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tu Synthesis of ZSM-5 with Different Si/AlRatios on Honeycomb-shaped Cordierite and their Behavior on NO Decomposi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Xue Lei SHAN Nai Jia GUAN +1 位作者 Xiang ZENG Shou He XIANG(ICM,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885-888,共4页
Zeolites ZSM-5 with different Si/Al ratios were in-situ synthesized on the surface ofhoneycomb-shaped cordierite support for the first time. Characterizations of XRD and SEM wereperformed and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 Zeolites ZSM-5 with different Si/Al ratios were in-situ synthesized on the surface ofhoneycomb-shaped cordierite support for the first time. Characterizations of XRD and SEM wereperformed and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zeolite ZSM-5 was grown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rdieritehomogeneously. NO decomposition on the Cu exchanged ZSM-5/cordierite monolith catalysts wasalso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nolith catalysts have a fine initial activity at 673K and GHSVof 10,000h-1. Such method should be a good way to make auto exhaust converter with monolithcatalyst for NOx remo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DIERITE ZSM-5 in-situ synthesis NO decomposition.
下载PDF
Synthesis of flexible inter-plant heat exchanger networks:A decomposition method considering intermedium fluid circles
2
作者 Ran Tao Siwen Gu +1 位作者 Linlin Liu Jian D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24年第11期62-73,共12页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flexible heat exchanger networks(HENs)are not directly applicable to inter-plant HEN challenges,primarily due to the spread of system uncertainty across plants via intermedium ...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flexible heat exchanger networks(HENs)are not directly applicable to inter-plant HEN challenges,primarily due to the spread of system uncertainty across plants via intermedium fluid circles.This complicates the synthesis process significantly.To tackle this issue,this study proposes a decomposed stepwise methodology to facilitate the flexible synthesis of the interplant HENs performing indirect heat integration.A decomposi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divide the overall network into manageable sub-networks by dissecting the intermedium fluid circles.To address the variability in intermedium fluid temperatures,a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analysis approach is developed and a heuristic rule is introduced to maintain the temperature feasibility of the intermedium fluids.To ensure adequate flexibili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ed networks,flexibility analysis and network retrofit steps are conducted through model-base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The efficacy of the method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two case studies,showing its potential in achieving the desired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for inter-plant H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plant heat exchanger networks(HENs) Indirect heat integration Flexible synthesis Flexible analysis decomposition method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ernary Europium Complexes inTitania Matrix in the Presence of Dimethylformamide by a Sol-Gel Process
3
作者 符连社 张洪杰 +3 位作者 孟庆国 王淑彬 杨魁跃 倪嘉缵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9-262,共4页
In-situ synthesis of ternary europium complex with thenoyltrifluoacetone (TTA) and 1,10-phenanthroline (phen) in titania matrix in the presence of dimethylformamide (DMF) by a sol-gel process was described, which was ... In-situ synthesis of ternary europium complex with thenoyltrifluoacetone (TTA) and 1,10-phenanthroline (phen) in titania matrix in the presence of dimethylformamide (DMF) by a sol-gel process was described, which was confirmed by the luminescence excitation spectra and infrared spectra. The titania gel that contains europium complex exhibits Eu3+ characteristic emission bands and presents a longer fluorescence lifetime than the pure complexes dissolved in ethanol solution. The concentration effect on the luminescence intensity was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sol-gel method in-situ synthesis TITANIA DIMETHYLFORMAMIDE
