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bsequent bilateral acut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due to tophaceous infiltration:A case report
1
作者 Soon-Chin Yeoh Wen-Tien Wu +2 位作者 Jui-Tien Shih Wen-Chin Su Kuang-Ting Yeh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期418-424,共7页
BACKGROUND Acute carpal tunnel syndrome(ACTS)is commonly caused by repetitive strain,trauma,or inflammatory conditions.However,ACTS due to tophaceous gout is a clinical event that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and underre... BACKGROUND Acute carpal tunnel syndrome(ACTS)is commonly caused by repetitive strain,trauma,or inflammatory conditions.However,ACTS due to tophaceous gout is a clinical event that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and underreported.This rare manifestation necessitates prompt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irreversible complications.CASE SUMMARY A 51-year-old man who had poorly controlled hyperuricemia presented with ACTS secondary to tophaceous gout.Because of rapid symptom progression symptoms and severe median nerve compression within 3 mo,the patient underwent emergency decompression surgery for both wris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Postoperatively,he exhibited complete recovery of sensory and motor functions,with no recurrence at long-term follow-up.Favorable outcomes were achieved through immediate decompression surgery,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s,postoperative active and passive range-of-motion exercises,and intermittent wrist splinting.Prompt diagnosis 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when necessary,are crucial for preventing long-term complications and obtaining favorabl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TS.An optimal gout management strategy involving pharmacologic therapy 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may help minimize ACTS recurrence and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CONCLUSION Prompt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optimal gout management are crucial for preventing irreversible nerve damage and ACTS recur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GOUT Surgical decompression Range-of-motion exercises Case report
下载PDF
小切口原位松解术对腕管综合征病人手术指征、神经传导速度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戴琰琨 解学关 +5 位作者 刘畅 丁明胜 王禹苏 李霞 胡浩 黄旭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原位松解术对腕管综合征(CTS)病人手术指证、神经传导速度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CTS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腕管松解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小切口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原位松解术对腕管综合征(CTS)病人手术指证、神经传导速度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CTS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腕管松解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小切口原位松解术治疗。收集CTS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指证、神经传导速度、上肢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S病人切口长度为(1.65±0.29)cm、开关切口时间为(4.85±1.02)分钟、住院时间为(3.24±0.62)天、术中出血量为(17.88±3.53)ml、术后1天VAS评分为(3.03±0.56)分,对照组分别为(4.02±0.81)cm、(10.06±2.28)分钟、(7.11±1.34)天、(24.37±5.27)ml和(4.04±0.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TS病人的拇指-腕感觉传导速度为(46.05±8.39)m/s、中指-腕感觉传导速度为(45.05±8.95)m/s、大鱼际肌-腕运动传导速度为(53.94±11.47)m/s、FIM自理能力评分为(34.38±7.22)分、FMA上肢评分为(34.23±7.25)分,对照组分别为(41.86±8.22)m/s、(40.88±8.28)m/s、(49.05±10.01)m/s、(27.81±6.01)分、(41.05±9.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原位松解术治疗CTS病人可改善病人手术指证、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原位松解术 传统腕管松解术 腕管综合征 神经传导速度 上肢功能
下载PDF
双孔内窥镜与改良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3
作者 李永胜 赵喆 +7 位作者 刘建全 邓志钦 陈小强 王光辉 尹建文 李嘉贝 程翔宇 李文翠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双孔内窥镜与改良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分别在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期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归纳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1年5月,采用单中心随机盲法临床试验,行双孔内窥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和改良有限小切口... 目的对比分析双孔内窥镜与改良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分别在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期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归纳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1年5月,采用单中心随机盲法临床试验,行双孔内窥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和改良有限小切口微创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59例,并记录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症状及生活改善程度,进行定性、定量的对比分析,并通过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恢复时间等随访资料评价双孔内窥镜与改良小切口微创技术在治疗腕管综合征各方面的优劣。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腕管综合征远期疗效一致,但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术后短期症状缓解方面,改良小切口有优势;在手术瘢痕、切口疼痛方面内窥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更有优势。结论双孔内窥镜与改良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两种疗效远期效果一致,但在术后康复及手术费用及时间等各方面,各有利弊,针对不同患者,应根据医疗机构实际条件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卡压 腕横韧带松解 内窥镜 小切口
下载PDF
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
4
