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hibition of ileal bile acid transporter:An emerg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Paula Mosińska Jakub Fichna Martin Stor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4期7436-7442,共7页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is a common disorder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hat encompasses a wide profile of symptoms.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are of limited value; there...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is a common disorder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hat encompasses a wide profile of symptoms.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are of limited value; therefore, a novel strategy is necessary with an increased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Recently, the inhibition of the ileal bile acid transporter has become a promising target for constipation-associated diseases. Enhanced delivery of bile acids into the colon achieves an accelerated colonic transit, increased stool frequency, and relief of constipationrelated symptoms. This articl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ileal bile acid transporter inhibitors and discusses their potential clinical use for pharmacotherapy of constipation in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e acidS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ileal bile acid transporter
下载PDF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抑制剂SC-435对豚鼠胃肠移行性复合波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雪梅 董蕾 +1 位作者 刘丽娜 雷雅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7-503,共7页
目的:研究回肠Na+/胆酸转运体(IBAT)抑制剂SC-435喂养后,豚鼠胃肠移行性复合波(MMC)与胆酸池大小的变化。方法:60只豚鼠分别给予正常饮食和IBAT抑制剂SC-435饮食2周、4周、8周。喂养结束后,评估胆囊动力并将4对电极植入胃窦、12指肠、... 目的:研究回肠Na+/胆酸转运体(IBAT)抑制剂SC-435喂养后,豚鼠胃肠移行性复合波(MMC)与胆酸池大小的变化。方法:60只豚鼠分别给予正常饮食和IBAT抑制剂SC-435饮食2周、4周、8周。喂养结束后,评估胆囊动力并将4对电极植入胃窦、12指肠、空肠、回肠。7d后,记录MMC并测量胆酸池大小。结果:IBAT抑制剂喂养后,胆囊动力在4周与8周组下降。胆酸池在4周组减小17.11%(P<0.05),8周组减小48.35%(P<0.05)。MMC起源部位发生改变:胃窦起源(37%)和十二指肠起源(46%)减少而空肠起源(17%)增多。与对照组相比,MMC周期延长(4周组1.16倍,P<0.05;8周组1.38倍,P<0.05)而波幅降低(4周组降低10.58%,P<0.05;8周组降低49.17%,P<0.05)。在对照组与2周组之间,所有MMC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IBAT抑制剂SC-435减小胆酸池并抑制MMC运动;MMC与胆酸肠肝循环有关,与胆酸池大小改变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Na^+/胆酸转运体 胃肠移行性复合波 胆酸肠肝循环 胆酸池 胆囊动力
下载PDF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封卫毅 侯家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是位于回肠末端、特异性吸收胆汁酸的一种Na+依赖性胆汁酸联合转运蛋白。该转运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会引起胆汁酸吸收异常 ,进而影响到胆固醇和脂类的吸收。对该转运体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是寻找具有新作用机制降...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是位于回肠末端、特异性吸收胆汁酸的一种Na+依赖性胆汁酸联合转运蛋白。该转运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会引起胆汁酸吸收异常 ,进而影响到胆固醇和脂类的吸收。对该转运体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是寻找具有新作用机制降胆固醇药的一条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 胆固醇 抑制剂 血脂调节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冯俊 赵平武 +3 位作者 罗亮 贺凯 李波 夏先明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回肠Na+/胆汁酸性转运体(IBAT)基因表达与高脂血症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普通饮食组(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实验组)。喂养13周后分别提取对照组和实验组Wistar大鼠的空肠末端、回肠末端、盲肠、... 目的:探讨回肠Na+/胆汁酸性转运体(IBAT)基因表达与高脂血症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普通饮食组(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实验组)。喂养13周后分别提取对照组和实验组Wistar大鼠的空肠末端、回肠末端、盲肠、结肠近端组织,应用RT-PCR和免疫SP法分别检测2组模型Wistar大鼠的空肠末端、回肠末端、盲肠、结肠近端组织的IBAT基因表达强度;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BAT基因表达:结肠近端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无表达,空肠末端、回肠末端、盲肠表达实验组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组的IBAT表达升高,引起体内胆酸池增大和肝内胆固醇含量升高,从而引起血清胆固醇增加,加速高脂血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 高脂血症 胆汁酸循环
下载PDF
痰瘀同治方药对Caco-2单层细胞胆汁酸吸收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继源 刘佳昊 +4 位作者 吴洪光 王广宁 梁春 吴宗贵 左惠荣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究复方中药对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胆汁酸吸收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Transwell细胞小室接种Caco-2细胞,培养21d以建立单层细胞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胆汁酸刺激组及复方中药+胆汁酸组,其中选取了4种胆汁酸,分别为胆酸(CA)、... 目的探究复方中药对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胆汁酸吸收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Transwell细胞小室接种Caco-2细胞,培养21d以建立单层细胞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胆汁酸刺激组及复方中药+胆汁酸组,其中选取了4种胆汁酸,分别为胆酸(CA)、脱氧胆酸(DCA)、甘氨胆酸(GCA)以及牛磺胆酸(TCA)。观察各组胆汁酸跨膜转运量、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相应的胆汁酸刺激组相比,复方中药干预可显著降低胆酸(CA)、甘氨胆酸(GCA)以及牛磺胆酸(TCA)在Transwell细胞小室下室中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DCA无明显作用(P>0.05)。同时,复方中药可对抗CA、GCA以及TCA导致的Caco-2细胞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SBT)、有机溶质转运体β(OST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IBABP)的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对脱氧胆酸(DCA)刺激所引起的ASBT和OST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对抗IBABP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中药干预可对抗GCA以及TCA所导致的OSTα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CA、DCA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复方中药可有效抑制肠道上皮细胞对胆汁酸的吸收,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下调ASBT和OSTβ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来实现,可能是复方中药抑制胆汁酸吸收的潜在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同治方 胆汁酸重吸收 动脉粥样硬化 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 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新药Bylvay
6
作者 李妍 刘晓艳 何心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779-1783,共5页
odevixibat(商品名:Bylvay)是一种首创强效可逆性的回肠胆汁酸转运体(IBAT)抑制剂,具有特定的分子靶向性,能够减少回肠末端胆汁酸(主要是盐形式)的再吸收,可局部作用于肠道,能够在较低的剂量下产生作用,对全身影响较小。2021年7月被美国... odevixibat(商品名:Bylvay)是一种首创强效可逆性的回肠胆汁酸转运体(IBAT)抑制剂,具有特定的分子靶向性,能够减少回肠末端胆汁酸(主要是盐形式)的再吸收,可局部作用于肠道,能够在较低的剂量下产生作用,对全身影响较小。2021年7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是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的药物。现对其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做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回肠胆汁酸转运体抑制剂 孤儿药 odevixibat(Bylva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