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压调制的InAlAs超晶格对InAs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
1
作者 杨新荣 周晓静 +5 位作者 王海飞 郝美兰 谷云高 赵尚武 徐波 王占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3-377,共5页
利用固源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出InAs/InAlAs/In P(001)纳米结构材料,探讨了As压调制的InAlAs超晶格对InAs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As压调制的InAlAs超晶格能控制InAs量子线的形成,导致高密度均匀分布的量子点的生长.结果有利于进一... 利用固源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出InAs/InAlAs/In P(001)纳米结构材料,探讨了As压调制的InAlAs超晶格对InAs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As压调制的InAlAs超晶格能控制InAs量子线的形成,导致高密度均匀分布的量子点的生长.结果有利于进一步理解量子点形貌控制机理.分析认为,InAs纳米结构的形貌主要由InAlAs层的各向异性应变分布和In吸附原子的各向异性扩散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lAs超晶格 inas纳米结构形貌 As压调制
原文传递
InAs管状团簇及单壁InAs纳米管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志锋 祝恒江 +1 位作者 陈杭 刘立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79-2087,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InnAsn (n≤90)管状团簇以及单壁InAs纳米管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 小团簇InnAsn (n=1-3)基态结构和电子性质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报道相一致. 当n≥4时优化得到了一族稳定的管状团簇, 其结构基元(In原子与A...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InnAsn (n≤90)管状团簇以及单壁InAs纳米管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 小团簇InnAsn (n=1-3)基态结构和电子性质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报道相一致. 当n≥4时优化得到了一族稳定的管状团簇, 其结构基元(In原子与As原子交替排列的四元环和六元环结构)满足共同的衍化通式. 团簇的平均结合能表明横截面为八个原子的管状团簇稳定性最好. 管状团簇前线轨道随尺寸的变化规律有效地解释了一维稳定管状团簇的生长原因, 同时也说明了实验上之所以能合成InAs纳米管的微观机理. 此外,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管状团簇的有效组装可得到宽带隙的InAs半导体单壁纳米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Asn管状团簇 inas纳米 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结构 稳定性 电子性质
下载PDF
As压调制的InAlAs超晶格对InAs纳米结构光学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谷云高 杨新荣 +2 位作者 周晓静 徐波 王俊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利用固源分子束外延(MBE)设备生长出InAs/InAlAs/InP(001)纳米结构材料,探讨了As压调制的InAlAs超晶格对InAs纳米结构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s压调制的InAlAs超晶格能有效地调整InAs纳米结构的形貌特性、发光峰位,改善发光线宽,提高... 利用固源分子束外延(MBE)设备生长出InAs/InAlAs/InP(001)纳米结构材料,探讨了As压调制的InAlAs超晶格对InAs纳米结构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s压调制的InAlAs超晶格能有效地调整InAs纳米结构的形貌特性、发光峰位,改善发光线宽,提高辐射效率,从而有利于其在长波长光电器件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lAs超晶格 inas纳米结构 光学特性
下载PDF
低温下InAs纳米结构在GaAs(001)表面形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一 丁召 +4 位作者 杨晨 罗子江 王继红 李军丽 郭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9-65,共7页
改变生长工艺、控制并调整液滴中原子扩散机制是对复杂纳米结构制备的关键途径,并且对基于液滴外延方法研究半导体纳米结构十分重要.本文在不同衬底温度,不同As压下在GaAs(001)上沉积相同沉积量(5 monolayer)的In液滴并观察其表面形貌... 改变生长工艺、控制并调整液滴中原子扩散机制是对复杂纳米结构制备的关键途径,并且对基于液滴外延方法研究半导体纳米结构十分重要.本文在不同衬底温度,不同As压下在GaAs(001)上沉积相同沉积量(5 monolayer)的In液滴并观察其表面形貌的变化.原子力显微镜图像显示,液滴晶化后所形成的扩散"盘"且呈现一定的对称性.随着衬底温度的增高,圆盘半径逐渐扩大,扩散圆盘中心出现了坑.而随着As压的增高,所形成的液滴密度增加,以液滴为中心所形成的扩散圆盘宽度逐渐减小.基于经典的成核扩散理论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GaAs(001))表面In原子在[110]和[110]晶向上的扩散激活能分别为(0.62±0.01)eV和(1.37±0.01)eV,且扩散系数D_0为1.2×10^(-2)cm^(2)/s.对比其他研究小组的结果证实了理论的正确性.实验中得到的In原子的扩散激活能以及In液滴在GaAs(001)上扩散机理,可以为InAs纳米结构特性的调制提供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纳米结构 表面扩散 液滴外延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的Fe_(1-x)Ni_x合金纳米晶粉末的形貌和微结构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锦辉 朱如扬 +2 位作者 陈允鸿 王健 都有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1-xNix 合金纳米晶粉末 ,x分别为 0 .15、0 .45、0 .80 ,球磨时间为 2、4、8、16、40h。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分析仪观察和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微结构。发现整个球磨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开始阶段 ,由于... 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1-xNix 合金纳米晶粉末 ,x分别为 0 .15、0 .45、0 .80 ,球磨时间为 2、4、8、16、40h。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分析仪观察和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微结构。发现整个球磨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开始阶段 ,由于冷焊 ,Fe、Ni混合粉末凝聚成一些粒径较大的颗粒 ;在中间阶段 ,内应力达到最大值 ,原先形成的大颗粒破碎 ,粒径分布变窄 ;最后阶段 ,FeNi粉完全合金化 ,粒度再次增大。至 40h时 ,可观察到层状结构。x =0 .15样品40h时形成了体心立方结构 ,而x =0 .45和 0 .80分别在 40h和 16h形成了面心立方结构。x =0 .45系列 40h以后晶粒平均粒径约为10nm ,内应力在 16h时有一极大值 0 .76 % ,在整个球磨过程中 ,测定的Ni含量偏离不超过 3 % (原子分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FeNi合金 纳米晶粉末 形貌 结构
