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箬叶“炭”究Cr(Ⅲ)和Cr(Ⅵ)的检测与吸附综合实验
1
作者 张蕾 肖长生 +1 位作者 苏明伟 张洪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20-26,共7页
本文以“科教融合”为导向,以湖北鹤峰的箬叶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和碳量子点并进行基本表征,以生物质炭吸附Cr(Ⅲ)和Cr(Ⅵ),以荧光淬灭法检测Cr(Ⅲ)和Cr(Ⅵ),吸附和检测过程绿色环保。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吸附Cr(Ⅲ)的吸附符合颗粒内扩散模... 本文以“科教融合”为导向,以湖北鹤峰的箬叶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和碳量子点并进行基本表征,以生物质炭吸附Cr(Ⅲ)和Cr(Ⅵ),以荧光淬灭法检测Cr(Ⅲ)和Cr(Ⅵ),吸附和检测过程绿色环保。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吸附Cr(Ⅲ)的吸附符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吸附Cr(Ⅵ)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二者均为自发吸热过程。作为本科生综合教学实验,本实验不仅涉及多种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的理论知识,还包含了制备、表征、数据处理、吸附机制分析等重要环节,同时融入了文化自信、地域文化和绿色化学等课程思政理念。该创新实验教学时长约为24小时,适合用于综合化学实验教学,实现了基础化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提升了化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箬叶 生物质炭 碳量子点 cr(Ⅲ)和cr() 检测与吸附
下载PDF
煤基压块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水溶液中Cr(Ⅵ)的能力研究
2
作者 李晶 侯星兵 +3 位作者 张嘉桐 徐国忠 白金锋 张生刚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为了降低压块活性炭的制备成本,以大同不黏煤为主料,桃山焦煤和重相沥青为黏结成分,以高温煤焦油和水为成型助剂制备压块活性炭。依靠调节配煤比例和改变活化条件来调控活性炭孔结构。利用碘吸附值、亚甲蓝吸附值、耐磨强度等表征活性... 为了降低压块活性炭的制备成本,以大同不黏煤为主料,桃山焦煤和重相沥青为黏结成分,以高温煤焦油和水为成型助剂制备压块活性炭。依靠调节配煤比例和改变活化条件来调控活性炭孔结构。利用碘吸附值、亚甲蓝吸附值、耐磨强度等表征活性炭常规性能;研究了样品吸附水溶液中Cr(Ⅵ)的能力,并考察了活性炭再生效率和质量损耗情况。结果表明:在大同不黏煤、桃山焦煤、重相沥青、高温煤焦油和水的配比为51∶24∶9∶7∶9的基础上,活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75℃和2.5 h的条件下制备出的压块活性炭性能最优,其耐磨强度为90%,碘吸附值为902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70 mg/g,比表面积为992.6 m^(2)/g;对水溶液中Cr(Ⅵ)最大吸附容量可达27.3 mg/g;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溶液对饱和活性炭在50℃条件下再生8 h效果最佳,再生5次以后,其质量损耗率为21%,性能恢复率为7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压块活性炭 配煤技术 cr()吸附 再生
下载PDF
改性花生壳生物质炭对土壤中Cr(Ⅵ)的吸附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严云 李坤 +1 位作者 罗献清 蹇育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为了提高土壤中重金属Cr(Ⅵ)的去除率,采用简单高效的吸附法,筛选廉价且吸附效果好的吸附剂成为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的研究热点.以农业废弃物花生壳为原料,用FeCl_(3)和ZnCl_(2)改性得到改性花生壳生物质炭(MPS),将其用于土壤中重金属Cr(Ⅵ... 为了提高土壤中重金属Cr(Ⅵ)的去除率,采用简单高效的吸附法,筛选廉价且吸附效果好的吸附剂成为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的研究热点.以农业废弃物花生壳为原料,用FeCl_(3)和ZnCl_(2)改性得到改性花生壳生物质炭(MPS),将其用于土壤中重金属Cr(Ⅵ)吸附研究实验中.考察pH值、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吸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pH值为3时,MPS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5%,反应温度为30℃,初始质量浓度为120mg·L^(-1),反应时间为120min,得到的最高去除率为98.23%.参数拟合结果表明,改性花生壳生物质炭Langmuir吸附模型的相关系数R^(2)高达0.993,准二级动力学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987,表明是单分子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花生壳生物炭 土壤 重金属cr() 吸附
下载PDF
壳聚糖改性水热炭对制革生化尾水中Cr(Ⅵ)的去除研究
4
作者 王森 王盈 +5 位作者 张苑茹 李晨 董志魁 陈文慧 孙福乐 吉人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132,共10页
