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光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甲烷化实验研究
1
作者 孙帆 辛宇 +2 位作者 邢学利 洪慧 娄佳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8,共10页
针对聚光光热驱动CO_(2)甲烷化反应过程中聚光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的问题,以具有优异反应活性及光热转换特性的Ni/Al_(2)O_(3)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聚光光热驱动和热驱动下的CO_(2)甲烷化实验及机理研究。通过表观活化能测试、温度梯... 针对聚光光热驱动CO_(2)甲烷化反应过程中聚光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的问题,以具有优异反应活性及光热转换特性的Ni/Al_(2)O_(3)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聚光光热驱动和热驱动下的CO_(2)甲烷化实验及机理研究。通过表观活化能测试、温度梯度实验及时间分辨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实验,探究了聚光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光热驱动CO_(2)甲烷化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与纯热驱动过程相比,光热驱动在相同温度下表现出更佳的催化性能。光热驱动下w(Ni)为15%的Ni/Al_(2)O_(3)催化剂在350℃下可达到86.8%的CO_(2)转化率,达到峰值转化率所需的温度比纯热驱动过程降低了25℃。此外,光热较热驱动过程的表观活化能降低了25%,且光致温度梯度进一步促进了CO_(2)的转化。时间分辨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聚光改善了CO_(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促进了关键中间体的转变,增强了CO*生成CH4的反应路径,从微观动力学上促进了CO_(2)的转化。该研究为认识聚光太阳能驱动CO_(2)甲烷化过程中聚光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太阳能 二氧化碳 甲烷化 原位漫反射红外
下载PD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001) Facets Dominated TiO2 with Ozone for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Gaseous Toluene
2
作者 Yue Yang Zhi-yu Wang +5 位作者 Fan Zhang Yi Fan Jing-jing Dong Song Sun Chen Gao Jun B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611-619,共9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with ozone on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natase TiO2 with dominated (001) facets for toluene degrad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photocatalyst w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with ozone on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natase TiO2 with dominated (001) facets for toluene degrad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photocatalyst was tested on a home-mad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degradation system. The ozone modification, toluene adsorption and degradation mecha-nism were established by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in situ diuse re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 The surface modtication with ozone can signiticantly enhance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erformance for toluene. The abundant unsaturated coordinated 5c-Ti sites on (001) facets act as the adsorption sites for ozone. The formed Ti-O bonds reacted with H2O to generate a large amount of isolated Ti5c-OH which act as the adsorption sites for toluene, and thus signi- cantly increas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toluene. The outstanding photo-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ozone-modified TiO2 is due to its high adsorption ability for toluene and the abundant surface hydroxyl groups, which produce very reactive OH· radicals under irradiation. Furthermore, the O2 generated via ozone dissociation could combine with th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to form superoxide radicals which are also conductive to the toluene degra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ZONE modification (001) FACETS TOLUENE degradation TIO2 in situ diffuse re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下载PDF
In situ Raman,FTIR,and XRD spectroscopic studies in fuel cell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ies 被引量:3
3
作者 Fan Gao Xiang-Dong Tian +3 位作者 Jia-Sheng Lin Jin-Chao Dong Xiu-Mei Lin Jian-Feng Li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4期4855-4866,共12页
