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one Resorption between Implant Placement Sites and Non-Implant Placement Sites after Autogenous Block Bone Grafts in the Anterior Maxilla
1
作者 Jisi Zheng Shanyong Zhang +3 位作者 Huaihai Fan Eryi Lu Chi Yang Jingyang Zhao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4年第4期197-207,共11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bone resorp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implant placement sites (IPS) and non-implant placement sites (NIPS) after autogenous block bone grafts in the anterior maxilla. Fourteen p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bone resorp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implant placement sites (IPS) and non-implant placement sites (NIPS) after autogenous block bone grafts in the anterior maxilla. Fourteen patients (58 edentulous sites) with alveolar atrophy in the anterior maxilla were treated with autogenous block bone grafts. CBCT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at 1 month before surgery (T0),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T1), 3 to 4 months after surgery (T2), 6 to 7 months after surgery before implant placement (T3), 12 to 13 months after surgery (T4), and the longest follow-up point (T5). Alveolar crestal and basal bone width (ACBW, ABBW), and alveolar bone height (ABH) were measured and divided into IPS (30 sites) and NIPS (28 sites). All results were compared by the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The bone resorption changes for both groups were the same. For these three parameters, ACBW didn’t change significantly from T2 to T3 and T4 to T5, ABBW didn’t change at every period from T2 to T5, and ABH didn’t change from T4 to T5. The bone resorption volume of ACBW and ABH in NIPS were more than in IPS after implant placement surgery, while the volume of ABBW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At T5, the bone resorption percentages of ACBW, ABBW, and ABH were 25.57%, 16.85% and 43.84% in IPS, and 33.55%, 15.92% and 46.44% in NIPS. A more rapid loss of alveolar crest in NIPS resulted from implant placement surgery, and this reminded us of the importance of immediate implant 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lant ANTERIOR MAXILLA Bone Resorption implant PLACEMENT site Non-implant PLACEMENT site
下载PDF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前牙口腔种植患者牙槽骨骨量及牙槽美学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常静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前牙口腔种植患者牙槽骨骨量及牙槽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接受前牙口腔种植手术的72例患者,并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拔牙... 目的观察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前牙口腔种植患者牙槽骨骨量及牙槽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接受前牙口腔种植手术的72例患者,并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拔牙和口腔种植手术,观察组采取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两组的牙槽美学效果、牙槽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牙槽美学效果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牙槽美学效果得分较术前均更高,且观察组术后牙槽美学效果得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牙槽骨高度、密度、宽度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牙槽骨高度、密度、宽度值均较术前更高,且观察组术后牙槽骨高度、密度、宽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前牙口腔种植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升牙槽美学效果,有效保存牙槽骨高度、密度、宽度值,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前牙口腔种植 牙槽骨骨量 牙槽美学效果
下载PDF
黏性骨在磨牙牙槽嵴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李嘉 肖宇 +1 位作者 曾腾幡 申龙朵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53-258,共6页
