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impact work in the alloying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 被引量:11
1
作者 LIU Zhilin1, LIN Cheng1 & GUO Yanchang2 1.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zhou 121001, China 2. The Technical Center of Benxi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oration, Benxi 117000,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3期257-273,共17页
Coupled with hot-continuous rolling technology and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in the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i-Mn steel,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in t... Coupled with hot-continuous rolling technology and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in the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i-Mn steel,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in the alloying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 with the elements of Cr, Ni, Mo, W, Cu, V, Nb and Ti are studied with the covalent electron number nA of the strongest bond in alloying phases, the smallest electron density difference ?ρ of phase interfaces, and the number of atom states σ (σ′) which keep the interface electron density continuou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of the alloying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 intensely depends on strengthening mechanisms. The solution strengthening, interface strengthening, precipita- tion strengthening of pearlite, and dispersion strengthening will result in the decrease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the refinement strengthening, the precipitation strength- ening of V, Nb and Ti in α-Fe-C-V(Nb, Ti), and the residual austenite containing Ni on the boundary of α-Fe-C-Ni will increase the impact work; and the increments or decrements can be calculated with nA, ?ρ, σ (σ′) and weights of alloying elements.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in this paper are intergraded with the sug- gested ones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tensile strength, yield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the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YING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 ELECTRON structure impact work calculation.
原文传递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in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i-Mn steel 被引量:5
2
作者 LIU Zhilin1, LIN Cheng1 & WANG Ping2 1.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zhou 121001, China 2. Mechanical Department, Armor technique Institute of PLA, Changchun 130117,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Based on the hot-continuous rolling technology,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α k of the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i-Mn steel is theoretically calculated with the covalent electron number nA of the strongest bon... Based on the hot-continuous rolling technology,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α k of the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i-Mn steel is theoretically calculated with the covalent electron number nA of the strongest bond in alloying phases, and the smallest interface electron density difference Δρ of alloying phase interface and the number of atom states σ which keep the interface electron density continuous.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solution strengthening, the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 and the interface strengthening will result in the decrease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α k, and the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atom states σ which keep the interface electron density continuous on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α k are different. Taking the impact work and the number of atom states σ 0 keeping the electron density continuous of the phase interface α-Fe/α-Fe-C between α-Fe and α-Fe-C as reference values, the impact work of the interface will increase when σ of some interface is larger than σ 0; otherwise, the impact will decrease. Therefore, the finishing rolling impact work α k can be calculated with the impact value of the refined α-Fe matrix and the influence amounts caused by the solution strengthening, the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 the interface strengthening, and the number of atom states σ which keep the interface electron density continuou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ones.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S on the impact work i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 structure parameters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 impact work and calculation.