As state-of-the-art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EECS)techniques,fuel cell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ies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e past decades.However,modern societies’ever-growing demand in ... As state-of-the-art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EECS)techniques,fuel cell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ies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e past decades.However,modern societies’ever-growing demand in energy calls for EECS device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enhanced performance,which mainly rely on the rational design of catalysts,electrode materials,and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s in EESC,based on in-deep and comprehensive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evant electrochemical redox reactions.Such an understanding can be realized by monitoring the dynamic redox reaction processes under realistic operation conditions using in situ techniques,such as in situ Rama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and X-ray diffraction(XRD)spectroscopy.These techniques can provide characteristic spectroscopic information of molecules and/or crystals,which are sensitive to structure/phase changes resulted from different electrochemical working conditions,hence allowing for intermediates identification and mechanisms understanding.This review described and summarized recent progress in the in situ studies of fuel cell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ies via Raman,FTIR,and XRD spectroscopy.The applications of these in situ techniques on typical electrocatalytic electrooxidation reaction an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in fuel cells,on representative high capacity and/or resource abundance cathodes and anodes,and on th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in rechargeable batteries are discussed.We discuss how these techniqu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EECS systems and highlight their critical importance in future EECS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spectroscopy RAMA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X-ray diffraction(XRD) fuel cells rechargeable batteries
原文传递
原位DRIFTS在SCR过渡金属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张兴华 王宽岭 +1 位作者 王学海 李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0-589,共10页
概述了4类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发现状,归纳了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在NH3和NO吸附转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总结了SCR的反应机理及路径,并对原位DRIFTS在SCR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基于原... 概述了4类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发现状,归纳了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在NH3和NO吸附转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总结了SCR的反应机理及路径,并对原位DRIFTS在SCR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基于原位DRIFTS技术可遴选出影响催化剂SCR活性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NH3和N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方式、物种间的活化转化、中间体及(副)产物的生消过程等,这对针对性合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形貌的高活性催化剂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 选择性催化还原 过渡金属催化剂 脱硝
下载PDF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Y型分子筛表面酸性对吸附有机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晓彤 于文广 +4 位作者 秦玉才 董世伟 裴婷婷 王琳 宋丽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3-1280,共8页
采用吡啶原位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Py-FTIR)光谱对液相离子交换(LPIE)和固相离子交换(SSIE)法制备的CeY分子筛以及HY和NaY的酸性进行了测定.在原位条件下采用单探针分子噻吩、环己烯和苯对其在分子筛上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以噻吩和环... 采用吡啶原位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Py-FTIR)光谱对液相离子交换(LPIE)和固相离子交换(SSIE)法制备的CeY分子筛以及HY和NaY的酸性进行了测定.在原位条件下采用单探针分子噻吩、环己烯和苯对其在分子筛上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以噻吩和环己烯、噻吩和苯组成的双探针分子对吸附过程中存在的竞争吸附、催化反应以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HY和L-CeY分子筛表面强Brnsted(B)酸性位可导致吸附在其表面的噻吩发生低聚反应以及吸附的环己烯产生二聚环己烯碳正离子.低聚的噻吩和吸附的环己烯在分子筛上发生强的化学吸附,进一步抑制和阻碍噻吩硫化物与分子筛吸附活性中心发生作用,从而降低了吸附剂的选择性以及吸附硫化物的能力.吸附剂表面Lewis(L)酸中心是吸附的主要活性中心,大量弱的L酸,有利于噻吩吸附.并且,S-CeY分子筛表面弱的L酸对吸附噻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它受到环己烯的影响较小,NaY吸附剂对噻吩、环己烯和苯选择性较差,它只与吸附质作用的先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改性Y分子筛 表面酸性 竞争吸附 催化反应
下载PDF
