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1
作者 Hai-Luo Wang Ruo-Ran Zhang +7 位作者 Hao Wang Peng Xu Jing-Kai Wang Bo Chen Hao Xu Deng Pan Yu-Yang Ma Kun Pang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2025年第1期62-72,共11页
Prostate cancer(PCa)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male genitourinary system,ranking second in incidence worldwid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omplementary and al... Prostate cancer(PCa)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male genitourinary system,ranking second in incidence worldwid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hows unique advantages in cancer treatment.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usually composed of multiple ingredients and involves multiple signaling pathways,which showed function of inducing apoptosis of cancer cells,arresting the cell cycle,inhibiting invasion and metastasis,reducing drug resistance,and regulating immune function.Physical therapy is also an important treatment of TCM.Currently,Physical therapy such as acupuncture or Tai Chi and Qigong are gaining increased recogni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Ca,particularly in addressing issues like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bone metastasis-related pain.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CM treatment and therapy of PCa,in order to provide new research avenues and treatment o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Ca with TC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state cance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hysical therapy
下载PD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被引量:7
2
作者 Lv Heli Zhu Li +2 位作者 Chen Zhiqiang Jin Huijuan Jin L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703-708,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constitutions of youths in colleges,and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TCM constitutions,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constitutions of youths in colleges,and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TCM constitutions,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CM way to improve young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METHODS: The Standard TCM Constitutions'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body health condition, and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Questionnaire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in 1421 young participants validly answering the questionnaires in Zhejiang Province.RESULTS: The participants had a mean age of 19.96years(SD = 0.95 years) with the majority of females(55.10%). One fourth of the 1421 participants were the Ping-he constitution and others were the tendency constitutions. Participants with Ping-he module(which has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ate posture,rosy, energetic and is a healthy condition in TCM)were healthier than those with tendency constitutions 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ith 65.81 ±7.83(men) and 77.99 ± 7.24(women) scores in the physical test and around 1.25 scores in the mental health test. College students with combined biased constitutions were more likely suffer force, sensitive, depression and anxiety.CONCLUSION: Most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tendency or biased constitution which could be more likely to suffer suboptimal health status and diseases. Youths in college themselves and health provid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potential health issues and make proper healthcare pla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TCM constit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health physical constitutiontheory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Question-naires YOUNG ADULT
原文传递
Quantum theory-based physical model of the human body in TCM 被引量:2
3
作者 SONG Shuna SHE Zhensu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第4期354-359,共6页
In the study,a quantum resonant cavity model based on wave-particle duality was proposed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essence,vigor,and spirit in the human bod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n the study,a quantum resonant cavity model based on wave-particle duality was proposed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essence,vigor,and spirit in the human bod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t is assumed that there is a macro human order parameter(wave function),and its dynamics are governed by a macro potential field reflecting influences from heaven,earth,and society,and satisfy the generalized Schrodinger equation.This proposed model was applied in the study to interpret basic concepts of human body in TCM,with an aim to unfold the TCM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resonant cav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hysical model of the human body Complex system The order parameter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社区智慧健康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4
