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stage extraction by partial grinding of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1
作者 Guang-Ming Luo Zhang-Shun Yao +2 位作者 Wei-Xiang Huang Lei-Yan Zou Yan Y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0期1728-1732,共5页
BACKGROUND Extraction of impacted third molars often leads to severe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damage to the 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AIM To proposes a method for the partial grinding of an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BACKGROUND Extraction of impacted third molars often leads to severe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damage to the 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AIM To proposes a method for the partial grinding of an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M3)near the IAN to prevent IAN injury during IMM3 extraction.METHODS Between January 1996 and March 2022,25 patients with IMM3 roots near the IAN were enrolled.The first stage of the operation consisted of grinding a major part of the IMM3 crown with a high-speed turbine dental drill to achieve sufficient space between the mandibular second molar and IMM3.After 6 months,when the root tips were observed to be away from the IAN on X-ray examination,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IMM3 was completely removed.RESULTS All IMM3s were extracted easily without symptoms of IAN injury after extraction.CONCLUSION Partial IMM3 grinding may be a good alternative treatment option to avoid IAN injury in high-risk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grinding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s of mandibular canal branching:A review of literature
2
作者 Mauricio Augusto Aquino Castro Manuel Oscar Lagravere-Vich +2 位作者 Tania Mara Pimenta Amaral Mauro Henrique Guimaraes Abreu Ricardo Alves Mesquita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5年第12期531-537,共7页
AIM: To gather existing radiographic classifications of mandibular canals branching, considering the criteria on which these were based.METHODS: The search for studies on mandibular canals based on imaging exams inclu... AIM: To gather existing radiographic classifications of mandibular canals branching, considering the criteria on which these were based.METHODS: The search for studies on mandibular canals based on imaging exams included literature review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prevalence, descriptive studies, or case reports. An electronic search in the MEDLINE(Ovid SP), Pub Med, EMBASE(Ovid SP), Web of Science(Thompson Reuters), and Scopus(Elsevier) databases was performed, as well as a manual evaluation of the references of the selected articles. Combinations of key words were placed in each database. No restrictions were imposed regarding the year of publication or language. References collected in duplicate were removed by the authors. A table was drawn up, containing the included studies and respective interest data.RESULTS: Six classifications of mandibular canals branching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esent literature review. Four were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radiographic exams, and two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tomographic exams. Three-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found in the least number of exams, comparatively to two-dimensional studies. The prevalence of mandibular canal branching varied from 0% to 38.75% in the work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exams, while those found inthree-dimensional exams ranged from 15.6% to 65%. The studies were mostly referred to branches that began in the mandibular ramus. Just one classification considered the branches that began in the mandibular body region.CONCLUSION: Three-dimensional exams appear to be the best method to view mandibular canal branching. 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determine its true prevalence and questions concerning to assoc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mandibular canal Bifid mandibular canal Dental radiography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下载PDF
动态实时导航技术在拔除周围伴有囊性病变的复杂下颌第三磨牙中的应用
3
