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rly Eocene leucocratic sill/dike swarms in the Gangdese belt, southern Tibet: Tectonic implications for Indo-Asian collision 被引量:3
1
作者 Xu-xuan Ma Li-E Gao +2 位作者 Zhong-bao Zhao Xi-jie Chen Hai-bing Li 《China Geology》 2021年第1期56-66,共11页
The timing of the initial Indo-Asian collision is a subject of debate for a long time.Besides,the magmatic trace of the collisional process is also unclear.In the present study,the authors report Early Eocene leucocra... The timing of the initial Indo-Asian collision is a subject of debate for a long time.Besides,the magmatic trace of the collisional process is also unclear.In the present study,the authors report Early Eocene leucocratic sill/dike swarms in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Nymo intrusive complex of the Gangdese belt,southern Tibet.The Nymo intrusive complex was emplaced at ca.50–47 Ma and surrounded by the metamorphosed Jurassic-aged Bima Formation volcano-sedimentary sequence along its northern side.At outcrops,the leucocratic sills/dikes intruded along or truncated the deformed foliations of the host Bima Formation,which has been subject to high-temperature amphibolite-facies metamorphism at ca.50–47 Ma.Detailed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zircon grains of the leucocratic sills/dikes have core-mantle textures.The cores yield the Jurassic ages comparable to the protolith ages of the Bima Formation.In contrast,the mantles of zircon grains yield weighted mean ages of ca.49–47 Ma,representing the crystallization timing of these leucocratic sills/dikes.The coeval ages for the Nymo intrusive complex,the high-temperature metamorphism,and the leucocratic sills/dikes indicate that a close relationship exists among them.The authors tentatively suggest that these leucocratic sills/dikes were genera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Jurassic-aged Bima Formation volcanic rocks,triggered by the high heat from the magma chamber of the Nymo intrusive complex.This Early Eocene tectono-thermal event of coeval magmatism,metamorphism and partial melting was most likely formed during the Indo-Asian collisional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cocratic sill/dike swarm Early Eocene indo-asian collision GANGDESE Tibet China
下载PDF
“四方安全对话”的升级与限度——以美日印澳在联合国大会投票为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倩 《东南亚研究》 2023年第2期101-126,156,157,共28页
拜登政府执政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持续升级。本研究以1991—2021年四国在联合国大会的2276个有效投票数据为统计样本,采用投票一致性指数、投票凝聚力指数以及投票背离指数系统考察美日印澳四边、三边、双边组合的投票水平以及... 拜登政府执政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持续升级。本研究以1991—2021年四国在联合国大会的2276个有效投票数据为统计样本,采用投票一致性指数、投票凝聚力指数以及投票背离指数系统考察美日印澳四边、三边、双边组合的投票水平以及“四方安全对话”机制重启后的涉华投票与立场偏好。研究发现,美日印澳的投票一致性显著低于作为对照组的北约,尚不具备军事同盟的集体安全属性。在准同盟关系中,日澳凝聚力最高,美印凝聚力最低。在同盟关系中,美澳凝聚力略高于美日同盟,但显著低于作为对照组的美英、美法同盟。在涉华投票与立场偏好方面,美澳完全一致,日本次之,印度最弱。印太地区的双重结构性矛盾推动了“四方安全对话”的升级,但其安全供给能力尚无法满足成员国的差异性安全需求,“亚洲版北约”难以成形。对于中国而言,理性开放的外交理念与外交实践是弱化地区安全挑战、塑造印太地区稳定和繁荣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印澳 四方安全对话 印太 联合国大会投票 亚洲版北约