作者 丁洪琼 刘俊香 +1 位作者 张真容 王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构建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社区智慧健康管理平台,为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搭建平台,并在社区中使用,通过平台使用数据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23年5—12月,利用平台共完成1187名社区居民体质调研,其中偏颇体... 目的探讨构建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社区智慧健康管理平台,为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搭建平台,并在社区中使用,通过平台使用数据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23年5—12月,利用平台共完成1187名社区居民体质调研,其中偏颇体质81.2%,平和质18.8%;平和质男性占比高于女性,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及气郁质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356名居民健康管理需求调研,居民获得健康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为手机服务(73.0%),最有效预防疾病的方法为多运动(78.9%)及关注体质健康(61.2%)。结论平台运行良好,社区居民接受体质健康管理需求度高。居民偏颇体质比例高。平台可为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 治未病 智慧平台 健康管理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医序贯式运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5
作者 林婉冰 蒋娇娇 +3 位作者 于芬芬 张凌燕 谭小雪 徐芳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序贯式运动方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干预小组基于循证方法学,构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序贯式中医运动方案。选取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的探讨中医序贯式运动方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干预小组基于循证方法学,构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序贯式中医运动方案。选取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造血干细胞移植运动康复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序贯式中医运动康复方案。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简易体能状况、疲劳严重程度、身体质量指数、改良Barthel指数和运动康复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运动康复依从性。结果移植后14 d、28 d,干预组体能状况、疲劳严重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和运动康复依从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均未发生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中医序惯运动方案可行和安全,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运动能力,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医疗法 序贯式运动 运动康复 八段锦 体能状况 疲劳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国情、路径、课题与发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毛振明 彭小伟 胡庆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3,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论述,它是指导各条战线对自身发展理念、道路、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的最精辟、最高屋建瓴的思想与方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取得巨大成就,它的发展也是中国式的学校体育...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论述,它是指导各条战线对自身发展理念、道路、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的最精辟、最高屋建瓴的思想与方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取得巨大成就,它的发展也是中国式的学校体育现代化,其发展路径与方法必然具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和“体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和“体育强国”的视角审视中国式的学校体育现代化,归纳出以下八个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性、困难艰巨性、素质教育性、公平全体性、民族文化性、改革创新性、终身基础性和竞体提高性。对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国情背景、独特路径、面临课题和未来发展进行充分研讨,旨在丰富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内涵,促进其更鲜明的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增强体质 终身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体教融合 竞技体育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动物模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匡淑一 李亚青 +3 位作者 王琳琳 张小磊 李秀敏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1-1815,1819,共6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是一种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为了进一步探究ITP发病机制和临床新药的研究,故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的相关文献,参照中西医病因病机和临床疾病诊断标准,总结分析ITP相关动物...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是一种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为了进一步探究ITP发病机制和临床新药的研究,故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的相关文献,参照中西医病因病机和临床疾病诊断标准,总结分析ITP相关动物模型特点和与临床吻合度。发现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抗血小板血清诱导法,其临床吻合度与病证结合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模型吻合度均较高,模型造模方式简单,可重复性强。但大多数模型将西医作为评价指标,模型无法完全模拟ITP完整发病过程和状态,缺少中医证候描述,在模型发展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中西医 动物 模型 病证结合 免疫法 吻合度 机制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兰美 张蕾 +3 位作者 陈嘉璐 黄帅 欧阳怡然 宋卿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33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中医组(180例)和中西医组(158例),中医组以中医...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33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中医组(180例)和中西医组(158例),中医组以中医综合治疗为主,未采用任何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中西医组以化疗为主,配合中医综合治疗。