作者 侯笑茹 虎小毅 +3 位作者 李彦秋 李立峰 屠军波 邢晓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9-385,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实时导航系统(dynamic navigation system,DNS)技术在手术治疗复杂下颌第三磨牙伴有囊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4月15日入院治疗的下颌第三磨牙低位阻生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动态实时导航系统(dynamic navigation system,DNS)技术在手术治疗复杂下颌第三磨牙伴有囊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4月15日入院治疗的下颌第三磨牙低位阻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选择7例患者,术前诊断为下颌第三磨牙低位埋伏阻生,冠周伴囊性病变,病变范围累及下牙槽神经管。术前将螺旋CT数据导入DNS完成导航设计,术中在DNS实时引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状态,重点关注下牙槽神经损伤(inferior alveolar nerve injury,IANI)症状。结果:所有应用DNS的患者术后即日及术后1个月术区愈合良好,未出现IANI症状。结论:DNS技术可以实时明确手术操作位置,减少下牙槽神经管骨壁破坏,降低下牙槽神经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实时导航系统 颌骨囊肿 下牙槽神经 下颌第三磨牙 阻生齿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下的深度学习技术在评估智齿拔除术后神经损伤风险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佳奇 李昂 +3 位作者 寇一凡 阿亚古斯·赛力克 陈丽丹 张雪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随着数字医学的发展,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诸多研究者已逐步将其应用在下颌阻生智齿(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的拔除术中,并将术前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 随着数字医学的发展,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诸多研究者已逐步将其应用在下颌阻生智齿(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的拔除术中,并将术前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等与DL结合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决策。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是IMTM拔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DL有望协同影像学检查为医生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神经损伤风险评估意见,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将对现阶段DL在IMTM拔除术的术前影像识别、术前辅助诊断与评估及神经损伤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DL在IMTM拔除术中的作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下颌阻生智齿 牙拔除术 全景片 锥形束CT 下牙槽神经损伤
下载PDF
紧贴磨牙后管的下颌阻生齿拔除1例
5
作者 陈奇志 杨宁 马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4-937,共4页
下牙槽神经损伤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常见并发症,下牙槽神经分支通常会增加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本文报告1例下颌神经管磨牙后管分支伴行附近的阻生齿拔除病例,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结合... 下牙槽神经损伤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常见并发症,下牙槽神经分支通常会增加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本文报告1例下颌神经管磨牙后管分支伴行附近的阻生齿拔除病例,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磨牙后管走行及临床存在风险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牙槽神经 磨牙后管 阻生齿
下载PDF
运用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位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飞 罗俊 +2 位作者 李月恒 杨正艳 鲁珂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制定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手术方案及评估手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筛选门诊就诊患者CBCT影像资料,通过i-CAT软件进行三维分析,记录其阻生... 目的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制定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手术方案及评估手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筛选门诊就诊患者CBCT影像资料,通过i-CAT软件进行三维分析,记录其阻生类型、下颌神经管分型和变异及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阻生磨牙最小距离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 527例影像资料,纳入2 595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及2 595条下颌神经管。双侧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类型及下颌神经管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下颌神经管变异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侧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阻生磨牙最小距离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增大趋势。结论 CBCT可帮助明确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阻生类型、下颌神经管相关分型及相关位置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颌神经管
下载PDF
磨牙与下颌管、上颌窦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3 位作者 刘恒兴 李敏 窦文广 马会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为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及成人全牙上、下颌骨标本和全牙志愿者,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关系和上颌窦下壁的凸起结构,测量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颌窦的距离和牙槽窝的深度.结果:下颌管内的下牙槽... 目的:为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及成人全牙上、下颌骨标本和全牙志愿者,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关系和上颌窦下壁的凸起结构,测量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颌窦的距离和牙槽窝的深度.结果:下颌管内的下牙槽血管位于下牙槽神经上方,下颌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分别为(3.22±1.40)mm、(2.96±1.54)mm、(3.64±1.72)mm.上颌窦下壁有凸起的骨隔和黏膜隔,上颌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上颌窦下壁的距离分别为(2.02±0.91)mm、(2.06±1.04)mm、(3.74±1.73)mm.下颌磨牙的牙槽窝深度均大于上颌磨牙相应的牙槽窝.结论: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颌窦的距离和牙槽窝的深度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和误入上颌窦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下颌管 上颌窦 牙槽窝 牙种植术
下载PDF
