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Design Technique on Removal of Hydrogen Sulfide using CaO-eggshells Dispersed onto Palm Kernel Shell Activated Carbon:Experiment,Optimization,Equilibrium and Kinetic Studies
1
作者 OMAR Abed Habecb RAMESH Kanthasamy +1 位作者 GOMAA A. M. Ali ROSLI bin Mohd Yunus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7年第2期305-320,共16页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use of chicken eggshells waste utilizing palm kernel shell based activated carbon(PKSAC) through the modification of their surface to enhanc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H2S. Response surface ...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use of chicken eggshells waste utilizing palm kernel shell based activated carbon(PKSAC) through the modification of their surface to enhanc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H2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echnique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conditions and they were found to be: 500 mg/L for H2S initial concentration, 540 min for contact time and 1 g for adsorbent mass. The impacts of three arrangement factors(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impregnated activated carbon(IAC), the calcium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contact time of calcination) on the H2S removal efficiency and impregnated AC yield were investigated. Both responses IAC yield(IACY, %) and removal efficiency(RE, %) were maximized to optimize the IAC preparation conditions.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for IACY and RE were found as follows: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IAC of 880 ℃, calcium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f 49.3% and calcination contact time of 57.6 min, which resulted in 35.8% of IACY and 98.2% RE. In addition, the equilibrium and kinetics of the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dsorbent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TGA, XRD, FTIR, SEM/EDX, and BET. The maximum monolayer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found to be 543.47 mg/g. The results recommended that the composite of PKSAC and Ca O could be a useful material for H2S 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treatment hydrogen sulfid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optimization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isotherm kinetics calcium oxide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REMOVAL OF H_2S WITH IMPREGNATED ACTIVATED CARBON
2
作者 谭小耀 吴迪镛 袁权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12,共8页
A general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its governing equations in dimensionless forms has been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removal of hydrogen sulfide with impregnated activated carbon.Anapprox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 A general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its governing equations in dimensionless forms has been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removal of hydrogen sulfide with impregnated activated carbon.Anapprox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lfur capacity and the reaction time in a single carbon pellet isobtained,and criterion to ascertain the rate controlling step of the process can then be deduced.Inthe meantime,the choice of the appropriate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the principle to be followedare also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ulfurization impregnated activated carbon hydrogen sulfide
下载PDF
Oil-soluble Ni-Mo sulfide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hydrogenation catalytic properties 被引量:2
3
作者 Liu Chenguang Wang Shutao +4 位作者 An Changhua Yan Fang He Jie Wang Zongxian Zhang Qin-Hu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71-576,共6页