紫铜表面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薄膜的制备与耐蚀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路学斌 郭照辉 +1 位作者 黄荣 陈明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了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别在酸性和碱性的醇-水溶液中水解后以及在紫铜表面成膜后的结构特征.利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盐水浸泡实验测试了硅烷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3-巯丙基三乙氧基...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了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别在酸性和碱性的醇-水溶液中水解后以及在紫铜表面成膜后的结构特征.利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盐水浸泡实验测试了硅烷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并生成Si―OH结构,且当该溶液在自然状态下晾干后,其水解程度进一步增大.在碱性溶液中该硅烷只发生少量的水解,溶液中含有较多SiOCH2CH3结构,且在溶液自然晾干后水解程度也没有明显增大.由酸性硅烷溶液制得的薄膜中硅烷分子以Si―O―Si键相互交联的程度比由碱性硅烷溶液制得的薄膜高.硅烷膜降低了紫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其保护效率分别为90.3%(酸性)和79.2%(碱性).在3.5%(w)NaCl溶液中浸泡24h后,由酸性溶液制得的薄膜表现出更高的阻抗值,而由碱性溶液制得的薄膜则基本失去了对基底的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铜 硅烷 薄膜 腐蚀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Ce改性对Y型分子筛酸性及其催化转化性能的调变机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畅 秦玉才 +5 位作者 高雄厚 张海涛 莫周胜 初春雨 张晓彤 宋丽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352,共9页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LPIE)法制备了不同离子交换度的Ce Y分子筛.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N2吸附等温线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in situ FTIR)光谱技术分别...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LPIE)法制备了不同离子交换度的Ce Y分子筛.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N2吸附等温线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in situ FTIR)光谱技术分别以吡啶和噻吩作为探针分子研究了Ce改性对Y型分子筛酸性能和催化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e离子改性不改变Y型分子筛晶体的基本骨架,但改变其精细结构.分子筛改性过程中Ce物种优先定位于方钠石(SOD)笼,随着稀土离子含量增大,逐渐出现在超笼中.Ce离子交换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Brnsted(B)酸中心,且其量与强度随着Ce含量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同时,Ce离子交换产生与非骨架铝物种和铈物种有关的两种强度不同的Lewis(L)酸中心,且两者均随着Ce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噻吩吸附红外光谱表明,由于Ce离子改性产生的强B酸中心可导致噻吩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发生质子化反应,质子化的噻吩分子可进一步发生低聚反应.而稀土物种与B酸中心的协同作用有利于低聚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CeY 酸性 噻吩 催化转化
下载PDF
常温下MnO_2/Al_2O_3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甲苯反应 被引量:23
8
作者 龙丽萍 赵建国 +4 位作者 杨利娴 付名利 吴军良 黄碧纯 叶代启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4-916,共13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Al2O3负载的5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常温下催化臭氧氧化甲苯的性能,并运用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氧化、N2吸附-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O/Al2O3,CoO/Al2O3和MnO2/Al2O3催...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Al2O3负载的5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常温下催化臭氧氧化甲苯的性能,并运用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氧化、N2吸附-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O/Al2O3,CoO/Al2O3和MnO2/Al2O3催化剂上活性氧中心数量较少,臭氧与甲苯转化率较高;而Fe2O3/Al2O3和CuO/Al2O3催化剂上则相反.催化降解臭氧效率较高的催化剂上甲苯转化率也较高,在本文实验条件下,CO2产率低于30%.当甲苯浓度为666mg/m3,O3浓度从193mg/m3提高至965mg/m3时,甲苯转化率从15.2%提高至46.7%,并且使反应后催化剂表面产物和晶格氧含量增加.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生成了含COO-,C=O和C-O官能团的物质,O3浓度的提高加速了COO-向C=O与C-O的转化,前者在573KO2气氛下几乎不发生反应,而后者在373K开始分解.基于此,提出了常温下臭氧催化氧化甲苯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铝 过渡金属氧化物 甲苯 臭氧 室温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BF4中对甲氧基甲苯的电化学氧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英红 曾红燕 +2 位作者 李姗姗 陆在祥 马淳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1-426,共6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为电解质,采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P)、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FTIRS)法等手段研究了对甲氧基甲苯(p-MT)在铂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对甲氧基甲苯在离子液...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为电解质,采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P)、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FTIRS)法等手段研究了对甲氧基甲苯(p-MT)在铂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对甲氧基甲苯在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氧化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四电子不可逆过程,估算了其扩散系数D=3.4×10-7cm2.s-1,主要电氧化产物为茴香醛,加入适量的水或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电氧化反应向生成相应醛的方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氧化 对甲氧基甲苯 茴香醛 离子液体 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钛硅分子筛TS-1上液相氨氧化制环己酮肟机理的原位红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向京 马瑞平 +3 位作者 乔永志 张云 王媛媛 闫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5-610,共6页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对TS-1上环己酮和氨水、过氧化氢液相氧化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己酮和氨水各自吸附,它们的混合物吸附均发生在表面—Si—OH,且二者相互作用生成亚胺中间物;过氧化氢与TS-1作用形成Ti的过氧化物—Ti...