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高分影像与InSAR解译的西藏林芝则隆弄高位链式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军
褚宏亮
+4 位作者
李滨
高杨
王猛
赵超英
刘晓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1年第3期42-50,共9页
则隆弄沟位于西藏林芝米林县雅鲁藏布江右岸,属于震后影响区,因沟内地形陡峻、物源充足以及水源充沛,1950—2020年期间沟内高位地质灾害活动频繁,沟口村庄和桥梁长期遭受其严重威胁。根据现场调查与无人机航拍,结合多期遥感影像和InSAR...
则隆弄沟位于西藏林芝米林县雅鲁藏布江右岸,属于震后影响区,因沟内地形陡峻、物源充足以及水源充沛,1950—2020年期间沟内高位地质灾害活动频繁,沟口村庄和桥梁长期遭受其严重威胁。根据现场调查与无人机航拍,结合多期遥感影像和InSAR数据,对则隆弄沟形成区高风险物源类别、数量以及流通区、堆积区的松散堆积物运动堆积特征进行解译,结果显示:目前则隆弄沟内形成区与流通区陡缓坡交界区域多级多期堆积有大量冰碛物松散物源,流动性较强,区域地质条件、地震活动、气象水文等因素为则隆弄高位链式地质灾害发生提供不稳定的物源结构、良好的临空条件和储藏平台、充足的势动能转换条件以及水动力条件。总结出则隆弄高位地质灾害链形成及演化过程为:高位冰崩(岩崩)-碎屑流-泥石流-堵江堰塞坝(湖)-洪水灾害,其长期具备高易发性和高危险性,后期应加强则隆弄沟高位地质灾害链的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链式地质灾害
遥感和
insar解译
发育特征
成因机制
西藏林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超深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岳建刚
《铁道勘察》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为研究紧邻高铁的深埋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特征,以鲁南高铁为例,采用INSAR解译、地表水准测量、地下水监测、结构体自动化监测等方法,针对重点段落布置了多源监测网络,实现对采空区地表变形多维度、多精度、全时段的全方位监测,并分析超...
为研究紧邻高铁的深埋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特征,以鲁南高铁为例,采用INSAR解译、地表水准测量、地下水监测、结构体自动化监测等方法,针对重点段落布置了多源监测网络,实现对采空区地表变形多维度、多精度、全时段的全方位监测,并分析超深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得到地表变形与结构体变形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鲁南高铁古城煤矿段地表沉降主要因采空区所致,采空区地表变形表现为以采空区为中心,并向四周辐射的“碗状”形态,INSAR解译地面沉降趋势与采空区的形成在“时-空”上有较好的一致性,沉降中心随着采空区采掘方向移动,且表现为前期沉降大、后期沉降小的规律。根据地表水准监测反算岩移边界角为58.1°~59.5°,与留设保护煤柱的边界角60°基本一致,验证了岩移参数取值的合理性,运营阶段线上结构体变形为-6~4 mm,与地表变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超深采空区
insar解译
变形监测
自动化监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的综合勘察技术探析
3
作者
宋永平
陈代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017-0020,共4页
为探讨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的综合勘察技术,采用的实际案例结合理论实践的方法, 立足地质勘察的目的,分析了综合勘察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具体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仅凭单一的...
为探讨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的综合勘察技术,采用的实际案例结合理论实践的方法, 立足地质勘察的目的,分析了综合勘察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具体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仅凭单一的勘察技术,难以准确获得真实有效的地质数据,需综合应用不同的勘察技术,以实现单一勘察技术缺点的互补,提升地质勘察的准确性,为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施工技术工艺的优化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进而保障施工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地质勘察
地质调绘
原位试验
insar解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场景时序InSAR形变解译:问题分析与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梦诗
廖明生
+1 位作者
常玲
Ramon F.Hanssen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43-1660,共18页
时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可以提供周期性形变监测,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降和基础设施形变监测等工作,为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城市场景的复杂性,InSAR精细监测以及形变信号解译...