下载PDF
俄乌冲突下东亚安全格局新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玉军 《东北亚学刊》 2023年第2期21-33,146,共14页
俄乌冲突不仅对欧洲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给包括东亚在内的亚太地区安全局势带来多重外溢效应。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东亚地区的既有矛盾进一步发酵,东亚安全格局出现令人关注的新趋势: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疑虑进一步上升;美国加紧构... 俄乌冲突不仅对欧洲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给包括东亚在内的亚太地区安全局势带来多重外溢效应。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东亚地区的既有矛盾进一步发酵,东亚安全格局出现令人关注的新趋势: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疑虑进一步上升;美国加紧构筑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跨区域的印太安全机制;国家间不信任感上升,促使东亚地区军备竞赛日趋激烈,并有可能陷入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在世界大变局下,中国需要厘清根本战略利益与地区安全趋势,冷静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想”创造良好的国际与周边安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东亚地区 安全格局 印太战略 同盟体系 军备竞赛
下载PDF
美韩同盟70年:走向“全球全面战略同盟”的态势
4
作者 孙茹 姚棣文 《东北亚学刊》 2023年第6期1-18,145,共19页
2023年是美韩缔结同盟70周年。两国关系朝全球、全面、战略同盟方向演进,同盟对美、韩两国的战略重要性上升。美韩同盟合作地理范围超越朝鲜半岛,向亚太地区和全球扩展;同盟合作领域不断延伸,从冷战时期军事同盟扩展到经济同盟、技术同... 2023年是美韩缔结同盟70周年。两国关系朝全球、全面、战略同盟方向演进,同盟对美、韩两国的战略重要性上升。美韩同盟合作地理范围超越朝鲜半岛,向亚太地区和全球扩展;同盟合作领域不断延伸,从冷战时期军事同盟扩展到经济同盟、技术同盟、价值观同盟。尹锡悦政府提出构建“全球全面战略同盟”,取得一定进展:美国重申对韩核保护,“延伸威慑”升级。美韩协调推进“印太战略”、全球性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科技、价值观合作。展望未来,“全球全面战略同盟”构建仍面临多重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韩同盟 全球全面战略同盟 东北亚安全 印太战略 中韩关系 中美关系
下载PDF
日本对外经济战略调整动机及其对华启示
5
作者 王豪 姚阳迪 《日本研究》 2023年第3期74-85,共12页
安倍晋三二次拜相后,日本开启了本轮对外经济战略调整。本轮调整呈现出了推动高标准经贸规则普世化、追随美国全球经济战略调整、重视务实性区域合作等三大特点。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的爆发刺激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加速演... 安倍晋三二次拜相后,日本开启了本轮对外经济战略调整。本轮调整呈现出了推动高标准经贸规则普世化、追随美国全球经济战略调整、重视务实性区域合作等三大特点。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的爆发刺激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加速演化。当前日本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基于国际竞争、国内改革和地缘政治三方面动机考量。分析日本战略调整的特点及其本质,对中国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经济战略 日欧EPA 印太经济框架(IPEF) 东亚生产网络
下载PDF
印度-亚洲碰撞:从挤压到走滑的构造转换 被引量:87
6
作者 许志琴 王勤 +9 位作者 李忠海 李化启 蔡志慧 梁凤华 董汉文 曹汇 陈希节 黄学猛 吴婵 许翠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共23页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崛起、青藏高原的生长、两倍于正常地壳厚度的巨厚陆壳体,以及大量青藏高原腹地的物质沿着大型走滑断裂朝东、东南、西的方向逃逸。印度-亚洲碰撞如何造成板块汇聚边界由挤压到走滑的构造转换对认...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崛起、青藏高原的生长、两倍于正常地壳厚度的巨厚陆壳体,以及大量青藏高原腹地的物质沿着大型走滑断裂朝东、东南、西的方向逃逸。印度-亚洲碰撞如何造成板块汇聚边界由挤压到走滑的构造转换对认识大陆岩石圈的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喜马拉雅造山带及青藏东南缘~55Ma以来的构造、变质、岩浆记录,发现高喜马拉雅的挤出起始于始新世加厚的喜马拉雅造山带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受控于渐新世以来同期发育的向南逆冲和平行造山带的韧性伸展,并建立了高喜马拉雅“三维挤出”构造模式。晚始新世以来,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的物质通过“岩石圈横弯褶皱和壳内解耦”的运动学机制,围绕东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并向青藏高原东南缘逃逸。结合东南亚板块重建的资料,我们认为:印度-亚洲的“陆-陆碰撞”到印度洋板块一亚洲东南大陆的“洋-陆俯冲”的转换是导致从印度-亚洲主碰撞带的挤压到青戚东南缘走滑转换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亚洲碰撞 喜马拉雅造山带 青藏高原东南缘 逆冲断层 走滑断裂 拆离层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 被引量:74
