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茯苓与黄芪随证施量策略在肾性水肿治疗中的运用
1
作者 孙文杰 徐坤元 +2 位作者 杨浩宇 姬航宇 连凤梅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5期532-535,共4页
外周水肿常为糖尿病肾病的首发症状,同时伴随蛋白尿、血压升高等异常指标,仝小林院士在准确调态使用靶方基础上,采用随证施量策略应用针对症靶(水肿)和标靶(肾功能指标)的中药茯苓和黄芪,多有弋获。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水肿 随证施量 茯苓 黄芪
下载PDF
基于《神农本草经》探究《伤寒论》茯苓量效规律
2
作者 李岩珂 马源 +3 位作者 王杨 罗绍东 研智 张文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均为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用药多继承于《神农本草经》之功效。从《伤寒论》张仲景对茯苓的临证应用可知,张仲景深得《神农本草经》中茯苓功效之要义,并在其基础上多有发挥。互参《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经... 《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均为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用药多继承于《神农本草经》之功效。从《伤寒论》张仲景对茯苓的临证应用可知,张仲景深得《神农本草经》中茯苓功效之要义,并在其基础上多有发挥。互参《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经文,将《伤寒论》中茯苓量效规律总结为3个层次:二两(31.2 g)及以上茯苓主利水化饮,平胃降气以伐水邪;一两至一两半(15.6~23.4 g)茯苓主利尿理气,健脾宁心以安心神;一两(15.6 g)及以下茯苓主健脾渗湿,通利三焦以散津液。将3个茯苓量效层次中蕴含的仲景对痰饮疾病的论治思想总结为温阳气,以标本兼顾;利小便,以通阳安神;存津液,以顾护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 茯苓 量效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仝小林运用茯苓、生白术、泽泻利脾湿经验 被引量:13
3
作者 段丽云 顾成娟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1期25-27,共3页
茯苓、生白术、泽泻是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的利脾湿三味小方。仝小林认为,现今多种疾病以脾虚湿困为基本病机。茯苓可利水渗湿,常用剂量为9~120 g;生白术可健脾燥湿,常用剂量为9~90 g;泽泻渗湿化浊,常用剂量为15~30 g。利脾湿三味小方用... 茯苓、生白术、泽泻是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的利脾湿三味小方。仝小林认为,现今多种疾病以脾虚湿困为基本病机。茯苓可利水渗湿,常用剂量为9~120 g;生白术可健脾燥湿,常用剂量为9~90 g;泽泻渗湿化浊,常用剂量为15~30 g。利脾湿三味小方用于代谢性疾病、内分泌、消化系统疾病等有脾湿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脾湿 茯苓 生白术 泽泻 仝小林
下载PDF
基于生信分析预测人参-茯苓药对治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小英 苗大兴 +3 位作者 符中柱 龚超超 袁盛兰 熊浩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3-92,共10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获取人参-茯苓药对治疗疾病的潜在靶点基因,挖掘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的基因数据芯片,预测人参、茯苓药对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GSE128449基因芯片,使用GEO2R在线分析软件设置P<0.01,lo...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获取人参-茯苓药对治疗疾病的潜在靶点基因,挖掘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的基因数据芯片,预测人参、茯苓药对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GSE128449基因芯片,使用GEO2R在线分析软件设置P<0.01,log2FC>1.5,得出差异基因。从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设置预测候选目标积分>20,P<0.05,获得人参-茯苓药对的化合物和可能干预的靶基因数,两者取交集获得药对治疗结直肠癌的靶点基因。使用PPI分析数据库STRING构建靶点互作(PPI)网络模型,采用Cyotoscape作图软件构建网络,利用CytoHubba插件进行Hub(核心)基因网络分析,采用R语言的Bioconductor包进行通路富集(KEGG)分析和生物过程(GO)分析。结果本实验从GEO2R中共获得CRC显著性高的基因890个(P<0.05),从BATMAN-TCM数据库中获得人参(Ginseng)293个化合物(其中138个化合物无结构信息),可能干预的靶基因1338个。茯苓(Indian Bread)共54个化合物(其中33个化合物无结构信息),可能干预的靶基因503个。两者交集共获得23个基因,分别为LEP、APOE、HTR3A、NPPA、TNF、PTGS2、HMBS、CREB1、AKR1C1、NFKB1、COX5A、RXRA、CAMK2D、PPARG、HDAC9、GABRA2、IL6、MAOB、NFIB、RAB3B、GRIN1、ADK、RRM2B。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代谢过程的积极调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死亡、细胞增殖的负调节等GO生物过程。主要调控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癌症中的转录失调途径等。结论人参-茯苓可能通过干预TNF、NFKB1、IL6、PTSG2等调控癌症相关和炎症相关途径来防治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茯苓 结直肠癌 生物信息分析 靶点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仝小林运用椿根白皮、黄柏、茯苓治疗黄带经验
5
作者 马旭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1期28-30,共3页