利用水热炭法制备了水热炭前驱体(WBC),并用壳聚糖对其改性得到改性水热炭(CWBC),利用SEM、FT-IR、纳米粒度表面电位分析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之后探究了CWBC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WBC具有粗糙表面及紧密的三... 利用水热炭法制备了水热炭前驱体(WBC),并用壳聚糖对其改性得到改性水热炭(CWBC),利用SEM、FT-IR、纳米粒度表面电位分析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之后探究了CWBC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WBC具有粗糙表面及紧密的三维网状结构,且表面存在C—N/N—H、C—H和C—O等官能团,CWBC中大部分为介孔,还有一小部分为大孔,是典型的混合结构,强化了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当CWBC投加量为1.0 g/L,溶液pH为3,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反应温度为35℃时,CWBC对模拟废水中Cr(Ⅵ)的吸附量大于9.9 mg/g,对Cr(Ⅵ)的去除率达99%以上。此外,CWBC对实际制革生化尾水中Cr(Ⅵ)的去除率也可达到73.33%。再生实验结果表明,经8次吸附-脱附循环后,CWBC对Cr(Ⅵ)的去除率仍然达到75%以上,说明该复合材料循环利用性能良好。CWBC吸附Cr(Ⅵ)的过程更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且物理吸附占主导。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WBC对Cr(Ⅵ)的吸附过程是主动进行的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水热炭 壳聚糖 吸附 制革生化尾水 cr()
下载PDF
赤铁矿渣—煤泥铁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除Cr(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慧芬 姜美苓 +3 位作者 高春庆 冯筱迪 周轶臣 李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9-275,共7页
为探究赤铁矿渣和煤泥的高附加值利用途径,通过高温还原法制备铁碳基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Cr(Ⅵ)的吸附研究,利用SEM-EDS、XRD及XPS进行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材料主要含Fe、C、S 3种元素,其摩尔比为24∶62∶14。Fe、C元素构成铁碳... 为探究赤铁矿渣和煤泥的高附加值利用途径,通过高温还原法制备铁碳基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Cr(Ⅵ)的吸附研究,利用SEM-EDS、XRD及XPS进行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材料主要含Fe、C、S 3种元素,其摩尔比为24∶62∶14。Fe、C元素构成铁碳基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FeO、FeS和Al_(2)O_(3)·SiO_(2)不均匀地镶嵌在复合材料的结构中。这种材料对水中Cr(Ⅵ)具有较好的去除性能。在Cr(Ⅵ)初始浓度100 mg/L、初始pH=2的溶液中,投加3 g/L铁碳基复合材料,25℃振荡反应60 min,水中Cr(Ⅵ)的去除率可达99.87%,材料的最大吸附量可达86.88 mg/g。水中Cr(Ⅵ)的去除,是因为Cr(Ⅵ)能与铁碳基材料表面的Fe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e^(2+)和Cr(Ⅲ),再进一步与材料表面OH^(-)、S^(2-)结合生成稳定的FeCr_(2)O_(4)和FeCr_(2)S_(4),沉积在铁碳基材料表面。以上研究为赤铁矿渣和煤泥制备铁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渣 煤泥 铁碳基复合材料 cr() 吸附机理
下载PDF
Fe_(3)O_(4)/黄麻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及对Cr(Ⅵ)吸附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莉红 吕怡萍 +2 位作者 邹浩波 郑良定 彭亦然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31-35,39,共6页
以黄麻作为碳源,通过硝酸铁改性一步制备了Fe_(3)O_(4)生物质碳材料。利用SEM、XRD和SQUID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测试,并研究磁性多孔炭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2 h内水中六价铬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7%以上。黄麻廉价易得,磁性多孔碳制备方法简... 以黄麻作为碳源,通过硝酸铁改性一步制备了Fe_(3)O_(4)生物质碳材料。利用SEM、XRD和SQUID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测试,并研究磁性多孔炭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2 h内水中六价铬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7%以上。黄麻廉价易得,磁性多孔碳制备方法简便,对Cr(Ⅵ)吸附效果良好,且有较高饱和磁化强度(41.00 emu/g),便于后续在外加磁场下分离以便重复利用和减少二次污染,吸附脱附后吸附率仍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孔结构 磁性炭材料 六价铬 吸附
下载PDF
FeS/壳聚糖基碳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Cr(Ⅵ)的吸附 被引量:2
7
作者 常娟 程爱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42-6052,共11页
以壳聚糖为前体材料,通过溶胶-凝胶、冷冻干燥、碳化等方法制备FeS/壳聚糖基碳气凝胶复合材料(FeS/CA-0.5)。利用SEM、FTIR、XRD及XPS等方法对FeS/CA-0.5的微观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FeS/CA-0.5对Cr(Ⅵ)的吸附性能,探究了反应机... 以壳聚糖为前体材料,通过溶胶-凝胶、冷冻干燥、碳化等方法制备FeS/壳聚糖基碳气凝胶复合材料(FeS/CA-0.5)。利用SEM、FTIR、XRD及XPS等方法对FeS/CA-0.5的微观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FeS/CA-0.5对Cr(Ⅵ)的吸附性能,探究了反应机制。结果表明:FeS/CA-0.5保留壳聚糖基碳气凝胶的结构且成功分散FeS,比表面积大,具有超顺磁性;在100mL 100mg/L的Cr(Ⅵ)溶液中投加0.05g FeS/CA-0.5,pH为2,吸附360min可达到平衡,FeS/CA-0.5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可达173.84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FeS/CA-0.5对Cr(Ⅵ)的吸附是多步骤过程,整个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FeS/CA-0.5除铬机制主要是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还原作用。FeS/CA-0.5在处理含铬废水方面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碳气凝胶 硫化铁 复合材料 吸附 六价铬