7
作者 许志琴 杨经绥 +6 位作者 侯增谦 张泽明 曾令森 李海兵 张建新 李忠海 马绪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共42页
近10年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尤其在特提斯演化和青藏高原生长方面取得若干进展,包括(1)"青藏高原——造山的高原"理念的提出;(2)青藏高原特提斯体制和构造格架的再造;(3)新特提斯... 近10年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尤其在特提斯演化和青藏高原生长方面取得若干进展,包括(1)"青藏高原——造山的高原"理念的提出;(2)青藏高原特提斯体制和构造格架的再造;(3)新特提斯蛇绿岩中原位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群的重大发现;(4)新特提斯洋盆俯冲新机制的揭示;(5)印度/亚洲碰撞的早期岩浆和喜马拉雅折返中的作用;(6)喜马拉雅三维碰撞造山机制和折返全过程的初步建立;(7)青藏高原东南缘物质逃逸的新机制——"弯曲与地壳解耦"的提出;(8)青藏高原俯冲型、碰撞型及陆内型片麻岩穹窿;(9)青藏高原东缘汶川强震的构造背景和强震机制;(10)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模式;(11)印度/亚洲碰撞过程的数值模拟。综述和集成上述成果是为了与同行们交流磋商,进一步共同发展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理论,向国际地学前沿的冲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陆动力学 特提斯体系 印度-亚洲碰撞
下载PDF
滇西北北衙金多金属矿田的成岩成矿作用:对印-亚碰撞造山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45
8
作者 薛传东 侯增谦 +3 位作者 刘星 杨志明 刘勇强 郝百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7-472,共16页
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是藏东-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中南段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发育一个与富碱斑岩密切相关的金多金属成矿系统。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矿田内的成岩成矿作用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探讨其与印-亚碰撞造山过程的响应... 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是藏东-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中南段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发育一个与富碱斑岩密切相关的金多金属成矿系统。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矿田内的成岩成矿作用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探讨其与印-亚碰撞造山过程的响应关系。富碱斑岩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其源区是喜马拉雅期印-亚碰撞造山造成的软流圈向东挤出汇聚使大规模走滑断裂活化,诱发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壳幔过渡层,成岩年龄可分为第一期(65~59Ma)、第二期(36~32Ma)、第三期(26~24Ma)和最晚期(3.8~3.6Ma)等4期,其中第二、三期与富碱岩带北段的两期岩浆集中活动时期基本吻合,形成的斑岩对金多金属成矿较为有利。区内金多金属矿床可划分为三个矿床类型和七个矿床亚类,即与喜马拉雅早—中期斑岩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Ⅰ),包括接触带夕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充填型(及熔浆型)金多金属矿床;与喜马拉雅第三期斑岩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Ⅱ),包括爆破角砾岩型和叠加热液改造型金多金属矿床;以及与喜马拉雅期表生作用有关的风化堆积型金矿床(Ⅲ),包括古砂矿型和红色粘土型金矿床。Ⅰ、Ⅱ类型矿床受富碱斑岩及伴生的 NE 到 NNE 向断裂控制,赋存于富碱斑岩体内、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围岩的层间破碎带或构造裂隙带中,在成因和空间上与斑岩及隐爆角砾岩等密切有关。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幔,围岩地层只是提供了成矿的空间,不同类型的矿体之间呈"贯通式"的时间和空间关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热液型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先期形成矿床明显受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但矿化分布和成矿元素组合仍表现为以斑岩为中心,存在 CuAu(Mo)多金属→FeCuAuPbZn 多金属→AuPhZnAg 多金属的分带特征。从最早期含金铁矿床形成之后,原生金矿的次生富集和表生成矿作用就已开始,并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风化-堆积型金矿床。其中,古红色粘土型金矿床的成矿主要发生在始新世到渐新世,河-湖相古砂金矿床形成于23~5Ma 期间,红色粘土型(残坡积型)金矿床可从始新世一直延续至今。通过与区域斑岩成岩成矿演化时序的对比,提出与藏东-金沙江-哀牢山斑岩成矿带上的众多矿床一样,北衙矿田内的成岩成矿作也是喜马拉雅期印-亚陆陆碰撞造山带成岩成矿作用在东南缘构造转换带的远程效应,记录了印-亚大陆碰撞造山的详细过程。因而,该矿田深部及外围地区,仍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盐源-丽江断裂带可能也是一务与藏东-金沙江.哀牢山斑岩成矿带联系密切而又相对独立的富碱斑岩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作用 富碱斑岩 印.亚陆陆碰撞造山过程 喜马拉雅期 北衙金多金属矿田 滇西北