下载PDF
纳米结构硬质合金磨削的表面形貌和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任莹晖 张璧 周志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6-901,共6页
在使用金刚石砂轮的精密平面磨床上进行纳米结构硬质合金的磨削实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削表面形貌,利用表面轮廓仪测量磨削表面粗糙度。分析金刚石砂轮粒度和结合剂类型、设定切深和工作台进给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讨论磨... 在使用金刚石砂轮的精密平面磨床上进行纳米结构硬质合金的磨削实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削表面形貌,利用表面轮廓仪测量磨削表面粗糙度。分析金刚石砂轮粒度和结合剂类型、设定切深和工作台进给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讨论磨削过程中材料的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随单颗磨粒最大未变形切屑厚度单调递增;在相同砂轮设定切深条件下,砂轮粒度影响表面粗糙度;树脂砂轮更适宜磨削纳米结构硬质合金;材料主要以非弹性变形方式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硬质合金 表面形貌 材料去除机理
下载PDF
不同碱和酸处理对碳纳米管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博 刘云芳 +2 位作者 迟伟东 沈曾民 胡琳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研究了不同碱和酸处理对碳纳米管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TEM、SEM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K_2CO_3、NaOH和KOH在750℃处理多壁碳纳米管时发现:NaOH的氧化刻蚀能力最强,K_2CO_3的氧化刻蚀能力最弱;强碱能够强烈地刻蚀碳纳米管的管壁,... 研究了不同碱和酸处理对碳纳米管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TEM、SEM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K_2CO_3、NaOH和KOH在750℃处理多壁碳纳米管时发现:NaOH的氧化刻蚀能力最强,K_2CO_3的氧化刻蚀能力最弱;强碱能够强烈地刻蚀碳纳米管的管壁,使碳纳米管的管壁变薄,变粗糙,并且有孔洞结构形成,同时造成内径扩大。硝酸处理碳纳米管时发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碳纳米管管壁变薄,内径变大,但是当处理时间超过16 h后,碳纳米管的管径变化不是很明显,但有大量的碳纳米管被短切。碱处理与酸处理对碳纳米管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碱和酸对碳纳米管的氧化刻蚀的反应环境和刻蚀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氧化刻蚀 微观结构 形貌
下载PDF
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下对早期釉质龋的纳米结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许立侠 郭红延 +2 位作者 郭红梅 孙丽梅 徐红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16-20,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观察早期釉质龋的纳米结构变化,为龋病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颗因正畸拔除的新鲜前磨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组)与正常对照组(B组),A组暴露于人工脱矿液中4 d制备早期龋模型后... 目的本研究通过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观察早期釉质龋的纳米结构变化,为龋病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颗因正畸拔除的新鲜前磨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组)与正常对照组(B组),A组暴露于人工脱矿液中4 d制备早期龋模型后,两组均制备纵断与横断面样品,在三维显微镜下进行光学、激光彩色及3D图像观察。结果光学图像可见A组表层完整,表层下白垩色,B组无此分层;激光彩色图像观察到A组表层釉柱晶体排列紧密,釉柱间质正常,釉柱鞘清晰连续,表层下晶体溶解,排列混乱,釉柱间质增宽,釉柱鞘不连续,B组结构正常;3D图像更清晰显示了A、B两组的微结构形貌。结论三维显微镜能够更清晰的显示早期釉质龋的表层及表层下的微晶结构,表层的相对完整性与再矿化有关,表层下以微晶体脱矿为主,是脱矿与再矿化连续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龋变 三维形貌 纳米结构
下载PDF
纳米晶的结构形貌控制及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酽 朱晨 蔡菊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11,24,共4页
综述了纳米晶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晶形貌、尺寸和结构控制的新方法,评述了纳米晶的相转变及生长机理研究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对其生长规律做了新的概述。诸如气氛、羟基、蛋白质等个别不被人们注意的因素有可能是影响纳米晶结... 综述了纳米晶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晶形貌、尺寸和结构控制的新方法,评述了纳米晶的相转变及生长机理研究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对其生长规律做了新的概述。诸如气氛、羟基、蛋白质等个别不被人们注意的因素有可能是影响纳米晶结构形貌的关键。STM等技术像温度、压力一样能够诱导纳米晶体的相转变。一种鲜为人知的现象在纳米晶合成研究中被揭示出来,即纳米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叠合生长现象,晶体的初始位错起源于纳米晶的叠合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结构 形貌 控制 生长机理 纳米材料 生长规律 相转变 叠合生长
下载PDF
