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伏风理论”探讨IgA肾病的发病与治疗
1
作者 刘辰霈 林燕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通过系统梳理近年来中医药辨治IgA肾病的理论研究,发现“伏风”的致病特点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具有相似之处,IgA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肾元亏损是邪气内伏致病的基础。提出“伏风”与...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通过系统梳理近年来中医药辨治IgA肾病的理论研究,发现“伏风”的致病特点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具有相似之处,IgA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肾元亏损是邪气内伏致病的基础。提出“伏风”与IgA肾病发病相关,然后结合疾病的静止期及活动期,分别阐述了邪气可蛰伏于咽喉、肠道、泌尿道,伺机而动,在诱因的作用下,转出少阳三焦,致气化失司。总结历代医家的证治经验,遵循标本兼顾、祛邪务尽的治则,提出了固护脾肾、肃清病灶、托邪外出、搜风通络、疏利三焦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伏邪 伏风理论 黏膜免疫 少阳三焦
下载PDF
从伏邪理论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爱迪 马霖 +4 位作者 王红 谢东杰 左翔宇 王浩澜 刘宝山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6期236-237,共2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表现与伏邪的发病特点十分类似,故可从伏邪理论角度探讨本病的发病机制。认为在疾病的急性期多以邪实为主,以邪热破血、瘀血阻滞常见;在疾病的慢性期多以正虚为主,有阴虚火旺证和气虚不摄证之分,以此指导...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表现与伏邪的发病特点十分类似,故可从伏邪理论角度探讨本病的发病机制。认为在疾病的急性期多以邪实为主,以邪热破血、瘀血阻滞常见;在疾病的慢性期多以正虚为主,有阴虚火旺证和气虚不摄证之分,以此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伏邪理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