下载PDF
印度—亚洲碰撞带东段喜马拉雅期铜—钼—金矿床Re-Os年龄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107
9
作者 曾普胜 侯增谦 +1 位作者 高永峰 杜安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84,共13页
青藏高原东段三个斑岩型矿床(玉龙、马厂箐和西范坪)产出于大陆碰撞环境,与喜马拉雅期埃达克质斑岩有关,并为新生代大规模走滑断裂所控制。在印度-亚洲碰撞带东部3个斑岩Cu-Mo—Au矿床已识别出3个明显的成矿幕次:①玉龙矿区,石英... 青藏高原东段三个斑岩型矿床(玉龙、马厂箐和西范坪)产出于大陆碰撞环境,与喜马拉雅期埃达克质斑岩有关,并为新生代大规模走滑断裂所控制。在印度-亚洲碰撞带东部3个斑岩Cu-Mo—Au矿床已识别出3个明显的成矿幕次:①玉龙矿区,石英绢云母蚀变带中的硫化物石英脉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40.1±1.8Ma,与赋矿围岩二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年龄40.9±0.1Ma一致,表明Cu—Mo矿化发生在斑岩岩浆作用的晚期阶段(约40Ma),但热液系统至少延长到约36Ma,热液系统持续时间大于4Ma,其间,构造控制的高级泥化蚀变叠加于早期斑岩型矿体中高硫化物矿化之上形成富矿体。②马厂箐矿区,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35.8±1.6Ma,与容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和全岩Rb—Sr年龄(35~36Ma)一致,但早于含金石英正长斑岩的全岩K—Ar年龄(31~32Ma),表明马厂箐斑岩热液系统的寿命为约4Ma,其间,约36Ma有钾硅酸盐蚀变和Cu-Mo矿化,而同Au矿化密切的高级泥化蚀变发生在晚期(31~32Ma)。③西范坪矿区,钾硅酸盐蚀变带内辉钼矿等时线年龄32.1±1.6Ma最年轻,晚于热液蚀变黑云母和角闪石的K—Ar年龄33.5~34.6Ma,很可能反映了斑岩热液系统在约32Ma终止,如此短时的热液系统正是导致西范坪绢云母化蚀变微弱和高级泥化蚀变的缺失的原因。斑岩热液系统的寿命与矿床金属吨位(规模)的正相关,本区巨量玉龙斑岩铜矿可能与其热液活动时期延长有关。而热液系统的延长又与多期次的岩浆侵入有关。因此,从走滑挤压场(55~40Ma)到走滑拉张场(24~17Ma)的构造应力转换期内,幕式的应力松弛引起多期岩浆侵入是导致印度亚洲碰撞带内热液系统的延长和叠加成矿作用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成矿年龄 斑岩Cu-Mo-Au矿床 印度-亚洲碰撞带东部 喜马拉雅期 西藏
下载PDF
滇西北中甸陆家村石英二长斑岩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薛传东 骆少勇 +5 位作者 宋玉财 杨志明 韩艳伟 黄琴辉 李敬 魏爱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45-1855,共11页
滇西北中甸陆家村石英二长斑岩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最南端、金沙江断裂带与扬子地台交汇部位,侵入于中三叠统浅变质的砂泥质板岩、泥质粉砂岩及蚀变玄武岩中。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两件锆石增生边的年龄分别为35.6±1.4Ma(MS... 滇西北中甸陆家村石英二长斑岩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最南端、金沙江断裂带与扬子地台交汇部位,侵入于中三叠统浅变质的砂泥质板岩、泥质粉砂岩及蚀变玄武岩中。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两件锆石增生边的年龄分别为35.6±1.4Ma(MSWD=0.36,N=4)、36.7±0.8Ma(MSWD=1.80,N=8),平均为36.2±1.3Ma(MSWD=0.35,N=12),代表了岩浆侵位结晶时代;继承性锆石年龄在413~61.2Ma之间变化,分别代表了早期岩浆侵位和捕获基底围岩碎屑锆石的年龄,反映其多种来源并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结合岩体锆石SHRIMP定年结果、产出地质背景及区域对比,认为陆家村石英二长斑岩浆侵位于印-亚大陆晚碰撞阶段,是藏东-金沙江-红河新生代富碱斑岩带的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喜马拉雅期陆陆碰撞导致壳幔过渡层大规模侧向迁移引起的地幔上涌和中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是青藏高原东缘构造转换带对主碰撞带造山作用过程响应的记录。该认识为深入了解中甸-丽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约束,也确认本区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二长斑岩 锆石SHRIMPU-PB定年 喜马拉雅期 印-亚碰撞造山作用 中甸陆家村 滇西北
下载PDF
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洲南部夏季风的关系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黎娟 郭帅宏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3,共14页