作者 柯淼 黄粹业 仇继任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两组均进行小切口... 目的:探讨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两组均进行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神经营养素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穴位注射序贯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腕关节综合征Levine评分及正中神经肌电图指标[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运动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严重程度、功能状态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SCV、SNAP均高于治疗前,DML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CV、SNAP高于对照组,D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CTS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促进神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正中神经松解术 穴位注射序贯疗法 腕管综合征 腕关节综合征 Levine评分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中重度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CTS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坚钧 楼永锋 +1 位作者 陈丽青 郭雷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松解与传统腕掌部开放手术在治疗中、重度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7例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CTS患者作为对照组(传统...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松解与传统腕掌部开放手术在治疗中、重度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7例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CTS患者作为对照组(传统腕掌部开放手术),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23例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CTS患者作为观察组(改良小切口手术松解)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结果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后两点辨别觉距离、疼痛评分、Levine评分、DASH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时肌电图指标CMAP、SNAP、SCV结果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有效率上,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具优效性(P<0.05),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两组术后腕部柱状痛发生率比较分析,观察组更具优效性(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腕掌部开放手术治疗中重度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CTS比较,改良小切口松解术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有效率,还具有优化手术指标、改善正中神经电生理功能、减小腕关节功能损伤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改良小切口松解术 腕横韧带 回顾性研究 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PDF
腕部小切口腕横韧带完全切断与部分切断治疗重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对比
6
作者 张博闻 贾怀续 +7 位作者 张巧霞 黄永禄 巩凡 吴建科 丁一 马国续 张梓炀 赵飞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通过整理腕部小切口行腕横韧带(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TCL)完全切断与腕横韧带部分切断治疗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 目的通过整理腕部小切口行腕横韧带(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TCL)完全切断与腕横韧带部分切断治疗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为选择更佳的手术方式治疗腕管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在本院手足外科接受腕部小切口行腕横韧带部分切断(观察组)与腕横韧带完全切断(对照组)治疗重度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经严格的纳入标准筛查后,其中观察组15例,对照组17例。对术前及术后的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分、正中神经功能评分、握力改变等进行分析对比。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探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CTS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术后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未出现柱状痛、弓弦状畸形等并发症。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分、正中神经功能评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部握力测定,术后6个月内腕横韧带部分切断者较完全切断者握力更强,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握力强度数据统计提示两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重度CTS可获得同等疗效。但腕部小切口部分切断腕横韧带较完整切断TCL比较,具有手术切口小,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切实可靠,不破坏握力解剖结构,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腕横韧带 小切口 部分切断
下载PDF
掌根部纵行小切口与腕掌侧纵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
7
作者 张国陈 张国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6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掌根部纵行小切口与腕掌侧纵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掌根部纵... 目的探讨掌根部纵行小切口与腕掌侧纵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掌根部纵行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腕掌侧纵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正中神经电生理参数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3个月,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动作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根部纵行小切口与腕掌侧纵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在腕管综合征治疗中效果相当,均可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神经电生理参数及生活质量,临床可依据情况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掌根部纵行小切口 腕掌侧纵小切口 腕管松解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老年腕管综合征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真 许路 王新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9期163-166,共4页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老年腕管综合征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行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老年腕管综合征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行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持续护理2周。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病情程度[Boston腕管量表(BCTQ)]评分、生命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HAMA、HAMD、BCT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老年腕管综合征患者围术期能减轻疼痛和负性情绪,改善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老年 腕管松解减压术 围术期 循证护理 疼痛 负性情绪 生命质量
下载PDF
横形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9
作者 陈剑锐 方浩煜 张学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8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横形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抽签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常模组采用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治疗,... 目的:探讨横形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抽签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常模组采用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横形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效果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切口长度小于常模组,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常模组(P<0.05)。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常模组的26.67%(P<0.05)。试验组的康复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常模组的70.00%(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动作电位(SN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显著低于常模组,末端运动传导潜伏期(DML)显著长于常模组(P<0.05)。结论: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横形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可减轻手术创伤,术后恢复速度快,疼痛程度轻,有利于症状与腕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康复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横形小切口腕管松解术 并发症 神经电生理指标