Oil-soluble bimetallic Ni-Mo sulfide nanoparticles(NiMoS) with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hrough a composite-surfactants-assisted-solvothermal process.The surface functionality and lipop... Oil-soluble bimetallic Ni-Mo sulfide nanoparticles(NiMoS) with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hrough a composite-surfactants-assisted-solvothermal process.The surface functionality and lipophilicity of the Ni-Mo sulfides were shown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The as-prepared Ni-Mo sulfides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NiMoS/AC) exhibited enhanced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s naphthalene hydrogenation instead of cracking.For comparison,CoMoS/AC and MoS2/AC catalysts were also prepared through similar procedures,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NiMoS/AC〉CoMoS/AC〉MoS2/AC.Furthermore,the activity of the bimetallic NiMoS nanocatalyst can be effectively tuned via variation of the atomic ratio of Ni/(Ni+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etallic sulfide activated carbon hydrogenATION NANOCATALYST NAPHTHALENE
下载PDF
Adsorption-oxida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on Fe/walnut-shell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 modified by NH_3-plasma 被引量:5
4
作者 Ping Ning Sijian Liu +4 位作者 Chi Wang Kai Li Xin Sun Lihong Tang Gui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Walnut-shell activated carbon(WSAC) supported ferric oxide was modified by non-thermal plasma(NTP),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for hydrogen sulfide over Fe/WSAC modified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 was ... Walnut-shell activated carbon(WSAC) supported ferric oxide was modified by non-thermal plasma(NTP),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for hydrogen sulfide over Fe/WSAC modified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sample modified for10 min and 6.8 k V output(30 V input voltage) maintained 100% H2 S conversion over a long reaction time of 390 min.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adsorbents modified by NT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evaluated by the methods of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Brunauer–Emmett–Teller(BET) analysis and in-situ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to help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 NTP treatment. NTP treatment enhanc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Fe/WSAC, which could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micro-pores with sizes of0.4, 0.5 and 0.75 nm. XPS revealed that chemisorbed oxygen changed into lattice oxygen after NTP treatment, and lattice oxygen is beneficial for H2 S oxidation. From the in-situ FTIR result,transformation of the reaction path on Fe/WSAC was observed after NTP modific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NTP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Fe/WSAC catalyst for H2 S adsorption-oxi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Non-thermal plasma Surface modification hydrogen sulfide Fe/walnut-shell activated carbon(Fe/WSAC)
原文传递
活性炭吸附塔产生硫化氢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研究
5
作者 郭晓栋 刘辉 +4 位作者 张静敏 刘永涛 高东星 孟运生 程瑞泉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61-263,267,共4页
某矿山水处理工序采用“电石渣中和过滤—滤液活性炭吸附除油”的基本流程,针对其活性炭吸附塔产生硫化氢这一实际问题开展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塔内SRB的生长繁殖是产生硫化氢气体的直接原因,并且得出了SRB菌种的来源为生活污水返回所... 某矿山水处理工序采用“电石渣中和过滤—滤液活性炭吸附除油”的基本流程,针对其活性炭吸附塔产生硫化氢这一实际问题开展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塔内SRB的生长繁殖是产生硫化氢气体的直接原因,并且得出了SRB菌种的来源为生活污水返回所致。从活性炭吸附后的水体中分离出一株SRB菌株,该菌的生长繁殖受到pH值、温度、氧气、Fe^(2+)、碳源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pH值和温度是影响SRB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结合现场实际,对比分析了可采取的治理措施及优缺点,通过热处理治理有效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达到了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硫化氢 硫酸盐还原菌 解决措施
下载PDF