黄带为妇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仝小林院士认为,湿热内侵,损伤带脉,致秽浊之液下流是黄带的主要病机,治以清热止带,健脾利湿,椿根白皮、黄柏、茯苓是临床治疗黄带时常用的三味小方。方中椿根白皮清热燥湿止痒,常用量为9~15 g,黄柏清热解... 黄带为妇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仝小林院士认为,湿热内侵,损伤带脉,致秽浊之液下流是黄带的主要病机,治以清热止带,健脾利湿,椿根白皮、黄柏、茯苓是临床治疗黄带时常用的三味小方。方中椿根白皮清热燥湿止痒,常用量为9~15 g,黄柏清热解毒燥湿,常用量为9~30 g,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常用量为9~30 g。热邪重时可加知母、栀子等,湿邪偏胜可加生薏苡仁、陈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带 椿根白皮 黄柏 茯苓 仝小林
下载PDF
UPLC-ELSD法测定参芪茯苓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6
作者 赵泽林 吴琼 +3 位作者 张丽艳 李军 周祥 马四补 《贵州科学》 2022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建立参芪茯苓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Agilent proshell C18色谱柱(2.1×100 mm,2.7μm),流动相:乙腈-水,流速:0.2 mL·min^(-1),进样量:2μL,柱温:30℃,漂移管温度:40℃,气体压力:... 目的:建立参芪茯苓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Agilent proshell C18色谱柱(2.1×100 mm,2.7μm),流动相:乙腈-水,流速:0.2 mL·min^(-1),进样量:2μL,柱温:30℃,漂移管温度:40℃,气体压力:30 psi,氮气:0.2 mL·min^(-1),增益:30;测定参芪茯苓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0.2003~1.001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1.9225x+4.6687,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3.18%,RSD为0.57%,平均含量为0.2435 mg·g^(-1)。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参芪茯苓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茯苓片 UPLC-ELSD 黄芪甲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张仲景方中茯苓量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敏 何庆勇 +1 位作者 陈胤峰 王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311-4313,共3页
目的:探讨张仲景方中茯苓剂量与疗效的关系,为临床茯苓使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使用Excel数据库,控制相异率在3%以下,由双人双机独立录入方剂名、药物配伍、主治病症、茯苓总剂量、煎煮后药液总容积、单次服药容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张仲景方中茯苓剂量与疗效的关系,为临床茯苓使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使用Excel数据库,控制相异率在3%以下,由双人双机独立录入方剂名、药物配伍、主治病症、茯苓总剂量、煎煮后药液总容积、单次服药容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张仲景方中茯苓一次量为40、30、22.5、20、15、14、10.5、10、9、7.5、5、1.25g,以10、20g为界,将茯苓剂量分为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段。其中,茯苓在小剂量段有5首方剂,在中剂量段有12首方剂,在大剂量段有6首方剂。茯苓一次量的区间甚为广泛,从1.25g到40g不等。茯苓使用频率较高的一次量集中在10g-20g,占张仲景方汤药中茯苓方剂的52%。结论:茯苓小剂量健脾渗湿、化痰止泻;中剂量利尿理气、宁心定悸;大剂量利水消肿、平胃止呕。建议将相关教材规定的茯苓剂量采用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段的方式来描述,更有助于茯苓临床用药的细化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方剂 茯苓 量效关系
原文传递
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α7-nAChRs和mGluR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帅阳 盛宁 +3 位作者 陈芳 任映 杨金铎 王蓬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8-204,共7页
目的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信号传递相关蛋白α7-nAChRs和mGluR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92 mg/(kg·d)],参枝苓大剂量组[50 g/(kg·... 目的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信号传递相关蛋白α7-nAChRs和mGluR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92 mg/(kg·d)],参枝苓大剂量组[50 g/(kg·d)]、参枝苓中剂量组[25 g/(kg·d)]、参枝苓小剂量组[12.5 g/(kg·d)]。正常组为同月龄同背景野生型C57BL/6J小鼠。连续灌胃3个月,进行行为学跳台实验。实验结束后取海马组织,运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相关蛋白α7-nAChRs和mGluR5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α7-nAChRs的蛋白条带比正常组小鼠明显变窄,颜色变浅(P<0.01)、而mGluR5蛋白条带明显增宽,颜色变深(P<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各干预组α7-nAChRs蛋白条带增宽、颜色变深(P<0.05或P<0.01),mGluR5蛋白条带变窄、颜色变浅(P<0.05或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海马α7-nAChRs和mGluR5的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参枝苓口服液可能是通过调节小鼠海马CA1区突触中的关键蛋白,改善突触功能发挥减缓阿尔茨海默病(AD)大脑损伤,维持记忆获得能力,从而发挥抗痴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突触 参枝苓口服液 α7-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