下载PDF
三氯化铁改性活性炭(Fe^(3+)-AC)对Cr(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志刚 时培祥 吕永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6-309,共4页
工业化发展导致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去除重金属离子成为水质净化的研究热点。以活性炭(AC)为主体吸附剂,进行三氯化铁改性,制备出三氯化铁改性活性炭吸附剂(Fe^(3+)-AC),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 工业化发展导致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去除重金属离子成为水质净化的研究热点。以活性炭(AC)为主体吸附剂,进行三氯化铁改性,制备出三氯化铁改性活性炭吸附剂(Fe^(3+)-AC),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已成功改性活性炭,改性后吸附剂Fe^(3+)-AC孔径较AC有所增大,更有利于离子吸附。进一步探究Fe^(3+)-AC对Cr(Ⅵ)的吸附能力,吸附时间为300min,吸附剂投加量为0.2g,pH为6时,吸附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Fe^(3+)-AC对Cr(Ⅵ)的去除率接近90%,为后续循环吸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铁 改性活性炭 cr() 吸附性能
下载PDF
PEI花生壳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r(Ⅵ)的去除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蕊 高志阳 +3 位作者 李淑颖 刘林炜 杜雪龙 聂广泽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以廉价易得的农林废弃物花生壳(PE)为载体,负载对重金属Cr(Ⅵ)具有强吸附亲和性的纳米活性组分聚乙烯亚胺(PEI),制备一种新型纳米复合吸附剂PEI PE。通过序批式吸附实验探究了PEI PE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用动态柱吸附实验研究PEI PE... 以廉价易得的农林废弃物花生壳(PE)为载体,负载对重金属Cr(Ⅵ)具有强吸附亲和性的纳米活性组分聚乙烯亚胺(PEI),制备一种新型纳米复合吸附剂PEI PE。通过序批式吸附实验探究了PEI PE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用动态柱吸附实验研究PEI PE的实际应用潜力。结果表明:PEI PE对Cr(Ⅵ)的吸附在300 min即可达到平衡,PEI PE吸附Cr(Ⅵ)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在pH=3时,最大吸附量可达32 mg/g。在2种竞争离子Cl-、SO_(2)-4存在的条件下,PEI PE依然表现出较高的吸附量。2 g的PEI PE可将850 mL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的含Cr(Ⅵ)废水处理后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0.5 mg/L),且吸附后的PEI PE具有一定的脱附再生能力,可实现吸附剂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花生壳 PEI 吸附 纳米复合吸附剂 cr()
下载PDF
Synthesis of a novel illite@carbon nanocomposite adsorbent for removal of Cr(Ⅵ)from wastewater 被引量:7
10
作者 Gaofeng Wang Shan Wang +2 位作者 Wen Sun Zhiming Sun Shuilin Zhe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62-71,共10页
A novel illite@carbon(I@C) nanocomposite adsorbent has been synthesized via a facile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process(HTC) using glucose as carbonaceous source and illite as the carrier.The morphology,microstruc... A novel illite@carbon(I@C) nanocomposite adsorbent has been synthesized via a facile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process(HTC) using glucose as carbonaceous source and illite as the carrier.The morphology,microstructure and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nanocomposite adsorbent were analyzed by FESEM,TGA,XRD,FT-IR and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s.Batch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adsorption of Cr(Ⅵ) to determine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The adsorption of Cr(Ⅵ) onto the I@C nanocomposite was well described by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and Langmuir isotherm.Compared with the illite and carbon material(SC) separately,the prepared I@C nanocomposite adsorbent exhibited enhance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for Cr(Ⅵ) with a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149.25 mg/g,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ost reported adsorbents.In addition,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spontaneous and endothermic based on