Ni-ZrO_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文峰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188-1192,共5页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探讨了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用SEM、TEM和显微硬度仪对纳米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液中纳...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探讨了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用SEM、TEM和显微硬度仪对纳米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纳米ZrO2颗粒细化了复合电铸层中基质金属的晶粒,使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光滑平整,组织均匀、致密,显微硬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电铸层 表面形貌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
下载PDF
Ni-ZrO_2纳米复合电铸层组织结构及磨损形貌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文峰 郑晓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4,共4页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用SEM和TEM对其表面形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量对纳米复合电铸层在干摩擦状态下耐磨性的影响,并观察了纳米复合电铸层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用SEM和TEM对其表面形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量对纳米复合电铸层在干摩擦状态下耐磨性的影响,并观察了纳米复合电铸层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纳米ZrO2颗粒细化了基质金属的晶粒,使复合电铸层表面光滑平整;复合电铸层由微Ni单晶和多晶以及ZrO2颗粒所组成;纳米颗粒的强化作用使复合电铸层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性,耐磨性的高低取决于纳米颗粒的复合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电铸层 表面形貌 微观结构 耐磨性 磨损机理
下载PDF
制备工艺条件对板式纳米碳纤维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锋 周静红 +2 位作者 隋志军 李平 周兴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3,共3页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碳纤维(CNF)的形貌和结构取决于其制备工艺条件,包括催化剂的组成,制备温度和碳源的组成等。本文以纳米级的Fe3O4粉末为催化剂,CO为碳源,制备CNF,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镜、N2吸附及热重分析考察制备工艺条件对CN...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碳纤维(CNF)的形貌和结构取决于其制备工艺条件,包括催化剂的组成,制备温度和碳源的组成等。本文以纳米级的Fe3O4粉末为催化剂,CO为碳源,制备CNF,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镜、N2吸附及热重分析考察制备工艺条件对CNF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生长温度越高,CNF的表面积和孔容逐渐减小,但仍属于板式纳米碳纤维。还原温度和H2浓度对CNF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影响较大,过低的还原温度会导致螺旋状CNF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纤维 催化剂 形貌 结构
下载PDF
基底结构对纳米铜膜形貌结构及界面结合牢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新民 孟灵灵 +2 位作者 魏取福 叶志虓 张淼磊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13,共4页
以不同组织结构的涤纶织物为基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沉积纳米铜膜,研究织物组织结构对铜膜表面形貌及晶态结构的影响,并对纳米铜膜-涤纶基材界面结合牢度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非织造布、纳米纤维膜表面沉积... 以不同组织结构的涤纶织物为基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沉积纳米铜膜,研究织物组织结构对铜膜表面形貌及晶态结构的影响,并对纳米铜膜-涤纶基材界面结合牢度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非织造布、纳米纤维膜表面沉积纳米铜膜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及其表面粗糙度值较小,Cu(111)晶面结晶度较高,薄膜与基材界面结合强度较高;涤纶机织布、针织布表面纳米铜膜颗粒分布不均匀,平均粒径及其表面粗糙度值较大,Cu(111)晶面衍射峰较弱,导致薄膜-基材界面结合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磁控溅射 纳米铜膜 形貌结构 界面结合 牢度
下载PDF
氧化钨形貌结构对纳米WC粉及其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纯鹏 刘刚 +1 位作者 唐建成 张方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57,共5页
为研究黄钨形貌结构对纳米WC粉性能的影响,将经预处理的细颗粒黄钨和普通黄钨分别置于管式炉中经560~760℃氢还原获得纳米W粉,然后将两种纳米W粉分别与炭黑粉充分搅拌混合,并置入碳化炉中于1 180℃进行碳化,分别制备出纳米WC粉,然后进... 为研究黄钨形貌结构对纳米WC粉性能的影响,将经预处理的细颗粒黄钨和普通黄钨分别置于管式炉中经560~760℃氢还原获得纳米W粉,然后将两种纳米W粉分别与炭黑粉充分搅拌混合,并置入碳化炉中于1 180℃进行碳化,分别制备出纳米WC粉,然后进行混合料制备、压制、烧结,得到超细晶WC-Co烧结体,并对纳米WC粉及WC-Co烧结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具有疏松、多孔形貌结构的细颗粒黄钨更易于制备出结构疏松、分散性好的纳米W粉,生成的纳米WC粉也更均匀,所制备超细晶WC-Co烧结体的组织结构均匀,性能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纳米W粉 纳米WC粉 形貌结构 烧结性能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铟粉体的形貌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永红 陈明飞 彭天剑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2年第7期280-282,285,共4页