下载PDF
原料组成对多微孔方镁石-镁铁铝复合尖晶石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茜琳 鄢文 +1 位作者 王晓 李亚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72-2679,共8页
利用原位分解合成法,以轻烧MgO、Fe2O3和Al(OH)3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多微孔方镁石-镁铁铝复合尖晶石陶瓷,并研究原料组成对其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理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含量为0%(质量分数,下同)时,试样中颈部连接形成较... 利用原位分解合成法,以轻烧MgO、Fe2O3和Al(OH)3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多微孔方镁石-镁铁铝复合尖晶石陶瓷,并研究原料组成对其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理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含量为0%(质量分数,下同)时,试样中颈部连接形成较少,耐压强度较低;当理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含量为4%~16%时,试样中生成的液相量增多,物质运输速率加大,形成的颈部连接较多,耐压强度较高;当理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含量为24%时,试样中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生成带来的体积膨胀增多,增大颗粒间距,颈部连接的形成减少,试样的耐压强度减小。同时,当理论镁铁铝复合尖晶石含量为12%~16%时,多微孔方镁石-镁铁铝复合尖晶石陶瓷具有较高的显气孔率(22.3%~24.6%)、较低的体积密度(2.75~2.80 g/cm^(3))和较高的耐压强度(100.6~123.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孔陶瓷 方镁石-镁铁铝复合尖晶石 原料组成 原位分解合成法 显微结构 耐压强度
下载PDF
复分解法原位合成疏水球状球霰石纳米碳酸钙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银霞 纪献兵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28,共4页
以油酸为表面改性剂,利用复分解法原位合成了疏水性球形球霰石相纳米碳酸钙颗粒,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接触角测试等先进测定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氯化钙浓度、乙醇含量对纳米碳酸钙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氯化钙浓... 以油酸为表面改性剂,利用复分解法原位合成了疏水性球形球霰石相纳米碳酸钙颗粒,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接触角测试等先进测定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氯化钙浓度、乙醇含量对纳米碳酸钙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氯化钙浓度和乙醇含量,产物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但对其晶型和产物形貌影响不大,均为球形球霰石相。同时分析得出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表面性质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并探究了其表面改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分解法 原位合成 球霰石 纳米碳酸钙
下载PDF
热分解法Cu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茨萍 刘姝 +3 位作者 穆文俊 王志娟 吴亚勤 贺立敏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为了改进Cu基甲醇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消除沉淀剂Na2CO3中Na+的不利影响,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Cu基甲醇催化剂,用于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实验中对比了用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与传统的共沉淀法制备的工业用甲醇催化剂以及工业甲醇浸钒催化剂的... 为了改进Cu基甲醇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消除沉淀剂Na2CO3中Na+的不利影响,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Cu基甲醇催化剂,用于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实验中对比了用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与传统的共沉淀法制备的工业用甲醇催化剂以及工业甲醇浸钒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考察了温度、压力、空速等工艺条件对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活性、选择性均优于传统的工业用甲醇催化剂。反应在低温、高压、适宜空速的条件下进行有利,用热分解法制备的Cu基甲醇催化剂可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催化CO加氢生成甲醇,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并且其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条件较好控制,有望代替工业上传统的共沉淀法制备工艺,用于甲醇催化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热分解法 铜基 催化剂 甲醇 合成
下载PDF
(p+q)端口回转器及其群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熊元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66-71,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类多端口电阻元件——(p+q)端口回转器,用群论的方法研究了所有(p+q)端口回转器与变压器构成的集合GIT(p+q)。结果表明,当p=q=n时,CIT(2n)构成群,同时还讨论了(p+q)端口回转器的分解、电路实现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 端口 回转器 变压器 电路
下载PDF
复分解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斌 马祥梅 《新技术新工艺》 2007年第4期64-65,共2页
