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海绵垫搁腿架摆放对全麻尿道吻合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满意度的影响
1
作者 王玉保 王音 郑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93-97,共5页
目的 探讨全麻尿道吻合术中采用不同搁腿架摆放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尿道吻合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硬... 目的 探讨全麻尿道吻合术中采用不同搁腿架摆放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尿道吻合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硬质腿架托腿,观察组采用改良海绵垫搁腿架托腿。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即刻(T_(1))、手术30 min(T_(2))、术毕15 min(T_(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比较两组术后2、4周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比较两组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MAP、HR、CO、SV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HR、CO、SV时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_(0)时比较,对照组T_(1)-T_(2)时MAP、HR、CO、SV降低,T_(3)时CO、SV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对照组T_(2)时HR降低,T_(3)时MAP、HR、CO、SV升高(P<0.05);与T_(2)时比较,对照组T_(3)时MAP、HR、CO、SV升高(P<0.05)。与T_(0)时比较,观察组T_(1)-T_(2)时MAP、HR、CO、SV降低,T_(3)时CO、SV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观察组T_(3)时MAP、HR、CO、SV升高(P<0.05);与T_(2)时比较,观察组T_(3)时MAP、HR、CO、SV升高(P<0.05)。组间比较:两组T_(0)~^(T)_(3)时MAP、HR、CO、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周比较,两组术后4周残余尿量降低、最大尿流率升高(P<0.05);术后2、4周,两组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生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社会文化、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尿道吻合术中采用改良海绵垫搁腿架较传统硬质腿架托腿能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海绵垫搁腿架 全麻 尿道吻合术 体位 血流动力学 舒适度 满意度
下载PDF
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与U-R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
作者 任乐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84-3387,共4页
目的对比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与U-R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信阳市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23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术式分为两组,将61例采用U-R... 目的对比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与U-R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信阳市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23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术式分为两组,将61例采用U-RY吻合术的患者归为U-RY吻合组,62例采用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术的患者纳入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组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较U-RY吻合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U-RY吻合组(P<0.05)。结论与U-RY吻合术相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的效果更好,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 U-RY吻合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对细小血管内瘘成熟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彭卫平 杨文早 +2 位作者 欧阳奋竞 朱建强 罗红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细小血管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4月连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3例前臂细小血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 目的探讨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细小血管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4月连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3例前臂细小血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2),观察组采用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的手术方法建立内瘘,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内瘘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使用内瘘时头静脉直径、桡动脉流速、内瘘血流量、首次使用内瘘时间,以及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内瘘成熟率、术后1个月及1年的通畅率。结果观察组的头静脉直径大于对照组,桡动脉流速、内瘘流量高于对照组,首次使用内瘘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内瘘手术成功率、成熟率、术后1个月及1年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前臂细小血管内瘘手术成功率、成熟率和通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改良动静脉吻合 细小血管 头静脉直径 内瘘血流量 内瘘成熟
下载PDF
Candy cane syndrome:A systematic review
4
作者 Ricardo Rio-Tinto Jorge Canena Jacques Devièr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23年第7期510-517,共8页
BACKGROUND Candy cane syndrome(CCS)is a condition that occurs following gastrectomy or gastric bypass.CCS remains underrecognized,yet its prevalence is likely to rise due to the obesity epidemic and increased use of b... BACKGROUND Candy cane syndrome(CCS)is a condition that occurs following gastrectomy or gastric bypass.CCS remains underrecognized,yet its prevalence is likely to rise due to the obesity epidemic and increased use of bariatric surgery.No previous literature review on this subject has been published.AIM To collate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CCS.METHODS A literature search was conducted with PubMed and Google Scholar for studies from May 2007,until March 2023.The bibliographies of the retrieved articles were manually searched for additional relevant articles.RESULTS Twenty-one articles were identified(135 patients).Abdominal pain,nausea/vomiting,and reflux were the most reported symptoms.Upper gastrointestinal(GI)series and endoscopy were performed for diagnosis.