the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study.The adsorption of Cr(Ⅵ) by I@C was highly p H-dependent and the optimum adsorption occurred at p H 2.0.The Zeta potential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anionic Cr(Ⅵ) and the positively charged surface of the adsorbent might be critical to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I@C nanocomposite should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a low-cost,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highly efficient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toxic Cr(Ⅵ) from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lite carbon nanocomposite adsorption cr(ⅵ)
原文传递
HNO_(3)改性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11
作者 王家宏 高辉 +3 位作者 黄甜甜 唐容燕 肖金涛 范明霞 《化工时刊》 CAS 2023年第5期40-45,共6页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其表面化学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讨论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对其Cr(Ⅵ)吸附特性的影响,分析了Cr(Ⅵ)吸附过程与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关系,阐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硝酸氧化改性后活性炭对溶液中Cr(Ⅵ)...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其表面化学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讨论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对其Cr(Ⅵ)吸附特性的影响,分析了Cr(Ⅵ)吸附过程与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关系,阐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硝酸氧化改性后活性炭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提高,且改性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降低,表面的羧基、内酯基和酚羟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增多。改性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Freundlich、D-R和Temkin4种吸附模型模拟,吸附动力学数据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吻合。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Cr(Ⅵ)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机理主要为静电吸引、还原和配位络合等,与Cr(Ⅵ)发生络合作用的是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表面化学 硝酸改性 cr() 吸附机理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对Cr(Ⅵ)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褚效中 赵宜江 +3 位作者 徐继明 徐芳 胡玉霞 苏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5-318,共4页
以椰树壳为原料,运用水蒸汽和二氧化碳复合物理活化法在4 h内制备了2 162.84 m^2/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其孔径分布范围为1.12.5 nm。应用此吸附剂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接触时间和初始浓度对Cr(VI)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 以椰树壳为原料,运用水蒸汽和二氧化碳复合物理活化法在4 h内制备了2 162.84 m^2/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其孔径分布范围为1.12.5 nm。应用此吸附剂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接触时间和初始浓度对Cr(VI)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固定吸附床中不同溶液流量对Cr(VI)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8 K、溶液pH为1.96、吸附剂用量为0.10 g、铬离子初始浓度为100 mg/L与接触时间为70 min的条件下,活性炭对铬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去除率高达99.32%;铬离子在吸附床中的穿透曲线具有陡峭的传质锋面,但随着铬离子溶液流量的增大脱除果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表面积 活性炭 吸附 cr(VI)
下载PDF
功能化有序介孔碳对重金属离子Cu(Ⅱ)、Cr(Ⅵ)的选择性吸附行为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田 王涛 +5 位作者 王道军 赵建庆 丁晓春 吴士超 薛海荣 何建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49-3256,共8页