2个月为1个周期,2组均连续治疗2个周期。观察2组在主要临床症状、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性别分布、年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分期、转移部位、KPS评分、中医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中医组乏力、纳差、腹胀、腹痛、便秘、便溏发生率均低于中西医组(均P<0.05);中医组KPS评分改善优于中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组总有效率高于中医组[84.8%(134/158)比73.3%(132/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PFS较中医组延长了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4.729,P=0.030)。结论通过中医综合治疗或中医综合治疗联合化疗均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和KPS评分、延长PFS。单纯中医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KPS评分,而中西医联合治疗在延长PFS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综合治疗 中医证候 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基于体质学说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中医透药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机制
9
作者 胡雯倩 郑小挺 +5 位作者 张明亮 王荣琴 刘燕 尚慧敏 肖意梦 桂会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体质学说理论的中医辨证施护联合中医透药护理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南昌市生殖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体质学说理论的中医辨证施护联合中医透药护理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南昌市生殖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理疗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不同体质进行不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NIH-CPSI)、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明量表评分(WHOQOL-BRIEF)、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住院期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IH-CP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WHOQOL-BRI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体质学说的中医辨质施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能有效缓解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升护理的满意度,该方案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 中医辨证 护理 慢性前列腺炎
下载PDF
躯体衰弱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
10
作者 顾徐超 王文昊 +5 位作者 王骁珺 雷一鸣 沈理泱 陈洁 保志军 吴弢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590-598,共9页
目的观察躯体衰弱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22年7月—2023年7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04例老年人进行躯体衰弱和中医体质评估,通过卡方检验判定躯体衰弱的主... 目的观察躯体衰弱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22年7月—2023年7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04例老年人进行躯体衰弱和中医体质评估,通过卡方检验判定躯体衰弱的主要中医体质。此外,收集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和既往病史,并进行生化指标、骨密度和躯体功能检查,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判定各主要中医体质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4例老年人中,无衰弱59例(28.9%),衰弱前期77例(37.7%),衰弱期68例(33.4%)。3组受试者在生化指标和骨密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年龄、泌尿系统病史、衰弱表型评分、握力、4米步行时长、定时端坐起立试验时长、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评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01)。躯体衰弱的主要中医体质分别是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和气郁质(P<0.001),其中男性[OR=1.90,95%CI(1.00~3.62),P=0.046]和髋部骨密度[OR=0.05,95%CI(0.00~0.93),P=0.040]下降是气虚质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OR=0.35,95%CI(0.14,0.90),P=0.030]下降是痰湿质的危险因素,高血压[OR=2.33,95%CI(1.19~4.57),P=0.014]和空腹血糖[OR=1.62,95%CI(1.05,2.49),P=0.028]以及糖化血红蛋白[OR=2.16,95%CI(1.05,4.45),P=0.038]水平上升是血瘀质的危险因素,年龄[OR=1.05,95%CI(1.01~1.09),P=0.017]升高、心脑血管疾病[OR=2.08,95%CI(1.31~3.81),P=0.018]和股骨颈骨密度[OR=0.03,95%CI(0.01~0.71),P=0.030]下降是气郁质的危险因素。结论躯体衰弱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是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和气郁质,气虚质与男性和髋部骨密度下降有关,痰湿质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有关,血瘀质与高血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升有关;气郁质与年龄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和股骨颈骨密度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衰弱 躯体衰弱 中医体质
下载PDF
孕早期营养干预结合中医体质辩证预防高风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
11
作者 郭宇沨 张玉霞 +3 位作者 陆隽文 刘承尧 周丽君 丁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3-840,共8页
目的:评估营养干预结合中医体质辩证对孕早期高风险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孕期膳食质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3月30日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建档的孕早期(孕周≤14周)GDM高风险孕妇298例为研... 目的:评估营养干预结合中医体质辩证对孕早期高风险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孕期膳食质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3月30日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建档的孕早期(孕周≤14周)GDM高风险孕妇2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149例)和对照组(149例)。在孕14~23^(+6)周,对干预组孕妇进行中医体质化营养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和健康饮食宣教。比较两组在孕24~28周GDM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和似然比检验对孕早期营养干预结合中医体质与GDM风险之间关系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在孕32~36周,干预后的膳食情况、生化指标和分娩结局。