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向外长波辐射资料讨论了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洲南部夏季风的关系。发现南亚高压建立偏早年其建立过程时间长,中南半岛高空反气旋环流强,建立开始前位于... 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向外长波辐射资料讨论了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洲南部夏季风的关系。发现南亚高压建立偏早年其建立过程时间长,中南半岛高空反气旋环流强,建立开始前位于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上空的反气旋环流中心位置较为偏西;偏晚年南亚高压建立过程时间短,中南半岛高空反气旋环流弱,建立开始前西太平洋上空无闭合的反气旋性环流中心。南亚高压建立的早晚与中南半岛地区对流建立发展关系密切,当中南半岛地区对流建立发展较早时,南亚高压建立较早;反之,对流建立发展偏晚时,南亚高压建立偏晚。南亚高压建立早晚年,亚洲南部夏季风的爆发存在明显差异。南亚高压建立偏早年,孟加拉湾东部—中南半岛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建立偏晚年,孟加拉湾东部—中南半岛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晚,因此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早晚对后期亚洲南部夏季风的爆发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高压 中南半岛 年际变化 亚洲南部夏季风
下载PDF
亚洲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对全球和亚洲气候变化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2
作者 李建平 任荣彩 +7 位作者 齐义泉 王法明 陆日宇 张培群 江志红 段晚锁 于非 杨永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8-538,共21页
围绕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亚洲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预定的总体研究内容和科学目标,项目执行两年多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科研成果。关于气候动力学方面,项目揭示了热带印度洋... 围绕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亚洲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预定的总体研究内容和科学目标,项目执行两年多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科研成果。关于气候动力学方面,项目揭示了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海温变化是全球热带气候年代际变化的重要驱动力,是全球尺度副热带干旱的重要调控器;发现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存在冷舌模态,它是一个海气耦合模态,阐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其对ENSO型态变异的作用及影响东亚气候的机理;揭示了青藏高原热力强迫的异常特征及其气候效应;提出了水平非均匀基流中行星波传播的理论,研究了其在不同东亚夏季风背景下的传播特征。关于气候预测方法方面,提出了若干有物理基础的气候预测方法,如尺度分离的降尺度预测新方法、基于北大西洋涛动(NAO)—ENSO的东亚夏季风预测模型、基于南半球环状模的东亚气候预测模型等,为业务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关于观测方面,项目在亚洲区域海气补充观测和海洋资料同化方面也取得突出进展,成功进行了南海18°N断面海洋综合观测,为形成我国第一条南海断面长期海气观测打下了基础。在国际合作方面,项目还继续推动和领导了"亚洲季风年"(AMY2007-2012)与"东亚气候模拟"国际计划,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气相互作用 年代际气候变化 东亚季风 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 气候预测 ENSO
下载PDF
“9·11”事件后美国反恐战略对南亚安全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29,共7页
“9.11”事件及布什政府的反恐战略推动美国关注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印度与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成为美国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印度、巴基斯坦加入反恐盟约并不能使印巴危机缓解,在美国反恐战略和印巴“核因素”的双重制约... “9.11”事件及布什政府的反恐战略推动美国关注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印度与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成为美国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印度、巴基斯坦加入反恐盟约并不能使印巴危机缓解,在美国反恐战略和印巴“核因素”的双重制约下,2002年印巴军事对峙最后成为双方解决争端、实现和平的难得机会,致使“9.11”事件及其后续发展成为推动南亚和平进程的重要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11”事件 南亚安全 印巴关系 克什米尔 核威慑
下载PDF
亚澳“大陆桥”地区降水和对流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黎娟 何金海 +1 位作者 管兆勇 温敏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9-386,共8页