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光宙 杨驰 +3 位作者 范新东 俞创奇 汪湧 张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 :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探讨与下颌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canal,IAC)相交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IMTMs)的阻生类型,并观察手术拔除阻生牙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与阻生类型间的关系。方法:对锥形束CT(co... 目的 :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探讨与下颌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canal,IAC)相交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IMTMs)的阻生类型,并观察手术拔除阻生牙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与阻生类型间的关系。方法:对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确诊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或相交的378例患者共658侧阻生牙,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将阻生牙分为4类:Ⅰ类位于神经管的上方,Ⅱ类位于神经管的颊侧,Ⅲ类位于神经管的舌侧,Ⅳ类下颌神经管位于牙根之间。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拔除,术后观察容易引起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阻生类型,统计各种类型神经损伤的例数,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阻生牙拔除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率为6.8%(45/658)。其中,第Ⅰ类15例(15/332)发生下唇麻木、第Ⅱ类19例(19/108)发生下唇麻木、第Ⅲ类11例(11/210)发生下唇麻木,第IV类未发生下唇麻木(0/8)。统计学分析显示,阻生牙拔除后,第Ⅰ类和第Ⅱ类、第Ⅱ类和第Ⅲ类下牙槽神经损伤率有显著差异(P<0.01),第Ⅰ类和第Ⅲ类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CBCT冠状位可将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相交的患者分为4类,手术拔除过程中均有损伤下牙槽神经的危险,尤其是位于下颌神经管颊侧的阻生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牙 下颌神经管 锥形束CT
下载PDF
CBCT测量成人下颌磨牙根尖至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娟 王雅欣 +3 位作者 孙超 周广超 杨连丰 吴大明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评价成人下颌磨牙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IANC)的关系。方法收集236名中国成人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4.6测量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的各个牙根的根... 目的评价成人下颌磨牙根尖与下牙槽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IANC)的关系。方法收集236名中国成人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4.6测量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的各个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分析其与性别的关系。结果男性两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7.34±2.07)mm、(6.69±2.08)mm;女性两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6.47±2.22)mm、(5.94±2.11)mm;男性三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颊根、远中舌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7.29±1.30)mm、(7.40±2.33)mm、(9.97±2.19)mm;女性三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远中颊根、远中舌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6.08±2.57)mm、(6.35±2.40)mm、(9.01±2.90)mm。男性单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为(4.09±1.64)mm;女性单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为(3.89±1.76)mm;男性两根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5.14±2.08)mm、(4.39±1.85)mm;女性两根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远中根的根尖至IANC距离分别为(3.78±1.69)mm、(3.24±1.72)mm。相同性别患者的左侧与右侧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各同名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下颌第一磨牙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均大于女性。三根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舌侧根尖至IANC的距离最大,远中颊侧根尖至IANC的距离大于双根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根尖至IANC的距离。男性和女性单根下颌第二磨牙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双根下颌第二磨牙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均大于女性(P<0.05)。下颌第二磨牙任何一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均小于同性别下颌第一磨牙任何一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P<0.05)。结论成人下颌第一磨牙和双根下颌第二磨牙根尖至IANC的距离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同名牙根的根尖至IANC的距离大于女性,下颌第二磨牙根尖至IANC的距离小于下颌第一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牙槽神经管 下颌第一磨牙 下颌第二磨牙
下载PDF
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4 位作者 刘恒兴 李敏 窦文广 马会强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下颌骨标本10例、成人全牙下颌骨标本18例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下颌骨标本10例、成人全牙下颌骨标本18例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排列关系,用游标卡尺和CT三维重建工作站分别测量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结果:下颌管自牙槽窝下方走行,其舌侧骨板较厚;下颌管内的下牙槽血管位于下牙槽神经上方。下颌磨牙的远中根至下颌管的距离均较近中根近。在标本及影像上的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分别为(8.36±2.34)mm和(8.42±2.42)mm、(7.36±2.21)mm和(7.52±2.18)mm、(3.22±1.40)mm和(3.36±1.85)mm、(2.96±1.54)mm和(2.84±1.55)mm、(3.64±1.72)mm和(3.88±1.76)mm。结论:(1)下颌后牙至下颌管的距离以第2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2磨牙、第1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2)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 下牙槽神经 下颌后牙 牙种植术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潘向勇 徐菁玲 王霄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追踪调查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邻近的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的远期预后。