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 blind limb was performed in 13 studies with resolution of symptoms in 73%-100%.In surgical series,9 complications were reported with no mortality.One study reported the surgical construction of a jejunal pouch with clinical success.Six studies described endoscopic approaches with 100%clinical success and no complications.In one case report,endoscopic dilation did not improve the patient’s symptoms.CONCLUSION CCS remains underrecognized due to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is condition.The growth of the obesity epidemic worldwide and the increase in bariatric surgery are likely to increase its prevalence.CCS can be prevented if an elongated blind loop is avoided or if a jejunal pouch is constructed after total gastrectomy.Diagnosis should be based on symptoms,endoscopy,and upper GI series.Blind loop resection is curative but complex and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Endoscopic management us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divert flow is effective and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y cane syndrome Blind pouch syndrome Post-gastrectomy syndromes Side-to-side enteral anastomosis end-to-side enteral anastomosis
下载PDF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孙劲松 施开德 +1 位作者 朱际飚 杜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3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理想的胃空肠吻合术式。方法:2006年11月~2010年2月我科选择20例胃肠手术患者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术(在不切断空肠的前提下行胃空肠吻合加Brown吻合,同时阻断输... 目的: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理想的胃空肠吻合术式。方法:2006年11月~2010年2月我科选择20例胃肠手术患者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术(在不切断空肠的前提下行胃空肠吻合加Brown吻合,同时阻断输入襻空肠)完成重建消化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漏、出血、狭窄并发症出现,且未发现有明显症状的碱性反流性胃炎,无Roux潴留综合征发生。结论: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既具有标准Roux-en-Y吻合术的优点,又比标准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少,可以作为胃空肠吻合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ROUX-EN-Y吻合术 胃空肠吻合术
下载PDF
改良三角吻合技术在结肠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史磊 梁建伟 +3 位作者 周海涛 王征 王鹏 周志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结肠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结肠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并行回肠-结肠三角吻合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改良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结肠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结肠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并行回肠-结肠三角吻合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135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并接受回肠-结肠改良三角吻合。中位手术时间为140 min,中位失血量为50 ml,术后中位排气时间为2天,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10天。全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在结肠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行回肠-结肠改良三角吻合术可行性强,安全性高,是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改良三角吻合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一杰 何谦 +2 位作者 林建泉 刘琦 张诚华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3465-3466,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标准胃空... 目的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4/3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4.4%(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胃空肠手术
下载PDF
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冯锡光 陈俊柱 +1 位作者 张敏 肖翠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9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晚期需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和液压扩张法的动静脉内瘘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高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本院要做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晚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2015... 目的:探讨尿毒症晚期需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和液压扩张法的动静脉内瘘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高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本院要做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晚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2015年6月40例患者采用传统端侧吻合内瘘术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7年2月30例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术为观察组,以术后3个月为观察期,比较两组吻合管径、头静脉血流量、手术优良率、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吻合管径、头静脉血流量、手术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内瘘管血栓、手肿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仅吻合口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晚期血液透析患者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术,具有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临床特点,同时能够改善静脉条件较差患者的静脉管径,加强内瘘的血流量,保证透析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端侧吻合 机械 液压扩张法 动静脉内瘘术
下载PDF
2675例贲门癌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许广照 张爱平 +1 位作者 王强 王海剑 《陕西肿瘤医学》 2002年第4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贲门癌的手术入路及吻合方法改进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外科治疗贲门癌 2 6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就手术入路途径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 ,并介绍一种改进的吻合方法。结果 切除组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7 5 %、3 7 8%、2 8 ... 目的 探讨贲门癌的手术入路及吻合方法改进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外科治疗贲门癌 2 6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就手术入路途径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 ,并介绍一种改进的吻合方法。结果 切除组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7 5 %、3 7 8%、2 8 2 %和 9 4% ,有 11例 15年健在。经胸骨上腹正中切口入路 3 62例 ,病理证实上切缘均未见癌累及。采用改进的吻合方法施术 485例 ,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 经胸骨上腹正中切口入路 ,因不进胸腔 ,创伤小 ,尤其适用于高龄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改进的吻合方法 ,设计合理 ,不增加新的创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手术入路 吻合方法
下载PDF
