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and Analysis: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s and Consequences of Using Agricultural Herbicides as Military Chemical Weapons in Second Indochina War
1
作者 David R. Speidel Kenneth R. Olson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4年第8期471-498,共28页
The legacy of the human misery cau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rbicides including Agent Purple and Agent Orange contaminated with unknown amounts of dioxin TCDD and Agent Blue, the arsenic-based herbicide, sprayed ... The legacy of the human misery cau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rbicides including Agent Purple and Agent Orange contaminated with unknown amounts of dioxin TCDD and Agent Blue, the arsenic-based herbicide, sprayed over the jungles, rice fields, and hamlets of Vietnam is still haunting us today. Why did this happen? Could it have been prevented? Was it necessary United States military strategy? Was it an intentional decision to inflict this blight on the enemy soldiers and the Vietnamese, Cambodian, and Laotian civilians, to poison their land and cause generations of harm? Alternatively, was it an unpreventable accident in the march of military history? What patterns in the U.S. government’s thought process could be identified as the cause, which led to the decision to use these herbicides as tactical chemical weapons? If the introduction of herbicide (chemical) weapons had not been made, would the outcome of the Vietnam War and the Secret Wars in Laos and Cambodia have been any differ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treatise is to outline the role of world events and backgrounds and the role of the leaders, U.S. military, CIA, USDA, U.S. State Department, the U.S. President appointed Ambassadors to Vietnam and Laos, chemical companies, and President Diệm’s Republic of Vietnam (RVN) government and military. Their collective advice led to the decision to use herbicides as military and environmental chemical weapons in the Second Indochina War. Were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chieved by U.S. military strategy in the RVN using herbicide weapons worth the long-term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consequences in Vietnam, Cambodia, and Laos? Did it impact the outcome of the Second Indochina W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 indochina war Cambodia Laos South Vietnam Vietnam war Tactical Herbicides Agent Blue Agent Orange Agent Purple Dioxin TCDD Arsenic
下载PDF
The Secret Toxic Legacies of Chemical Warfare: Agent Blue Use during the 2nd Indochina and Vietnam Wars in Laos, Cambodia, and Vietnam (1961 to 1971)
2
作者 Kenneth R. Olson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4年第11期689-725,共37页
During the 2nd Indochina War which started in 1959, the United States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Air America, and the Air Force waged a secret and unconventional air war in Laos from Udorn Air Force base locat... During the 2nd Indochina War which started in 1959, the United States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Air America, and the Air Force waged a secret and unconventional air war in Laos from Udorn Air Force base located in Thailand and across the Mekong River from Vientiane, Laos. Starting in 1961, four years before the official start of the American-Vietnam War, Agent Blue, the arsenic-based herbicide used to kill rice and other food crops, was used extensively in Laos, Vietnam and to a lesser extent in Cambodia. During the secret 2nd Indochina War and the Vietnam Civil War the public knew little about the use of Agent Blue. After the official start of the American-Vietnam War in 1965, the United States media news reports, about chemical warfare were dominated by the story of Agent Orange and its devastating impacts. The public knew very little about the previous use of Agent Blue in