目的:探讨黏性骨在磨牙牙槽嵴位点保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口腔医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就诊的单颗第一或者第二磨牙需拔除后同期行位点保存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填充黏性骨(25例),对照... 目的:探讨黏性骨在磨牙牙槽嵴位点保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口腔医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就诊的单颗第一或者第二磨牙需拔除后同期行位点保存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填充黏性骨(25例),对照组填充浓缩生长因子CGF+Bio-Oss骨粉混合物(25例),每组各25颗牙。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通过CBCT测量结果比较两组数据间牙槽嵴骨的高度变化以及宽度变化,并通过软组织创面愈合率、术后疼痛,以及新骨外形轮廓的评分进一步对位点保存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新骨外形轮廓的评分情况以及VAS评分方面,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软组织愈合情况中,实验组的Ⅰ级愈合率达到52%,对照组为16%,实验组较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减少牙槽骨高度吸收方面具有优势(P<0.05)。结论:黏性骨的使用可以较为有效地减少拔牙后牙槽骨垂直向高度的吸收,且软组织创面愈合情况有优势,加强了对拔牙位点的保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骨 位点保存 种植
下载PDF
种植牙修复中保留拔牙位点对患者修复后美观度及中远期骨缺失的影响
4
作者 吴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中保留拔牙位点对患者修复后美观度及中远期骨缺失的影响。方法:选取鹰潭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种植牙修复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均采用微...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中保留拔牙位点对患者修复后美观度及中远期骨缺失的影响。方法:选取鹰潭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种植牙修复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拔牙,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牙修复,观察组采用保留拔牙位点的种植牙修复。比较两组拔牙前、拔牙6个月及12个月后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骨宽度变化,比较两组美观度、满意度评分及种植成功率情况。结果:拔牙前,两组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骨宽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6、12个月后,两组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均低于拔牙前,骨宽度均小于拔牙前(P<0.05);但观察组拔牙6、12个月后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骨宽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牙前、拔牙6个月及12个月后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骨宽度比较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美观度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中拔牙位点保留技术可减少患者骨吸收,保护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骨宽度,提升拔牙修复后的美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拔牙位点保留技术 骨缺失 美观度
下载PDF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3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9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1例口腔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前拔牙处理治疗,观... 目的探究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9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1例口腔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前拔牙处理治疗,观察组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牙槽美学效果、疼痛情况、种植成功概率、并发症发生率、牙槽骨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牙槽美学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0,P=0.0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槽骨情况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治疗中选择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效果更好,可提高种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保证美学效果,降低疼痛感,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口腔种植 种植成功率 牙槽骨情况 牙槽美学效果
下载PDF
产业振兴视角下的工业遗址活化更新——以重庆电厂改造项目为例
6
作者 杨洋 刘斅聪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7期9-16,共8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深,人居环境需求逐步提升,工厂搬离城市,遗留大量工业遗址。如何解决其规划定位、价值、风貌、功能问题,最终实现片区板块产业振兴,成为对设计师的考验。以重庆电厂改造项目为例,介绍产业振兴视角下的工业遗址活化更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深,人居环境需求逐步提升,工厂搬离城市,遗留大量工业遗址。如何解决其规划定位、价值、风貌、功能问题,最终实现片区板块产业振兴,成为对设计师的考验。以重庆电厂改造项目为例,介绍产业振兴视角下的工业遗址活化更新实践。项目解决重庆电厂工业遗址现存问题,并对九龙美术半岛未来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工业遗址 规划定位 风貌更新 功能植入
下载PDF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前牙口腔种植患者牙槽骨骨量及牙槽美学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绍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 研究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应用于前牙口腔种植中的效果。方法 78例前牙口腔种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拔牙与口腔种植,观察组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宽度、牙... 目的 研究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应用于前牙口腔种植中的效果。方法 78例前牙口腔种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拔牙与口腔种植,观察组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宽度、牙槽骨高度、牙槽骨骨密度及牙槽美学效果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槽骨宽度、牙槽骨高度、牙槽骨骨密度分别为(15.63±1.73)mm、(6.49±0.82)mm、(1.74±0.96)g/cm^(2),均高于对照组的(13.67±1.53)mm、(5.94±0.70)mm、(1.44±0.35)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槽美学效果评分为(96.84±1.73)分,高于对照组的(82.38±1.5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牙口腔种植治疗中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能够有效保持患者牙槽骨宽度、牙槽骨高度、牙槽骨骨密度,并提升其牙槽美学效果,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促进疾病康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前牙口腔种植 牙槽美学效果 牙槽骨骨量