方法挑选因下颌智齿水平或近中阻生而在2年前要求拔牙的患者,在接受拔牙时,邻近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已经发生水平吸收的病例,共计104例。复查内容包括:下颌第二磨... 目的追踪调查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邻近的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的远期预后。方法挑选因下颌智齿水平或近中阻生而在2年前要求拔牙的患者,在接受拔牙时,邻近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已经发生水平吸收的病例,共计104例。复查内容包括:下颌第二磨牙牙周深度探诊,摄术后数字牙片,测量近远中牙槽骨垂直高度,然后与拔牙前的相应数据做比较。采取多项措施减少误差以保证数据可比性。结果72.1%的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探诊深度≥6mm;术后远中牙槽骨可以再生,高度大于术前(P<0.01),但仍小于近中牙槽骨高度(P<0.01);年龄对牙槽骨增量无影响。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邻近的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可以再生,但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应提倡一期植入人工骨改善其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下颌第二磨牙 拔牙 牙槽骨破坏
下载PDF
锥形束CT中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关系及其与阻生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斐 叶丽娟 +4 位作者 康非吾 徐秀慧 廖建兴 侯光宇 张雪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研究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下颌管与下颌第三磨牙影像重叠的患者,其二者在锥形束CT(CBCT)上的位置关系,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研究184颗(146例患者)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与下颌神经管有影像重叠的下颌第三磨牙,在CBCT上其... 目的:研究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下颌管与下颌第三磨牙影像重叠的患者,其二者在锥形束CT(CBCT)上的位置关系,为临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研究184颗(146例患者)在曲面断层片上表现为与下颌神经管有影像重叠的下颌第三磨牙,在CBCT上其牙根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分析两者之间位置关系与阻生类型、性别、曲面断层片上下颌神经管骨白线是否可见的相关性。测量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的患者其接触的长度及宽度,分析接触长度、宽度与牙根和下颌神经管相对位置的相关性。结果:CBCT图像上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之间是否接触,与其在颌骨内的深度相关,低位阻生接触可能大(P=0.002),与性别相关,女性多(P=0.020);当曲面断层片中下颌神经管骨白线不可见时,接触可能大(P=0.001)。当下颌神经管与牙根舌侧接触时,接触的长度、宽度可能较大。结论:CBCT与曲面断层片相比能更好地体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提供更准确的术前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曲面断层片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神经管
下载PDF
冠根分次去除法在疑或累及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阻生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幸晨 李颖 赵隽隽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 :评价应用截冠法分次拔除紧贴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 :对10例术前全景片及CT均显示牙根紧贴或接触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采用截冠留根法,于釉-牙骨质界去除阻力牙冠,包埋牙根于牙槽骨内;术后观察,... 目的 :评价应用截冠法分次拔除紧贴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 :对10例术前全景片及CT均显示牙根紧贴或接触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采用截冠留根法,于釉-牙骨质界去除阻力牙冠,包埋牙根于牙槽骨内;术后观察,待牙根移动远离下牙槽神经后再行拔除术。结果:10例患者术后反应轻微,均无下牙槽神经损伤,无感染情况出现;仅1例牙根未能上移至远离下牙槽神经的位置,留根于牙槽骨内,牙龈创面愈合,随访1年无不适。结论:根尖紧贴或接触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经截冠留根术后,断根有上移萌出趋势,可远离下牙槽神经管,后期拔除断根,可明显降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冠法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牙槽神经损伤
下载PDF
牵引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 被引量:12
14
作者 汪湧 何冬梅 +1 位作者 杨驰 王保利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应用牵引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0例全景片和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或紧贴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先应用正畸牵引技术牵引,经3~10周的牵引,使牙根远离下牙槽神经后再行拔除术。结果:20... 目的:应用牵引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0例全景片和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或紧贴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先应用正畸牵引技术牵引,经3~10周的牵引,使牙根远离下牙槽神经后再行拔除术。结果:20例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经牵引拔牙后,无1例发生下唇麻木,术后反应轻微。结论:应用牵引拔牙技术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解决了术后下唇麻木、骨折等高风险并发症的发生,也使拔牙更容易、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技术 下牙槽神经 阻生牙拔除 下颌第三磨牙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替卡因对不可复性牙髓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素 李进红 +1 位作者 毕成 周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4-876,共3页
目的:本研究对仅有刺激痛的早期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患者在下牙槽阻滞麻醉时,比较使用1.7mL阿替卡因和3.4mL阿替卡因的麻醉成功率的差异。方法:将7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7mL组和3.4mL组(两组都为4%阿替卡因与1∶100000的肾上腺素),进行下... 目的:本研究对仅有刺激痛的早期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患者在下牙槽阻滞麻醉时,比较使用1.7mL阿替卡因和3.4mL阿替卡因的麻醉成功率的差异。方法:将7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7mL组和3.4mL组(两组都为4%阿替卡因与1∶100000的肾上腺素),进行下牙槽阻滞麻醉。根管治疗过程中,使用Heft-Parker视觉模拟量表(VAS)记录患者的疼痛值。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72名患者纳入了研究结果,两组的成功率都没有达到100%,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3.4 mL组有较高的成功率74.4%,1.7 mL组成功率为27.8%。结论:在对下颌第一磨牙进行下牙槽阻滞时,提高阿替卡因的注射剂量可以显著提高麻醉的成功率,但也达不到100%的麻醉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卡因 下牙槽阻滞麻醉 不可复性牙髓炎 下颌第一磨牙
