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有效血容量对肝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陈森 刘艳国 +1 位作者 张永明 杨松竹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肝有效血容量(EHBF)预测肝癌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123例肝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得EHBF和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 R15),并行Child-Pugh评分,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不同肝功恢复组中ICG R15... 目的:探讨肝有效血容量(EHBF)预测肝癌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123例肝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得EHBF和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 R15),并行Child-Pugh评分,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不同肝功恢复组中ICG R15、EHBF差异及ICG R15、EHBF不同分组中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ICG R15、EHBF诊断价值。结果:123例患者中共有41例(33.3%)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良好组ICG R15平均值为(8.95±7.18)%,EHBF平均值为(1.01±0.37)L/min;肝功能不全组ICG R15平均值为(15.88±11.55)%,EHBF平均值为(0.75±0.28)L/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HBF≥1.0 L/min组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13.0%,<1.0 L/min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 R15 ROC曲线下面积0.710(95%CI:0.616~0.804),临界值为7.6,敏感度78.0%,特异度59.8%。EHBF ROC曲线下面积0.718(95%CI:0.624~0.813),临界值为0.35,敏感度73.2%,特异度70.7%。结论:EHBF可有效预测肝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且可能与ICGR15具有相似检验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储备功能 肝功能不全 肝有效血容量 吲哚菁绿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实时成像技术在肝细胞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文锋 周任 +3 位作者 庞志东 邓剑龙 李天满 黄琴滔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544-1546,1550,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实时成像技术在肝细胞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ICG荧光实时成像引导下的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实时成像技术在肝细胞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ICG荧光实时成像引导下的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胆瘘、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CG荧光实时成像技术应用于肝细胞癌腹腔镜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血管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其远期疗效与开腹根治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吲哚菁绿 荧光实时成像技术 腹腔镜根治术 手术效果 术后并发症 生存时间
下载PDF
Optical-switched proton logic gate:Indocyanine green decorated HSB-W5 MOFs nanosheets
3
作者 Shuaikang Fan Shilin Wang +5 位作者 Xiaobin Wang Xinyi Wan Zhou Fang Xiaodong Pi Zhizhen Ye Xinsheng Peng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076-1086,共11页
Proton conduction controlled by light is important for advanced applications in sensor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s.We herein report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thin film by introducing indocyanine green dye ... Proton conduction controlled by light is important for advanced applications in sensor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s.We herein report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thin film by introducing indocyanine green dye into HSB-W5(HSB=hydrogenated Schiff base)matrix(ICG@HSB-W5)to construct a series of basic logic gates(NOT,NAND,and NOR)on account of its good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ability and photo-controlled proton conductivity.The proton conductivity of ICG@HSB-W5 thin film is 2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istine HSB-W5 thin film and responses efficiently to lasers.In addition,the change of proton conductivity is very large with an ON/OFF ratio above1000 and enough to be distinguished to build logic gates.In this logic gate system,808-and 405-nm lasers are used as inputs and the proton conductivity is used as output signal with different thresholds.The electrical output signal is convenient and available to be received and detected.It offers a new route for the design of molecular logic gates based on MOF and facilit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ton-based logic gate or more complicated log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B-W5 MOF proton conductivity indocyanine green logic gate photothermal effect
原文传递
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检测有效肝脏血流量对肝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昆 冯晓彬 +3 位作者 林恒 郑平 张玉君 郑树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358-2360,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肝储备功能与肝脏有效血流量(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EHBF)的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ulse dye densitometry,PDD)和传统的分光光度仪比色法同时检测92例患者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 目的介绍一种肝储备功能与肝脏有效血流量(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EHBF)的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ulse dye densitometry,PDD)和传统的分光光度仪比色法同时检测92例患者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15min滞留率(ICGR15),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采用PDD法检测1181例肝癌、85例门脉高压和120例肝血管瘤患者ICGR15、ICG清除率(K)、全身血容量(BV)、心输出量(CO)及EHBF。结果PDD测定法检测的ICGR15与分光光度仪比色法的测定结果显著相关(y=0.789x+2.109,r=0.945,P<0.01)。肝癌和门脉高压患者EHBF较肝血管瘤组显著降低,ICGR15和CO显著升高。ICGR15值小于10%的肝癌患者EHBF平均为1.233L/min,EHBF随着ICGR15的升高显著降低;60岁以上肝癌患者K值、CO和EHBF较60岁以下组均显著降低。结论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具有无创、实时、便捷等优点,检测的各项数据对评估肝储备功能和EHBF,把握手术方式和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 肝储备功能 有效肝脏血流量 吲哚菁绿 肝癌
下载PDF