下载PDF
部分脱矿自体牙本质颗粒在种植位点保存术中的成骨效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梁韩莹 马云豪 +3 位作者 李涵 李东阳 仲维剑 马国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88-2492,共5页
背景:自体牙本质颗粒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骨增量手术中。适度的脱矿处理可以使牙本质表面的胶原和生长因子暴露,促进骨再生,但脱矿程度如何控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牙槽骨位点保... 背景:自体牙本质颗粒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骨增量手术中。适度的脱矿处理可以使牙本质表面的胶原和生长因子暴露,促进骨再生,但脱矿程度如何控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牙槽骨位点保存术中的促进骨再生效能。方法:选取比格犬6只,均拔除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经过打磨、粉碎、筛选、浸酸、消毒、清洗等处理制成直径0.5-1.0 mm的牙本质颗粒,浸入2%硝酸中不同时间进行不脱矿(0 min)、轻度(1 min)、中度(10 min)及重度(40 min)脱矿处理,将4种自体牙本质颗粒随机植入4个拔牙窝内,未植入牙本质颗粒的拔牙窝为空白对照。移植后6个月对植骨区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植入牙本质颗粒组牙槽嵴顶丰满,空白对照组牙槽嵴顶凹陷不连续;(2)锥形束CT检测显示,植入牙本质颗粒组牙槽嵴连续平整,空白对照组嵴顶不连续且牙槽窝内密度较低,未脱矿组、轻度脱矿组牙槽窝内密度不均,可见散在的高密度影;中度脱矿组牙槽窝充实,密度均匀;重度脱矿组牙槽窝内大面积空虚,呈低密度影象;(3)组织学观察:未脱矿组仍有较多的牙本质颗粒残余,颗粒内可见虫噬状缺损,颗粒外围被排列散乱的新生骨组织包裹;轻度脱矿组残余少量牙本质颗粒且被新生骨包裹;中度脱矿组牙本质颗粒零星残余,骨细胞排列规律有序;重度脱矿组无牙本质颗粒残余,骨细胞成熟,排列规律;空白对照组牙槽窝内骨小梁排列紊乱,骨髓腔内含较多纤维结缔组织;(4)结果表明: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在牙槽骨保存术中均可以引导新骨生成,其中脱矿10 min的牙本质颗粒促骨再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位点保存 牙本质颗粒 骨移植 骨再生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与常规种植牙对预防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及减少牙槽骨吸收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昕 张世娟 +1 位作者 路璐 李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与常规种植牙对预防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及减少牙槽骨吸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口腔科进行种植牙修复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讨论组与常... 目的:分析比较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与常规种植牙对预防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及减少牙槽骨吸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口腔科进行种植牙修复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讨论组与常模组,每组各80例。给予常模组常规的种植牙修复,讨论组则在种植牙修复过程中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及治疗后的牙槽嵴唇腭(舌)向骨吸收量、垂直向骨吸收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讨论组的牙槽骨高度、宽度、骨密度均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讨论组的牙槽嵴唇腭(舌)向骨吸收量和垂直向骨吸收量均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E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的PE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讨论组的PES评分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相较于常规种植牙对预防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骨缺失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减少牙槽骨吸收,提高牙齿的美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常规种植牙 种植牙修复 拔牙后骨缺失 牙槽骨吸收
下载PDF
植入位点及轴向对不同牙槽窝形态上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军 万哲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并探讨不同牙槽窝形态下,上颌中切行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植入位点及轴向对种植体、基台、中央螺丝、牙冠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参照1名健康成年人的口腔CBCT影像资料;建立偏唇型、中间型、偏腭型三种牙槽窝... 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并探讨不同牙槽窝形态下,上颌中切行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植入位点及轴向对种植体、基台、中央螺丝、牙冠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参照1名健康成年人的口腔CBCT影像资料;建立偏唇型、中间型、偏腭型三种牙槽窝形态的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植入位点(根尖位点、偏腭/唇侧位点)及轴向(牙长轴、牙槽骨长轴);对已建立的模型以100 N的力进行应力加载;应用ANSYS软件分析种植体、基台、中央螺丝、牙冠的应力值。结果成功建立12个不同牙槽窝形态的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三维有限元模型;牙槽窝偏唇型及偏腭型的上颌中切牙行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沿牙槽骨长轴偏腭/唇位点进行植入,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所受应力最小;中央型上颌中切牙行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沿牙长轴偏腭位点进行植入,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所受应力最小。结论不同牙槽窝形态、植入位点及轴向,都会对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生物力学特点产生影响。医生应针对不同牙槽窝形态制定不同植入轴向及植入位点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植入位点及轴向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预防骨植入术患儿手术部位感染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