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酚醛树脂为碳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三组分共组装合成介孔碳-氧化硅纳米复合物,再经HF去除氧化硅,得到有序介孔碳(OM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低温N2吸脱附(BET)等测试表明,所得样品具有高... 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酚醛树脂为碳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三组分共组装合成介孔碳-氧化硅纳米复合物,再经HF去除氧化硅,得到有序介孔碳(OM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低温N2吸脱附(BET)等测试表明,所得样品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1330m2·g-1和2.13cm3·g-1,平均孔径6.4nm.对其先氧化、后氯化、再胺化,得到不同胺基接枝量的胺化介孔碳(C-NH2(m),m为加入的乙二胺的质量(g)).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表征结果证实,胺基官能团成功接枝到有序介孔碳表面.TEM测试表明介孔碳的有序孔道结构得到了较好的保持.以有序介孔碳、胺化介孔碳作吸附剂对Cu(Ⅱ)、Cr(Ⅵ)进行选择性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化修饰前,样品对Cu(Ⅱ)、Cr(Ⅵ)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13.33、241.55mg·g-1;修饰后饱和吸附量可分别达到495.05、68.21mg·g-1.功能化介孔碳表现了较强的选择性吸附Cu(Ⅱ)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碳 胺化接枝 选择性吸附 Cu(Ⅱ) cr()
下载PDF
小麦秸秆热处理生物碳质对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继义 梁丽萍 +1 位作者 蒲丽君 王利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8,共5页
选用小麦秸秆为生物质代表,在200、400、500℃不同温度下,限氧碳化制备生物碳质吸附剂M200、M400、M500,分别考察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通过观察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碳质对Cr(Ⅵ)... 选用小麦秸秆为生物质代表,在200、400、500℃不同温度下,限氧碳化制备生物碳质吸附剂M200、M400、M500,分别考察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通过观察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碳质对Cr(Ⅵ)的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6h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生物碳质对Cr(Ⅵ)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模型很好描述;小麦秸秆生物碳质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分别为35.778、19.79、19.227mg/g.小麦秸秆生物碳质是去除含铬废水中Cr(Ⅵ)的廉价与良好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碳质 cr() 吸附
下载PDF
微波改性活性炭及其吸附去除苯胺和Cr(Ⅵ)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燕娜 吴慧英 +3 位作者 施周 黄为炜 谷妲琳 齐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采用5种方法改性活性炭,研究不同改性活性炭对苯胺和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微波改性硝酸氧化后的活性炭(1#、2#炭)吸附苯胺和Cr(Ⅵ)的性能最佳,与原炭(0#炭)相比,1#和2#炭对苯胺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19%和11.34%,对Cr(Ⅵ)的去除... 采用5种方法改性活性炭,研究不同改性活性炭对苯胺和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微波改性硝酸氧化后的活性炭(1#、2#炭)吸附苯胺和Cr(Ⅵ)的性能最佳,与原炭(0#炭)相比,1#和2#炭对苯胺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19%和11.34%,对Cr(Ⅵ)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7.32%和44.28%。未经酸化处理而直接进行载氮气微波辐照的改性活性炭(3#炭)对苯胺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Cr(Ⅵ)的去除效果不如原炭。Boehm试验表明,硝酸氧化使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增加,从而明显提高了Cr(Ⅵ)吸附量;经微波热处理后,活性炭表面孔隙结构发生了变化,提高了苯胺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改性方法 活性炭 吸附 微波 苯胺 cr()
下载PDF
香蕉皮制活性炭对含Cr(Ⅵ)废水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丽 杨威 +4 位作者 张雷坤 车春波 左金龙 李俊生 吴春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用香蕉皮制备高比表面活性炭研究其对含Cr(Ⅵ)废水的去除效果.实验探讨了溶液的pH值、Cr(Ⅵ)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及活性炭的用量等因素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香蕉皮制备的高比表面活性炭对Cr(Ⅵ)有很好的吸附作... 用香蕉皮制备高比表面活性炭研究其对含Cr(Ⅵ)废水的去除效果.实验探讨了溶液的pH值、Cr(Ⅵ)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及活性炭的用量等因素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香蕉皮制备的高比表面活性炭对Cr(Ⅵ)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温度为35℃下改性香蕉皮制得的高比表面活性炭用量0.5 g,5 mg/L的Cr(Ⅵ)溶液50 mL,溶液的pH值为5.0,振荡吸附120 min的条件下,Cr(Ⅵ)的吸附去除率达到了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活性炭 吸附 cr ()
下载PDF
荔枝壳活性炭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艺敏 施伟梅 陈建福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2,共5页