下载PDF
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7
10
作者 宋修竹 顾玉东 +1 位作者 贺长清 张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为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6侧(男4,女12)成人新鲜上肢标本上,对屈肌支持带、正中神经及其分支、掌浅弓、尺神经和尺动脉在腕掌部的位置和走行进行了观察与定位。结果:发现手掌部第三指蹼与掌长... 目的:为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6侧(男4,女12)成人新鲜上肢标本上,对屈肌支持带、正中神经及其分支、掌浅弓、尺神经和尺动脉在腕掌部的位置和走行进行了观察与定位。结果:发现手掌部第三指蹼与掌长肌腱尺侧缘的连线上,掌浅弓与屈肌支持带下缘之间存在一个能避开重要结构进入腕管的安全区域,设计了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临床应用52例,效果满意。结论: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安全、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腕管松解术 小切口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掌部小切口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靳国强 杨军 +3 位作者 李春游 明晓峰 赵晓非 程春生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介绍掌部小切口横断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采用掌部纵形小切口,切断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15例(18侧),男2例,女13例;年龄34~69岁,平均48岁;单侧12例,双侧3例;病程8... 目的:介绍掌部小切口横断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采用掌部纵形小切口,切断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15例(18侧),男2例,女13例;年龄34~69岁,平均48岁;单侧12例,双侧3例;病程8~26个月,平均18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桡侧3个半指麻木或疼痛,腕部疼痛,并向前臂放射,夜间麻醒史,大鱼际肌肉萎缩,Tinel征阳性,Phalen征阳性。电生理检查均有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下降或缺失,严重者拇短展肌可有自发电位。术后随访时采用GSS评分(Global symptom score),分别从疼痛、麻木感、感觉异常、肌力减退和夜醒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均甲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0~28个月,平均24个月。除1例患者未完全缓解外,其余患者症状消失,拇短展肌肌力增强,GS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小切口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瘢痕小等优点,直视下切断腕横韧带,可彻底松解正中神经,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浩宇 王朝辉 罗桦杰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组(A组,28例)和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组(B组,30例),随访14~36个月,主要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瘢痕痛、手墩柱部痛...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组(A组,28例)和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组(B组,30例),随访14~36个月,主要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瘢痕痛、手墩柱部痛、返支损伤及RSD)、恢复工作时间,并采用Kelly评定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为96.43%,B组优良率为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优于A组(P〈0.05)。结论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及内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都有效,但内镜下腕管松解的手术治疗方法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腕管松解术 内镜 微创
下载PDF
腕管镜及改良小切口松解法治疗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建 谭雅菲 +3 位作者 黄小虎 聂桂峰 翟雪键 辛杰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233-2237,共5页
目的探讨腕管镜腕管松解术和改良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腕管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43例患者行双孔道腕管镜腕管松解术(A组),43例患者行改良小切口腕管松解术(B组),随访10... 目的探讨腕管镜腕管松解术和改良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腕管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43例患者行双孔道腕管镜腕管松解术(A组),43例患者行改良小切口腕管松解术(B组),随访10~24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3.02%和90.70%,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5±2.7)vs(6.8±2.9)d]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19.3±3.1)vs(21.5±3.3)d]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管镜腕管松解法和改良小切口腕管松解法均是治疗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的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腕管镜腕管减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对于机体修补能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更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糖尿病 腕管松解术 腕管镜 改良小切口
下载PDF
两种腕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天亮 侯瑞兴 +2 位作者 顾加祥 刘宏君 袁超群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91-393,400,共4页
目的对比两种腕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00例腕管综合征住院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行腕掌侧小横切口和小纵切口手术,采用Kelly等评定分级法评价两点辨别觉的改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 目的对比两种腕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00例腕管综合征住院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行腕掌侧小横切口和小纵切口手术,采用Kelly等评定分级法评价两点辨别觉的改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术式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比较两组间两点辨别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神经损伤的发生,瘢痕痛、手术及住院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掌侧小切口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适合各级医院广泛开展。横、纵小切口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具体术式的选择可根据术者个人熟练程度及设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外科手术 小切口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新型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症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建华 汪洋 +2 位作者 王哲 庄泽 史德海 《解剖学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介绍局部麻醉下行小切VI手术治疗腕管综合症的技术,随访并探讨其疗效。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在本单位选取22例典型腕管综合症患者,切口位于掌长肌腱止点到第三指蹼间连线,长2.5cm。采用局部麻醉下小切口完成腕横韧带松... 目的介绍局部麻醉下行小切VI手术治疗腕管综合症的技术,随访并探讨其疗效。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在本单位选取22例典型腕管综合症患者,切口位于掌长肌腱止点到第三指蹼间连线,长2.5cm。采用局部麻醉下小切口完成腕横韧带松解。术前及术后定期随访至12个月并用GSS评分量表进行记录。结果患者术中均能良好耐受手术,术后随访未出现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术中5例患者因腕管内病变广泛需向近端延长切VI。与术前(21.32±0.36)的GSS评分相比术后随访的评分(2.40±0.04)明显降低:术后1月内患者疼痛和异常感觉减低最为显著;术后6~9月大鱼际萎缩无力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小切口手术是治疗腕管综合症有效可靠的方法,术后6个月腕部功能恢复良好,本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症 腕横韧带 GSS评分量表 小切口
