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转换即刻负重的X线测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普 毛小泉 +3 位作者 黄谢山 杨玄 黄华凡 李晓敏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0年第4期174-179,共6页
目的:对比即刻负重种植体应用平台转换基台与平齐对接基台时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变化。方法:beagl e犬5只,拔除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PM4)。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并立即接入基台以保证即刻负重。采用自身对照,实验侧采用平台转换设计基台,对... 目的:对比即刻负重种植体应用平台转换基台与平齐对接基台时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变化。方法:beagl e犬5只,拔除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PM4)。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并立即接入基台以保证即刻负重。采用自身对照,实验侧采用平台转换设计基台,对照侧采用传统的平齐对接基台。术后当日及3个月时拍摄X线根尖片,测量X线根尖片上种植体近中及远中边缘骨吸收量。结果:植入后3个月时,即刻负重成功的4只实验动物,种植体螺纹与骨组织结合紧密,但种植体颈部骨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在实验侧近中平均值为0.41mm,远中平均值为0.15mm;对照侧近中平均值1.44mm,远中平均值1.42mm。结论:即刻负重采用平台转换技术,可有效地减少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吸收,有利于即刻负重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转换 即刻负重 种植体边缘骨 骨结合
下载PDF
上/下全牙列缺失的即刻修复和即刻负重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邵现红 许赞赞 +3 位作者 尚君丽 朱汤梅 刘岳英 张文远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4-64,共1页
目的:本文旨在报告作者对上下颌全牙列缺失采用Diem系统行即刻修复和即刻负重6-9月后的临床经验和临床结果。材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共7例,其中女性一例,男6例,平均年龄55.97±7.25SD岁,共植入51颗肩台转换种植体;2例13颗植入上颌,7例... 目的:本文旨在报告作者对上下颌全牙列缺失采用Diem系统行即刻修复和即刻负重6-9月后的临床经验和临床结果。材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共7例,其中女性一例,男6例,平均年龄55.97±7.25SD岁,共植入51颗肩台转换种植体;2例13颗植入上颌,7例共38颗植入下颌,其中2例为全口牙缺失。在植入种植体的当天安装Diem标准IOL基台,完成修复体均采用螺丝固位。永久修复在6-8周完成,观察时间6-9月。结果:一颗植体在三月时松动拔除(1.9%)。其余肩台转换种植体骨吸收均小于0.6mm.结论:本组病例在随访期间CSR为98.1%,采用Diem的IOL基台的上下颌全牙列缺失的即刻修复和即刻负重是可靠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负重 iol基台 肩台转换
下载PDF
平台转换技术对种植体-骨界面影响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普 谈顺 +3 位作者 邢璐 毛小泉 杨玄 黄华凡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9-761,共3页
目的观察种植牙即刻负重时平台转换技术对种植体-骨界面的影响。方法比格犬5只,拔除下颌双侧第四前磨牙,3个月后植入10枚种植体并即刻接入基台形成即刻负重。采用自身对照,实验侧5枚种植体采用平台转换设计基台,对照侧5枚种植体采... 目的观察种植牙即刻负重时平台转换技术对种植体-骨界面的影响。方法比格犬5只,拔除下颌双侧第四前磨牙,3个月后植入10枚种植体并即刻接入基台形成即刻负重。采用自身对照,实验侧5枚种植体采用平台转换设计基台,对照侧5枚种植体采用传统基台。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处死实验动物,制作不脱钙种植体-骨组织磨片后组织学观察。结果除1只动物(2枚种植体)即刻负重失败,余4只动物(8枚种植体)的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良好,可见大量成骨细胞与矿化程度不等的骨组织。实验侧种植体颈部骨质与种植体颈部基本平齐,对照侧种植体颈部出现明显骨吸收。结论即刻负重种植修复时,不同的上部结构对种植体颈部骨结合有明显影响,平台转换技术有利于种植体颈部的骨组织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即刻负重 平台转换技术
原文传递
平台转换连接与对接连接在即刻功能性负重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芮宇欣 张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556-559,共4页
目的:评价平台转换连接与对接连接种植体即刻功能性负重后短期内的边缘骨丧失及牙龈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上下颌前牙为观察对象,拔除后行即刻种植且功能性负重患者50例,根据种植体-基台连接设计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平台转换组25例选用Nobel... 目的:评价平台转换连接与对接连接种植体即刻功能性负重后短期内的边缘骨丧失及牙龈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上下颌前牙为观察对象,拔除后行即刻种植且功能性负重患者50例,根据种植体-基台连接设计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平台转换组25例选用Nobel Active种植体;对接连接组25例,选用Nobel Replace种植体。两组患者种植术后即刻戴入临时冠行使功能性负重,12个月后更换为永久修复体。所有病例进行影像学检测(包括CT、X线全景片、X线根尖片)评估两种连接方式的种植体边缘骨的吸收情况及牙龈位置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种植体均完成骨结合及软组织愈合,随访期内,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牙龈组织健康,成功率均为100.0%。功能性负载12个月时测得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平台转换组为1.09±0.62 mm,对接连接组为1.43±0.62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时冠戴入12个月时平台转换组探诊深度(PD)2.71±0.65 mm,对接连接组探诊深度(PD)2.98±0.8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平台转换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且功能性负重时,短期内种植体颈部边缘骨的吸收与对接连接组比较虽然无明显差异,但牙龈探诊深度优于对接连接组,对临床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转换 对接连接 边缘骨吸收 即刻种植 功能性负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