both wars. The first known media pick up of the Agent Blue (arsenic based) and Agent Pink, Agent Green, and Agent Purple (all three contain 2, 4, 5-T and unknown amounts of dioxin TCDD) was in May of 1964. Jim G. Lucas, a Scripps-Howard staff reporter submitted an article that was published as an editorial in Washington Post on May 26, 1964. The next news reference to this chemical weapon was a Letter to the Editor publish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titled “Agent Blue” in Vietnam by Arthur H. Westing in (1971). The use of herbicides, including Agent Blue in Laos during the 2nd Indochina War, was kept a secret until 1982, when a draft of Buckingham’s study of Operation Ranch Hand was made public. Much about the U.S. war effort in Laos is still classified. In a 2014 issue of the VVA Veteran magazine, Loana Hoylman published an article on “Today’s Blue Arsenic in the Environment”. The first refereed journal article on this topic, “The Fate of Agent Blue, the Arsenic-Based Herbicide, Used in South Vietnam during the Vietnam War” was published in 2020 in the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by Kenneth R. Olson and Larry Cihacek. In 2021 the Asia Times (print) and VietnamVeteranNews (radio podcast) picked up the Agent Blue story. During the early 2020s, Olson published six additional refereed journal articles on Agent Blue, cacodylic acid, and arsenic. The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determine why no major news org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ing the New York Times and Washington Post, have never investigated Agent Blue use during the 2nd Indochina and Vietnam wars? Why did the use of Agent Blue story, used to destroy Laotian and South Vietnamese civilian food (rice) sources and production sites, received only very limited coverage by US print media news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 last 64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os Vietnam 2nd indochina war Vietnam war Agent Blue Arsenic Cacodylic Acid
下载PDF
中国对日内瓦会议政策再探讨——基于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视角
3
作者 李潜虞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24年第1期95-114,226,共21页
中国对于日内瓦会议采取积极参加,努力促成印度支那地区恢复和平的政策。在中国的主导和倡议之下,中、苏、越三国解决了在印度支那停战问题上的三个症结:第一,越南与老挝、柬埔寨分开解决的问题;第二,越南绝对撤出老挝、柬埔寨的问题;第... 中国对于日内瓦会议采取积极参加,努力促成印度支那地区恢复和平的政策。在中国的主导和倡议之下,中、苏、越三国解决了在印度支那停战问题上的三个症结:第一,越南与老挝、柬埔寨分开解决的问题;第二,越南绝对撤出老挝、柬埔寨的问题;第三,越南的军事分界线和军事集结区划定的问题。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实践一方面避免了印度支那战争演变为朝鲜战争的局面,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中国通过解决上述三个症结树立了自身和平的形象,取信于亚洲邻国,保持了这些国家和平中立的倾向,使美国进一步扩大反华军事同盟体系的计划落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日内瓦会议的进程中最终成形,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政策也导源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成功的外交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内瓦会议 印度支那战争 冷战 国际和平统一战线
下载PDF
中国“援越抗法”决策之探析——基于艾利森的三种决策模式
4
作者 徐嘉芝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3期20-23,共4页
艾利森在《决策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三种理论模型,可以基于此探讨中国“援越抗法”决策的形成过程。通过理性行为体模式的初次迭代,可以知晓中共出于防御、意识形态和革命情谊的原因而果断决定援越;以组织行为模式来考察执行过程,可以... 艾利森在《决策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三种理论模型,可以基于此探讨中国“援越抗法”决策的形成过程。通过理性行为体模式的初次迭代,可以知晓中共出于防御、意识形态和革命情谊的原因而果断决定援越;以组织行为模式来考察执行过程,可以了解到源于资源和外交的限制,中国采取了以顾问团为主的有限援助方式,并且坚持不出兵原则;政府政治模型则重现了中共决策层之间有着不同是意见,最终达成“以打促和”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越抗法 印度支那战争 艾利森 《决策的本质》
下载PDF
