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韦积华 唐乾利 +8 位作者 罗群强 唐毓金 莫雄革 周传晓 阮文武 班华登 马爱国 覃洲 陈戟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39-245,共7页
目的 探讨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的疗效及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入院时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lizarov组(实验组,n=9)、贝复新... 目的 探讨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的疗效及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入院时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lizarov组(实验组,n=9)、贝复新组(对照组,n=11),按照Wagner分级法进行糖尿病足分级,其中3级3例,4级17例。实验组给予创面清创换药并在患足侧实施胫骨横搬术,对照组创面清创后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用。结果 实验组9例患者行胫骨横搬术后2周创面开始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4周后可以看到创面明显缩小,第4周及第8周时,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实验组所有足部溃疡均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0±1.9)周,较对照组(13±3.7)周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愈合后瘢痕组织较少。术后8周血管造影显示小腿及足部侧支动脉及局部微小动脉明显增加,术后12周测量踝肱指数显示,实验组治疗后踝肱指数较治疗前好转(P<0.05)。实验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外周血血清VEGF、bFGF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外周血VEGF、bFGF较术前有所升高,其余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①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能够刺激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肢体远端缺血组织的血管再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修复。②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可能通过增强VEGF、bFGF的表达,发挥其增进血管新生、重建微循环的作用,从而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ilizarov 胫骨横搬术 微循环重建
下载PDF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介入方法治疗糖尿病足严重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真 凌建生 +4 位作者 王鹏儒 牛俊克 栗启迪 贺喜顺 陈宏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11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分析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介入方法治疗糖尿病足严重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09~2019-0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1例。应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介入方法... 目的分析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介入方法治疗糖尿病足严重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09~2019-0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1例。应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踝肱指数、下肢血管直径及血流速度,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周,患者的溃疡面均开始缩小,术后4周时均达到植皮或皮瓣移植术条件,所有创面未做特殊处理。所有患者溃疡面愈合,创面愈合时间(57.76±12.3)d。术后2个月超声复查结果显示患肢外周新生血管网丰富,患肢功能达到日常生活需要。术后6个月时,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到患足踝肱指数增大,血管超声检测到患足胫前及胫骨后动脉血流速度加快,血管内径增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因严重并发症死亡。结论对于下肢膝关节以上大动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的糖尿病足患者,可先采用介入方法打通大血管,再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改善微循环,加快创面修复,降低小截肢及大截肢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胫骨横向骨搬移 糖尿病足
下载PDF
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定伟 臧建成 +1 位作者 王振军 秦泗河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8期19-19,26,共2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足部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尤其是糖尿病足溃疡更是导致许多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传统治疗方法以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创为主,然而治疗通常非常困难,很多患者最后仍需要截肢或截趾。以Iliza...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足部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尤其是糖尿病足溃疡更是导致许多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传统治疗方法以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创为主,然而治疗通常非常困难,很多患者最后仍需要截肢或截趾。以Ilizarov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外固定技术为微循环重建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微循环的再生与重建,诱导人体组织自然修复潜能,且创伤小,对糖尿病足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病情改善明显,可降低截肢的几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微循环重建 糖尿病足
下载PDF
高压氧疗联合VSD对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足部微循环血流灌注及血管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少阳 陈见见 +1 位作者 王路 纪玲霞 《全科护理》 2022年第8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和足部微循环血流灌注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89例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币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除给予控制血糖、...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和足部微循环血流灌注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89例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币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除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清创等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VSD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疗干预,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所需时长),干预前后血管生长因子水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足部微循环血流灌注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足趾温度、足背动脉血管内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创面面积、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低(P<0.05);PDGF、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足趾温度、ABI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实施高压氧疗联合VSD可有效缓解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病人足溃烂情况,促进创面愈合,提高血管生长因子和足部微循环血流灌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疗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 足部微循环 血流灌注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敬伟 赵琳琳 马德春 《黑龙江科学》 2018年第9期6-7,共2页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糖尿病足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及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糖尿病足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及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的住院时间(10.21±1.25)d、手术时间(50.25±2.12)min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1.25±0.21)月、血糖控制平稳时间(3.21±1.01)d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血糖控制平稳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 糖尿病足 临床疗效 分析