11
作者 阳丽芬 张美雪 +2 位作者 李夕然 吴剑平 王宁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55,共6页
目的构建预防骨植入术患儿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循证实践方案,为患儿感染预防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指导,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预防骨植入术患儿SSI的相关文献,并对纳入... 目的构建预防骨植入术患儿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循证实践方案,为患儿感染预防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指导,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预防骨植入术患儿SSI的相关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初拟骨植入术患儿SSI的预防循证实践方案,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最终方案。结果共纳入1篇计算机决策系统文献,6部循证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构建的预防骨植入术患儿SSI的循证实践方案涵盖了术前准备、环境控制、消毒隔离、术中管理、植入物管理、术后护理和组织管理7个维度共32条证据。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度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9,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55(P<0.01)和0.352(P<0.01)。结论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的预防骨植入术患儿SSI的循证实践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预防骨植入术患儿SSI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科 植入物 手术部位感染 循证护理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即刻种植技术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在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辉鹏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4期160-163,共4页
目的:比较即刻种植技术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在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该院收治的90例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拔牙后不同种植修复技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微创拔牙后行... 目的:比较即刻种植技术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在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该院收治的90例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拔牙后不同种植修复技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微创拔牙后行即刻种植,对照组微创拔牙后行位点保存种植,比较两组种植体稳定性[稳定度测量(ISQ值)],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种植体美学效果[红色美学指数(PES)、白色美学指数(WES)]评分和种植修复满意度。结果:种植术后4个月、永久修复当日,两组IS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S、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修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技术应用于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可提高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和PES、WES、种植修复满意度评分,其效果优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 即刻种植技术 位点保存种植技术 美学效果 牙槽骨
下载PDF
口腔种植患者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术的效果及对不同骨缺损类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振红 吴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患者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术的效果及对不同骨缺损类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笔者医院行种植修复的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按拔牙后不同骨缺损类型将两组进一步分组为...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患者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术的效果及对不同骨缺损类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笔者医院行种植修复的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按拔牙后不同骨缺损类型将两组进一步分组为一壁、二壁、三壁、四壁。常规组使用常规拔牙种植术,研究组使用拔牙位点保存术种植修复。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种植成功率、美观度及满意度。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牙槽骨骨高度和宽度,并计算术后6个月平均骨恢复率。结果:研究组种植成功率100.00%,高于常规组的86.21%(P<0.05);研究组美观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骨高度均增加,一、二壁增量大于三、四壁,常规组三、四壁的平均骨高度增加,而一、二壁减小,且研究组骨高度变化均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二、三壁的平均骨宽度均增加,四壁的平均骨宽度减小,一、二、三壁增量大于四壁;常规组的平均骨宽度均减小,一、二壁减小量大于三、四壁,且研究组骨宽度变化均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二壁的平均骨恢复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三、四壁的平均骨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位点保存术能提高口腔种植患者的种植成功率,缓解骨吸收,具有较高的美观度、满意度,且骨缺损越小,骨量恢复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 拔牙 位点保存术 骨缺损 骨恢复率