荧光素钠/吲哚菁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义明 于倩 +1 位作者 郭鑫 白凤芝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6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素钠/吲哚菁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FFA/ICGA)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寻找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荧光素钠""吲哚菁绿""不良反应"为主要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 目的探讨荧光素钠/吲哚菁绿同步眼底血管造影(FFA/ICGA)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寻找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荧光素钠""吲哚菁绿""不良反应"为主要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7篇文献,得到符合标准的不良反应病例247例,进行资料的提取与统计分析。结果 FFA/ICG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其中男84例(56.00%),女66例(44.00%);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率低;97.17%的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5 min内;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45.08%)、呼吸系统损害(32.06%)、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75%),临床表现以恶心(79例次)、呕吐(63例次)及鼻咽部不适(74例次)最常见;轻度不良反应占93.93%,中度及重度不良反应分别占4.05%和2.02%;过敏试验无法预测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FFA/ICGA是较安全的临床造影技术。FFA/ICGA不良反应发生速度快,必须重视造影开始后1 h内的监测,制订不良反应应对预案,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钠 吲哚菁绿 眼底血管造影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吲哚菁绿显像在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国聪 李俊 +2 位作者 徐威 郭策 许峰铭 《西部医学》 2021年第7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观察吲哚菁绿显像在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 目的观察吲哚菁绿显像在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吲哚菁绿显像观察吻合口肠段血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B级和C级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菁绿显像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显像 腹腔镜结直肠癌术 吻合口漏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国产荧光素钠单独使用与吲哚菁绿混合使用的安全性探讨
7
作者 闫宏 易长贤 +3 位作者 胡兆科 麦桂英 刘顺英 林少春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0年第4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造影剂荧光素钠单独使用与吲哚菁绿混合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同时检查和FFA单独检查的各200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200例FFA患者中13例发... 目的:探讨国产造影剂荧光素钠单独使用与吲哚菁绿混合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同时检查和FFA单独检查的各200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200例FFA患者中13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5%,ICGA与FFA同时检查的患者中3例出现轻度副作用,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FFA。中、重度副作用FFA检查中发生率为1.5%,IGGA与FFA同时检查中无一例发生。结论:国产造影剂荧光素钠与吲哚菁绿混合使用较荧光素钠单独使用副作用小,程度轻,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造影剂 荧光素钠 吲哚菁绿
下载PDF
从肝脏储备功能与有效血流量探讨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特点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宇 袁继丽 +4 位作者 赵长青 慕永平 顾宏图 吕靖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68-2872,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肝脏储备功能以及有效肝血流量之间的关系,从肝脏功能代谢角度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特征表现。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3例作...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肝脏储备功能以及有效肝血流量之间的关系,从肝脏功能代谢角度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特征表现。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四诊信息及“以方测证”归纳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有效肝血流量(EHBF)、Alb、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等的组间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占48.46%。不同中医证型间ICG-R15、EHBF、Alb、PA、PT、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G-R15、Child-pugh分值呈现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的趋势;EHBF呈现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的趋势。EHBF在肝肾阴虚证中呈现随Child-pugh分级降低而下降的趋势(P=0.008)。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及肝有效血流量与中医证型的演变分期具有一致性。肝肾阴虚证的有效血流量具有随肝脏储备功能下降而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中医证型 肝功能 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 有效肝血流量
下载PDF
绿伯爵茶多酚胶囊人体试食试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0-702,共3页
目的观察绿伯爵茶多酚胶囊的辅助降血脂保健功能及不良影响。方法将108例符合卫生部2003年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单纯血脂异常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安慰剂组,n=54例,分别服用绿伯爵茶多酚胶囊及安慰剂共45d,每... 目的观察绿伯爵茶多酚胶囊的辅助降血脂保健功能及不良影响。方法将108例符合卫生部2003年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单纯血脂异常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安慰剂组,n=54例,分别服用绿伯爵茶多酚胶囊及安慰剂共45d,每次2粒,每日2次。观察血、尿、便生化指标变化,进行胸透、心电图和B超等检查。观察期间保持原来生活和饮食习惯。结果试食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明显降低,实验前后自身比较及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食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降低,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血糖各项指标实验前后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试食前后尿、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胸透、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亦均未见异常;实验前后膳食结构无明显改变。结论绿伯爵茶多酚胶囊对受试者健康无不良影响,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伯爵茶多酚胶囊 降血脂 不良影响
下载PDF
荧光素纳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小秋 黄颖 +3 位作者 郑燕 周容 周挺业 林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85-91,共7页