下载PDF
微创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方法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汪湧 徐颖 +2 位作者 杨驰 戈旌 池政兵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应用牵引拔牙、截冠和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观察术后产生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60例全景片和锥形束CT(CB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分别采用3种方法拔牙各20例... 目的 :应用牵引拔牙、截冠和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观察术后产生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60例全景片和锥形束CT(CB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分别采用3种方法拔牙各20例,术后检查下唇麻木情况。结果:应用牵引拔牙技术和截冠方法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术后无人发生下唇麻木,而应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微的下唇麻木症状,经用药1个月后好转。结论:牵引拔牙技术、截冠和超声骨刀3种方法均可有效避免智牙拔除后下唇麻木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拔牙 截冠 压迫下牙槽神经 埋伏阻生牙
下载PDF
正畸牵引法辅助拔除接触下牙槽神经管的埋伏阻生牙1例报告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千阳 马志贵 +3 位作者 钱文涛 徐光宙 蔡协艺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25-528,共4页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由于低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牙根位置常与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关系密切,神经损伤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国际上主要有3种避免IAN损伤的方法:截冠法、...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由于低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牙根位置常与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关系密切,神经损伤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国际上主要有3种避免IAN损伤的方法:截冠法、部分牙冠切除术和正畸牵引法。本文报告1例下颌第三磨牙近中斜位低位阻生的患者,采用改良正畸牵引法,分两步将牙根牵离神经管,牵引完成后顺利拔除患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第三磨牙 下牙槽神经 正畸牵引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截冠留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康非吾 薛中秀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5-169,共5页
低位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经传统方法拔除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较高。对此有学者提出移除牙冠并保留牙根于牙槽骨内(截冠留根法),以降低术后神经损伤风险。该方法有其临床可行性,但存在感染、萌出等可能,需远期观察。本文对截冠留... 低位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经传统方法拔除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较高。对此有学者提出移除牙冠并保留牙根于牙槽骨内(截冠留根法),以降低术后神经损伤风险。该方法有其临床可行性,但存在感染、萌出等可能,需远期观察。本文对截冠留根法的理论基础、操作要点、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冠 截冠留根 阻生牙 下牙槽神经损伤 下颌第三磨牙 并发症
下载PDF
智齿冠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常见并发症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功臣 陆永健 蒋丽萍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当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引发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较高时,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冠切除术(coronectomy)就成为一种降低风险的手术方式。许多文章都认为冠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且并发症的发病率亦较低。本文总结概述了... 当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引发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较高时,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冠切除术(coronectomy)就成为一种降低风险的手术方式。许多文章都认为冠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且并发症的发病率亦较低。本文总结概述了冠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切除术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牙槽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根尖距下颌管距离与邻牙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秀英 徐欣 +1 位作者 李国菊 高振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数字曲面体层片,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wisdom teeth,IWT)根尖距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及其与下颌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s,MSM)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IWT与MSM之间的结构是否与IWT根尖距下颌管上壁距... 目的:通过测量数字曲面体层片,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wisdom teeth,IWT)根尖距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及其与下颌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s,MSM)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IWT与MSM之间的结构是否与IWT根尖距下颌管上壁距离有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22例有IWT人群的数字曲面体层片,用数字图像测量软件测量IWT根尖距下颌管上壁距离及其与MSM之间的结构关系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根尖位于下颌管上壁以下的IWT占31.33%。IWT长轴与MSM长轴之间的交角大小与IWT根尖距下颌管上壁距离呈显著负相关(P<0.001)。IWT与MSM之间的重叠率为30.47%;与MSM重叠的IWT的根尖距下颌管上壁距离显著比不重叠者长(P<0.01)。近中阻生型IWT根尖与下颌管上壁距离显著比垂直阻生型短(P<0.01)。高位阻生型IWT根尖距下颌管距离显著比低位阻生型长(P<0.01)。结论:IWT与MSM之间的结构关系与IWT根尖距下颌管上壁的距离显著相关。应用数字曲面体层片对IWT与MSM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可为选择适当的IWT拔除方法提供重要的观察和分析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根尖 下颌管上壁 下颌第二磨牙 数字曲面体层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