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uidance under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s
1
作者 Kai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6期29-31,共3页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s a unique value concept in our country. It has a strong scientifi c and rational need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s a branch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s a unique value concept in our country. It has a strong scientifi c and rational need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s a branch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du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in related issues. Based on the great practic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from the aspect of Marxism and socialism value theory of the basic issu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cientifi c connotation, signifi cance, content, structure and basic approache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striving to present some new idea and viewpoints on the above top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ould refl ect its value to guide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ke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more healthy, more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uidance under socialism core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ISM CORE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下载PDF
The Internal Examina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ubject Research Method
2
作者 Duanxian Wa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Management》 2021年第2期96-98,共3页
Human is the subject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The essence of human is the sum of social relations,and the masses are the creators of history.This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social subject research met... Human is the subject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The essence of human is the sum of social relations,and the masses are the creators of history.This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social subject research methods,and also an important principle that must be followed by the subject category in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ubject research methods,the internal examination of the thought and politics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clude three basic dimensions:adhering to examin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oral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via communicative practice,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all members,whole process and all dimensions(three-all principle)"to examine the"macr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concept,and adhering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method system i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subj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ity ideology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cial subject research method SUBJECTIVITY MARXISM Inner-examination
下载PDF
社会化视角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审思与实施策略
3
作者 刘谦 唐伊豆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58,共9页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理论的途径,更是引导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为此,需要在认识各学段学生社会化需求特点基础上给予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整体设计...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理论的途径,更是引导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为此,需要在认识各学段学生社会化需求特点基础上给予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整体设计和积极引导。在纵向学段衔接向度上,从教育内容、实施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整合教育资源;在横向多元参与主体向度上,关注学校、家庭、社区、互联网空间等力量的整合,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中小学一体化 青少年 价值观
下载PDF
“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4
作者 苗绘 李海申 秦菊香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阐明“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课程思政的意义、目标与要求,进行了“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探索... 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阐明“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课程思政的意义、目标与要求,进行了“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探索了“三堂并重”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以期为财经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体系建构:理念、内容与实践
5
作者 李炯标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课程思政强调对社会主流思想价值的传播、实践和再生产。社会工作是一门以价值为本的实践性专业,其专业教育既注重价值传播更强调价值实践和价值生产,富含课程思政的教育品质和优势资源。在价值理念上,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和个体... 课程思政强调对社会主流思想价值的传播、实践和再生产。社会工作是一门以价值为本的实践性专业,其专业教育既注重价值传播更强调价值实践和价值生产,富含课程思政的教育品质和优势资源。在价值理念上,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和个体性并重的发展意蕴;从内容层次看,兼具国家政治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个体生命教育等意义内涵;在实践路径上,应注重立足于日常生活的场域,通过服务学习的实践模式,推动服务性学习和反思性实践的螺旋发展。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了理念、内容和实践等方面的整合,能够不断增强专业课程思政的现实性和有效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和主体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课程思政 价值理念 教育内容 服务学习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在防止返贫中的作用——以张家口坝上地区为例
6
作者 吕彦彬 田再民 +3 位作者 魏东 孟悌清 张宏宇 王玉斌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但是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差,产业不发达,人民科技文化素质较差,具有很高返贫风险,对美丽乡村建设构成严重挑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教育对防止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返贫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保护脱贫攻...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但是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差,产业不发达,人民科技文化素质较差,具有很高返贫风险,对美丽乡村建设构成严重挑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教育对防止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返贫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保护脱贫攻坚的成果,研究张家口市坝上贫困地区教育在防止返贫中的作用,以期为采取措施优化乡村振兴效率,防止脱贫后再次返贫。以河北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和现场调研的方法,分析贫困农户家庭现状、张家口坝上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与社会培训教育情况。综合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完善中小学硬件设施,将常见慢性疾病纳入科普课程;建立高校教学科研基地,增加产业投资;有组织、有针对性、系统地开展社会培训,尤其引入有关科研院校的高档次培训人员;向村集体派出强有力的干部,开展思政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贫困户 社会培训教育 教学科研基地 思政教育