下载PDF
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蛋白质组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卫 王应雄 +2 位作者 黎刚 翁亚光 陈雪梅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4-58,共5页
目的 :研究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蛋白质表达图谱及其差异。方法 :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 5d .p .c .(dayspostcoitum)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总蛋白 ,同时分离同龄未交配小鼠子宫内膜总蛋白 ,银染显色 ,PDQues... 目的 :研究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蛋白质表达图谱及其差异。方法 :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 5d .p .c .(dayspostcoitum)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总蛋白 ,同时分离同龄未交配小鼠子宫内膜总蛋白 ,银染显色 ,PDQuest 2DE软件分析。结果 :图像分析测得三块胶的匹配率达 74 5 %以上 ,在等电点pI 3~ 1 0、分子量 1 4 4~ 75 4kDa范围内分离得未交配小鼠子宫内膜蛋白点大约 81 0个 ,受孕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旁和着床点蛋白质点分别大约为 95 0个和 1 0 4 0个 ,其中至少 90个蛋白点在三种不同的生理状态间有 2倍以上的量变。结论 :在“着床窗口期” ,小鼠子宫内膜特别是着床位点内膜合成更多的蛋白质 ,以适宜胚泡成功地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凝胶电泳 着床点 蛋白质组 小鼠 子宫内膜 胚泡
下载PDF
应用位点保存技术预防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景辉 杨瑛 张方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816-818,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应用位点保存技术预防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要拔除下颌磨牙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患者拔牙后即刻在拔牙窝内植入Bio-Oss骨粉,创口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对照组20例患者拔牙后进行常规... 目的观察和评价应用位点保存技术预防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要拔除下颌磨牙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患者拔牙后即刻在拔牙窝内植入Bio-Oss骨粉,创口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对照组20例患者拔牙后进行常规处理。定期复查观察两组患者拔牙窝愈合情况,于拔牙后即刻与拔牙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CBCT),观察和测量牙槽骨垂直向吸收量、牙槽骨高度与宽度、骨密度和新骨轮廓的变化,评价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结果拔牙后6个月实验组牙槽骨垂直向吸收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骨密度、新骨轮廓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BCT测量统计学分析后证实两组间牙槽骨高度与宽度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位点保存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因拔牙而造成的牙槽骨吸收,很好地维持拔牙位点的骨量,从而为后期的种植牙修复提供良好的位点条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种植 位点保存 锥形束CT
下载PDF
人胚泡植入部位蜕膜内中间滋养层细胞光镜与免疫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建民 麻晓迁 +1 位作者 王晓红 尹克铮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20-24,134,共6页
本研究对妊娠三个月内的胚泡植入部位蜕膜及胎盘绒毛组织的滋养层细胞进行了光镜HE、纤维素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光镜下,植入部位的蜕膜中弥漫地浸润着一种较大的圆形、多边形或梭形的细胞,它们核的大小、形状不一,多为单核,少数为... 本研究对妊娠三个月内的胚泡植入部位蜕膜及胎盘绒毛组织的滋养层细胞进行了光镜HE、纤维素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光镜下,植入部位的蜕膜中弥漫地浸润着一种较大的圆形、多边形或梭形的细胞,它们核的大小、形状不一,多为单核,少数为双核或多核,胞浆丰富,嗜伊红或双色,常分布在螺旋动脉周围,浸润其管璧并侵入其管腔,甚至可完全取代其管壁。免疫细胞化学观察显示这类细胞HCG及HPL染色均可为阳性,但HCG阳性率很低,并且其HCG染色明显弱于合体滋养层细胞,HPL染色显著强于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滋养层细胞的HCG、HPL染色均为阴性。β-HCG及SP-1的染色在这几种滋养层细胞中的情况与HCG一致,而PAPP-A染色无特异性。胚泡植入部位具有上述特点的细胞即为中间型滋养层细胞,现多认为这类细胞由细胞滋养层细胞演变而来,又可演变为合体滋养层细胞,是后两种滋养层细胞的移行过渡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型滋养层细胞 植入部位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调经助孕胶囊对着床障碍小鼠胚泡着床位点数和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瑞杰 李晖 +1 位作者 孙红 褚玉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629-2631,共3页