杜鲁门政府与法国在印度支那殖民统治的重建(1945—1949)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东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3,共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到1949年,美国的杜鲁门政府一面宣称在印度支那问题上保持中立,另一面却大力支持法国重返印度支那。长期以来,由于材料有限,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未能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相关重要材料的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到1949年,美国的杜鲁门政府一面宣称在印度支那问题上保持中立,另一面却大力支持法国重返印度支那。长期以来,由于材料有限,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未能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相关重要材料的解密和网络化,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有了可能。资料显示,罗斯福政府曾提出印度支那战后脱离法国、置于国际托管之下的主张。但出于战后确保欧洲、抗衡苏联以及建立世界霸权的需要,继任的杜鲁门政府却正式承认法国对印度支那的主权,并在军事和财政上支持法国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统治,为法军重返印度支那提供了船只和车辆,准许法国人无代价地使用剩余租借物资,敦促中国国民党受降部队从印度支那撤军。此外,美国政府还支持法国采取"以越制越"的手段,策划"保大方案",扶植保大傀儡政权,以抵消越盟的影响,促使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合法化。这些做法给法国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统治提供了方便。了解这一时期杜鲁门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有助于加深理解印度支那战争背后的大国因素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鲁门政府 印度支那 殖民统治 法美关系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下载PDF
中国、美国与奠边府战役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学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6,127,共7页
奠边府战役是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对当时的远东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围绕这场战役,中国和美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中国不仅帮助越南制定了战役的具体作战计划和方案,在战役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而且还提供... 奠边府战役是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对当时的远东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围绕这场战役,中国和美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中国不仅帮助越南制定了战役的具体作战计划和方案,在战役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而且还提供了战役所需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等,确保了战役的胜利。美国则帮助法国制定了"纳瓦尔计划",并为法国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同时还积极策划军事干涉。由于受到国内、国际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日内瓦会议的成功,美国的干涉企图未能得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奠边府战役 中美对抗
下载PDF
关于印度支那战争的回顾与总结
7
作者 陈海宏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4,共9页
从军事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印度支那战争可分为五个时期,即美国扶植越老傀儡集团时期(1955—1960)、美国开始直接卷入的"特种战争时期"(1961—1964)、"局部战争"时期(1964—1969)、"战争越南化"时期(1969... 从军事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印度支那战争可分为五个时期,即美国扶植越老傀儡集团时期(1955—1960)、美国开始直接卷入的"特种战争时期"(1961—1964)、"局部战争"时期(1964—1969)、"战争越南化"时期(1969—1973)、印度支那人民总反攻时期(1973—1975)。印度支那战争暂时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畸型发展,但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成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和滞胀的重要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支那战争 美国 军事特点 影响
下载PDF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印度的调停外交
8
作者 于向东 徐成志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51-71,155,共22页
印度独立后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却因强烈的大国情结而在冷战中推行调停外交。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在对待印度支那的问题上其调停外交表现较为典型。由于调停时机不成熟,独立初期印度对印度支那奉行不干涉政策。尼赫鲁否定了支援印... 印度独立后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却因强烈的大国情结而在冷战中推行调停外交。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在对待印度支那的问题上其调停外交表现较为典型。由于调停时机不成熟,独立初期印度对印度支那奉行不干涉政策。尼赫鲁否定了支援印度支那抗法斗争的建议,在第一次亚洲关系会议上拒绝了越南代表的援助请求,并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国保大政权之间保持中立。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调停条件渐趋成熟,尼赫鲁开始谋求以中立国身份居中调停,召开了科伦坡五国总理会议,提出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六点和平倡议”,还派遣特使梅农在日内瓦会议上积极调停,为印度支那实现和平发挥了一定作用。印度调停外交表面上是中立主义,实质上体现了利己主义与实用原则,也反映了其在追求“有声有色”大国目标与不愿卷入大国战略竞争与利益冲突中的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印度 调停外交 尼赫鲁 不结盟政策
下载PDF
印度对第一次印支战争的政策演变
9
作者 余芳琼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1年第2期79-83,94,共5页
印度独立后对印度支那人民的反法斗争采取中立的"不卷入"政策,但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印度抛弃"不卷入"政策,以外交斡旋的方式积极介入调停。印度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斡旋促进了日内瓦协议的签订。印度对第一... 印度独立后对印度支那人民的反法斗争采取中立的"不卷入"政策,但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印度抛弃"不卷入"政策,以外交斡旋的方式积极介入调停。印度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斡旋促进了日内瓦协议的签订。印度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政策演变是印度对国家利益认知不断提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第一次印支战争 政策演变
