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渐新世-中新世东南亚干湿气候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
1
作者
胡建雄
黄恩清
田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1,共16页
新生代印尼海道的启闭对印度-太平洋暖池演化和大气环流模式变迁有重大影响。然而,受限于构造和古环境重建资料的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驱动机制还缺乏清晰的图景。本文梳理了孢粉记录、煤层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和生物地理演化...
新生代印尼海道的启闭对印度-太平洋暖池演化和大气环流模式变迁有重大影响。然而,受限于构造和古环境重建资料的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驱动机制还缺乏清晰的图景。本文梳理了孢粉记录、煤层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和生物地理演化等方面的证据,提出东南亚水文气候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发生重大调整的认识,即从渐新世的相对干旱条件转型为贯穿整个中新世的持续湿润状态。结合最近的模拟研究,认为东南亚水文气候演变同时受到全球因素和区域构造要素的影响。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和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早期,印尼海道的持续关闭可以通过限制太平洋-印度洋次表层水的交换,进而扩大太平洋一侧的温跃层深度以及经纬向的海表温度梯度,进一步增强沃克环流,最终可能促使东南亚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发生了干湿格局的转换,并抵消了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全球降温对区域水文气候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亟需更多的地质记录和模拟研究来准确厘定海道关闭-暖池演化-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循环
东南亚
渐新世-中新世
印尼海道
印度-太平洋暖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西-印支期中国南方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
被引量:
35
2
作者
陈洪德
侯明才
+1 位作者
刘文均
田景春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9-635,共7页
加里东运动以后,扬子和华夏陆块拼合成统一的华南板块。自早泥盆世至中二叠世茅口期,华南板块和西边的三江构造区开始了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海西运动,中国南方的沉积、构造演化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性质,盆地类型则从陆内裂陷盆地演变为被动...
加里东运动以后,扬子和华夏陆块拼合成统一的华南板块。自早泥盆世至中二叠世茅口期,华南板块和西边的三江构造区开始了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海西运动,中国南方的沉积、构造演化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性质,盆地类型则从陆内裂陷盆地演变为被动陆缘裂陷盆地。以东吴运动为标志,中国南方开始了印支运动,其板块活动转变为活动大陆边缘,进入到弧后盆地和前陆盆地阶段。因此,海西-印支运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构造旋回。据此,将海西-印支旋回划归为一个一级层序,再根据不同时期,盆地所处的演化阶段和盆地类型的差异,划分为6个二级层序。其中,二级层序SS1~SS5反映了海西期中国南方从陆内裂陷盆地到被动陆缘裂陷盆地所经历的初始拉张-拉张发展-停滞-成熟的全过程,而二级层序SS6却反映了印支运动早期弧后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形成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海西期
印支期
盆地演化
层序格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鲤鱼塘井田的古构造应力场及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
3
3
作者
易改危
王钟秀
+1 位作者
王文祥
钟建华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36-142,共7页
本文通过对洪山殿煤矿鲤鱼塘井田的38个节理观测点和54条断层资料的数理统计,结合显微构造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以及勘探线剖面的复原,恢复了该区三期古构造应力场,预测了可能存在的构造结构面,并对其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10,...
本文通过对洪山殿煤矿鲤鱼塘井田的38个节理观测点和54条断层资料的数理统计,结合显微构造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以及勘探线剖面的复原,恢复了该区三期古构造应力场,预测了可能存在的构造结构面,并对其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10,参考文献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地质
古构造
应力场
形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南变质核杂岩构造
被引量:
33
4
作者
杨中柱
孟庆成
+1 位作者
江
韩小平
《辽宁地质》
1996年第4期241-250,共10页
辽东半岛南部变质核杂岩构造展布于旅顺、大连、金州、庄河、普兰店地区。印支旋回太平洋板块对亚洲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岩浆活动在本区东部形成热隆起,诱使陆台中上元古界—古生界盖层自东向西滑移伸展.随伸展运动的进行,在太古宙变...