利用氯化钙和碳酸铵为原料,采用复分解法,初步探讨了纳米碳酸钙制备的可行性。考察了添加剂、温度、浓度等因素对碳酸钙粒子平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用XRD和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一定种类和用量的添加剂,在20℃,0.3mol/L的氯化... 利用氯化钙和碳酸铵为原料,采用复分解法,初步探讨了纳米碳酸钙制备的可行性。考察了添加剂、温度、浓度等因素对碳酸钙粒子平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用XRD和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一定种类和用量的添加剂,在20℃,0.3mol/L的氯化钙条件下,可制得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50nm左右的球形纳米碳酸钙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复分解法 添加剂 制备
下载PDF
三代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昆 郑亚峰 +1 位作者 李巍 南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从合成方法、热分解性质、转晶行为、亚微米颗粒制备、包覆钝感和配方应用6个方面综述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HNIW)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 HNIW 合成 热分解行为 转晶行为 亚微米颗粒 钝感
下载PDF
基于模态综合法和模态叠加法的密集模态结构响应重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云峰 卢玄东 +2 位作者 阳劲松 周帅 何旭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4,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模态综合法和模态叠加法的密集模态结构响应重构方法,通过两次坐标变换将全结构缩聚为自由度更少的超单元模型,将超单元模型的模态分为密集模态和剩余模态。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法分离出已知响应中单阶的剩余模态响应,进而重... 提出一种基于模态综合法和模态叠加法的密集模态结构响应重构方法,通过两次坐标变换将全结构缩聚为自由度更少的超单元模型,将超单元模型的模态分为密集模态和剩余模态。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法分离出已知响应中单阶的剩余模态响应,进而重构出待测位置的剩余模态响应,待测位置的密集模态响应可由模态振型和剩余模态计算得到,通过模态叠加法实现在密集模态下的时域响应重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待测位置响应的理论值与重构值进行比较以验证该方法的精度和效率,此外还详细研究了主模态数量、子结构划分方式、测量噪声和阻尼对重构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文方法通过模型缩聚大大减少了重构的数据量,并且改善了传统EMD方法不能分离频率间隔较小的模态而无法实现响应重构这一不足,无论密集模态存在与否都可适用于结构的应力、应变、位移、加速度等多种动力响应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综合法 模态叠加法 密集模态 响应重构 经验模态分解
下载PDF
基于分解的多目标入侵杂草算法用于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燕 焦永昌 +1 位作者 张亚明 程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1-986,共6页
从多目标优化的角度分析和求解传统的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问题,并将一种新型入侵杂草算法改进后嵌入到基于分解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框架中,提出基于分解的多目标入侵杂草算法。该算法利用入侵杂草算法强大的搜索能力和稳健性,高效地实现... 从多目标优化的角度分析和求解传统的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问题,并将一种新型入侵杂草算法改进后嵌入到基于分解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框架中,提出基于分解的多目标入侵杂草算法。该算法利用入侵杂草算法强大的搜索能力和稳健性,高效地实现了算法优化过程的并行性。通过对20元直线阵进行综合,与基于分解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相比,新算法得到的最大副瓣电平降低了1.5822~2.1151 dB;得到的最大深零点电平和凹口电平分别降低了4.4296 dB、4.6657 dB。这些结果表明新算法得到的解有着更高的计算精度、收敛速度和多样性,综合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方向图综合 多目标优化 入侵杂草算法 零点 凹口 低副瓣
下载PDF
基于合成和分解法的工件定位研究
12
作者 陈建国 胡大超 《工具技术》 2009年第5期69-72,共4页
为了解决用传统方法判断定位元件限制工件自由度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合成和分解法分析定位元件限制工件自由度的方法。定位元件限制工件自由度可用箭头表示,将这些箭头投影、分解、合成可得到定位元件限制工件自由度的最终结果。本文... 为了解决用传统方法判断定位元件限制工件自由度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合成和分解法分析定位元件限制工件自由度的方法。定位元件限制工件自由度可用箭头表示,将这些箭头投影、分解、合成可得到定位元件限制工件自由度的最终结果。本文还介绍了判断"过定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和分解法 移动箭头 转动箭头
下载PDF
PVC稀土热稳定剂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宏林 郭绍辉 +4 位作者 何阳 郑德 陈俊 钱玉英 郭廷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1,共4页
介绍了PVC稀土热稳定剂的各种合成工艺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对稀土热稳定剂合成工艺改进研究的新进展。指出湿式直接法工艺是未来稀土热稳定剂合成工艺改进研究的重点。如何更好地解决稀土热稳定剂生产中存在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及环保性... 介绍了PVC稀土热稳定剂的各种合成工艺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对稀土热稳定剂合成工艺改进研究的新进展。指出湿式直接法工艺是未来稀土热稳定剂合成工艺改进研究的重点。如何更好地解决稀土热稳定剂生产中存在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及环保性难于兼顾的问题,将是未来研究者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热稳定剂 合成工艺 复分解法 直接法 皂化法 湿式直接法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图像融合效果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亚辉 彭国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针对图像融合效果中存在的"多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图像融合效果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对多个性能指标组成的序值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并运用一致可信度指标确定序值矩阵的近似矩阵,而近似矩阵是对... 针对图像融合效果中存在的"多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图像融合效果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对多个性能指标组成的序值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并运用一致可信度指标确定序值矩阵的近似矩阵,而近似矩阵是对原有矩阵的优化。该方法具有提取多评价结论共性信息,削弱极端评价结论影响,评价结果易于定量表示,更加精确、客观,区分度大,可靠性高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图像融合理论框架具有启发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效果评价 综合方法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数字图像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玮 刘朝霞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数字图像修补技术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对数字图像修补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介绍了数字图像修补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图像修补 变分PDE方法 纹理合成 图像分解