下载PDF
芪参通脉饮Ⅱ号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江南 高杰 +5 位作者 丁戊坤 宋美玉 马苗苗 金璨 郝奕菲 李旭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讨芪参通脉饮Ⅱ号方治疗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型糖尿病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选用芪参通脉饮Ⅱ号方口服,对照... 目的:探讨芪参通脉饮Ⅱ号方治疗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型糖尿病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选用芪参通脉饮Ⅱ号方口服,对照组选用通塞脉片口服,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踝肱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及红外热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的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5.28±3.27)分较观察组(6.65±2.6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踝肱指数为(0.72±0.08),高于对照组(0.68±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红外热像温度变化情况为治疗组下肢左侧、右侧各部位足部温度高于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VAS疼痛评分为(3.80±1.24)分,较观察组(4.60±1.01)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通脉饮Ⅱ号方可有效缓解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型糖尿病足患者间歇性跛行、下肢疼痛、乏力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通脉饮Ⅱ号方 糖尿病足 红外热像技术 下肢缺血 微循环
下载PDF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放 王思捷 +4 位作者 周超 李锋涛 王栋 李浩鹏 贺西京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2476-2480,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糖尿病足患者,所有患者均为Wagner分级2级及以上,对其进行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运,观察伤... 目的探讨运用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糖尿病足患者,所有患者均为Wagner分级2级及以上,对其进行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运,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胫骨骨搬运治疗,随访3~6个月,平均(3.5±0.8)个月,其中14例患者足部溃烂得到愈合,治疗时间为10~16周,平均(12.5±2.6)周,未出现截肢情况;1例患者保肢失败,随后行截肢处理;1例患者在运用该方法治疗期间出现心肌梗死后放弃治疗。结论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可重建血运,并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胫骨搬运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足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胫骨横向搬移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颜玺 王倩 +1 位作者 黄鑫(综述) 简华刚(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424-1427,1432,共5页
慢性难愈性创面有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佳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当今医疗界亟须解决的难题。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彻底清创、局部抗感染、血管介入、持续负压吸引等方法,然而疗效均不尽如人意。胫骨横向搬移技术是基... 慢性难愈性创面有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佳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当今医疗界亟须解决的难题。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彻底清创、局部抗感染、血管介入、持续负压吸引等方法,然而疗效均不尽如人意。胫骨横向搬移技术是基于Ilizarov技术进行的创新,因其在改善下肢血供、重建局部微循环等方面均能起到良好效果,国内越来越多的医师选择该方法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但胫骨横向搬移技术有再发骨折、溃疡复发等问题,且其在促进创面修复的生物学原理、手术方式、术后疗效评价等方面仍未取得共识。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有关胫骨横向搬移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研究,总结该技术的优势、不足及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为难愈性创面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 ilizarov夫技术 难愈性创面 糖尿病足 缺血性创面 综述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晓明 刘亮 +2 位作者 袁启令 时亚明 张银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9-973,共5页
目的总结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方法回顾近年国内外有关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文献,总结该技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结果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是在Ilizarov技术基础上的创新,目前其治疗糖尿病足处于... 目的总结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方法回顾近年国内外有关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文献,总结该技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结果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是在Ilizarov技术基础上的创新,目前其治疗糖尿病足处于初始阶段,已取得较好疗效,但也存在溃疡复发、再骨折等问题。此外,该技术促进组织再生的生物学机制、临床技术要点(如手术切口及骨窗大小、骨搬移方案等)、术后疗效仍存在争议,还需更多临床研究与实践,以制定一个标准治疗方案。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为下肢微循环重建热点技术,为糖尿病足保肢治疗提供了新方向,但该技术尚不成熟,仍存在许多争议和难点,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 ilizarov技术 糖尿病足 溃疡 微循环重建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修复重度糖尿病足创面七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树新 邬慧萍 +5 位作者 许永先 邹旭 詹森海 邹阳平 霍柱根 张小平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治疗重度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4月至2020年3月, 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手足外科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修复重度糖尿病足7例, 按糖尿病足Wagne...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治疗重度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4月至2020年3月, 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手足外科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修复重度糖尿病足7例, 按糖尿病足Wagner分级:3级2例, 其中右足跟、足底深部溃疡合并脓肿、感染1例, 左足趾溃疡并趾骨感染1例;4级5例, 其中左足趾近、末节坏疽2例, 右足第2趾近、中、末节坏疽合并感染1例, 左足第4趾近、中、末节坏疽并感染1例, 左足第4趾末节坏疽1例;创面面积2.0 cm×2.0 cm~6.2 cm×10.0 cm。修复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例, 应用跖背动脉皮瓣4例, 应用足底内侧动脉皮瓣2例, 皮瓣面积2.0 cm×3.0 cm~8.0 cm×14.0 cm。术后采用门诊复诊、电话、微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随访, 随访内容包括足部创面愈合情况、足背皮肤温度、下肢麻痹情况、外固定支架针眼渗出情况及小腿皮肤血运, 并按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进行足部功能评定。结果术后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6~28个月, 平均8.2个月, 足部溃疡全部愈合,5例患肢疼痛消失,2例患肢疼痛明显减轻。7例均足部麻痹明显减轻, 小腿皮肤温度升高(1.81±0.56) ℃, 足部溃疡无复发。按AOFAS足部功能评分, 结果属优3例, 良3例, 可1例。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治疗重度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较好, 是治疗糖尿病足的一种方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ilizarov技术 骨搬移 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