目的:研究调经助孕胶囊对着床障碍小鼠胚泡着床位点数和雌、孕激素及其受体(ER、PR)的影响。方法:将48只妊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病理模型组(生理盐水)与调经助孕胶囊组(24 g/kg),每组16只,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 d。第4... 目的:研究调经助孕胶囊对着床障碍小鼠胚泡着床位点数和雌、孕激素及其受体(ER、PR)的影响。方法:将48只妊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病理模型组(生理盐水)与调经助孕胶囊组(24 g/kg),每组16只,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 d。第4天上午9:00,除正常对照组小鼠外,剩余小鼠均sc米非司酮溶液0.1 ml复制着床障碍模型。第5天处死小鼠,观察各组小鼠胚泡着床位点数;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内膜ER、P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妊娠第5天,病理模型组小鼠胚泡着床位点数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血清E_2、P水平与子宫内膜ER、P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调经助孕胶囊组小鼠胚泡着床位点数显著多于病理模型组,血清E_2、P水平与子宫内膜ER、PR水平均显著高于病理模型组(P<0.05)。结论:调经助孕胶囊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E_2、P水平和ER、PR水平,增加胚泡着床位点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经助孕胶囊 着床障碍 胚泡着床位点数 雌二醇 孕酮 雌、孕激素 小鼠
下载PDF
成人不同牙弓形态腭侧微种植支抗位点皮质骨厚度的CBCT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段少宇 张栋梁 +1 位作者 杨炼 包双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3-477,共5页
目的研究性别、种植部位及牙弓型对腭侧微螺钉种植支抗位点处骨皮质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方圆型、卵圆型、尖圆型牙弓患者各40例,每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共120例。利用Kavo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 目的研究性别、种植部位及牙弓型对腭侧微螺钉种植支抗位点处骨皮质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方圆型、卵圆型、尖圆型牙弓患者各40例,每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共120例。利用Kavo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其口腔颌面部进行扫描,在所得的CBCT图像中定位9个腭侧微螺钉种植支抗位点,并测量该处的皮质骨厚度。结果不同性别患者的相同种植位点处的骨皮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腭中缝及腭中旁3 mm处皮质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腭中缝自切牙孔向后3 nm、6 mm、9 mi以及腭中缝旁3 mm处,自切牙孔向后3 mm、6 mm、9 mm皮质骨厚度依次减少;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根间中点处对应的腭侧皮质骨厚度较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中点处者小,但比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根间中点处者大;不同牙弓型在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根间中点处的3个微种植位点处皮质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圆型、卵圆型、尖圆型在相同位点处皮质骨厚度依次减小,在不同牙弓形的其他6个种植支抗位点皮质骨厚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手术操作植入种植支抗时,应考虑不同种植位点及牙弓型态皮质骨厚度对手术操作和支抗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支抗 支抗位点 牙弓型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重离子束定点诱变育种初探 被引量:26
19
作者 颉红梅 王浩瀚 +6 位作者 王菊芳 卫增泉 刘秦 李文建 周光明 李强 郝冀方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4-176,共3页
介绍了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采用 75 Me V/u16O8+离子进行了贯穿与定点注入的实验 ,以及不同注入部位的种子在实验室萌发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微核率和畸变率与大田培育结果随剂量的变化情况 .经过 3年 5代 (南繁加代 )的系统选育 ,筛选... 介绍了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采用 75 Me V/u16O8+离子进行了贯穿与定点注入的实验 ,以及不同注入部位的种子在实验室萌发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微核率和畸变率与大田培育结果随剂量的变化情况 .经过 3年 5代 (南繁加代 )的系统选育 ,筛选出增产、矮杆、抗 (锈 )病、抗干热风和早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 离子注入 离子贯穿 定点诱变 小麦 育种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下载PDF
Wnt3a在小鼠孤雌胚胎及正常胚胎早期着床部位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灏 李贺娟 +4 位作者 尹燕云 陈利平 刘云海 郭勇 倪和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03-505,I0013,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孤雌激活胚胎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在子宫中发生着床过程时,在早期着床部位上Wnt3a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比较受体子宫中的孤雌胚胎着床位点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着床位点上Wnt3a的表达状况。结果免... 目的研究小鼠孤雌激活胚胎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在子宫中发生着床过程时,在早期着床部位上Wnt3a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比较受体子宫中的孤雌胚胎着床位点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着床位点上Wnt3a的表达状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1)在着床期怀孕第5.5天和6.5天,受体子宫中孤雌胚胎的着床位点处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的着床位点处,Wnt3a在两种子宫上的表达情况相似,而在两种胚胎上的表达情况不同;(2)Wnt3a信号在空怀假孕母鼠子宫上表达情况与相同怀孕期有正常胚胎着床的子宫上的表达情况相似。结论胚胎着床与否及胚胎正常与否均不影响Wnt3a在小鼠早期着床期子宫上的表达,但在怀孕第5.5天和6.5天时孤雌激活胚胎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上Wnt3a的表达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孤雌激活胚胎 正常胚胎 着床位点 WNT3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