结果:①干预组GDM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9%vs.23.49%,P<0.05),中医体质化营养干预的方式对GDM风险概率的影响仅在孕期体质量增加(GWG)不同范围的孕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其中GWG低于建议范围内的孕妇,干预降低了GDM的发生风险(OR 0.27,95%CI 0.10~0.68,P=0.008)。②干预后,干预组孕妇膳食平衡指数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孕晚期孕妇在谷薯类、蔬菜、饮水量摄入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③干预组孕妇孕晚期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和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GWG、分娩孕周、低出生体质量儿率、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营养干预结合中医体质辨识,能够显著降低高风险孕妇GDM的发生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几率,产科门诊可积极开展与中医科、临床营养科的广泛合作,以降低母胎的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营养干预 中医体质辩证 膳食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水的相图为例
12
作者 罗艳玲 齐学洁 +2 位作者 申蕊 彭绪玲 韩晓燕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1期9-14,共6页
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针对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的课程特点,以相平衡章节中水的相图为例,阐述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探索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物理化学... 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针对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的课程特点,以相平衡章节中水的相图为例,阐述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探索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物理化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课程思政 中医药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法探讨脑出血常见中医证候及其与体质的关系
13
作者 周珂青 白琛 +4 位作者 彭蒙蒙 穆昭威 冉春龙 李梦君 刘向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1期3869-3873,共5页
目的:运用隐结构法分析脑出血病人症状信息,确定中医证候类型,并探讨其与体质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豫东农村地区脑出血病人临床四诊信息,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脑出血隐结构模型,确定中医证候;采用SPSS 26.0软件探讨已确定的中医证... 目的:运用隐结构法分析脑出血病人症状信息,确定中医证候类型,并探讨其与体质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豫东农村地区脑出血病人临床四诊信息,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脑出血隐结构模型,确定中医证候;采用SPSS 26.0软件探讨已确定的中医证候与体质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豫东农村地区脑出血病例138例,运用隐结构法得到隐变量20个,综合聚类分析后得到5个相关证候,分为风痰上扰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和痰热腑实证。脑出血病人体质分布: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证候分布: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风痰阻络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质、平和质在各个证候的分布中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气虚质与气虚血瘀证、阴虚质与阴虚风动证、湿热质与痰热腑实证、平和质与气虚血瘀证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豫东农村社区脑出血病人的常见证候基本符合中医理论中的证候规律,为进一步完善脑出血相关证候的诊断标准提供理论基础。中医证候与体质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为临床指导脑出血病人辨证及治疗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隐结构法 中医证候 体质 相关性
下载PDF
“四新”建设背景下中医药本科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14
作者 李娟 《药学教育》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针对物理化学较难且抽象的热力学部分引入与中医药思维的碰撞教学,探索新工科、新医科背景下物理化学在中医药专业的知识传播途径。物理化学与传统中医药思维的碰撞式教学,利于完善中医药专业学生的现代基础理论知识结构,拓展其专业思维... 针对物理化学较难且抽象的热力学部分引入与中医药思维的碰撞教学,探索新工科、新医科背景下物理化学在中医药专业的知识传播途径。物理化学与传统中医药思维的碰撞式教学,利于完善中医药专业学生的现代基础理论知识结构,拓展其专业思维,并且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特色中医药专业创新人才培育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中医药 教改
下载PDF
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纳入中医学课程的探讨
15
作者 张翕宇 丁吉平 +1 位作者 王鹤亭 张怡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8期105-108,共4页
在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与常规治疗相结合形成慢性疾病防治的良好模式。基于中医对运动防治疾病的独特理解以及社会对运动处方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亟待将运动处方纳入中医学临床课程体系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将具有中医特色的运动处方有... 在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与常规治疗相结合形成慢性疾病防治的良好模式。基于中医对运动防治疾病的独特理解以及社会对运动处方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亟待将运动处方纳入中医学临床课程体系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将具有中医特色的运动处方有机融入课程案例,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拓展和完善慢性疾病的防治方案,以期为具有中医特色的体医融合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为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摇篮”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运动处方 体医融合 中医学课程
下载PDF
运用“虚静复命”理念探究中医导引术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吴婧 易良杰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渐发展,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不断延长,癌症患者的症状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提升已成为癌症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疗法及心理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医导引法作为中医特色的养生和体疗方法,分... 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渐发展,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不断延长,癌症患者的症状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提升已成为癌症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疗法及心理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医导引法作为中医特色的养生和体疗方法,分别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三方面在肿瘤疾病的防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虚静复命”思维是指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精神状态,作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一部分,它指导着人们修生养性、防治疾病,为国人推崇。笔者认为两者结合,以道家“虚静复命”理论为指导运用导引术防治肿瘤疾病,发挥了传统养生文化的特色,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中医在肿瘤防治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防治 虚静复命 导引术 体疗 运动疗法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tobacco and alcohol u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s: an analysis based on a sample from general population of China 被引量:8