原文传递
Evaluation of mobility impact on urban work zones using statistical models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Pei ZHANG Jian +3 位作者 QU Jun-rong LU Jia-jian CHENG Yang TAN Hua-ch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513-1521,共9页
This work correlated the detailed work zone location and time data from the Wis LCS system with the five-min inductive loop detector data. One-sample percentile value test and two-sample Kolmogorov-Smirnov(K-S) test w... This work correlated the detailed work zone location and time data from the Wis LCS system with the five-min inductive loop detector data. One-sample percentile value test and two-sample Kolmogorov-Smirnov(K-S) test were applied to compare the speed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work zone and non-work zone conditions. Furthermore, we analyzed the mo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freeway work zones within the urban area of Milwaukee, WI, USA. More than 50% of investigated work zones have experienced speed reduction and 15%-30% is necessary reduced volumes. Speed reduction was more significant within and at the downstream of work zones than at the upstr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 data MOBILITY impact work ZONE STATISTICAL model
下载PDF
Influence of impact energy on work hardening ability of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and its mechanism
4
作者 Li Xiaoyun Wu Wei +2 位作者 Zu Fangqiu Liu Lanjun Zhang Xianfeng 《China Foundry》 SCIE CAS 2012年第3期248-251,共4页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hardening mechanism of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under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s, the work hardening ability was studied an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were observed u...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hardening mechanism of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under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s, the work hardening ability was studied an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were observed under different impact energies. The work hardening mechanism was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strain hardening effect could be received only when the impact energy reaches or exceeds the critical impact energy. The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s reveal that dislocations, stacking faults and twins increase with raising impact energy of the tested specimens. The hardening mechanism changes at different hardening degrees. It is mainly dislocation and slip hardening below the critical impact energy, but it changes to the twinning hardening mechanism when the impact energy is above the critical impact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work hardening impact energy MICROSTRUCTURE hardening mechanism
下载PDF
基于LS-dyna和HyperWorks的大客车正面碰撞仿真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若平 陈豫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9-422,共4页
以某企业提供的6120型客车为研究对象,使用Hypermesh建立大客车的有限元模型。使用LS-dyna进行仿真计算,模拟出大客车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仿真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验证。结果证明:局部的结构... 以某企业提供的6120型客车为研究对象,使用Hypermesh建立大客车的有限元模型。使用LS-dyna进行仿真计算,模拟出大客车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仿真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验证。结果证明:局部的结构改善能提高客车的防撞性能,但要彻底的改善大客车的防撞性能,需要在客车整体结构上有较大改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仿真分析 LS-DYNA 大客车 HYPERworkS
下载PDF