使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 1980~ 1997年TBB资料、NCEP/NCAR 4 0a再分析资料及CMAP降水资料 ,分析了亚澳“大陆桥”地区降水和对流活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发现苏门答腊地区降水和对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4月底~ 5月初(2 5候 )雨区沿“... 使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 1980~ 1997年TBB资料、NCEP/NCAR 4 0a再分析资料及CMAP降水资料 ,分析了亚澳“大陆桥”地区降水和对流活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发现苏门答腊地区降水和对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4月底~ 5月初(2 5候 )雨区沿“大陆桥”和中南半岛西海岸迅速北移 ,对流也有类似特征 ,正是对流移动的突然加速 ,对随后中南半岛对流增强有直接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 ,苏门答腊地区对流的强 (弱 )与海温异常及纬圈环流的变化相联系 ,由于正好位于两个热力直接环流 (Walker和反Walker)耦合区的苏门答腊地区对流增强 ,使得垂直环流的上升支增强 ,导致整个环流强度发生变化 ,引起赤道西风增强 ,进而影响中南半岛对流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澳“大陆桥”苏门答腊 中南半岛对流SST赤道西风
下载PDF
印度“东进”的战略逻辑及其变迁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思灵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77-94,155-156,共20页
印度"东进"是一个战略系统,其要素由南亚地区战略、从"向东看"到"向东行动"、"印太战略"等构成。南亚地区战略构成了印度"东进"的基础,从"向东看"到"向东行动"... 印度"东进"是一个战略系统,其要素由南亚地区战略、从"向东看"到"向东行动"、"印太战略"等构成。南亚地区战略构成了印度"东进"的基础,从"向东看"到"向东行动"体现了印度在"东进"上的心态与行为变化,"印太战略"则更加明确了印度"东进"的战略形态与内容。印度"东进"的战略逻辑由一般性战略逻辑和特殊性战略逻辑构成,这两种逻辑的根本目的都是服务于印度成为世界大国的目标。在它们的共同推动下,印度"东进"的战略逻辑发生了显著变迁,呈现出从普遍排他性到特定排他性、从经济为主到安全建构、从非结盟到结盟行为体、从地区权力到全球权力等方面的变化。印度"东进"对中国的影响显而易见,其逻辑决定了中印关系的互信程度将长期保持很低,甚至是赤字的水平,在地缘政治安全方面也给中国造成一定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东进” 战略逻辑 南亚地区战略 印太战略 中印关系
下载PDF
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早期碰撞过程与动力学模型——来自西藏冈底斯新生代火成岩证据 被引量:100
16
作者 侯增谦 莫宣学 +3 位作者 高永丰 杨志明 董国臣 丁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33-1248,共16页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其隆升历史,本文主要立足于西藏冈底斯带新生代岩浆岩,研究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早期阶段的关键岩石记录、详细碰撞过程和深部动力机制。西藏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贯穿于主碰撞造山过程的始终,形成规模巨大...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其隆升历史,本文主要立足于西藏冈底斯带新生代岩浆岩,研究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早期阶段的关键岩石记录、详细碰撞过程和深部动力机制。西藏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贯穿于主碰撞造山过程的始终,形成规模巨大的冈底斯火成岩浆岩带,其中,火山活动形成著名的林子宗第三纪火山岩系(64~43Ma),岩浆作用则形成3个时间连续、但组合不同的岩浆序列,即:1壳源花岗岩组合(65~50Ma)、2正εNd花岗岩-辉长岩组合(52~47Ma)和3幔源玄武质次火山岩-辉绿岩组合(53~42Ma)。林子宗第三纪火山岩系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对接碰撞之后(~65Ma),不整合覆盖于中生代褶皱构造层之上,中下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火山岩显示岛弧/陆缘弧地球化学特征,主要来自于洋壳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形区,上部钾玄岩系火山岩则更多地显示壳源特征。壳源花岗岩主要侵位于冈底斯东段腾冲地区,成因类型为白云母过铝花岗岩和富钾钙碱性花岗岩,其高(87Sr/86Sr)i(>0.710)和低εNd(<-7)同位素组成反映其源于碰撞加厚的砂泥质地壳的深熔作用。正εNd值(+2^+5)花岗岩和辉长岩沿冈底斯带成对侵位,花岗岩具有埃达克岩与弧花岗岩过渡特征,其形成有较多的幔源物质贡献;辉长岩正εNd值特征(+2.5^+7.0)、REE平坦型或弱富集型以及亏损大部分不相容元素(Nb,P,Ti,U,Th,LREE)特征,反映软流圈地幔对岩浆形成产生重要贡献。幔源玄武质次火山岩主要为钙碱性岩系,REE平坦型,低(87Sr/86Sr)i(<0.7060)、高εNd(高达+4.3),同位素组成接近于MORB,证明其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根据这些构造-岩浆事件的时空分布、岩石组合特征、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岩浆演变序列,提出了一个青藏高原大陆碰撞的四阶段演化模式。