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对TS-1上环己酮和氨水、过氧化氢液相氧化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己酮和氨水各自吸附,它们的混合物吸附均发生在表面—Si—OH,且二者相互作用生成亚胺中间物;过氧化氢与TS-1作用形成Ti的过氧化物—Ti—OOH,它与亚胺反应可形成肟。亚胺机理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高沸点有机物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分子筛 环己酮肟 红外漫反射光谱 原位 肟化
下载PDF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锰铁基催化剂上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机理(英文)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婷 管斌 +1 位作者 林赫 朱霖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4-301,共8页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Ti0.9Mn0.05Fe0.05O2-δ催化剂,运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催化剂的NO和NH3稳态吸附以及NO和NH3瞬态反应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相比于Lewis酸性位,150 oC时Brnsted酸性位吸附的NH3更具有SC... 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Ti0.9Mn0.05Fe0.05O2-δ催化剂,运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催化剂的NO和NH3稳态吸附以及NO和NH3瞬态反应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相比于Lewis酸性位,150 oC时Brnsted酸性位吸附的NH3更具有SCR活性;与双齿硝酸盐和桥式硝酸盐相比,NO吸附产生的单齿硝酸盐是主要的中间物种;该SCR反应遵循Eley-Rideal和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但以后者为主.另外,O2的存在有利于NO的氧化和配位态NH3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锰铁基催化剂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连续在线原位ATR-FTIR技术测定介孔CuAl_2O_4对黄药的吸附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葛东来 范迎菊 +1 位作者 尹龙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1-376,共6页
以丁胺和正十二醇为混合模板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介孔纳米CuAl_2O_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N_2吸附-脱附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连续在线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研究了水溶... 以丁胺和正十二醇为混合模板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介孔纳米CuAl_2O_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N_2吸附-脱附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连续在线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研究了水溶液中丁基和辛基黄药在介孔CuA_l2O_4表面的吸附.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1200和1040 cm^(-1)两处黄药特征峰的高度逐渐增加,根据1200 cm^(-1)处C—O—C伸缩振动峰的变化来评价黄药在CuAl_2O_4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介孔纳米CuAl_2O_4对黄药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100 min的时间内,CuAl_2O_4样品对丁基和辛基黄药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236和300 mg·g^(-1),且属于化学吸附.对实验数据进行理论模拟,发现吸附过程更接近于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吸附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 介孔 CuAl2O4 黄药
下载PDF
V_2O_5-WO_3/TiO_2-ZrO_2脱硝催化剂中ZrO_2和WO_3的促进作用:催化性能、形态及反应机理(英文)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亚平 王龙飞 +4 位作者 李娟 张会岩 徐海涛 肖睿 杨林军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18-1930,共13页
商业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成分主要有V_2O_5,WO_3和TiO_2,但适用温度窗口较窄(300-400℃),使得实际操作过程中活性较低.目前,过渡金属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制备中以提高其催化活性.相比于纯TiO_2和ZrO_2载体,TiO_2-ZrO_2具有较高的热... 商业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成分主要有V_2O_5,WO_3和TiO_2,但适用温度窗口较窄(300-400℃),使得实际操作过程中活性较低.目前,过渡金属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制备中以提高其催化活性.相比于纯TiO_2和ZrO_2载体,TiO_2-ZrO_2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较多的酸位,虽然有关TiO_2-ZrO_2为载体的催化剂研究较多,但未与商业催化剂进行对比研究.而针对NH_3-SCR脱硝机理的实验研究也存在一些争议,主要原因归为以下两方面:(1)多数催化剂不同会直接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酸位不同;(2)不同NH_3-SCR脱硝催化剂的起活温度不同.同时,NH_3和NO在反应温度的吸附情况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NH_3-SCR脱硝机理,以解决现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摩尔比为1:1的TiO_2-ZrO_2固溶体,并分步浸渍不同质量比的WO_3和1%V_2O_5,最终得到一系列1%V_2O_5-x%WO_3/TiO_2-ZrO_2.