FeCl_(3)改性活性炭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谦 刘然 +1 位作者 赵俊 吕庆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167-173,共7页
这是一篇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实验采用浸渍法,以FeCl_(3)作为改性剂对活性炭进行改性,研究其脱硫能力。实验研究了改性剂浓度、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对改性活性炭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改性溶液浓度的增加,活性炭表面附着的Fe_(2... 这是一篇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实验采用浸渍法,以FeCl_(3)作为改性剂对活性炭进行改性,研究其脱硫能力。实验研究了改性剂浓度、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对改性活性炭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改性溶液浓度的增加,活性炭表面附着的Fe_(2)O_(3)随之增加,改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降低,平均孔径增加;随着焙烧温度升高,活性炭表面附着的Fe2O3数量持续增加,焙烧温度超过300℃时,活性炭表面的孔隙结构出现烧结现象,降低改性活性炭的脱硫性能;随着反应温度升高,FeCl_(3)/AC-0.15的吸附性能先升高再降低。当FeCl_(3)改性溶液浓度为0.15mol/L,焙烧温度300℃,反应温度为60℃时,改性活性炭的脱硫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活性炭 改性 脱硫 浸渍法
下载PDF
硫化氢含量对加氢脱氧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7
作者 韩坤 丁石 +3 位作者 葛泮珠 习远兵 翟维明 韩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0-796,共7页
硫化氢对维持硫化态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通过向原料十六酸甲酯中加入不同比例的二甲基二硫醚来改变加氢反应气氛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来研究硫化氢对硫化态NiMo加氢脱氧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XRD、N_(2)吸附-脱附、... 硫化氢对维持硫化态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通过向原料十六酸甲酯中加入不同比例的二甲基二硫醚来改变加氢反应气氛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来研究硫化氢对硫化态NiMo加氢脱氧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XRD、N_(2)吸附-脱附、TG-MS、XPS和碳硫含量分析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十六酸甲酯在310℃可完全脱氧,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脱羧脱羰反应路径。在0.20%(φ)硫化氢含量下催化剂能维持较高的硫化度和活性相比例,随着硫化氢含量由0.20%(φ)降至0.05%(φ),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降低;相比于0.20%(φ)硫化氢含量下反应后的催化剂,0.05%(φ)硫化氢含量下反应后催化剂的积碳量和积碳缩合程度更高,比表面积降幅更大,催化剂硫化度和活性相比例明显降低,硫流失现象明显;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积碳的生成和硫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加氢脱氧 活性 积碳 硫化度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硫过程中孔结构及气体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谭小耀 吴迪镛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7-240,共4页
引言 浸渍活性炭是一种低温、高效脱硫剂,其硫容量可达52%以上,特别适合于低H_2S浓度的天然气脱硫净化过程。活性炭孔结构是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许多人曾对此作过研究,但结果却很不一致,如Swinarski和Siedlewski的研究表明脱硫活... 引言 浸渍活性炭是一种低温、高效脱硫剂,其硫容量可达52%以上,特别适合于低H_2S浓度的天然气脱硫净化过程。活性炭孔结构是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许多人曾对此作过研究,但结果却很不一致,如Swinarski和Siedlewski的研究表明脱硫活性与孔径在3.5nm—8nm的孔表面积成正比,而认为小于3.5nm的孔没有脱硫效果,并且反应生成的硫最初总是覆盖在8nm—30nm的大孔中,这种硫不影响催化活性。Sreeramamurthy和Menon分析了活性炭孔内生成的硫,其结果表明反应最初阶段生成的硫沉积在相当于20个硫原子的大孔内,这部分约占总的硫生成量的70%,而后才填充到直至4个硫原子的微孔中,Steijins和Mars研究了不同孔结构物质的脱硫效果,发现孔径在0.5nm—1nm范围内的微孔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太大和太小的孔的脱硫效果则要弱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活性炭 脱硫 孔结构 湿度 活性炭 吸附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除低浓度H_2S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谭小耀 吴迪镛 袁权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1-25,46,共6页
应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活性炭种类、改性剂、添加剂种类、改性剂及添加剂组成等五种因素对改性活性炭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和改性剂种类是决定改性活性炭硫容量的关键因素。最优的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组成是ZL-30B活性炭担... 应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活性炭种类、改性剂、添加剂种类、改性剂及添加剂组成等五种因素对改性活性炭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和改性剂种类是决定改性活性炭硫容量的关键因素。最优的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组成是ZL-30B活性炭担载6%的Na2CO3改性剂,并以0.1%的TS3作为添加剂,这样制得的改性活性炭硫容量可达5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 活性炭 脱硫 硫化氢 气体
下载PDF
煤气净化中H_2S干法脱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谢巍 常丽萍 +1 位作者 余江龙 谢克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012-2020,共9页
