,B组Caspase-3、Caspase-2、Bax降低,Bcl-2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Caspase-3、Caspase-2、Bax升高,Bcl-2降低(P<0.05);与C组、D组比较,CD组Caspase-3、Caspase-2、Bax升高,Bcl-2降低(P<0.05)。结论超声联合紫杉醇可抑制乳腺癌裸鼠肿瘤生长、促进癌细胞凋亡,与上调肿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2、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紫杉醇 病理学形态 生物学特性 肿瘤抑制
下载PDF
六斑异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核桃扁叶甲幼虫的捕食能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学达 刘玉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75-1684,共10页
【目的】探究以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幼虫为食料的六斑异瓢虫Aiolocaria hexaspilota的生物学特性,为利用六斑异瓢虫控制核桃扁叶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林间、室内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六斑异瓢虫各发育阶段的生活史、形态特... 【目的】探究以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幼虫为食料的六斑异瓢虫Aiolocaria hexaspilota的生物学特性,为利用六斑异瓢虫控制核桃扁叶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林间、室内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六斑异瓢虫各发育阶段的生活史、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历期和存活率,并测定六斑异瓢虫2-4龄幼虫及成虫对不同密度的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采用HollingⅡ模型拟合计算六斑异瓢虫对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六斑异瓢虫在山东省泰安市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在(25±0.5)℃,相对湿度(RH)80%±3%,光周期14L∶10D的条件下,六斑异瓢虫的卵历期、1-4龄幼虫历期和蛹历期分别为(3.84±0.13),(2.24±0.25),(1.90±0.21),(2.85±0.46),(4.42±0.42),(5.68±0.30)d;卵、1-4龄幼虫和蛹存活率分别为93.18%,93.33%,96.43%,96.67%,94.00%和96.00%;一生平均单雌产卵量约800粒,产卵期为40~60 d。六斑异瓢虫2-4龄幼虫及成虫对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六斑异瓢虫4龄幼虫对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a′/T_(h))最强,为78.67;日最大理论捕食量(1/T h)最大,为53.76头;处理单头猎物所需时间最短,为0.0186 d;六斑异瓢虫2龄幼虫对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a′/T_(h))最低,仅为31.20。六斑异瓢虫对核桃扁叶甲2龄幼虫的捕食量与猎物密度呈正相关,而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模拟后的各方程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结论】这些结果表明六斑异瓢虫对核桃扁叶甲幼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潜力。本研究可为今后更高效地利用六斑异瓢虫资源以及正确评价六斑异瓢虫对核桃扁叶甲幼虫的生物防治潜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异瓢虫 核桃扁叶甲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捕食能力
下载PDF
野生香菇菌株鉴定及其与栽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宏月 欧小云 刘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59-67,共9页
【目的】对野生香菇进行鉴定,并比较其与栽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为野生香菇种质资源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形态特征和分子序列分析方法对野生食用菌进行鉴定,并分析温度、碳源、氮源等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比较其与6株栽... 【目的】对野生香菇进行鉴定,并比较其与栽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为野生香菇种质资源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形态特征和分子序列分析方法对野生食用菌进行鉴定,并分析温度、碳源、氮源等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比较其与6株栽培香菇的生物学特性。【结果】2株野生食用菌(林香18和林香19)鉴定为香菇,所有供试菌株均能在15~30℃条件下生长,其中,林香18在15~30℃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为2.5~4.7 mm/d,菌丝生长力极强;林香19在15~20℃时菌丝生长缓慢,生长速度为0.5~1.6 mm/d,在25~30℃时生长速度显著加快,为2.58~3.08 mm/d,说明林香19不耐低温。2株野生菌株在3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4.7、3.08 mm/d,且明显高于栽培菌株,属于耐高温菌株;其余6株栽培菌株在25℃时生长速度最快,为3.18~4.91 mm/d,均属于中温菌株。供试菌株L12、L26、林香19、申香34、申香60和浦香08以可溶性淀粉为最适碳源,林香18和L808的最适碳源为蔗糖,以乳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差;供试菌株以尿素为氮源时均不能生长,以牛肉膏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好,以硝酸钾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差;林香18、林香19、申香60和L26最佳C/N为10/1,申香34、L12最佳C/N为30/1,浦香08和L808最佳C/N分别为40/1和50/1,由此可知,申香34、林香18和林香19菌丝生长不受C/N的影响,其余菌株均受C/N的影响。【结论】野生香菇菌株林香18和林香19均为耐高温菌株,但林香19对低温较敏感。林香18和林香19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和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分别为牛肉膏和蛋白胨,最适C/N均为10/1。研究明确了野生香菇林香18和林香19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和条件,研究结果可为耐高温香菇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香菇 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 生物学特性 温度 氮源 碳源 C/N
下载PDF
内生真菌菌核生枝顶孢霉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9
作者 赵晓彤 张凌霄 王桂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1-649,共9页
为了明确1株来源于国槐枝干内生真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和单孢分离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显微镜进行了形态鉴定,采用活体接种法进行了致病性鉴定,提取了基因组DNA,通过ITS和18S rDNA序列分析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十... 为了明确1株来源于国槐枝干内生真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和单孢分离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显微镜进行了形态鉴定,采用活体接种法进行了致病性鉴定,提取了基因组DNA,通过ITS和18S rDNA序列分析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法分析了不同生态条件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该真菌为无性型真菌菌核生枝顶孢霉Acremonium sclerotigenum,这是国内首次从国槐中获得的枝顶孢属非致病性内生真菌;该菌在PDA培养基、温度25~30℃、全光照和酵母浸膏为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产孢能力最优,菌丝生长更适宜以麦芽糖为碳源的中性条件,而产孢更适宜以阿拉伯糖为碳源的偏酸性环境。该研究为进一步将该A.sclerotigenum开发成新型绿色的微生物制剂、增产菌或生防载体菌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生枝顶孢霉 形态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榛实象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
20
作者 刘楠 王琪 +2 位作者 高宇 尚尔雨 马晓乾 《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38-41,共4页
榛实象为鞘翅目象甲科昆虫,为明确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通过室内显微观察及野外调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榛实象在黑龙江省桦南地区大多2年1代,少数3年1代。榛实象的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老熟幼虫体长8.65~11.06 mm,头部... 榛实象为鞘翅目象甲科昆虫,为明确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通过室内显微观察及野外调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榛实象在黑龙江省桦南地区大多2年1代,少数3年1代。榛实象的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老熟幼虫体长8.65~11.06 mm,头部呈黄褐色,胸及腹部呈乳白色,疏生有浅黄色细毛,前胸背板较宽,浅黄褐色。蛹长7.24~8.62 mm,椭圆形,淡黄褐色,背部密生有黄色细绒毛。成虫体长7.92~8.86 mm,体黑灰色,呈长菱形,被有综褐色细毛和较粗长的黄褐色鳞毛,鞘翅上的鳞片组成波状纹。温度和降雨量是影响榛实象种群的主要因子。榛树树冠顶部或阳光充足的部位榛果被害严重,同一片榛林内,阳坡较阴坡危害重,背风阳光充足、长势良好及果实饱满的榛树危害严重,纯林较混交林危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实象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危害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