用湿化学法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铟超细粉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仪研究了纳米氧化铟粉体的形貌、尺寸分布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氧化铟粉体呈四方片状 ,尺寸在 10~30nm ,化学组分高纯 ,达到了纳米级粉末要求 ;粉体的尺寸均匀 ... 用湿化学法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铟超细粉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仪研究了纳米氧化铟粉体的形貌、尺寸分布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氧化铟粉体呈四方片状 ,尺寸在 10~30nm ,化学组分高纯 ,达到了纳米级粉末要求 ;粉体的尺寸均匀 ,但在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粉体 ,其尺寸相差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结构 纳米 湿化学法 氧化铟 超细粉体
下载PDF
硼掺杂对碳纳米管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王志 巴德纯 +1 位作者 曹培江 梁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2-584,共3页
以Fe3O4纳米粒子为催化剂,CH4,B2H6和H2为气源,采用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ECR CVD)在多孔硅基底上制备出了掺硼碳纳米管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和X射线光... 以Fe3O4纳米粒子为催化剂,CH4,B2H6和H2为气源,采用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ECR CVD)在多孔硅基底上制备出了掺硼碳纳米管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入B2H6后,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均发生了变化·生长气氛中硼的存在使得高取向性密集碳纳米管转变为较为分散且取向性很差的纳米管·从中空结构转变为类竹节结构,同时多壁管外径增大,管壁增厚,表面变得粗糙,并导致纳米管的生长速度降低,长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硼掺杂 ECR—CVD 形貌 结构 纳米粒子
下载PDF
碳化硅纳米线的形貌和微结构TEM表征
17
作者 张跃飞 韩晓东 +3 位作者 郑坤 张泽 郝雅娟 郭向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纳米线 TEM表征 结构 集成电子器件 形貌 碳化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水热反应的Cu_2O纳米结构的原位合成与形貌演化
18
作者 叶彩 陈慧波 +1 位作者 宫丽红 武祥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Cu2O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化合物在传感器、光催化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没有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情况下,直接利用氧化铜片的方法水热合成形貌多样的Cu2O纳米结构,如八面体,三叉状,线状结构等。通过调整生长参数... Cu2O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化合物在传感器、光催化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没有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情况下,直接利用氧化铜片的方法水热合成形貌多样的Cu2O纳米结构,如八面体,三叉状,线状结构等。通过调整生长参数,详细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Cu2O形貌演化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 纳米结构 原位合成 形貌调控
下载PDF
纳米复合粉末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19
作者 成晓玲 匡同春 白晓军 《冶金丛刊》 2002年第5期1-3,13,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重点对不同批次的ITO、ZrO_2纳米复合粉末的相结构、晶粒平均尺寸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对ITO纳米复合粉末的形貌、粒度分布分别进行了观察和测定,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ZrO_2纳米复合粉末的形... 采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重点对不同批次的ITO、ZrO_2纳米复合粉末的相结构、晶粒平均尺寸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对ITO纳米复合粉末的形貌、粒度分布分别进行了观察和测定,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ZrO_2纳米复合粉末的形貌,结果表明,多种方法相结合可对纳米复合粉末的微观结构参数进行全面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粉末 晶粒平均尺寸 粒度分布 结构 形貌 铟锡氧化物
下载PDF
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研究进展
20
作者 靳迦惠 杨鑫炫 +3 位作者 范琳 杨丽丽 杨景海 王奉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总结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进展,详细介绍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和二氧化锡等)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实例。此外,对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进行掺杂和界面修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4个介绍。最... 总结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进展,详细介绍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和二氧化锡等)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实例。此外,对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进行掺杂和界面修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4个介绍。最后,对该类电子传输层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光吸收 形貌 纳米结构 电子传输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