综述了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干法脱除H2S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活性炭和单一金属氧化物在使用温度、脱硫效率和再生等方面的优缺点,指出复合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在使用温度、硫化效率和... 综述了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干法脱除H2S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活性炭和单一金属氧化物在使用温度、脱硫效率和再生等方面的优缺点,指出复合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在使用温度、硫化效率和再生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是应用前景广阔的脱硫剂.根据它们脱硫的原理和特点,结合半焦和活性炭性质上的相似性,对半焦负载金属氧化物制备脱硫剂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硫化氢 活性炭 金属氧化物 半焦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低温催化氧化脱除H_2S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谭小耀 李秀贞 +1 位作者 吴迪镛 袁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716-721,共6页
经过Na_2CO_3改性后的活性炭可以在常温下有效地脱除H_2S,其硫容量可达40%以上。提高温度可以提高脱硫速度;而降低反应温度和颗粒大小,增加气体湿度可以提高脱硫剂的硫容量。该脱硫过程所需的氧硫浓度比应大于3。
关键词 脱硫 活性炭 催化氧化 硫化氢 改性活性碳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除H_2S固定床反应器模型(Ⅰ)──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谭小耀 吴迪镛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31-538,共8页
建立了浸渍活性炭固定床脱硫反应器数学模型,并用逼近的微分──差分方法进行求解,以此讨论了固定床反应器内气体脱硫过程的一般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较低空速下操作以及使用较小颗粒的脱硫剂可以延长床层的使用寿命,提高操作硫容... 建立了浸渍活性炭固定床脱硫反应器数学模型,并用逼近的微分──差分方法进行求解,以此讨论了固定床反应器内气体脱硫过程的一般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较低空速下操作以及使用较小颗粒的脱硫剂可以延长床层的使用寿命,提高操作硫容量,而与进料浓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活性炭 硫化氢 固定床反应器 数值分析
下载PDF
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对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蕾 张磊 +4 位作者 金大瑞 董玮恒 李晨 郭颂 梁可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1,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烟气脱硫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研究了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对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以活性炭(AC)为载体,选用8种不同的金属硝酸盐作为浸渍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以脱硫效果较好的Fe2O3/AC为例,研... 介绍了国内外烟气脱硫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研究了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对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以活性炭(AC)为载体,选用8种不同的金属硝酸盐作为浸渍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以脱硫效果较好的Fe2O3/AC为例,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金属负载量以及焙烧时间对催化剂脱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2O3/AC催化剂脱硫率随着金属负载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优金属负载量为10.0%(质量分数);脱硫率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显著提高,最优焙烧温度为350℃;脱硫率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最优焙烧时间为3.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脱硫 等体积浸渍法
下载PDF
位阻胺选择性脱硫配方溶剂(CT8-16)脱除天然气中H_2S、CO_2现场应用试验 被引量:23
14
作者 何金龙 杨春生 +3 位作者 常宏岗 陈胜永 印敬 胡天友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87-490,501,共5页
在处理量1×104m3/d的脱硫装置上,对室内研制的位阻胺选择性脱硫配方溶剂(CT8-16)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试验和运转。考察了溶剂在不同填料高度、不同气液比、不同贫液入塔温度等条件下的吸收和再生性能,以及溶剂对碳钢的腐蚀性和抗发泡... 在处理量1×104m3/d的脱硫装置上,对室内研制的位阻胺选择性脱硫配方溶剂(CT8-16)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试验和运转。考察了溶剂在不同填料高度、不同气液比、不同贫液入塔温度等条件下的吸收和再生性能,以及溶剂对碳钢的腐蚀性和抗发泡性能,并进一步优化了工艺操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经该位阻胺选择性脱硫配方溶剂处理后,净化气H2S含量较甲基二乙醇胺溶剂(MDEA)低29%以上,而在净化气H2S含量相当时,CO2脱除率则比MDEA低14.5个百分点。该脱硫溶剂对碳钢腐蚀速率低;试验过程中装置运行平稳,未见发泡迹象,具有较强的抗发泡能力。本次现场应用试验所取得的结果为该溶剂工业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阻胺 选择性 脱硫配方溶剂 天然气 硫化氢 二氧化碳
下载PDF
炭基材料脱除H2S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建芝 李春虎 +2 位作者 于淑兰 赵伟 李国栋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3,共5页
从反应机理、活性炭表面特性、湿度、活化改性方法及活性组分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和活性炭失活后的再生方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活性炭脱除H2S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了半焦作为一种廉价原料的优势,并提出了用活性半焦脱除原料... 从反应机理、活性炭表面特性、湿度、活化改性方法及活性组分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和活性炭失活后的再生方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活性炭脱除H2S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了半焦作为一种廉价原料的优势,并提出了用活性半焦脱除原料气和燃料气中H2S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H2S 活性半焦 脱硫
下载PDF
