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2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oracic small incision in radical operation for lung and esophageal cancer
1
作者 Dongming Lu Dong Wang Kaibao Han Chuansheng Zhang Yuan Zhou Hongzhi Sun Gang Xu Jianfeng Zhang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9年第10期596-598,共3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clinical value of thoracic small incision in radical operation for lung and esophageal cancer in assuring same treatment effects with conventional incision. Methods: Col...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clinical value of thoracic small incision in radical operation for lung and esophageal cancer in assuring same treatment effects with conventional incision. Methods: Collected data of patients was given radical operation for lung and esophageal cancer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1, 2006 to January 1, 2007, and performe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mong them, small incision group (improved group) was 143 cases, and conventional group was 167 cases including 6 cases which was changed from small incision to conventional incision in operation. Compared operation time, incision length,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drainage flow,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ed, recovery time of postoperative upper limb function, postoperative pai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tc. between both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group,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drainage flow, postoperative pain, recovery time of postoperative upper limb function in improved group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operation time and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ed betwee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Small incision in radical operation for lung and esophageal cancer is small trauma, and quick recovery after operation, treatment effects of it is basically similar to that of conventional operation method, however, its application is limited in few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tumor esophageal tumor radical operation thoracic small incision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perating Room in the Prevention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Orthopedic Aseptic Surgery
2
作者 Haiyan T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3年第4期94-99,共6页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role of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in the prevention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aseptic orthopedic surgery.Methods:68 patients that underwent aseptic orthopedic surgery in our hos...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role of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in the prevention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aseptic orthopedic surgery.Methods:68 patients that underwent aseptic orthoped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research group(n=34)and a control group(n=34)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ng room,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the optimized and modifi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ng room;then,the related indicator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average duration of surgery and length of stay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tress response indexe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4 hours after operation(P<0.05);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to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nursing staf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ng room for aseptic 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 infection,reduce the stress response caused by surgery,shorten the duration of surgery and length of stay,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which makes it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ng room Aseptic orthopedic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下载PDF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 on incision healing after lumbar spinal surgery with different TDP irradiation durations 被引量:2
3
作者 Feng Xiao Ren-Lian Jiang +1 位作者 Jun-Ru Chen Xue-Mei Long 《Frontiers of Nursing》 CAS 2018年第4期273-276,共4页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best "Te Ding Dian Ci Bo Pu Zhi Liao Qi"(TDP) irradiation duration to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nursing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Methods: A total of 34 eligible...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best "Te Ding Dian Ci Bo Pu Zhi Liao Qi"(TDP) irradiation duration to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nursing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Methods: A total of 34 eligibl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n=18) and the control group(n=16) between December 2015 and December 2016.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ies were combined to create an impersonal evaluation of incision pain score, time of stitches removal,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s,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subjective experience due to different TDP irradiation durations.Results: The incision pain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3.06±0.899 and 1.35±0.493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P< 0.05), whereas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2.46±1.127 and 1.0±0.707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up(P>0.05). The time of stitches removal and the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14.85±4.070 and 19.08±6.652, respectively, whereas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4.08±0.641 and 23.15±10.72(P>0.05),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degree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2.77±0.439, whereas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08±0.954(P< 0.05).Conclusions: TDP irradia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incision pain of patients after lumbar spinal surgery. The treatment group i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 satisf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P TDP irradiation duration patient satisfaction lumbar operation TIME incision pain PHYSIOTHERAPY
下载PDF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心脏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威 张艳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4期131-133,共3页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降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以减少心脏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根据非概率抽样方法选取在XXX医院心血管外科进行心脏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降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以减少心脏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根据非概率抽样方法选取在XXX医院心血管外科进行心脏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取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检测、切口感染率及感染控制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表明,治疗组病原菌检出率、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的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促进其愈合,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 心脏手术 切口感染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手术室管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春娟 管玉玲 +2 位作者 夏春 徐铭阳 穆国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管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 0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管理。比较两组护... 目的:分析手术室管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 0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使用手术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手术室管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使用手术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 手术室管理 感染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6