6S管理对于提升院前急救质量及工作状态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王宁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1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分析6S管理对提升院前急救质量及工作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青岛市急救中心工作的115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4—9月行常规管理,设为常规组,2022年10月—2023年4月行6S管理模式,设为研究组,两组均为同... 目的分析6S管理对提升院前急救质量及工作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青岛市急救中心工作的115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4—9月行常规管理,设为常规组,2022年10月—2023年4月行6S管理模式,设为研究组,两组均为同一批工作人员。比较两组院前急救质量、工作状态评分及对管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院前急救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职业倦怠感评分低于常规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对管理模式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S管理在急救工作人员管理中应用能有效提升急救质量,调整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确保急救工作有效开展,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 院前急救 急救质量 工作状态 影响研究
下载PDF
多频率冲击条件下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腾 栾道成 +3 位作者 胡志华 王正云 孙维 袁培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2-115,120,共5页
针对重载铁路辙叉恶劣的服役情况,对自行研发的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进行多频率冲击试验,观察分析其微观组织及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多频率冲击后,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的组织内部晶粒发生碎化变形,晶界变得模糊,钢中残余... 针对重载铁路辙叉恶劣的服役情况,对自行研发的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进行多频率冲击试验,观察分析其微观组织及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多频率冲击后,新型重载铁路辙叉贝氏体钢的组织内部晶粒发生碎化变形,晶界变得模糊,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其冲击表面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在较高冲击功作用下,其冲击表层组织进一步纤维化,产生的加工硬化效果也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多频率冲击 残余奥氏体 加工硬化
下载PDF
不同冶炼工艺生产H1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邸英南 马党参 +2 位作者 周健 迟宏宵 谷金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5,共7页
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VIM+VAR)、电弧炉+炉外精炼+真空脱气+保护气氛电渣重熔(EAF+LF+VD+PESR)、EAF+LF+VD以及EAF+LF+VD+电渣重熔(ESR)等4种工艺冶炼H13热作模具钢,并进行高温扩散、轧制、奥氏体化和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冶炼工艺生产... 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VIM+VAR)、电弧炉+炉外精炼+真空脱气+保护气氛电渣重熔(EAF+LF+VD+PESR)、EAF+LF+VD以及EAF+LF+VD+电渣重熔(ESR)等4种工艺冶炼H13热作模具钢,并进行高温扩散、轧制、奥氏体化和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冶炼工艺生产H1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冶炼工艺生产的试验钢回火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未溶碳化物+析出碳化物;VIM+VAR工艺生产的试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最少且尺寸较小,该钢的洁净度较高,力学性能最佳;EAF+LF+VD工艺生产的试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最高且尺寸大,其碳化物质点易发生破碎,该钢的塑性最低。细小且数量少的非金属夹杂物在拉伸过程中不易作为裂纹源加速材料断裂,因此较高的洁净度可以提高H13钢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工艺 非金属夹杂物 热作模具钢 冲击韧性 拉伸性能
下载PDF
钻井扶正工具断裂失效分析及预防
9
作者 孔学云 李国华 +9 位作者 陈杰 冯伟 王晓松 田飞 康县锋 李宝龙 齐海涛 王月 张宝林 崔丽颖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4年第2期79-84,共6页
通过对钻井扶正工具断裂事故进行调查,从断口形貌、材质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焊接组织、裂纹扩展机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工具失效源于焊接部位出现的许多呈放射状的微裂纹,基体内部出现多处疲劳弧线,原材料存在明... 通过对钻井扶正工具断裂事故进行调查,从断口形貌、材质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焊接组织、裂纹扩展机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工具失效源于焊接部位出现的许多呈放射状的微裂纹,基体内部出现多处疲劳弧线,原材料存在明显的成分偏析和组织不均一性,使得材料性能降低等辅助原因,导致工具失效。通过对焊接工艺评审和优化改进,严控材料冶金和成型工艺等措施,解决了工具失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扶正工具 焊接 冲击功
下载PDF
基于FIS模型的学者学术代表作遴选研究
10
作者 闫晓慧 张逸勤 +2 位作者 杨文霞 巩洪村 邓三鸿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6,共8页
[目的/意义]在“大力推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地遴选学术代表作是摆在所有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尤其是一般学者的代表作遴选更加值得关注。[方法/过程]在阐述了模型构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文章从期刊影响因... [目的/意义]在“大力推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地遴选学术代表作是摆在所有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尤其是一般学者的代表作遴选更加值得关注。[方法/过程]在阐述了模型构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文章从期刊影响因子、即时被引频次和内容相似度三个方面构建了适合一般学者代表作遴选的FIS模型。