下载PDF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非殖民化思想和印度支那托管计划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东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33,共9页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越南政策最早的策划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即提出印度支那非殖民化的设想,主张战后对印度支那实行国际托管,反对法国再度控制印度支那。罗斯福的印度支那非殖民化设想反映了美国的利益和要求。但是由...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越南政策最早的策划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即提出印度支那非殖民化的设想,主张战后对印度支那实行国际托管,反对法国再度控制印度支那。罗斯福的印度支那非殖民化设想反映了美国的利益和要求。但是由于局势变化,他去世前又同意法国战后重新控制印度支那。罗斯福的政策转变加剧了印度支那的复杂局势,导致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并最终使美国深陷其中。了解罗斯福政府的印度支那托管政策,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印度支那战争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殖民化 托管制度 美国越南政策 富兰克林·罗斯福 印度支那战争
下载PDF
国际冷战初期的一个地方热点--1945年至1950年间的中越边境跨国革命区
11
作者 韩孝荣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
自1920年代起,东亚各国,特别是中国、朝鲜和越南的共产主义运动即互相交织并连成一片。东亚三国共产党之间的合作,促成了南北两个跨国革命区的形成,本文探讨的即是1945年至1950年间南方中越边境跨国革命区形成的条件、中越双方合作的方... 自1920年代起,东亚各国,特别是中国、朝鲜和越南的共产主义运动即互相交织并连成一片。东亚三国共产党之间的合作,促成了南北两个跨国革命区的形成,本文探讨的即是1945年至1950年间南方中越边境跨国革命区形成的条件、中越双方合作的方式,以及1950年前与1950年后中越同盟关系的区别。学术界对于1950年后的中越同盟关系已多有论述,但1950年前中共与印支共之间的合作则未引起同等重视。1950年前的中越跨国革命区值得探讨,一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中越革命同盟关系实际上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和第一次印支战争的延伸,也是这两场战争的连接点。这种联系突显了这两场战争的国际性,进一步证明第二次国共内战和第一次印支战争都是与冷战密切关联的热战,中越跨国革命区因此成为冷战初期的一个地方热点,并代表了国际冷战的一种地方形态;二是因为这一阶段两党之间的合作为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期的中越关系奠定了基础。在国共内战期间,中共不仅得到了苏联共产党和朝鲜共产党的支持,也得到了印支共产党的援助,中共对于胡志明和越南革命运动的支持也是从印支战争爆发之日起即已开始,1950年后只是扩大了援助的范围,并提高了援助的规模和合作的级别。1950年前两党关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也将在1950年后重复出现并带来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越南 冷战 国共内战 第一次印支战争 跨国革命区
下载PDF
避免“朝鲜式战争”:中美印支对抗中的底线及其坚守(1950—1965)
12
作者 时伟通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1950至1965年,中美在印度支那激烈对抗。期间,双方即便多次处于危机关头,却始终没有兵戎相见,这是因为中美都有意避免在印支地区再打一场“朝鲜式战争”。两大国均以对方可能的反应作为自己战略决策的依据,限制介入的规模和力度,谨慎回... 1950至1965年,中美在印度支那激烈对抗。期间,双方即便多次处于危机关头,却始终没有兵戎相见,这是因为中美都有意避免在印支地区再打一场“朝鲜式战争”。两大国均以对方可能的反应作为自己战略决策的依据,限制介入的规模和力度,谨慎回应盟友的要求,从源头上避免被拖入非本意战争,且在极易引起误判的时刻保持沟通,从而坚守了不直接交战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支那 朝鲜式战争 危机沟通 底线坚守
原文传递
中美在印度支那对抗的缘起
13
作者 张秀阁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3年第4期53-58,共6页
冷战时期,印度支那是中美对抗的一个重要战场。中美在印度支那对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美国方面看,和美国领导人担心"多米诺骨牌理论"在东南亚发生作用,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敌视有关;从中国方面来说,中国援... 冷战时期,印度支那是中美对抗的一个重要战场。中美在印度支那对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美国方面看,和美国领导人担心"多米诺骨牌理论"在东南亚发生作用,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敌视有关;从中国方面来说,中国援越抗美既是维护南部边境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履行国际主义义务、重视中越传统友谊的表现,还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对美国不信任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支那 越南战争 中美对抗
原文传递
冷战史研究名著比较——以论述两极格局形成和两场局部热战作品为例
14
作者 李星然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2,共12页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以及《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均为冷战史经典之作。它们在史料类型、方法和结构方面有相同或相通之处;同时又在史料的来源、性质、种类、数量,解释具体问题的方法以及历史分析的层...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以及《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均为冷战史经典之作。它们在史料类型、方法和结构方面有相同或相通之处;同时又在史料的来源、性质、种类、数量,解释具体问题的方法以及历史分析的层次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从内容上看,虽然这三本著作关注的主题不尽相同,但仍然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性。其不仅包括对冷战国际格局形成及演变过程的整体考察,同时兼具针对具体问题的专题研究。此外,三者还对一系列相同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的来说,通过对这三本著作的分析、比较,有助于读者厘清冷战发生发展的整体脉络,同时在史料运用、研究方法、分析层次的选择以及对若干历史问题的理解方面给予读者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史 《从雅尔塔到到板门店》 《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