下载PDF
一种面向大型矩阵运算的分布并行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丽娜 庄毅 汪晓虹 《微计算机信息》 2009年第30期157-159,共3页
针对大型矩阵广义特征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变换法的矩阵分解算法;在分析了矩阵存储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直接变换法的高阶矩阵存储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变换法的面向大型带状正定矩阵运算的分布并行算法;运用mpi(Message Pa... 针对大型矩阵广义特征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变换法的矩阵分解算法;在分析了矩阵存储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直接变换法的高阶矩阵存储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变换法的面向大型带状正定矩阵运算的分布并行算法;运用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和数学软件包CLAPACK实现了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正确可行的,符合大型工程的计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变换法 分布并行算法 矩阵分解 矩阵存储
下载PDF
一类自适应混合图像修复算法
17
作者 邓志全 邹青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建立了一类新的图像修复算法,即自适应混合图像修复算法。这一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图像分解为几何轮廓和纹理两部分分别修复后再合成。对几何轮廓部分,用自适应整体变差方法进行修复,自动根据区域特点选参修复,在保持边缘信息同时... 建立了一类新的图像修复算法,即自适应混合图像修复算法。这一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图像分解为几何轮廓和纹理两部分分别修复后再合成。对几何轮廓部分,用自适应整体变差方法进行修复,自动根据区域特点选参修复,在保持边缘信息同时加快了修复速度;对纹理部分,用二阶共生矩阵合成方法进行修复,使修复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整体变差法 自适应 纹理生成 共生矩阵
下载PDF
异氰酸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敏华 吴永刚 《世界农药》 CAS 2010年第3期29-35,共7页
异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综述了异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简要评价。目前,工业上的主流方法为光气法,但业内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绿色合成方法,其中,三光气法和氨基甲酸酯热分解法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工业合成方法。
关键词 异氰酸酯 合成 三光气法 氨基甲酸酯热分解法
下载PDF
黄河流域重要断面设计年径流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懿 孟越 +1 位作者 陈昱桢 王大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23,共6页
以黄河流域3个重要水文站(兰州站、花园口站和利津站)的历史年径流量序列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变异诊断,在诊断结论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年径流量计算。分析表明:1919—2018年的兰州站和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序列均存在较为明显的... 以黄河流域3个重要水文站(兰州站、花园口站和利津站)的历史年径流量序列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变异诊断,在诊断结论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年径流量计算。分析表明:1919—2018年的兰州站和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序列均存在较为明显的跳跃性变异,且最大可能变异位置分别为1932年和1990年;1952—2018年的利津站年径流量序列既存在趋势性变异又存在跳跃性变异,整体上年径流量序列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序列的最大可能变异位置为1985年。针对3个水文站年径流量序列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基于跳跃诊断的二次修正法、混合分布法和分解合成法等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各水文站不同重现期的设计年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频率分析 设计年径流量 水文变异诊断 混合分布法 分解合成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铁基载氧体化学链水分解制氢耦合乙酸热分解试验
20
作者 高道星 豆斌林 +2 位作者 张华 罗川奇 杜金博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共12页
采用载氧体催化剂化学链直接分解水一步制纯氢,并将其与生物质热转化耦合,开发具有应用前景和经济性的制氢同时制合成气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探究金属螯合溶胶-凝胶方法制备掺杂Ce-Ni的铁基载氧体,以化学链水分解耦合乙酸热分解方式... 采用载氧体催化剂化学链直接分解水一步制纯氢,并将其与生物质热转化耦合,开发具有应用前景和经济性的制氢同时制合成气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探究金属螯合溶胶-凝胶方法制备掺杂Ce-Ni的铁基载氧体,以化学链水分解耦合乙酸热分解方式制取纯氢和富氢合成气,首先在氧化态载氧体作用下,乙酸催化热分解制取富氢合成气,载氧体被还原,实现了载氧体晶格氧的迁移,通过原位CO_(2)吸附实现热分解过程强化;其次是利用还原态载氧体与水发生铁-蒸汽过程制氢。研究发现,在乙酸催化热分解过程进行原位CO_(2)吸附强化,提高了合成气H2纯度并减少积碳。与无掺杂纯氧化铁与空白石英砂对照,掺杂适量的Ce与Ni的Fe基载氧体具有显著制氢作用,随Ce、Ni量增加,乙酸分解阶段CO_(2)和CO生成量减少,水分解阶段H2先增后降,最佳载氧体Fe、Ce和Ni组分物质的量比为100∶10∶3,加入相对于载氧体不同质量比的CO_(2)吸附剂均可有效降低合成气中CO_(2)与CO气体量,最佳质量比为1∶2,在该条件下合成气中H2体积分数提高了11.96%~26.17%,CO_(2)体积分数减少了22.85%~49.28%,CO体积分数减少了29.18%~34.05%,15次循环后载氧体仍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螯合溶胶-凝胶法 化学链水分解制氢 CO_(2)吸附剂 乙酸热分解 合成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