利用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获得者的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代表作遴选实证研究,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构建的FIS模型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实际意义,能够更科学地遴选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学术繁荣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代表作 学者评价 影响因子 即时被引频次 内容相似度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不规则条带工作面冲击危险主控因素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卫国 马泉磊 +2 位作者 赵立坤 鲍耀 吴柏萱 《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不规则条带工作面往往存在冲击地压的可能,而冲击地压的破坏性极大,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彭庄煤矿4307工作面属于不规则工作面,为保证安全回采,对四采区工作面的微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4307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为构造应力、断... 不规则条带工作面往往存在冲击地压的可能,而冲击地压的破坏性极大,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彭庄煤矿4307工作面属于不规则工作面,为保证安全回采,对四采区工作面的微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4307工作面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为构造应力、断层构造及坚硬顶板,并论证主控因素的防控可行性,为工作面回采期间防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工作面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下载PDF
核事故缓解任务的最优工作路径算法
12
作者 施纯森 郑剑香 缪惠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目的]核电厂在发生严重事故后,放射性物质可能从安全壳泄漏到核电厂厂房中,给执行事故缓解任务而在厂内移动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辐射剂量损害.为了尽可能降低工作人员执行任务期间所受的辐射剂量,对其最优工作路径进行算法研究.[方法... [目的]核电厂在发生严重事故后,放射性物质可能从安全壳泄漏到核电厂厂房中,给执行事故缓解任务而在厂内移动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辐射剂量损害.为了尽可能降低工作人员执行任务期间所受的辐射剂量,对其最优工作路径进行算法研究.[方法]使用自主研发的厂内放射性评估软件REMADA,模拟计算CPR1000核电厂在一回路小破口事故、主蒸汽管道破裂事故和全厂断电事故期间厂房内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分布,并基于REMADA的辐射剂量评估模块建立辐射剂量最优路径算法,搜索不同缓解任务在限定通行时间内所有的可行工作路径,给出工作人员在厂内通行受辐射剂量最低的路径.[结果]该算法寻找到的最优路径能有效地降低厂内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损害,并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可满足实际应用中严重事故应急决策的需求.[结论]该研究可为降低工作人员受到的放射性风险、制定事故应急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事故 应急决策 放射性物质扩散 辐射剂量损害 最优工作路径
下载PDF
空载湿式离合器临界碰摩转速影响机理分析
13
作者 张琳 张源盛 +3 位作者 李军 臧磊 魏超 严运兵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199,共10页
定义空载湿式离合器摩擦片/钢片的周期无量纲轴向位移范围λ,根据其值确定湿式离合器的临界碰摩转速。通过分析润滑油温度、供油流量、摩擦副间隙与特征量λ变化趋势的关系,得到工况参数对湿式离合器临界碰摩转速的影响规律。从力学角... 定义空载湿式离合器摩擦片/钢片的周期无量纲轴向位移范围λ,根据其值确定湿式离合器的临界碰摩转速。通过分析润滑油温度、供油流量、摩擦副间隙与特征量λ变化趋势的关系,得到工况参数对湿式离合器临界碰摩转速的影响规律。从力学角度出发,分析流场刚度和阻尼的变化规律,探寻摩擦片/钢片三自由度运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场临界刚度和临界阻尼的概念,揭示湿式离合器工况参数对其临界碰摩转速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温度升高或摩擦副间隙增大会导致流场中的交叉刚度系数和交叉阻尼系数变大,湿式离合器的临界碰摩转速降低;供油流量增大会导致流场中的交叉刚度系数和交叉阻尼系数减小,湿式离合器的临界碰摩转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碰摩转速 带排转矩 流固耦合 工况参数
下载PDF
基于调车工况的MT-2缓冲器容量需求仿真分析
14
作者 孙林平 杨忠良 +2 位作者 马卫华 罗世辉 王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10-216,共7页
为了分析MT-2缓冲器在调车连挂作业时的容量需求问题,基于摩擦式缓冲器非线性力学特性及车辆调车冲击受力特点,建立了铁道货车纵向冲击动力学模型,对调车过程中不同车辆质量、不同速度、不同编组方式及不同车体刚度等工况下MT-2缓冲器... 为了分析MT-2缓冲器在调车连挂作业时的容量需求问题,基于摩擦式缓冲器非线性力学特性及车辆调车冲击受力特点,建立了铁道货车纵向冲击动力学模型,对调车过程中不同车辆质量、不同速度、不同编组方式及不同车体刚度等工况下MT-2缓冲器容量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缓冲器做功与车辆质量和连挂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冲击车和被冲击车数量都大于2辆时冲击面缓冲器的容量需求将与车辆数量无关。对同时考虑质量、速度、编组方式、车体刚度的缓冲器容量需求值进行了函数拟合,完成了比例系数κ、μ和λ的求解;不同车辆数量之间冲击时,不同车钩号的缓冲器做功值大小不一,在冲击面车钩号的缓冲器做功值均为最大,沿着冲击面前、后的车钩号逐渐递减,调车冲击时计算容量需求值时应不考虑车体刚度,以重车冲击重车模式时冲击面的缓冲器容量需求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车冲击 MT-2缓冲器 车钩力 容量需求 做功值
下载PDF
不同卷取温度对Q550D组织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邢天庆 《河北冶金》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对不同卷取温度工艺参数下生产的6.0 mm规格Q550D热卷进行热轧组织性能对比,分析了卷取温度对Q550D热轧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化学成分、加热制度、层流冷却模式下,采用较高的卷取温度620℃时,可获得铁素体+珠光体的组... 通过对不同卷取温度工艺参数下生产的6.0 mm规格Q550D热卷进行热轧组织性能对比,分析了卷取温度对Q550D热轧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化学成分、加热制度、层流冷却模式下,采用较高的卷取温度620℃时,可获得铁素体+珠光体的组织,平均粒径4.98μm,晶粒度12级,钢的抗拉强度为683 MPa,冲击功为62.7 J,均为最低值,但延伸率为24%,塑性最高;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组织中开始产生细小弥散的贝氏体,使得钢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低温冲击韧性,但塑性有所下降;当卷取温度降到300℃时,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和少量的M/A岛,平均粒径约5.58μm,晶粒度12级,钢的抗拉强度为731 MPa,冲击功为106.4 J,塑性明显降低,断后延伸率低于国标下限。实际生产Q550D的过程中,应在保持钢板较高晶粒度的前提下,控制珠光体或贝氏体组织的析出,以满足Q550D综合性能的要求,过低的卷取温度不利于钢板综合性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取温度 Q550D 贝氏体 层流冷却 冲击功
下载PDF
轧后冷却工艺对含硼贝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赵燕青 石帅 +4 位作者 高云哲 弓俊杰 禹青霄 和晓民 吴艳阳 《河北冶金》 2024年第6期17-19,75,共4页
