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89
1
作者 杨治良 刘素珍 +2 位作者 钟毅平 高桦 唐永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0-23,共5页
使用攻击和被攻击者相互作用的实验图片,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生90名,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表明:1.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 使用攻击和被攻击者相互作用的实验图片,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生90名,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表明:1.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性分离;2.内隐态度是可以测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态度 偏好测验 实验性分离
下载PDF
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兼论内隐和外显的“钢筋水泥”关系 被引量:110
2
作者 杨治良 高桦 郭力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对记忆测验中图片的社会性特征与非社会性特征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贡献进行分离,考察了对社会性信息的加工中内隐记忆的贡献是强于对非社会性信息加工的内隐记忆贡献,还是相反。结果表明:对社会性... 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对记忆测验中图片的社会性特征与非社会性特征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贡献进行分离,考察了对社会性信息的加工中内隐记忆的贡献是强于对非社会性信息加工的内隐记忆贡献,还是相反。结果表明:对社会性信息的加工中内隐记忆的贡献强于对非社会性信息加工的内隐记忆贡献。另外在本实验研究结果的启发下,提出了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钢筋水泥”结构性模型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 加工分离程序 内隐性 心理过程
下载PDF
“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2
3
作者 杨治良 刘素珍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5-78,127,共5页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类“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某些特点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再认过程中,被试对被攻击者的辨别率(A')明显高于攻击者,B″也具有明显特征。证明人类的外显记忆更多倾向记忆“灾难现象”。②偏好测试中,被...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类“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某些特点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再认过程中,被试对被攻击者的辨别率(A')明显高于攻击者,B″也具有明显特征。证明人类的外显记忆更多倾向记忆“灾难现象”。②偏好测试中,被试偏好攻击者明显多于被攻击者。证实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实验性分离的存在。也就是说学习攻击性图片在人类记忆中,产生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启动效应。同时也证实了内隐与外显记忆之间存在任务分离的加工演变过程。③偏好测试中出现被试对陌生人(中性人物)的偏好率明显高于攻击与被攻击者的总和。我们认为这是间接启动效应,是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选择上发生冲突继而导致倾向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实验性分离 社会认知
下载PDF
刻板解释偏差测量 被引量:35
4
作者 俞海运 梁宁建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ExplanatoryBias,SEB)是测量内隐态度的一种指标,它反映了个体对某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 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作用。比较SEB与其他内隐态度测量方法后,发现SEB具有结合情境、自然反映内隐态度、预测性良 ... 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ExplanatoryBias,SEB)是测量内隐态度的一种指标,它反映了个体对某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 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作用。比较SEB与其他内隐态度测量方法后,发现SEB具有结合情境、自然反映内隐态度、预测性良 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解释 偏差测量 SEB 内隐态度 内隐社会认知
下载PDF
内隐态度之“内隐”的涵义 被引量:9
5
作者 佐斌 张陆 叶娜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2期57-61,共5页
内隐态度,又称为间接测量态度或自动加工态度。很多学者认为内隐态度是无意识的,需要通过间接测量来获得。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当前没有研究可以证明内隐态度内容的无意识性,并且认为内隐态度也并非一定要用间接测量来获得。探讨内隐态度... 内隐态度,又称为间接测量态度或自动加工态度。很多学者认为内隐态度是无意识的,需要通过间接测量来获得。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当前没有研究可以证明内隐态度内容的无意识性,并且认为内隐态度也并非一定要用间接测量来获得。探讨内隐态度之"内隐"的涵义,对于更好地理解内隐社会认知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内隐 自动加工 间接测量 内隐社会认知
下载PDF
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郝兴昌 陈健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9-1191,共3页
内隐记忆是国内20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经过心理学家不断的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以至于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对近20年内隐记忆研究的状况的... 内隐记忆是国内20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经过心理学家不断的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以至于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对近20年内隐记忆研究的状况的回顾,对心理学研究中的这一重要领域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内隐学习 内隐社会认知
下载PDF
以图片为刺激材料的内隐完美态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秀阁 杨丽 +2 位作者 梁宝勇 马小兰 霍金凤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48-249,252,共3页
目的:以图片为刺激材料考察完美态度是否具有内隐性。方法:29名中学生参加了内隐社会认知实验。结果: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完美态度具有内隐性。结论:内隐完美态度是可以测量的。
关键词 完美主义 完美态度 内隐社会认知
下载PDF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述评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启山 《心理研究》 2009年第6期19-24,共6页
内隐社会认知是当前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热点,它揭示了无意识成分参与有意识的社会认知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缘起;讨论了主要的几种研究范式;对国内外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评价;对进一步开展内隐社会... 内隐社会认知是当前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热点,它揭示了无意识成分参与有意识的社会认知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缘起;讨论了主要的几种研究范式;对国内外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评价;对进一步开展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记忆 反应时范式 内隐态度