这个模式强调了170~60Ma,新特提斯洋板片回转,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65Ma),并导致加厚地壳深熔;260~54Ma,印度大陆板片向北陡深俯冲,下地壳缩短加厚,地壳深熔作用持续;353~41Ma,新特提斯洋板片发生断离,并向下拆沉。软流圈物质透过板片断离窗上涌,诱发地幔楔、上覆加厚的镁铁质下地壳熔融;4陡深俯冲的印度大陆板片因特提斯洋板片断离而发生折返,开始低角度俯冲(<40Ma),导致高原内部的陆内俯冲、走滑剪切与地壳缩短,造成冈底斯岩浆间断(40~26Ma)和拉萨地体初始抬升。因此,在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中,主碰撞期造山(65~41Ma)的动力机制主要是印度大陆板片的陡角度俯冲和特提斯洋板片断离,晚碰撞期造山(40~26Ma)的动力机制主要为印度大陆板片的低角度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冈底斯岩浆岩 岩石地球化学 大陆俯冲与板片断离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再保证与再地区化:“印太战略”背景下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若楠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32-152,157-158,共23页
2017年以来,美国及其盟友相继推出了“印太战略”,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显著加剧。由于美国拓展了对华竞争的领域、增加了竞争强度,中国面临的军事安全威胁、集团政治压力和产业脱钩风险都有所增加。因此,稳定和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 2017年以来,美国及其盟友相继推出了“印太战略”,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显著加剧。由于美国拓展了对华竞争的领域、增加了竞争强度,中国面临的军事安全威胁、集团政治压力和产业脱钩风险都有所增加。因此,稳定和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有助于中国缓解“印太战略”的压力。在美国强化战略竞争背景下,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战略意义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安全缓冲地带、经贸桥梁和多边主义旗帜。与此同时,“印太战略”的出台也增加了东南亚国家对中美关系由竞合走向对抗的担忧,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希望中美在安全上各自自我约束、支持东盟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并遵守地区规范。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对待彼此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反映出应对“印太战略”的压力,由此所作的政策调整对彼此的合作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即双方在政治和安全互动中不仅需要顾及彼此的关切,加强对对方的再保证,还要通过共同推动建立地区经济合作框架,来抵御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中美战略竞争 中国 东南亚国家 再保证 地区化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东南亚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8
18
作者 武香君 方长平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62,156,157,共14页
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平衡"政策,将东南亚地区作为政策实施的支点,对该地区的关注在美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美国-东南亚关系由此获得大幅提升。特朗普就任以来,美国聚焦大国竞争,忽视东南亚地区;对外战略中坚持"美国优先&quo... 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平衡"政策,将东南亚地区作为政策实施的支点,对该地区的关注在美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美国-东南亚关系由此获得大幅提升。特朗普就任以来,美国聚焦大国竞争,忽视东南亚地区;对外战略中坚持"美国优先",在对东南亚外交中多以自身关切议题为导向;多边主义在美国东南亚政策中被弱化,偏爱双边主义的特朗普政府以修复与泰国、菲律宾的盟友关系及打造支点国家为重点;在军事领域,美国以更大热情介入东南亚地区。区别于奥巴马时期低调处理民主、人权议题,特朗普政府内部官员在总统本人不热衷这一议题的情况下,依旧没有放松对东南亚国家民主、人权状况的审查。政策上的诸多调整导致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可信度下降,经济和外交中弱化的多边主义限制美国-东南亚互动空间,而不断强化的军事存在反而使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化。即便"印太战略"突出东南亚国家和东盟的重要性,但未来美国东南亚政策是否能真正体现这种重要性值得关注。未来一段时间美国-东南亚关系很难再重现奥巴马时期的"热闹"景象,这为中国-东南亚关系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战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特朗普政府 东南亚政策 印太战略
下载PDF
从美国印太战略文件解读美国亚洲战略的变化
19
作者 王立 封颖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1年第4期9-12,共4页