下载PDF
法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探究——以民法学教育为例
7
作者 柏亚琴 刘万美 《科学咨询》 2024年第9期269-272,共4页
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政目标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在民法学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达... 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政目标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在民法学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将思政元素融入民法学课程教学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明确民法学课程的思政目标,融合民法学课程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变革民法学课程思政授课方法,以及将民法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实践环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高校专业课程的思政困境及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以社会保险课程为例
8
作者 王微 《科教文汇》 2024年第9期111-114,共4页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然而,价值观嵌入专业课程存在主客观方面的制约。利用由价值标准、价值知识、价值讲授和价值实践四个环节衔接构成的SKTP价值观培育框架,以社会保险课程为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并对学生的价...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然而,价值观嵌入专业课程存在主客观方面的制约。利用由价值标准、价值知识、价值讲授和价值实践四个环节衔接构成的SKTP价值观培育框架,以社会保险课程为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并对学生的价值塑造效果开展调查与评估。结果发现,导入SKTP价值观培育框架的课程思政在提升学生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方面取得良好效果。该研究证明可采取一套结构化的路径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观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价值观培育 SKTP 公共管理 社会保险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塑造功能:目标体系与关键举措
9
作者 赵俊林 张启春 杨倩 《山东高等教育》 2024年第5期7-12,89,共7页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高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摆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更加突出的地位。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强化其价值塑造功能。高校创新...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高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摆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更加突出的地位。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强化其价值塑造功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价值塑造的目标谱系,包括涵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法治精神和奋斗精神。这些目标旨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其创新创业源动力,提升其职业道德自觉性,领悟科学精神,关注人文价值,培养法治素养,以及鼓励奋斗精神。针对这些目标,建议构建"思创融合虚拟教研室",作为新型教学共同体,解决教师专业局限和管理问题,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育人能力,以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塑造功能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价值塑造 大思政课 教学共同体 虚拟教研室
下载PDF
我国中学思政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2021—2023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转载思政教育论文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笑英 张海龙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研究思政教育现状与展望,将推动我国思政教育的发展。从研究成果历年转载量、源报刊转载量、所转载论文的课题与基金项目分析、第一作者情况,以及近三年中学思政教育教学研究热点和重点等视角,...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研究思政教育现状与展望,将推动我国思政教育的发展。从研究成果历年转载量、源报刊转载量、所转载论文的课题与基金项目分析、第一作者情况,以及近三年中学思政教育教学研究热点和重点等视角,对2021—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全文转载的思政教育论文进行量化与质性的统计分析。研究认为,近三年中学思政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主要有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高中思政课程研究、道德与法治研究、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研究、思政课教学研究以及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等。未来需要深化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推进与国家政策融合的研究,开展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加强思政教师素养的研究以及重视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中学思政教育教学 现状综述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基于CDIO教学理念下“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11
作者 冯琦 黄莹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9期26-30,共5页
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进行教育体系建设,对驻足于立德树人的宗旨,助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有着深远意义。文章基于CDIO教学理念,以项目驱动为主轴,从“构思—设计—实现... 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进行教育体系建设,对驻足于立德树人的宗旨,助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有着深远意义。文章基于CDIO教学理念,以项目驱动为主轴,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方面与“立德树人”的目标相融合,从思想意识、价值情感、行为举止上耳濡目染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教学理念 社会研究方法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社会实践
下载PDF
历史主动精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
12
作者 杨淑雅 郭文惠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0,108,共3页
历史主动精神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把握历史主动精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应然之举。因此,在厘清历史主动精神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历史主动精神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 历史主动精神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把握历史主动精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应然之举。因此,在厘清历史主动精神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历史主动精神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价值 社会价值
下载PDF
新时代流行病学研究原理与方法的思政教育探索
13
作者 刘浩然 孙继宏 +2 位作者 张瀚文 董雨晴 王萍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课程思政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文章通过探索流行病学研究原理与方法课程思政建设,结合新时代的背景,凝练了流行病学研究原理与方法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具体的... “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课程思政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文章通过探索流行病学研究原理与方法课程思政建设,结合新时代的背景,凝练了流行病学研究原理与方法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具体的流行病学研究原理与方法的教学相结合,探索流行病学研究原理与方法课程思政元素,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提出推进课程思政实施的教育途径,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深度融入流行病学研究原理与方法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为公共卫生领域其他专业课程提供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研究原理与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 公共卫生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下载PDF