作者 罗茜 金鑫 +2 位作者 赵丽丽 张晨 张敏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939-945,共7页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系统在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及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基线资料可比性原则按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43例,机器人辅助甲状腺癌根治术)和对...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系统在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及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基线资料可比性原则按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43例,机器人辅助甲状腺癌根治术)和对照组(32例,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包括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引流量、手术时间等;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主要包括美观情况(NSS评分)、瘢痕情况(OS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NSS评分、手术切口高于对照组,但是住院时间、VAS评分、OSAS评分、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短暂性喉返神经损伤、短暂性声带麻痹发生率均为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性手术有同等效果,可有效清除淋巴结,改善甲状腺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但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癌根治术手术时间更长,切口却愈合地更好,更具有美观性,更能降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甲状腺癌根治术 切口愈合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胆结石伴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7
作者 陈少华 吴鸣蝉 叶惠珍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0期14-16,25,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4年4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2例胆结石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手术...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4年4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2例胆结石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胆结石 糖尿病 切口感染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8
作者 顾建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甲状腺瘤患者,将入院序列数作为分组基础,应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 目的 探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甲状腺瘤患者,将入院序列数作为分组基础,应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4.32±9.71)min、住院时间(4.35±0.74)d短于对照组的(62.03±10.02)min、(7.12±0.66)d,术中出血量(53.00±5.96)ml少于对照组的(85.97±6.80)ml,切口大小(4.53±0.46)cm小于对照组的(7.11±0.62)cm(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2.38±0.19)分,低于对照组的(5.09±0.48)分(t=28.753, P=0.000<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术后,观察组FT3(5.84±0.96)pmol/L、FT4(5.32±1.01)pmol/L高于对照组的(5.32±1.01)、(12.99±2.49)pmol/L, TSH(2.08±0.59)mU/L低于对照组的(2.57±0.76)mU/L(P<0.05)。观察组术后Cor水平为(251.62±13.31)μg/L,低于对照组的(283.06±10.61)μg/L(P<0.05)。观察组术后NE水平为(333.10±12.42)ng/L,低于对照组的(406.08±12.61)ng/L(P<0.05)。结论 对甲状腺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能够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改善手术过程中的指标、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应激情况,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手术相关指标 疼痛程度 并发症发生率 甲状腺功能 应激水平
下载PDF
经皮肤切口前路开眶术治疗眼眶深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马红利 李世洋 +3 位作者 李红梅 刘雪雁 张小牛 朱蕊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肤切口前路开眶摘除眼眶深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经皮肤切口前路开眶摘除直径大于2 cm眼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25例(25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 目的探讨经皮肤切口前路开眶摘除眼眶深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经皮肤切口前路开眶摘除直径大于2 cm眼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25例(25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球突出度改善情况。结果25例(25只眼)患者的肿瘤均顺利摘除。术中无大出血,术后除3只眼出现永久性瞳孔散大,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1眼复发。术后1、3、6个月BCVA分别为0.55±0.32、0.58±0.35、0.59±0.33,比术前0.37±0.16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各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眼球突出度分别为(15.36±3.74)mm、(13.12±1.05)mm、(13.07±1.16)mm,比术前(19.75±2.22)mm明显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有所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肤切口前路开眶无需切开眼眶骨壁就可以摘除眼眶深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眼眶 肌锥内 皮肤切口 手术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运用于骨科无菌手术中的效果及对切口感染的作用观察
10
作者 焦辛玲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在骨科无菌手术中的效果及对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于我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的84例患者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在骨科无菌手术中的效果及对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于我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的84例患者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比对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心理状况.结果: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19.05%,高于观察组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及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应用于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可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并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内痔原位结扎与脱垂位结扎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1
作者 陈礼平 王丽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40-44,共5页
目的 探讨内痔原位结扎与脱垂位结扎两种不同操作方法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M-M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收住院手术治疗的含有Ⅲ~Ⅳ期内痔的8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 目的 探讨内痔原位结扎与脱垂位结扎两种不同操作方法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M-M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收住院手术治疗的含有Ⅲ~Ⅳ期内痔的8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M-M术治疗,在结扎内痔时,观察组则采取原位结扎,对照组采用脱垂位结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水肿、皮赘残留、疗效、尿潴留、大出血及肛门狭窄情况。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便、术后1、7、14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便、术后1、7、14 d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后第1次排便,术后14 d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后7 d,对照组患者术后7 d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后7 d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水肿及皮赘残留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大出血及肛门狭窄;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术中原位结扎内痔较脱垂位结扎内痔,术后切口水肿及疼痛更轻,皮赘残留更少,疗效更佳,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内痔原位结扎术 切口水肿 皮赘残留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范依群 张奭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和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50例。...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和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5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早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理职能、精神状态、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职能、精神状态、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总愈合率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干预 胃肠道手术 生活质量 切口感染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Ⅱ类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张臣 王勇 赵山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4期4146-4149,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根治术后Ⅱ类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安康市中医医院接受NSCLC根治术后发生Ⅱ类切口感染的62例患者为感染组,另选取NSCLC根治术后未发生切...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根治术后Ⅱ类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安康市中医医院接受NSCLC根治术后发生Ⅱ类切口感染的62例患者为感染组,另选取NSCLC根治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85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根治术后发生Ⅱ类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采集感染组患者切口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组男39例,女23例,年龄(64.29±5.88)岁;对照组男49例,女36例,年龄(56.74±6.43)岁。两组患者性别、术中出血量、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开胸手术、有参观人员、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比大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NSCLC根治术后发生Ⅱ类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对62例NSCLC根治术后发生Ⅱ类切口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得到96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56.25%,以大肠埃希菌(27株,28.13%)为主;革兰阳性菌40株,占41.6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19.79%)为主;真菌2株,占2.08%。结论NSCLC根治术后发生Ⅱ类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是否有参观人员、是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均为NSCLC根治术后发生Ⅱ类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根治术 切口感染 病原菌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14