下载PDF
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洋 王虎 单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61-63,6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7月-2014年7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掌部腕管综合征的患者中选取典型患者42例(45侧),采用掌部小切口切断腕横韧带的治疗方法,术后进行随访,使用GSS评分对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患... 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7月-2014年7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收治掌部腕管综合征的患者中选取典型患者42例(45侧),采用掌部小切口切断腕横韧带的治疗方法,术后进行随访,使用GSS评分对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排除2例(3侧)患者术中发现腕管内囊肿,改为传统切口手术,其余40例(42侧)患者手术均获得了成功,并且在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采用GSS评分标准对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疼痛、麻木感、夜醒、肌力减退、手指末端神经异感及总分进行评估[(5.65±0.89)、(3.79±1.06)、(2.67±0.67)、(4.49±0.95)、(3.35±0.78)、(20.10±4.65)比(0.94±0.50)、(0.86±0.35)、(O.35±0.09)、(1.00±0.40)、(O.46±0.20)、(3.61±0.06)分],术后随访评估分数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法治疗腕管综合征是一种效安全的手术方法,其具有手术时间相对较短、预后疗效比较好、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法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疗效
下载PDF
微创双切口在腕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水长 赵领峰 +3 位作者 朱宇 李毅 李高磊 董帅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双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3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20例大鱼际肌萎缩、捏力下降伴对掌功能障碍,均采用微创双切口治疗,术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患者... 目的探讨微创双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3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20例大鱼际肌萎缩、捏力下降伴对掌功能障碍,均采用微创双切口治疗,术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患者均无血管、肌腱及神经损伤,无血肿、弓弦状畸形等发生,平均随访2年,20例大鱼际肌萎缩得到明显改善,无瘢痕挛缩、烧灼样感和掌侧痛等症状发生。结论微创双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双切口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衣兰凯 李忠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8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腕管综合征减压、正中神经松解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位患者,112例腕管综合征均采用平行鱼际纹至腕横纹,沿腕横纹远侧向尺侧横行1~1.5cm的类"L"形切口。术中切开鱼际间筋膜及腕横韧带,注意保护正中神经掌支...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腕管综合征减压、正中神经松解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位患者,112例腕管综合征均采用平行鱼际纹至腕横纹,沿腕横纹远侧向尺侧横行1~1.5cm的类"L"形切口。术中切开鱼际间筋膜及腕横韧带,注意保护正中神经掌支及返之。正中神经一般不做外膜切开松解,如有明显狭窄及外膜纤维条索化,显微镜下单纯局部、阶段性外膜切开、切除,不做束膜松解,不缝合腕横韧带及鱼际间筋膜。采用无创伤可吸收线缝合皮肤。结果 105例患肢明显改善,麻木、无力、夜间疼痛感消失,手部推捏力正常。4例患肢夜间疼痛症状改善,手部对掌功能、握捏力恢复可,但仍有麻木无力。3例患肢显微镜下行神经外膜切开,松解后,麻木有改善,但疼痛感对掌功能及手部推捏力恢复欠佳。112例患肢随访3~18个月,均无术后墩柱部疼痛或复发加重,优良率为93.7%。结论改良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上完全能达到减压,松解得要求,能解决临床上腕管综合征常见的发病原因。如果存在正中神经狭窄或外膜纤维条索化,可显微镜下松解切除。如发现占位,腕骨结构异常,滑膜增生等造成的狭窄卡压,可适当延长切口解决致病原因。112例患肢经改良小切口腕管综合征,术后随访3~18个月均无墩柱部疼痛及复发再卡压形成,优良率为93.7%。因此,改良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可靠,外形美观,创伤小,无术后墩柱部疼痛,减少了术后复发及二次压迫的发生率,是值得推荐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小切口 腕管综合征
下载PDF
局麻下掌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承利 白大峰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讨局麻下掌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 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35例(39侧)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掌部小切口,切断腕横韧带、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前臂远端深筋膜,行腕管减压,... 目的 探讨局麻下掌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 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35例(39侧)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掌部小切口,切断腕横韧带、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前臂远端深筋膜,行腕管减压,局部注射激素,部分重度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正中神经外膜间断切开松解减压。结果 术中无神经、血管、肌腱损伤,术后无感染,无血肿形成,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2周拆线。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均未出现柱状痛,无屈肌腱弓弦样畸形发生,无手部握力下降。至随访结束:麻痛症状完全消失37侧.明显缓解1侧,仍有部分麻痛症状1侧。优33侧,良5侧,可1侧,差0侧,优良率为97.4%。结论 局麻下掌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 安全,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局麻 掌部小切口 激素
下载PDF
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42例临床体会
20
作者 刘建惠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分析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42例临床体会。方法 4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切开减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手功能、两点分辨觉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结果 42例患者未有严重并发症。手功能评分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 目的分析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42例临床体会。方法 4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切开减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手功能、两点分辨觉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结果 42例患者未有严重并发症。手功能评分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5%。42例患者共42只示指术后6个月两点分辨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感觉明显恢复(P=0.00)。术前VAS评分为(6.5±1.7)分,术后为(1.8±0.6)分,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是可行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减压 腕管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