然后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积测试(BET)、程序升温还原(TPR)、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研究了WO_3和ZrO_2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V_2O_5-WO_3/TiO_2-ZrO_2催化剂的反应机理.N2物理吸附结果表明,WO_3的添加使得催化剂孔结构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同时随着WO_3含量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但仍高于V_2O_5/TiO_2-ZrO_2催化剂;ZrO_2对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效果比较明显.结合XRD结果表明,WO_3能促进金属氧化物在载体上的分散;相比于V_2O_5-WO_3/TiO_2催化剂,ZrO_2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负载.比较系列V_2O_5-x%WO_3/TiO_2-ZrO_2的氨吸附情况,发现WO_3的添加增加了Br?nsted酸的稳定性,其中以9%WO_3的效果最显著.催化剂氨吸附中间物种(–NH_2)的发现,证实了WO_3添加促进了NH_3的活化,有利于脱硝反应的进行.SCR反应结果显示,V_2O_5-9%WO_3/TiO_2-ZrO_2催化剂在300–450 ℃时NO_x转化效率最优,并发现O_2的存在促进了NO_x的转化.采用in situ DRIFTS研究了V_2O_5-x%WO_3/TiO_2-ZrO_2催化剂脱硝机理,300和350 ℃时NH_3,NO,NO+O_2吸附情况表明,在真实的反应温度下,脱硝过程中的活性中心为Lewis酸中心,Br?nsted酸中心的NH4+极易从催化剂表面脱附,无法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且与NH_3相比,NO只能以NO_2的形式弱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因此,该催化剂遵循Eley-Ridel脱硝机理.而V_2O_5-9%WO_3/TiO_2-ZrO_2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脱硝效率,因此用来着重研究NH_3-SCR机理.在NH_3吸附过程中,NH_3(1204,1602,3156,3264,3347 cm^(-1))和活性中产物NH_2(1550 cm^(-1))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恒温300 ℃)是稳定的;随后通入NO+O2时,NH_3吸附过程中的所有吸收峰(包括NH_2)均逐渐减小(NH_3吸附态与NO结合后分解为N_2和H_2O),同时出现H_2O的振动峰,这证明了V_2O_5-x%WO_3/TiO_2-ZrO_2催化剂的脱硝反应过程.各类气体吸附情况表明,NO在商业催化剂的吸附状态与V_2O_5-x%WO_3/TiO_2-ZrO_2催化剂相同;但NH_3吸附结果表明,Br?nsted酸中心和Lewis酸中心都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NO+O_2的通入使得催化剂表面的NH_3和NH^(4+)都逐渐消失.这两种催化剂脱硝反应过程差异主要在于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NO_x脱除路径.通过in situ DRIFTS比较O_2的存在对脱硝反应产生的不同影响来确定O_2的作用.两类催化剂上O_2均参与了H_2O的形成,促进了催化反应的完成;当O_2不存在时,NO的还原受到了极大地抑制,同时也未出现H_2O;两者的脱硝效率大大降低.H_2-TPR和NH_3-TPR结果进一步证实O_2的作用主要是氧化NO及参与催化过程H_2O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 三氧化钨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 原位漫反射红外 反应机理
下载PDF
Rubberband方法中分段数量的选择对基线校正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安新 汤晓君 +1 位作者 张钟华 刘君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2-1177,共6页
针对混合气体红外光谱在应用现场基线漂移和畸变、基线校正方法 Rubberband方法中分段数量的选择不确定等问题进行探讨,通过遍历的形式筛选出针对烃类气体在中红外波段、波数分辨率为4 cm^-1的情况下,优选出分段数量在50-120之间、基线... 针对混合气体红外光谱在应用现场基线漂移和畸变、基线校正方法 Rubberband方法中分段数量的选择不确定等问题进行探讨,通过遍历的形式筛选出针对烃类气体在中红外波段、波数分辨率为4 cm^-1的情况下,优选出分段数量在50-120之间、基线点的曲线拟合方法选择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方法时,其基线估计和校正的效果较为理想。同时针对Rubberband方法易将吸收点误判为基线点的问题,使用中位数和偏离度首先剔除分段内的明显吸收点,然后将剩余谱线点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设定一定的阈值范围进行基线点的筛选,筛选出的基线点在整个波段采用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方法进行基线的估计。从实测的光谱基线校正效果来看,提出的算法使用简单,并适合于在线连续分析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基线校正 样条插值 在线监测
下载PDF
FeCoMnK/BeO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反应性能和原位FT-IR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梦青 邓国才 +2 位作者 陈荣悌 刘崇微 朱起明 《催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4,共4页
研究了FeCoMnK/BeO新型多组分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的反应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及原料气组成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及烯烃/ 烷烃比值均高于氧化铝、硅胶或活性炭担载的催化剂.在647 K,... 研究了FeCoMnK/BeO新型多组分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的反应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及原料气组成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及烯烃/ 烷烃比值均高于氧化铝、硅胶或活性炭担载的催化剂.在647 K,3 000 h-1 ,CO2/H2 体积比为1/3 的条件下,低碳烯烃的收率最高. 利用原位FTIR 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反应的程序升温过程,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催化剂 二氧化碳 加氢 低碳烯烃 过渡金
下载PDF
Cu-SSZ-13柴油机SCR催化剂水热老化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魏铼 姚栋伟 +3 位作者 吴锋 刘彪 李杏文 何华定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1-537,共7页