高校人格教育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切入——思政教育在文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4
作者 何菲菲 安凌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4,59,共5页
通过教学中的例证及理论分析,研究作为实践教学手段的教育戏剧在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学生通过诗歌朗诵、戏剧表演和创作这种自主参与的方式,如何在“共情”中得到思想指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学观和价值观;研究学生... 通过教学中的例证及理论分析,研究作为实践教学手段的教育戏剧在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学生通过诗歌朗诵、戏剧表演和创作这种自主参与的方式,如何在“共情”中得到思想指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学观和价值观;研究学生如何进一步在创作和演出中理解课程思政的真正内涵,并将之与自己的社会服务意识相结合,变受教育者为教育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戏剧 课程思政 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服务 个体价值
下载PDF
乡村振兴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集炀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2期164-168,共5页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新时代的战略任务之一,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建设者的摇篮,其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乡村振兴理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文通过探究乡村振兴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讨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乡村振兴理念的相关问...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新时代的战略任务之一,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建设者的摇篮,其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乡村振兴理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文通过探究乡村振兴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讨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乡村振兴理念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乡村振兴理念的实践路径。通过将乡村振兴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引导他们关注乡村问题,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这一融合符合时代需求,有助于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理念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研究 路径探析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16
作者 秦茜 许芝铖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2-46,共5页
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认知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在社会实践领域高校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缺乏正确认识、欠缺规范管理、专业指导匮乏、实践基地不足的问题。对此,应... 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认知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在社会实践领域高校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缺乏正确认识、欠缺规范管理、专业指导匮乏、实践基地不足的问题。对此,应该坚持思想先行,做好科学筹划;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强化专业指导,提高研究能力;抓好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育人价值 高质量发展 大思政课
下载PDF
《项目管理》课程思政探究与实践
17
作者 杨頔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4-96,共3页
《项目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项目管理》课程蕴含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化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和培育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情怀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实施教学设计、案例研讨、社会实践、跨学科教学等,其... 《项目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项目管理》课程蕴含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化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和培育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情怀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实施教学设计、案例研讨、社会实践、跨学科教学等,其课程思政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课程思政 价值观 团队合作 社会责任感
下载PDF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例
18
作者 梁薇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9-76,共8页
概述了“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了将其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并阐述了坚持人民至上能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坚持自信自立能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并树立正确世界观... 概述了“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了将其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并阐述了坚持人民至上能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坚持自信自立能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并树立正确世界观、坚持守正创新可以推升高校各专业各类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水平、坚持问题导向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坚持系统观念能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胸怀天下让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格局。提出“六个必须坚持”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要遵循“分类推进、有机融入”的原则,以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 方法论 高校课程思政 价值引领 同向同行
下载PDF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赜
19
作者 程宇航 王宏斌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初心使命的生动呈现。共同富裕伟大理论与实践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场域、新素材。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共同富裕具有政治导向、促进发展、思想形塑、维护稳定等功能。为把...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初心使命的生动呈现。共同富裕伟大理论与实践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场域、新素材。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共同富裕具有政治导向、促进发展、思想形塑、维护稳定等功能。为把握有利时机,进一步凸显其政治功能,要通过挖掘深刻内涵、强化舆论引导、凝练共富故事等维度整合社会资源,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共同富裕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整合 价值引领
下载PDF
社火文化在农林类高校中的思政价值研究
20
作者 李浩 张瑜 +1 位作者 薛媛 刘旭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3期138-142,共5页
社火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林类高校推进耕读教育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社火文化在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思政价值可概括为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主要内容包括推进耕读教育、拓展思政教育研究... 社火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林类高校推进耕读教育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社火文化在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思政价值可概括为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主要内容包括推进耕读教育、拓展思政教育研究视角、提升人才培养实效和促进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育人的进一步融合等。农林类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社火文化理论研究,构建具有涉农高校特色的思政教研体系;丰富社火文化研学活动,推进耕读教育,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社火文化的传播途径。通过社火文化的价值研究和实际应用,可提升农林类高校思政工作质量,培育出大批知农爱农的新型农林人才,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火文化 农林类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研究 实际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