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1
作者 黄金花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探讨用于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案。方法:依据入院时间将本院收治的12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分析影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探讨用于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案。方法:依据入院时间将本院收治的12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化Berger艾滋病耻辱量表(BH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并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年龄大于50岁、家庭年收入小于5万元、已婚和病程在10年以上是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高危因素(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BHSS分数更低,SSS更高(P<0.05)。结论: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较为多样化,及时干预避免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其恢复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AIDS患者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心理干预
下载PDF
产后抑郁心理的影响因素调查及个体化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李洁 钟巧诗 陈婉嫦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7期3862-3865,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心理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自然正常足月分娩的600例产妇中,通过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心理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自然正常足月分娩的600例产妇中,通过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等问卷调查筛选产后抑郁患者共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6例。2组术后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个体化心理干预(3个月)。比较产后抑郁患者(抑郁组,112例)与正常患者(正常组,488例)一般资料及SSRS评分,进一步筛选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比较2组干预治疗前后EPDS评分。结果抑郁组和正常组在年龄、夫妻关系、孕期抑郁情绪、产后不良事件发生、丈夫期盼生男孩程度、社会支持总分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中产妇孕期抑郁情绪、产后不良事件和丈夫期盼生男孩程度是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社会支持是产妇产后抑郁的保护性因素(P<0.05)。干预治疗后,2组EP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EPD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产妇孕期抑郁情绪、产后不良事件和丈夫期盼生男孩程度等,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影响因素 个体化心理干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心理因素在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金婧 张琦 冷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5-690,共6页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是以非旋转性主观眩晕和/或不稳感为核心症状,多具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倾向的慢性前庭异常综合征。近年来研究发现,PPPD患者在眩晕门诊中占有重要比例。作为...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是以非旋转性主观眩晕和/或不稳感为核心症状,多具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倾向的慢性前庭异常综合征。近年来研究发现,PPPD患者在眩晕门诊中占有重要比例。作为身心交互性疾病,心理因素对PPPD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系统整合心理因素和PPPD的相互作用机制、心理干预治疗方法及精神心理性疾病与PPPD共病的研究,旨在重视心理因素在PPPD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PPPD的诊治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心理因素 作用机制 干预治疗
下载PDF
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汪小蓉 黄嘉佳 罗娟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5期3019-3022,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出院后...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出院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出院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08.00±0.8),(106.00±0.7)mmHg,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出院后(125.33±0.9),(120.00±0.8)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31,116.67;P〈0.05);干预后及出院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能有效的纠正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不良的心里行为因素,提高血压控制率,从而帮助患者康复,降低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 难治性高血压 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