为了完善柴油机铜基分子筛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的失活机理,使用流动反应试验系统对一步合成法Cu-SSZ-13催化剂样品进行水热老化处理以及标准SCR、NH_3氧化、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评价测试,并基于X射线衍射(XRD)、原位漫... 为了完善柴油机铜基分子筛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的失活机理,使用流动反应试验系统对一步合成法Cu-SSZ-13催化剂样品进行水热老化处理以及标准SCR、NH_3氧化、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评价测试,并基于X射线衍射(XRD)、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以及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技术对样品进行微观表征分析.结果表明:850,℃水热老化会造成催化剂分子筛骨架结构垮塌,NH_3吸附活性位数目急剧下降,催化剂大幅度失活;而750,℃水热老化会造成催化剂布朗斯特(Br?nsted)酸性位减少,并发生孤立的Cu^(2+)位置迁移以及铜氧化物(CuO_x)生成等现象,使得催化剂SCR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水热 老化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Ag/Al_2O_3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氮氧化物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柯锐 李俊华 +3 位作者 郝吉明 傅立新 陈强 赵大庆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51-955,共5页
研究了稀燃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NTP)协同丙烯在Ag/Al2O3催化剂上选择性催化还原NOx反应,通过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对NTP协同前后反应气中NO和C3H6的吸附以及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的活化是Ag/... 研究了稀燃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NTP)协同丙烯在Ag/Al2O3催化剂上选择性催化还原NOx反应,通过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对NTP协同前后反应气中NO和C3H6的吸附以及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的活化是Ag/Al2O3上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关键步骤.NTP活化反应气体后,Ag/Al2O3表面-NCO、R-NO2和有机酸根等物种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并且其催化还原NOx的低温(<350℃)活性也显著提高.在NTP协同前后,选择性催化还原过程可能存在两条反应路径,较低温度下主要是-NCO生成N2,而较高温度下则是-CN向N2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氧化铝 选择性催化还原 稀燃 氮氧化物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温和条件下甲醛在Pt/TiO_2上催化氧化反应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何运兵 纪红兵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5,共5页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温和条件下1%Pt/TiO2催化剂上甲醛的吸附和氧化反应,并对催化剂的失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t/TiO2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将甲醛氧化成H2O和CO2,100oC以下甲酸根的分解为决速步骤,低温下催化剂失活是由于...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温和条件下1%Pt/TiO2催化剂上甲醛的吸附和氧化反应,并对催化剂的失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t/TiO2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将甲醛氧化成H2O和CO2,100oC以下甲酸根的分解为决速步骤,低温下催化剂失活是由于表面未能及时分解的甲酸根占据了催化剂的活性位,升温至100oC即可将甲酸根完全分解并恢复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甲醛氧化 二氧化钛
下载PDF
新型贵金属修饰的Ag/Al_2O-3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催化性能及反应机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进 余运波 +1 位作者 解淑霞 贺泓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24-828,共5页
在富氧条件下研究了几种贵金属修饰的Ag/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NOx 的活性和反应机理 .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模拟柴油机尾气的实验条件下 ,5 %Ag 0 0 1%Pd/Al2 O3 在 30 0~ 5 0 0℃范围内显示出很高的NOx 转化率 ,而P... 在富氧条件下研究了几种贵金属修饰的Ag/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NOx 的活性和反应机理 .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模拟柴油机尾气的实验条件下 ,5 %Ag 0 0 1%Pd/Al2 O3 在 30 0~ 5 0 0℃范围内显示出很高的NOx 转化率 ,而Pt和Au的添加均使Ag/Al2 O3 的NOx 转化率明显降低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 ,添加少量的Pd在反应过程中有利于丙烯部分氧化形成烯醇式 (C=CH-O-)活性中间物种 ,该物种对NO2 和NO-3 的反应活性很高 ,能够生成关键中间体异氰酸酯 (-NCO) ,从而加速NOx 催化还原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 氧化铝 负载型催化剂 一氧化氮 选择性催化还原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黄铁矿氧化的原位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平 陈永亨 +1 位作者 刘娟 王春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54-2556,共3页
黄铁矿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矿物,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是酸性矿山废水(AMD)的主要来源。研究黄铁矿氧化有助于揭示其产生污染的机制。通过黄铁矿氧化生成硫酸,硫酸再与黄铁矿中所含碳酸盐(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一设计实验,实现了黄铁... 黄铁矿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矿物,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是酸性矿山废水(AMD)的主要来源。研究黄铁矿氧化有助于揭示其产生污染的机制。通过黄铁矿氧化生成硫酸,硫酸再与黄铁矿中所含碳酸盐(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一设计实验,实现了黄铁矿在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中氧化的原位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表征。通过对反应生成的CO2进行原位表征,发现黄铁矿在空气和水中均存在明显的氧化作用,二者的氧化速率随时间而下降,差别在于,黄铁矿在水环境中的氧化速率下降较之在大气中显著,表明黄铁矿在水中的氧化较之在大气中要慢。在衰减全反射测量中,2 350 cm-1处表征CO2的双吸收峰的选择性好,并可实现原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黄铁矿 氧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