以荔枝壳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微波加热,制备了荔枝壳活性炭。并以此活性炭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Cr(Ⅵ),考察了初始Cr(Ⅵ)质量浓度、活性炭用量、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Cr(Ⅵ)的吸附量及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Cr(Ⅵ)的最... 以荔枝壳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微波加热,制备了荔枝壳活性炭。并以此活性炭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Cr(Ⅵ),考察了初始Cr(Ⅵ)质量浓度、活性炭用量、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Cr(Ⅵ)的吸附量及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荔枝壳活性炭质量1.6 g/L、Cr(Ⅵ)初始质量浓度50 mg/L、pH=3、吸附θ为25℃、吸附t为2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荔枝壳活性炭吸附剂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对Cr(Ⅵ)吸附量可达30.25mg/g,Cr(Ⅵ)的去除率可达96.8%。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参数ΔG、ΔH、ΔS表明荔枝壳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壳 活性炭 cr() 吸附 cr()
下载PDF
新型介孔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洁 阳永荣 王靖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用液氮吸附法分析了采用水蒸气为活化介质制得的轮胎热解活性炭(TAC)和商用活性炭(CAC)的孔隙特征。TAC的介孔容积约占总孔容积的95.5%,与CAC相比,它是一种新型的介孔材料,使大体积分子的吸附、分离成为可能。将制得的TAC用于含Cr(Ⅵ)... 用液氮吸附法分析了采用水蒸气为活化介质制得的轮胎热解活性炭(TAC)和商用活性炭(CAC)的孔隙特征。TAC的介孔容积约占总孔容积的95.5%,与CAC相比,它是一种新型的介孔材料,使大体积分子的吸附、分离成为可能。将制得的TAC用于含Cr(Ⅵ)废水的处理,并与CAC作比较,结果发现TAC吸附量大,吸附速率快,到达平衡时间短,是一种较优的废水处理吸附剂。分别采用拟一阶和拟二阶反应模型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并计算了这些动力学模型的速率常数。拟二级反应模型和实验数据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介孔活性炭 废水处理 cr()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花生壳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二劳 王璐 +1 位作者 武宇芳 白建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6,共5页
研究了花生壳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花生壳活性炭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常温下,0.1g花生壳活性炭,对20mL pH为1.5,ρ[Cr(Ⅵ)]为20.0 mg/L溶液,振荡吸附120min,Cr(Ⅵ)的去除率可达98.68%。花生壳活性炭对Cr... 研究了花生壳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花生壳活性炭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常温下,0.1g花生壳活性炭,对20mL pH为1.5,ρ[Cr(Ⅵ)]为20.0 mg/L溶液,振荡吸附120min,Cr(Ⅵ)的去除率可达98.68%。花生壳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sh吸附等温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的自由能变△G<0,焓变△H>42 kJ/mol,熵变△S>0,说明花生壳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活性炭 吸附 cr()
下载PDF
载铁改性活性炭对溶液中六价铬[Cr(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马欢欢 马叶 周建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96,共6页
以磷酸法活性炭(PAC)为原料,通过不同铁盐溶液浸渍法制备载铁改性活性炭(Fe-PAC),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对水中Cr(Ⅵ)的吸附效果,考察了铁盐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吸附平衡时间、吸附动力学,利用XPS、BE... 以磷酸法活性炭(PAC)为原料,通过不同铁盐溶液浸渍法制备载铁改性活性炭(Fe-PAC),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对水中Cr(Ⅵ)的吸附效果,考察了铁盐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吸附平衡时间、吸附动力学,利用XPS、BET等方法对改性活性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硫酸亚铁溶液浸渍改性活性炭对Cr(Ⅵ)吸附最佳,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为0.20 mol/L,载铁改性后活性炭对水中Cr(Ⅵ)的吸附量从10.18 mg/g提高到22.56 mg/g;溶液pH为2.0时,Cr(Ⅵ)去除率达到95%。通过XPS检测改性后活性炭表面负载有二价铁及三价铁氧化物;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改性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吸附占主导。采用氮气吸附等温线对其比表面积及孔隙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铁氧化物堵塞孔隙,改性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活性炭 六价铬 吸附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