2021年1月12日,美国白宫公布了原计划最早在2042年12月31日才能解密的《美国对印太地区战略框架》文件。这份文件包含了“美国要帮助印度崛起,联印制中”“维持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等关键性战略部署。研究该文件可知:美国对中国... 2021年1月12日,美国白宫公布了原计划最早在2042年12月31日才能解密的《美国对印太地区战略框架》文件。这份文件包含了“美国要帮助印度崛起,联印制中”“维持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等关键性战略部署。研究该文件可知:美国对中国的遏制部署更全面、指向更明确、手段更具体;美国将通过“扶助印度崛起”的手段来制衡中国;从美国拜登政府设立印太协调员的举动来看,拜登可能对解密文件已有默许与共识,未来拜登时期的“印太战略”不太可能有实质性颠覆;美国这一较罕见的解密文件举动,更有可能意在传递信心给盟友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亚洲战略 美国印太战略 科技外交 中美科技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the South Asian High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During Late Spring to Summer 被引量:4
20
作者 Lijuan WANG Aiguo DAI +1 位作者 Shuaihong GUO Jing G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69-180,共12页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pper-level South Asian high (SAH)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ICP) during late boreal spring and its possible caus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long-term NCEP-NCAR and ERA-40 reanalysis a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pper-level South Asian high (SAH)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ICP) during late boreal spring and its possible caus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long-term NCEP-NCAR and ERA-40 reanalysis and satellite-observed OLR data. Results show that, from early March to mid-April, deep convection stays south of -6°N over the northern Sumatran islands. As the maximum solar radiation moves over the latitudes of the ICP (10-20°N) in late April, the air over the ICP becomes unstable. It ascends over the ICP and descends over the adjacent waters to the east and west. This triggers deep convection over the ICP that induces large latent heating and strong updrafts and upper-level divergence,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n upper-level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and the SAH over the ICE During early to mid-May, deep convection over the ICP intensifies and extends northwards to the adjacent waters. Strong latent heating from deep convection enhances and maintains the strong updrafts and upper-level divergence, and the SAH is fully established by mid-May. Thus, the seasonal maximum solar heating and the land-sea contrast around the ICP provid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deep convection to occur preferentially over the ICP, which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AH over the ICP from late April to mid-May. Simulations using RegCM4 also indicate that the diabatic heating over the ICP is conducive to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pper-level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which leads to an earlier establishment of the S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Asian high Indo-China Peninsula diabatic heating deep conv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