拖出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改进和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德川 陈贤贵 +5 位作者 楼荣灿 陈万源 冯海洋 黄平 刘勇 钱俊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介绍拖出式保肛术的改进经验 ,探讨改进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987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间 48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14.18% ;术后肛门功能满意。结论 :拖出... 目的 :介绍拖出式保肛术的改进经验 ,探讨改进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987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间 48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14.18% ;术后肛门功能满意。结论 :拖出式保肛术的改进 ,显著改善了术后排便节制 ,确保肿瘤切除的彻底性 ,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这一手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出式 结肠肛管吻合术 保肛术 改进 直肠癌
下载PDF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雷云鹏 邓兴明 +2 位作者 刘铮 李冠 李粤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1期45-46,共2页
目的 比较分析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行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32例胃癌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将同期入住我院行改良空肠间Roux-e... 目的 比较分析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行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32例胃癌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将同期入住我院行改良空肠间Roux-en-Y置代胃术的32例胃癌患者设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胃癌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及术后进食、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情况、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消化道重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对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的疗效明显优于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具有进食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占伟 张刚中 +2 位作者 刘光辉 李直营 徐文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216-1221,共6页
目的 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对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MMD)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03—2016-01治疗的61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 目的 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对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MMD)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03—2016-01治疗的61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对照组实施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研究组实施EDAS与STA-MCA吻合术联合治疗。统计2组局部脑血管改善率,并对比2组手术前、术后半年颞浅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流速(Vm)、血管重建情况、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机体功能恢复情况(mRS)。结果 术前2组STAPI、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TAPI及mRS评分均较低,STA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改善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管重建良好率54.84%(17/31)高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MCA与EDAS联合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效果更为显著,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及脑血管灌注情况,提高血管重建良好率,且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 血管重建术 低皮质微血管密度 脑血管改善 老年
下载PDF
改良端侧吻合与传统端侧吻合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俊柱 冯锡光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端侧吻合手术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6年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端侧吻合行动静脉内瘘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端侧吻合动静... 目的:探讨改良端侧吻合手术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6年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端侧吻合行动静脉内瘘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术。比较两组吻合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年通畅率,术后并发症,手术优良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吻合时间分别为(22.46±5.28)min、(28.84±6.17)min,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5%vs 87.5%(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时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vs 17.5%(P<0.05)。结论:改良端侧吻合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方便进行手术探查和取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端侧吻合 动静脉内瘘术 传统端侧吻合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改良Goldberg手术治疗成人直肠完全脱垂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东 王绍明 +2 位作者 林伟 罗波 刘琉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 评价改良Goldberg手术(直肠缝合固定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直肠完全脱垂的有效性,为进行临床推广提供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6月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行经改良Goldberg手术治疗完全直肠... 目的 评价改良Goldberg手术(直肠缝合固定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直肠完全脱垂的有效性,为进行临床推广提供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6月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行经改良Goldberg手术治疗完全直肠脱垂的患者的13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及随访症状改善情况,从而评价该手术方式的有效性.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除1例大便失禁末明显改善,余下患者术前直肠脱垂的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失禁、便血等症状相关症状全部消失.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改良Goldberg手术方式重建了盆底的解剖结构,不仅解决了直肠乙状结肠本身的病变,而且改善了盆底的功能,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Goldberg手术 直肠完全脱垂