17
作者 Yangyang Wang Yanbo Zhu +1 位作者 Jie Di Lin 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642-646,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and drinking and constitution type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eory.METHODS: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CCMQ)was used.A sam...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and drinking and constitution type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eory.METHODS: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CCMQ)was used.A sample of 8448subjects from nine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was chosen from the database of the TCM constitution and health status survey.Constituent ratio an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were used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and drinking and TCM constitution.RESULTS:There wa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smokinganddrinkingandtheGentleness,phlegm-dampness,and dampness-heat type constitutions.People that did not smoke tobacco or drink alcohol tended to have Yang-deficiency,Yin-deficiency,Qi-depression,Qi-deficiency,special diathesis,orblood-stasis type constitutions.CONCLUSION: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obacco and alcohol use and TCM constitutions.To improve patient health,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obacco and alcohol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physical constitution Phlegm-dampness Smoking Alcohol drinking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原文传递
中医外治法治疗妇科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中文文献分析
18
作者 朱欣玥 李善霞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9期20-24,27,共6页
目的:总结妇科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中医外治法及相应选穴、配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妇科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中文文献,时间范围为2014年1月—2023年11月,由研究者人工对文献的质量、内容... 目的:总结妇科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中医外治法及相应选穴、配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妇科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中文文献,时间范围为2014年1月—2023年11月,由研究者人工对文献的质量、内容进行筛选及资料提取,最后使用R语言和SPSS Modeler 18.0进行分析。结果:妇科手术后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常使用的外治法是穴位贴敷、耳穴、针刺法;使用较多的穴位为足三里穴、内关穴、神阙;穴位频次分布最多的是足阳明胃经;使用次数最多的特定穴是下合穴;选用足三里治疗时,有97.14%的概率会同时选择三阴交,另有95.65%会选择同时采用上巨虚。足三里-内关联系最强,其次是足三里-中脘。结论:妇科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中最常使用的外治法是穴位贴敷,使用最多的是足三里穴,且足三里与内关关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物理外治法 妇科手术 胃肠道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医情志理论下健身气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与实现路径
19
作者 王浩杰 佘森森 张枝尚 《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7-10,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健身气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与实现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医情志理论视域下健身气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行为调节机制、心理调节机制和生理调节机制,其理论基础分别是中...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健身气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与实现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医情志理论视域下健身气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行为调节机制、心理调节机制和生理调节机制,其理论基础分别是中医情志理论的五志相胜原理、心理暗示原理和气血运行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情志理论 健身气功 大学生心理健康 内在机制
下载PDF
糖尿病胃轻瘫态靶辨治体系构建探析
20
作者 李嘉琦 梁耿伟 +4 位作者 马辉 杨博 锁小军 王蕊 朱向东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0期246-249,共4页
糖尿病胃轻瘫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治疗需要一个多方位的综合管理策略。态靶辨治是以中医“调态”为基础,以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为借鉴的创新辨治体系,包括病证结合、态靶结合及方药量效三个部分。应用创新诊疗模式态靶辨治探讨糖... 糖尿病胃轻瘫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治疗需要一个多方位的综合管理策略。态靶辨治是以中医“调态”为基础,以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为借鉴的创新辨治体系,包括病证结合、态靶结合及方药量效三个部分。应用创新诊疗模式态靶辨治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诊疗思路,包括辨态、识靶、调态和打靶,用以构建新的疾病治疗体系,在辨出糖尿病胃轻瘫的三种不同态的基础上,通过病靶、症靶、标靶对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进行探索;在治疗上则通过态靶结合,在调理身体阴阳平衡的同时,对疾病本身进行靶向治疗。探讨糖尿病胃轻瘫态靶辨治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辨态 识靶 调态 打靶 中医 针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