低浓度氰化氢在浸渍活性炭上的吸附净化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宁平 蒋明 +3 位作者 王学谦 杨弘 师雁 柏杨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8-1045,共8页
采用浸渍法改性活性炭吸附脱除低浓度氰化氢(HCN),研究了NaOH与磺化酞菁钴(CoPcS)混合浸渍改性活性炭净化HCN的性能。研究表明:改性炭在制备过程中适当增加NaOH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其吸附HCN的能力,当NaOH浸渍液浓度为10%时,CoPcS/NaOH配比... 采用浸渍法改性活性炭吸附脱除低浓度氰化氢(HCN),研究了NaOH与磺化酞菁钴(CoPcS)混合浸渍改性活性炭净化HCN的性能。研究表明:改性炭在制备过程中适当增加NaOH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其吸附HCN的能力,当NaOH浸渍液浓度为10%时,CoPcS/NaOH配比0.15mg·g-1、焙烧温度350℃为最佳制备条件;吸附反应阶段较适宜的体积空速为923h-1、氧体积分数2%、吸附温度为90℃。N2吸附表征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性质,与原活性炭相比,CoPcS与NaOH混合浸渍改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有所降低,但对HCN的吸附能力却显著提高,说明HCN与浸渍剂在活性炭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孔径分布说明HCN在改性炭的中孔或大孔上参与化学吸附造成微孔扩充,而不是微孔填充和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氢 浸渍活性炭 吸附净化 磺化酞菁钴
下载PDF
石油天然气脱硫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云霞 闫仁庚 +3 位作者 奚惠民 杨涛 张旭龙 王吉德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36,共3页
以活性炭为原料 ,乙醇胺为添加剂 ,碳酸钠为改性剂制成脱硫剂 ,考察了活性炭及添加剂的种类、改性剂及添加剂的含量以及不同制备条件对活性炭脱硫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活性炭脱硫剂组成是 :将煤质活性炭放在 5 %的碳酸钠溶液里浸... 以活性炭为原料 ,乙醇胺为添加剂 ,碳酸钠为改性剂制成脱硫剂 ,考察了活性炭及添加剂的种类、改性剂及添加剂的含量以及不同制备条件对活性炭脱硫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活性炭脱硫剂组成是 :将煤质活性炭放在 5 %的碳酸钠溶液里浸渍改性 ,添加 0 .1%的乙醇胺。产物经中试和现场专家鉴定 ,其脱硫性能优于市售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脱硫剂 硫化氢 活性炭 吸附
下载PDF
氧化锆负载型活性炭催化水解COS和CS_2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强 柯明 +2 位作者 于沛 胡海强 宋昭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2-558,共7页
以椰壳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ZrO_2负载型活性炭催化剂,利用BET,XRD,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ZrO_2负载量、焙烧温度、相对湿度、氧含量、反应温度、气态空速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水解COS和CS_2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反应... 以椰壳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ZrO_2负载型活性炭催化剂,利用BET,XRD,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ZrO_2负载量、焙烧温度、相对湿度、氧含量、反应温度、气态空速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水解COS和CS_2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反应后生成的硫和硫酸盐沉积在活性炭上,堵塞了活性炭的微孔,毒化了活性中心,从而使水解转化率下降。实验结果表明,w(Zr O2)=5.0%、焙烧温度50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0℃、相对湿度19%、氧含量为1.0%(φ)、气态空速5 000 h-1、COS质量浓度1.6 mg/L、CS2质量浓度0.1 mg/L时具有较高的同时水解COS和CS_2的活性;COS和CS_2同时水解转化率最高,100%转化率分别持续630 min和57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椰壳活性炭 羰基硫 二硫化碳 浸渍法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除低质量浓度H_2S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永厚 王树东 +1 位作者 吴迪镛 袁权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5,共5页
浸渍法制备了Na2CO3浸渍活性炭(IACⅠ)和一种高效脱硫剂(IACⅡ)。通过测定低质量浓度H2S在固定床上的穿透曲线,比较了原活性炭(AC)、IACⅠ和IACⅡ的脱硫效果。考察了原料气相对湿度,H2S质量浓度对穿透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固定床反应器一... 浸渍法制备了Na2CO3浸渍活性炭(IACⅠ)和一种高效脱硫剂(IACⅡ)。通过测定低质量浓度H2S在固定床上的穿透曲线,比较了原活性炭(AC)、IACⅠ和IACⅡ的脱硫效果。考察了原料气相对湿度,H2S质量浓度对穿透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固定床反应器一维轴向扩散模型模拟脱硫穿透曲线,并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模型计算与实验测量穿透曲线拟合,确定了有效扩散系数等参数。结果表明,IACⅡ的脱硫效果最佳,其有效扩散系数较IACⅠ有所提高。提高相对湿度有利于增大硫容,但有效扩散系数略有降低。随着H2S入口质量浓度升高,有效扩散系数增大,穿透变快,硫容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活性炭 H2S 脱除 有效扩散系数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除H_2S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9
20
作者 谭小耀 吴迪镛 袁权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9-137,共9页
提出了浸渍活性炭脱除H_2S的反应过程机理模型,认为脱硫过程主要是H_2S在活性炭的吸附水膜内离解后被活化的O_2分子以及活性氧原子氧化生成单质硫逐渐沉积在活性炭表面,同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实验数据得到了脱硫动力学方程... 提出了浸渍活性炭脱除H_2S的反应过程机理模型,认为脱硫过程主要是H_2S在活性炭的吸附水膜内离解后被活化的O_2分子以及活性氧原子氧化生成单质硫逐渐沉积在活性炭表面,同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实验数据得到了脱硫动力学方程其中的动力学参数该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平均相对偏差为1.36%~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活性炭 硫化氢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