下载PDF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艳盛 《阴山学刊》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内隐社会认知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当前内隐社会认知主要从内隐自尊、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我等方面展开。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得益于间接测量法的... 内隐社会认知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当前内隐社会认知主要从内隐自尊、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我等方面展开。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得益于间接测量法的发展和完善,当前主要采用启动效应、内隐联想测验、情绪性西蒙任务等方法来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自尊 内隐态度 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自我
下载PDF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及其在健康领域的应用
10
作者 张薇 刘晓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5期1158-1160,共3页
就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及内涵、测量方法、在健康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护理心理学研究领域发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内隐社会认知 无意识 内隐态度 内隐自尊 内隐自我
下载PDF
内隐操作绩效的加工分离:四分模型及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建勇 沈模卫 +1 位作者 周艳艳 张锋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8年第2期111-117,140,共8页
一般认为,社会认知过程的内隐测量反映了不受个体控制的自动化加工。本文简要介绍了新近由Sherman等人提出的内隐操作绩效的四分模型及其相关研究。该模型认为,社会认知过程的内隐测量效应并非单纯自动加工的结果,而是多种加工成分的综... 一般认为,社会认知过程的内隐测量反映了不受个体控制的自动化加工。本文简要介绍了新近由Sherman等人提出的内隐操作绩效的四分模型及其相关研究。该模型认为,社会认知过程的内隐测量效应并非单纯自动加工的结果,而是多种加工成分的综合表达,这些成分包括联想的自动激活,确定正确反应的能力,对被自动激活联想的成功克服以及反应偏向的影响。该模型为重新认识内隐加工效应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和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于内隐测量的社会认知研究领域,并引起该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 内隐测量 加工分离 四分模型
下载PDF
内隐态度实验研究:加工水平与黄、白、黑情感态度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素珍 赵华 龚佃祥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研究使用肯定词和否定词分别与黄、白、黑三字搭配的实验卡片。随机抽样医学院本科生34名,采用2种加工水平×3种测量目标的混合设计来考察态度情感特征的无意识性。结果发现:1)加工水平对被试的自我报告和线索提取有不同的... 研究使用肯定词和否定词分别与黄、白、黑三字搭配的实验卡片。随机抽样医学院本科生34名,采用2种加工水平×3种测量目标的混合设计来考察态度情感特征的无意识性。结果发现:1)加工水平对被试的自我报告和线索提取有不同的影响,即自我报告受加工水平影响,线索提取不受加工水平影响,发生实验性分离;2)加工水平对被试态度的实验性分离也有不同影响,即概念加工下出现高度分离,数据加工下则低度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态度 实验研究 内隐态度
下载PDF
双重态度模型与四分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佳时 阎力 《社会心理科学》 2010年第11期24-28,共5页
内隐测量方式的产生促使当代态度研究将研究的中心从外显态度转向内隐态度及其与外显态度的关系上。双重态度模型与四分模型也由此而生。这两种取向模型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视野,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本文综述了... 内隐测量方式的产生促使当代态度研究将研究的中心从外显态度转向内隐态度及其与外显态度的关系上。双重态度模型与四分模型也由此而生。这两种取向模型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视野,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本文综述了这两种模型的异同,论证了它们对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态度模型 四分模型 内隐社会认知
下载PDF
IAT测验对大学生内隐利他态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濮冰燕 《社会心理科学》 2012年第7期33-37,共5页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一种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新方法。本实验采用了内隐联想测验(IAT),考察了大学生群体的内隐利他态度。结果发现:(1)大学生具有倾向于利他的内隐态度;(2)内隐利他态度不存在性别差异;(3)...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一种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新方法。本实验采用了内隐联想测验(IAT),考察了大学生群体的内隐利他态度。结果发现:(1)大学生具有倾向于利他的内隐态度;(2)内隐利他态度不存在性别差异;(3)IAT可以用于内隐利他态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利他态度 内隐联想测验
下载PDF
认知闭合需求对身份转换改变内隐态度的影响
15
作者 杨阳 张园 +2 位作者 马唐鑫 贾亦心 蒋丽玮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5-841,共7页
身份转换对内隐态度的改变是否会受到个体认知闭合需求水平的影响?实验1通过转换被试的社会身份,使用问卷测量其认知闭合需求,考察认知闭合需求对身份转换促进内隐态度转变的影响;实验2通过噪音操纵认知闭合需求,进一步考察认知闭合需... 身份转换对内隐态度的改变是否会受到个体认知闭合需求水平的影响?实验1通过转换被试的社会身份,使用问卷测量其认知闭合需求,考察认知闭合需求对身份转换促进内隐态度转变的影响;实验2通过噪音操纵认知闭合需求,进一步考察认知闭合需求对身份转换促进内隐态度转变的影响。结果发现,个体的认知闭合需求越高,内隐态度转换的灵活性越低;低认知闭合需求组被试在身份转换前后形成外群偏见,而高认知闭合需求组被试只在身份转换前形成内群偏爱。结果表明,高认知闭合需求个体经历身份转换后,其内隐态度较难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闭合需求 社会身份 内隐态度
下载PDF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彩娜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2000年第1期35-39,共5页
本实验考察了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在内隐、外显两个层面上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 1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对“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均表现出显著的实验性分离 ,证明存在内隐社会认知 ;( 2 )在内隐社会认知的偏... 本实验考察了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在内隐、外显两个层面上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 1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对“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均表现出显著的实验性分离 ,证明存在内隐社会认知 ;( 2 )在内隐社会认知的偏好测验中 ,所有被试均存在偏好攻击者的内隐态度 ,但正常儿童表现出稳定性 ,聋童却表现出不同年龄间的发展性 ,对内隐社会认知的稳定性提出疑问 ;( 3 )对反应倾向B″的考察发现 ,所有被试再认测验中的B″均显著低于偏好判断的B″ ,聋童的B″值显著低于正常儿童 ,表明了聋人在社会认知中的刻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童 听力正常儿童 比较研究 “攻击性行为” 社会认知 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认知教育 内隐社会认知 实验性分离 内隐态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