辽东半岛南部变质核杂岩构造展布于旅顺、大连、金州、庄河、普兰店地区。印支旋回太平洋板块对亚洲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岩浆活动在本区东部形成热隆起,诱使陆台中上元古界—古生界盖层自东向西滑移伸展.随伸展运动的进行,在太古宙变质杂岩顶部形成韧性剪切带;在盖层与基底不整合面形成剥离断层;在盖层内部形成中间韧性构造变形层和上部脆性构造变形层。在不同的构造层次中形成样式各异的构造群落,同时伴随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南
变质核杂岩构造
印支旋回
杂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渐新世-中新世东南亚干湿气候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
1
作者
胡建雄
黄恩清
田军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1,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近纪晚期印太暖池地区海道关闭与高纬冰盖演变的耦合机制研究”(2023YFF0803902)。
文摘
新生代印尼海道的启闭对印度-太平洋暖池演化和大气环流模式变迁有重大影响。然而,受限于构造和古环境重建资料的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驱动机制还缺乏清晰的图景。本文梳理了孢粉记录、煤层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和生物地理演化等方面的证据,提出东南亚水文气候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发生重大调整的认识,即从渐新世的相对干旱条件转型为贯穿整个中新世的持续湿润状态。结合最近的模拟研究,认为东南亚水文气候演变同时受到全球因素和区域构造要素的影响。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和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早期,印尼海道的持续关闭可以通过限制太平洋-印度洋次表层水的交换,进而扩大太平洋一侧的温跃层深度以及经纬向的海表温度梯度,进一步增强沃克环流,最终可能促使东南亚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发生了干湿格局的转换,并抵消了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全球降温对区域水文气候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亟需更多的地质记录和模拟研究来准确厘定海道关闭-暖池演化-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水文循环
东南亚
渐新世-中新世
印尼海道
印度-太平洋暖池
Keywords
hydrological
cycle
Southeast Asia
Oligocene-Miocene epoch
indo
nesian Seaway
indo
-Pacific Warm Pool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西-印支期中国南方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
被引量:
35
2
作者
陈洪德
侯明才
刘文均
田景春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9-635,共7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构造地质学"建设基金资助项目(SZD0408)
文摘
加里东运动以后,扬子和华夏陆块拼合成统一的华南板块。自早泥盆世至中二叠世茅口期,华南板块和西边的三江构造区开始了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海西运动,中国南方的沉积、构造演化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性质,盆地类型则从陆内裂陷盆地演变为被动陆缘裂陷盆地。以东吴运动为标志,中国南方开始了印支运动,其板块活动转变为活动大陆边缘,进入到弧后盆地和前陆盆地阶段。因此,海西-印支运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构造旋回。据此,将海西-印支旋回划归为一个一级层序,再根据不同时期,盆地所处的演化阶段和盆地类型的差异,划分为6个二级层序。其中,二级层序SS1~SS5反映了海西期中国南方从陆内裂陷盆地到被动陆缘裂陷盆地所经历的初始拉张-拉张发展-停滞-成熟的全过程,而二级层序SS6却反映了印支运动早期弧后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形成发展历程。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海西期
印支期
盆地演化
层序格架
Keywords
south of China
Hercynian
cycle
indo
-Chinese epoch
basin typ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鲤鱼塘井田的古构造应力场及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
3
3
作者
易改危
王钟秀
王文祥
钟建华
机构
湘潭矿业学院地质系
出处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36-142,共7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洪山殿煤矿鲤鱼塘井田的38个节理观测点和54条断层资料的数理统计,结合显微构造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以及勘探线剖面的复原,恢复了该区三期古构造应力场,预测了可能存在的构造结构面,并对其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10,参考文献5。
关键词
煤矿
地质
古构造
应力场
形成
Keywords
paleotectomic stress field
indo—sinan cycle
I period SN compressive stress
Ⅱ period 'NW—SE compressive stress
Yanshan—Hiamlayan
cycle
Ⅲ period EW compressive stress
分类号
TD163.1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南变质核杂岩构造
被引量:
33
4
作者
杨中柱
孟庆成
江
韩小平
机构
地质矿产部辽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出处
《辽宁地质》
1996年第4期241-250,共10页
文摘
辽东半岛南部变质核杂岩构造展布于旅顺、大连、金州、庄河、普兰店地区。印支旋回太平洋板块对亚洲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岩浆活动在本区东部形成热隆起,诱使陆台中上元古界—古生界盖层自东向西滑移伸展.随伸展运动的进行,在太古宙变质杂岩顶部形成韧性剪切带;在盖层与基底不整合面形成剥离断层;在盖层内部形成中间韧性构造变形层和上部脆性构造变形层。在不同的构造层次中形成样式各异的构造群落,同时伴随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
关键词
辽南
变质核杂岩构造
印支旋回
杂岩
Keywords
South Liaoning
Metamorphic core-complex structure
indo
-Chinese
cycle
分类号
P588.36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渐新世-中新世东南亚干湿气候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
胡建雄
黄恩清
田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西-印支期中国南方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
陈洪德
侯明才
刘文均
田景春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鲤鱼塘井田的古构造应力场及形成机理探讨
易改危
王钟秀
王文祥
钟建华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199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辽南变质核杂岩构造
杨中柱
孟庆成
江
韩小平
《辽宁地质》
1996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