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脊柱侧凸共平面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及文献回顾
1
作者 杨宏浩 海涌 +6 位作者 周立金 杨晋才 苏庆军 关立 康南 刘玉增 孟祥龙 《骨科》 CAS 202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共平面技术(vertebral coplanar alignment,VCA)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VCA技术矫形的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16.3岁(14~25岁)。收集术前、术后及最... 目的探讨脊柱共平面技术(vertebral coplanar alignment,VCA)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VCA技术矫形的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16.3岁(14~25岁)。收集术前、术后及最近一次随访时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及CT,测量主弯Cobb角、顶椎偏移、冠状面平衡、胸椎后凸角(TK)、矢状面平衡、顶椎椎体胸廓比值(apical vertebral body-rib ratio,AVB-R)、顶椎旁肋骨弥散间距(apical rib spread difference,ARSD)、剃刀背(rib hump,RH)及椎体旋转角(rotational angle to sacrum,RAsac)。结果主弯Cobb角由术前的55.7°矫正至术后的14.7°,TK由术前的26.7°矫正至19.0°。术前Lenke矢状面形态为“+”的病人矫正至“N”,而术前Lenke矢状面形态为“N”的病人仍维持正常的TK。AVB-R、ARSD、RH及RAsac的矫正率分别为36.0%、60.1%、56.7%、54.9%。在24个月的随访期间,无明显矫形丢失,无冠状面、矢状面失代偿发生。结论VCA技术应用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矫形可获得满意的椎体去旋转和矢状面重建效果。目前针对VCA技术的研究多为初步应用经验,其适应证的选择还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共平面技术 椎体去旋转 胸椎后凸 矢状面序列
下载PDF
脊椎共面排列矫形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初步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修鹏 宋跃明 +4 位作者 刘浩 刘立岷 龚全 李涛 曾建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评估脊椎共面排列(vertebral coplanar alignment,VCA)矫形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scoliosis,IS)的初步疗效。方法:2010年1月~9月采用VCA技术治疗IS患者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11~21岁,平均15.3岁;Lenke 1型14例,2型6... 目的:评估脊椎共面排列(vertebral coplanar alignment,VCA)矫形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scoliosis,IS)的初步疗效。方法:2010年1月~9月采用VCA技术治疗IS患者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11~21岁,平均15.3岁;Lenke 1型14例,2型6例;术前主弯Cobb角50°~86°,平均67.5°,柔韧性11.4%~50.9%,平均31.7%;胸椎后凸5°~55°,平均25.7°,按Lenke矢状面形态分,6例为"+",4例为"-",10例为"N"。均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VCA矫形、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治疗。以主胸弯Cobb角评价矫正率,并测定胸椎后凸变化;以顶椎肋骨隆起间距(rib hump,RH)、顶椎椎体肋骨比(apical vertebral body rib ratio,AVB-R)、肋骨弥散间距(apical rib spread difference,ARSD)和椎体旋转角(rotational angle to sacrum,RAsac)评价旋转的矫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矫形手术,手术时间115~196min,平均164min;术中出血400~800ml,平均680ml;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主弯Cobb角12°~27°,平均20.6°,平均矫正率70.1%;RH、AVB-R、ARSD及RAsac平均矫正率分别为56.3%、29.8%、74.3%和54.1%;术后后凸17°~27°,平均21.8°,术前为"+"或者"-"的患者均矫正为N,无1例发生或残留平背畸形。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未见矫正丢失和失代偿发生。结论:VCA矫形技术能有效矫正IS患者的冠状面畸形,有效获得或维持胸椎生理性后凸,且具有较好的矫正旋转畸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椎共面排列 去旋转 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凸侧共平面矫形技术与凹侧平移技术对特发性胸椎侧凸的矫形效果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盛飞 夏超 +4 位作者 薛冰川 江龙 徐磊磊 邱勇 朱泽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 :比较凸侧共平面(Coplanar)矫形技术与传统凹侧平移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胸弯患者的远期随访结果,评估凸侧Coplanar矫形技术在IS胸弯患者矫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9月分别应用凸侧Cop... 目的 :比较凸侧共平面(Coplanar)矫形技术与传统凹侧平移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胸弯患者的远期随访结果,评估凸侧Coplanar矫形技术在IS胸弯患者矫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9月分别应用凸侧Coplanar技术(Coplanar组)和凹侧平移技术(传统组)行后路矫形术治疗IS胸弯患者94例。Coplanar组47例,其中女42例,男5例,年龄17.9±6.5岁,术前主弯Cobb角72.8°±14.8°,Risser征3.7±1.5,随访时间82.0±5.9个月。传统技术组47例,其中女43例,男4例,年龄16.1±5.7岁,术前主弯Cobb角75.4°±15.4°,Risser征3.5±1.3,随访时间76.0±7.2个月。记录两患者初诊、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主弯Cobb角、胸椎后凸角(TK),术前和术后时的椎体旋转角(RAsac)、顶椎区椎体胸廓比(AVB-R)、剃刀背(RH),以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初始主弯Cobb角、Risser征、随访时间等均相匹配。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lanar组术后主弯Cobb角20.7°±8.9°,矫正率为71.6%,末次随访矫正丢失率为6.6%;传统组术后主弯Cobb角为22.3°±7.8°,矫正率为70.4%,末次随访时矫正丢失率为5.2%,两组矫正率和矫正丢失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lanar组术前RAsac、AVB-R、RH分别为33.6°±15.6°、1.8±0.5、43.0±15.8mm,术后分别为14.2°±16.2°、1.2±10.3、15.2±16.8mm;传统组术前分别为28.4°±14.9°、1.7±0.4、39±14.6mm,术后分别为17.3°±6.9°、1.1±0.4、18.3±7.2mm;两组术后RAsac和RH有显著性差异(P<0.05)。Coplanar组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TK分别15.8°±12.4°、27.4°±11.4°和25.8°±12.5°;传统组分别为17.8°±13.4°、20.2°±11.6°和9.3°±12.1°,两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凹侧平移技术相比,应用凸侧Colpanar矫形技术治疗IS主胸弯患者可获得与其相似的冠状面矫形,并能更好地去旋转和更好地重建矢状面平衡,长期随访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共平面矫形技术 胸椎侧凸 平移技术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