含硼贝氏体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本文采用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及扫描电镜研究了轧后冷却工艺对含硼贝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后冷却工艺对轧态、淬火态和回火态试验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明显的... 含硼贝氏体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本文采用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及扫描电镜研究了轧后冷却工艺对含硼贝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后冷却工艺对轧态、淬火态和回火态试验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轧后空冷工艺下回火态试验钢的-20℃冲击功为268 J,轧后水冷工艺下回火态试验钢的-20℃冲击功为280 J,轧后水冷工艺下回火态试验钢的冲击性能最佳;轧后空冷工艺下轧态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轧后水冷工艺下轧态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和少量的粒状贝氏体,轧后空冷和水冷工艺下淬火态试验钢的组织均为板条贝氏体,轧后空冷和水冷工艺下回火态试验钢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相较于轧后空冷工艺,轧后水冷工艺下试验钢轧态、淬火态和回火态的组织均得到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空冷 水冷 淬火 回火索氏体 冲击功
下载PDF
热作模具钢1.2344横向冲击功的提升措施
17
作者 梁佳 《河北冶金》 2024年第9期69-74,共6页
针对张宣科技在高端热作模具钢生产过程中无缺口冲击功平均只有230 J,没有达到预期目标300 J以上,无法满足客户质量要求的问题,分析了冲击功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冲击性能的一系列优化措施。电炉冶炼环节采用EAF+LF+VOD三联工艺降低... 针对张宣科技在高端热作模具钢生产过程中无缺口冲击功平均只有230 J,没有达到预期目标300 J以上,无法满足客户质量要求的问题,分析了冲击功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冲击性能的一系列优化措施。电炉冶炼环节采用EAF+LF+VOD三联工艺降低钢中有害元素含量、O、N、H气体含量以及硫化物、氮化物和氧化物等有害非金属夹杂物数量,提高钢水纯净度,适当降低影响冲击韧性的硅元素和钒元素含量,进一步优化成分;锻造环节采用多向镦拔锻造,有效将钢锭各个方向柱状枝晶打碎,实现细化晶粒,提高材料致密性效果;热处理采用锻后水冷快速冷却和超细化混合工艺,降低因冷却不当造成的二次网状链状碳化物析出数量,稳定晶界间结合力。工艺优化效果显著,钢中晶粒尺寸更加均匀细小,带状偏析基本消失,退火态组织中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弥散,冲击断口韧窝数量明显增多,冲击功进一步提高,稳定在平均300 J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冲击功 细化晶粒 带状偏析 碳化物 纯净度 锻造变形
下载PDF
工况参数对混输转子泵排出性能影响
18
作者 王俊杰 李琴 +3 位作者 刘伯韬 陈科 王美玲 熊蕾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混输转子泵是气液固三相混输工艺的关键设备,输送介质成分复杂,内部流动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基于动网格技术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混输转子泵内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混输转子泵在不同工况参数下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相与固相占... 混输转子泵是气液固三相混输工艺的关键设备,输送介质成分复杂,内部流动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基于动网格技术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混输转子泵内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混输转子泵在不同工况参数下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相与固相占比对混输泵性能影响不明显;转速对混输转子泵性能影响明显,转速增加,容积效率显著上升,流量脉动略微降低;随着压差的增加,出口流量降低,容积效率显著下降,流量脉动大幅上升;而在3个工况参数交互作用下,混输转子泵的性能波动明显,混输转子泵在低含气、高含砂、低转速、高压差工况时表现较差。研究结果对混输转子泵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输转子泵 工况参数 数值模拟 参数化研究 性能影响
下载PDF
角钢低温冲击性能研究
19
作者 尹志强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为了研究低温环境对角钢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常温、低温冲击试验方法,通过大量试验及数据支撑,得到温度降低时角钢吸收功、冲击强度、脆性断面率的整体变化趋势,确定了角钢化学元素、金相组织、加工尺寸等对冲击性能的影响,完善了公司... 为了研究低温环境对角钢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常温、低温冲击试验方法,通过大量试验及数据支撑,得到温度降低时角钢吸收功、冲击强度、脆性断面率的整体变化趋势,确定了角钢化学元素、金相组织、加工尺寸等对冲击性能的影响,完善了公司物理性能检测项目,提高了公司整体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钢 低温 金相 吸收功 冲击强度 脆性断面率
下载PDF
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路径研究
20
作者 郭银萍 朱舒懿 徐南豪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6期35-37,共3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石油、煤炭等传统石化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整体面临的环境治理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愿景,并积极落实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石油、煤炭等传统石化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整体面临的环境治理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愿景,并积极落实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全面准确地评估环境影响,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但当前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碳排放基础资料欠缺、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重点不明确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保证我国双碳目标的有效落实,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估工作,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突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开展工作,强化源头管控,有效控制气候变化,进而达到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 影响评价 碳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