下载PDF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在慢性泪囊炎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艳敏 刘永波 徐晔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1期15-18,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改良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与单纯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58例(58眼),随机分为A组(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新型泪道引流... 目的对比观察改良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与单纯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58例(58眼),随机分为A组(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和B组(单纯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每组29例。以术毕1个月时泪道冲洗情况及患者溢泪症状改善情况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改良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治愈率93.10%,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率为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7,P<0.05)。结论采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治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泪囊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泪道引流管
下载PDF
改良胆肠Warren吻合术20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玉兰 魏海梁 周军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比较改良胆肠Warren吻合术较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优越性.方法 2004-05~2013-10在本院外科住院的202例患者,其中胆肠Roux-en-Y吻合术病例123例,改良胆肠Warren吻合术病例79例,观察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和再手术率.结果 术后... 目的 比较改良胆肠Warren吻合术较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优越性.方法 2004-05~2013-10在本院外科住院的202例患者,其中胆肠Roux-en-Y吻合术病例123例,改良胆肠Warren吻合术病例79例,观察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和再手术率.结果 术后随访180例,随访率89.1%;随访时间3~70月,平均35.6±19.3月.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率11.1%,再手术率5.6%;改良胆肠Warren吻合术后胆道感染率5.6%,再手术率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胆肠Warren吻合术术后的胆道感染率较胆肠Roux-en-Y吻合术明显减少,且手术操作简便、省时,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胆肠Warren吻合术 胆肠ROUX-EN-Y吻合术 胆道感染
下载PDF
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抗反流手术在食管鳞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志方 江美兰 李章红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观察T0-2期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术中“改良棒球杆状管胃胸内吻合行上消化道重建+胃底包绕吻合口”的抗反流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食管鳞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棒球杆状管胃胸内吻合+抗反流组)制成胃底宽胃窦... 目的:观察T0-2期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术中“改良棒球杆状管胃胸内吻合行上消化道重建+胃底包绕吻合口”的抗反流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食管鳞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棒球杆状管胃胸内吻合+抗反流组)制成胃底宽胃窦窄棒球杆状管胃行食管胃胸内端侧吻合,镜下将食管胃吻合口两侧胃组织分别缝合固定于吻合口上方食管侧壁,形成包绕吻合口180°至270°部分胃底折叠,加强术后抗返流的效果;对照组为传统微创治疗组(腔镜McKeown手术组)。观察和比较两组食管鳞癌手术患者在手术后的胃食管反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应用改良棒球杆状管胃食管胸内吻合+胃底部分包绕吻合口能降低胃食管反流发生,较好改善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改良食管胃胸内吻合 胃食管反流
下载PDF
Duhamel根治术式改进的研究
18
作者 段体德 寇克爽 段磊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17-19,共3页
在Duhamel根治术基础上,采用自己设计的环牵法治疗直肠上段或直肠乙状结肠明显肥厚、扩张类型的先天性巨结肠症患者70例,手术治愈牢为98.5%。认为环牵法对本病具有适应证广,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操作简便,易于基层医院推广使... 在Duhamel根治术基础上,采用自己设计的环牵法治疗直肠上段或直肠乙状结肠明显肥厚、扩张类型的先天性巨结肠症患者70例,手术治愈牢为98.5%。认为环牵法对本病具有适应证广,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操作简便,易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术 术式改进 并发症 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症 手术治 乙状结肠 患者 基层医院 直肠
下载PDF
不同吻合术式在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小华 罗瞡 +2 位作者 徐道峰 谢斌辉 何晓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11-512,522,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胆管空肠攀式吻合术与传统的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要行胆肠吻合的患者30例,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改良的胆管空肠袢式吻合术组)17例,对照组(传统的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组)1... 目的:比较改良胆管空肠攀式吻合术与传统的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要行胆肠吻合的患者30例,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改良的胆管空肠袢式吻合术组)17例,对照组(传统的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组)13例。术后1周分别取两组患者胆支肠袢中的肠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出细菌菌落的数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肠袢中肠液的细菌菌落数量为:(4.58±1.50)×104·mL-1,对照组为(7.15±2.33)×104·mL-1,两组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的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术比传统的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为改良的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术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胆管空肠攀式吻合术 胆道外科 手术应用
下载PDF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学珍 郑玉祥 王建宾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9期1153-1154,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成功率和远期效果。方法将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40例(58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治疗组(20例30眼),在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时鼻黏膜瓣和泪囊黏膜瓣采用改良的方法缝合在对应的眼轮匝肌缘上,关闭... 目的观察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成功率和远期效果。方法将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40例(58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治疗组(20例30眼),在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时鼻黏膜瓣和泪囊黏膜瓣采用改良的方法缝合在对应的眼轮匝肌缘上,关闭眼轮匝肌层时两黏膜瓣缘尽量对合并在其附近再加固1-2针;另一组为对照组(20例28眼),在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时鼻黏膜瓣和泪囊黏膜瓣采用传统的对合缝合方法,对2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2组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溢泪、冲洗泪道的通畅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结论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将鼻腔黏膜和泪囊黏膜采用改良的方法缝合手术成功率高,远期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泪囊吻合术 改良 吻合瓣缝合 手术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