作者 周晓囡 李明净 王凯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4期56-59,共4页
目的:了解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此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行Ⅰ类切口手术的2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其围手术期预防... 目的:了解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此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行Ⅰ类切口手术的2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其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纳入的206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有12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占比58.25 %。抗菌药物的种类有9种,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最高,其次为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有33例在术前用药+术后48 h后用药,有28例术前用药+术后24 ~ 48 h内用药。120例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者共出现40例次用药不合理情况,其中术后48 h继续用药占比最高(30.00 %),其次为用药时机不合理(22.50 %),再次为药物类型选择不合理(15.00 %)。结论: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用药中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需加强监管、创建长效工作制度,从而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 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 现状调查
下载PDF
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低体温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15
作者 孟晋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究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低体温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1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86)及观察组(n=86)。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术室积极保... 目的探究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低体温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1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86)及观察组(n=86)。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低体温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3.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8%(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1%(P<0.05)。结论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剖宫产产妇低体温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从而确保手术安全性,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 剖宫产 低体温 切口感染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针状刀开窗术在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张小宾 焦振东 +2 位作者 赵少琪 惠鹏 金上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62-65,共4页
目的比较针状刀开窗术与弓状刀预切开术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宝鸡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42例AOSC行ERCP遭遇困难插管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针状刀开窗术与弓状刀预切开术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宝鸡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42例AOSC行ERCP遭遇困难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8例行针状刀开窗术患者纳入针状刀组,24例行弓状刀预切开术患者纳入弓状刀组。比较两组的术中相关指标(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手术时间)、临床相关指标(治疗费用、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OSC患者插管总成功率为92.86%。两组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状刀组的插管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弓状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状刀组的治疗费用少于弓状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状刀组的住院天数虽短于弓状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状刀开窗术在AOSC行ERCP遭遇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针状刀开窗术 弓状刀预切开术 困难插管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
下载PDF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刘智曼 吴丙广 李慧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4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与研究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与研究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创口长度更小(P<0.05)。结论选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方案治疗小儿股骨骨折患儿的效果更好,并发症少,缩短康复时间,临床中应用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股骨骨折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 并发症 手术时间 愈合时间 切口长度
下载PDF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147
18
作者 刘丽华 魏全珍 +2 位作者 张惠珍 钟馥霞 苏文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91-1092,共2页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切口感染高患率,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普外科2005年1月-2007年5月腹部手术2302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结果2302例腹部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113例次,感染率4.91%,...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切口感染高患率,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普外科2005年1月-2007年5月腹部手术2302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结果2302例腹部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113例次,感染率4.91%,在所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构成比为81.54%;术中送检标本的病原菌与术后切口分泌物的病原菌具有同种同源性。结论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彻底冲洗腹腔、加强手术环境卫生的监管、加强术后切口的观察和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条件致病菌 防范措施
下载PDF
111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53
19
作者 高筠 曹秀堂 +2 位作者 索继江 代伟 郝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7-398,共2页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探讨防范和减少外源性手术切口感染有效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03年1月1日-2006年5月31日,出院的外科手术患者发生的切口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4 286例外科手术患者中发...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探讨防范和减少外源性手术切口感染有效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03年1月1日-2006年5月31日,出院的外科手术患者发生的切口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4 286例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11例,感染率0.21%,占所有外科手术医院感染病例的33.44%。结论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是医院缩短外科患者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减少住院费用的瓶颈,同时也是医院内及医院之间医疗技术质量和管理质量比较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缓解患者住院难、治疗费用昂贵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措施
下载PDF
抗生素在预防胸外科择期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0
作者 崔少罡 陈维静 +3 位作者 常诚 白玲 谷晓军 李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预防胸外科择期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按Ⅰ、Ⅱ、Ⅲ类切口对635 例胸外科择期手术分组进行抗生素的种类、应用时机、术后疗程等方面切口感染率的统计比较。结果 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6% 、4.3...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预防胸外科择期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按Ⅰ、Ⅱ、Ⅲ类切口对635 例胸外科择期手术分组进行抗生素的种类、应用时机、术后疗程等方面切口感染率的统计比较。结果 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6% 、4.39% 、7.54% ;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0.05% 、3.23% 、2.83% 。术后抗生素应用疗程,Ⅰ、Ⅱ类切口感染率3 天以上无差异性,Ⅲ类切口感染率5 天以上无差异性。结论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在胸外科择期手术中有确实的临床意义;Ⅱ、Ⅲ类切口的预防性抗生素以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或三代喹诺酮类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抗生素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