时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可以提供周期性形变监测,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降和基础设施形变监测等工作,为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城市场景的复杂性,InSAR精细监测以及形变信号解译仍然是一个难题和挑战。从时序InSAR相干点与地物目标映射关系不确定性为切入点,剖析了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形变解译问题,包括:(1)精细形变监测,即形变信号“在哪里”;(2)形变机制和驱动因素认知,即形变信号“是什么”;(3)形变信号对观测事件的反映,即考虑城市场景下的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的复杂散射机制。引入了时序InSAR监测体系下InSAR相干点的描述框架,包括运动学特征、几何参数、语义信息、物理属性,并回顾了InSAR相干点参数提取与形变解译的研究进展。基于InSAR相干点几何参数、语义信息、物理属性的综合形变解译与机制认知将是未来城市场景精细形变监测、识别和安全评估等服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
insar
技术
insar
相干点
城市形变监测
insar
形变
解译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高分影像与InSAR解译的西藏林芝则隆弄高位链式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军
褚宏亮
李滨
高杨
王猛
赵超英
刘晓杰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出处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1年第3期42-50,共9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11540)
基于InSAR与高分影像的高位冰崩、滑坡、崩塌灾害预判研究(藏财采【2020】0546)。
文摘
则隆弄沟位于西藏林芝米林县雅鲁藏布江右岸,属于震后影响区,因沟内地形陡峻、物源充足以及水源充沛,1950—2020年期间沟内高位地质灾害活动频繁,沟口村庄和桥梁长期遭受其严重威胁。根据现场调查与无人机航拍,结合多期遥感影像和InSAR数据,对则隆弄沟形成区高风险物源类别、数量以及流通区、堆积区的松散堆积物运动堆积特征进行解译,结果显示:目前则隆弄沟内形成区与流通区陡缓坡交界区域多级多期堆积有大量冰碛物松散物源,流动性较强,区域地质条件、地震活动、气象水文等因素为则隆弄高位链式地质灾害发生提供不稳定的物源结构、良好的临空条件和储藏平台、充足的势动能转换条件以及水动力条件。总结出则隆弄高位地质灾害链形成及演化过程为:高位冰崩(岩崩)-碎屑流-泥石流-堵江堰塞坝(湖)-洪水灾害,其长期具备高易发性和高危险性,后期应加强则隆弄沟高位地质灾害链的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
关键词
高位链式地质灾害
遥感和
insar解译
发育特征
成因机制
西藏林芝
Keywords
high-elevation chain geological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and
insar
interpretat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mechanism
Tibet Nyingchi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超深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岳建刚
机构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勘察》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课题(2017G008-J)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重点课题(2022B89)。
文摘
为研究紧邻高铁的深埋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特征,以鲁南高铁为例,采用INSAR解译、地表水准测量、地下水监测、结构体自动化监测等方法,针对重点段落布置了多源监测网络,实现对采空区地表变形多维度、多精度、全时段的全方位监测,并分析超深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得到地表变形与结构体变形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鲁南高铁古城煤矿段地表沉降主要因采空区所致,采空区地表变形表现为以采空区为中心,并向四周辐射的“碗状”形态,INSAR解译地面沉降趋势与采空区的形成在“时-空”上有较好的一致性,沉降中心随着采空区采掘方向移动,且表现为前期沉降大、后期沉降小的规律。根据地表水准监测反算岩移边界角为58.1°~59.5°,与留设保护煤柱的边界角60°基本一致,验证了岩移参数取值的合理性,运营阶段线上结构体变形为-6~4 mm,与地表变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超深采空区
insar解译
变形监测
自动化监测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ultra deep goaf
insar
interpretati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utomation monitoring
分类号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的综合勘察技术探析
3
作者
宋永平
陈代强
机构
四川蜀西地质工程勘测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017-0020,共4页
文摘
为探讨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的综合勘察技术,采用的实际案例结合理论实践的方法, 立足地质勘察的目的,分析了综合勘察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具体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仅凭单一的勘察技术,难以准确获得真实有效的地质数据,需综合应用不同的勘察技术,以实现单一勘察技术缺点的互补,提升地质勘察的准确性,为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施工技术工艺的优化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进而保障施工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地质勘察
地质调绘
原位试验
insar解译
分类号
U4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场景时序InSAR形变解译:问题分析与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梦诗
廖明生
常玲
Ramon F.Hanssen
机构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University of Twente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43-1660,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1450)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202201AU070014,202301AT070145)
+1 种基金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1R03)
云南省“兴滇英才”青年人才引进项目。
文摘
时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可以提供周期性形变监测,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降和基础设施形变监测等工作,为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城市场景的复杂性,InSAR精细监测以及形变信号解译仍然是一个难题和挑战。从时序InSAR相干点与地物目标映射关系不确定性为切入点,剖析了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形变解译问题,包括:(1)精细形变监测,即形变信号“在哪里”;(2)形变机制和驱动因素认知,即形变信号“是什么”;(3)形变信号对观测事件的反映,即考虑城市场景下的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的复杂散射机制。引入了时序InSAR监测体系下InSAR相干点的描述框架,包括运动学特征、几何参数、语义信息、物理属性,并回顾了InSAR相干点参数提取与形变解译的研究进展。基于InSAR相干点几何参数、语义信息、物理属性的综合形变解译与机制认知将是未来城市场景精细形变监测、识别和安全评估等服务的关键。
关键词
时序
insar
技术
insar
相干点
城市形变监测
insar
形变
解译
Keywords
time series
insar
technique
insar
coherent point
urba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sar
de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高分影像与InSAR解译的西藏林芝则隆弄高位链式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李军
褚宏亮
李滨
高杨
王猛
赵超英
刘晓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超深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岳建刚
《铁道勘察》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的综合勘察技术探析
宋永平
陈代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城市场景时序InSAR形变解译:问题分析与研究进展
杨梦诗
廖明生
常玲
Ramon F.Hanssen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