目的分析荧光素纳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术(ICGA)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关系。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9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过敏试验结果阴性并行FFA和ICGA检查的31475例患者... 目的分析荧光素纳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术(ICGA)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关系。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9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过敏试验结果阴性并行FFA和ICGA检查的31475例患者。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检查项目、性别、年龄、眼部疾病种类、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结果共467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轻度4367例(13.87%),中度277例(0.90%),重度22例(0.07%)。95.72%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5 min内。行FFA检查患者4125例出现不良反应,轻度3813例、中度277例、重度22例、未记录严重程度13例。FAA检查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ICGA检查患者73例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轻度,ICGA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行FFA和ICGA患者481例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轻度,联合检查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试验无法完全预测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年轻患者更容易出现FFA和ICGA的不良反应,不同疾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不同,需要更加重视年轻患者和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的疾病在造影开始后1 h内的检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吲哚菁绿/吲哚类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在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慧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2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在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全程绿色... 目的探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在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分诊时间、急救时间、心电图时间短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痛急诊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的实际效果较好,该护理模式可在此类患者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急诊 急性心肌梗死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 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造影剂不同注入速度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联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雪英 陈艳花 粱彩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联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中,造影剂不同注入速度对检查结果、成像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眼科确诊或疑似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联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中,造影剂不同注入速度对检查结果、成像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眼科确诊或疑似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造影剂注射速度为4ml/s,B组造影剂注射速度为5ml/s,C组造影剂注射速度为6ml/s,其他检查条件均相同。观察3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图像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和C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行造影检查,造影剂注射速度为5ml/s时可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注射速度 图像质量 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瑞云 胡营营 耿德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后实际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普通急诊护理流程,...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后实际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普通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护理后救治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急诊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救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能够提高救治效果,缩短急诊停留时间,提高绿色通道效率,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绿色通道 护理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吲哚菁绿标记全荧光腹腔镜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芳 李艳艳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3年第10期38-40,45,共4页
目的 探讨在吲哚菁绿标记全荧光腹腔镜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患者中采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3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所有患者均行吲哚菁绿标记全荧光腹... 目的 探讨在吲哚菁绿标记全荧光腹腔镜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患者中采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3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所有患者均行吲哚菁绿标记全荧光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及应激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通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补液量及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吲哚菁绿标记全荧光腹腔镜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术 腹腔镜 吲哚菁绿标记全荧光 精细化护理 效果
原文传递
吲哚青绿染色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后近红外光荧光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华瑞 陈亢 +3 位作者 柳力敏 胡悦东 才娜 陈蕾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吲哚青绿(ICG)染色视网膜内界膜(ILM)剥离手术后近红外眼底荧光(NIR—FF)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20例22只眼纳入观察。其中,黄斑裂孔12只眼;黄斑前膜6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只眼。2只眼... 目的观察分析吲哚青绿(ICG)染色视网膜内界膜(ILM)剥离手术后近红外眼底荧光(NIR—FF)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20例22只眼纳入观察。其中,黄斑裂孔12只眼;黄斑前膜6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只眼。2只眼伴随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2只眼残留增生膜;1只眼伴随融合玻璃膜疣;2只眼伴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斑;2只眼曾经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手术前所有患眼均行眼底照相检查;2只眼行ICG血管造影检查;联合应用共焦激光眼底血管造影仪Ⅱ(HRAⅡ)与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仪观察13只眼NIR-FF特点及视网膜微结构变化。全部患眼眼底照相未见ICG染料,13只眼进行手术前NIR—FF评估均未见ICG荧光。所有患眼均行ICGⅡ。M染色的玻璃体切割手术(PPV)。ICG浓度为0.125mg/ml。手术后1d、2周~1个月、1.5~2个月、2.5~5个月、6~12个月对所有眼行HRAⅡ和SD-OCT联合NIR—FF检查,观察ICG在眼内代谢情况。结果全部患眼手术后黄斑部均可观察到类圆形弱荧光区域而视盘处呈现强荧光状态。其中,5只眼持续至手术后5个月,1只眼持续至手术后1年。16只眼在手术后2周~5个月即观察到黄斑部膜样结构,其余6只眼SD-OCT像表现为ILM缺失。1只眼手术后第1天整个眼底呈弥漫NIR-FF增强。手术后第2周至1年,全部患眼呈现神经纤维走形处荧光增强后消失过程。此外,在黄斑裂孔、激光光凝斑、残留增生膜、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及玻璃膜疣等处均表现为强荧光信号,而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区域为弱荧光信号。结论ICG辅助PPV手术后NIR—FF检查显示黄斑部均可观察到类圆形弱荧光区域而视盘处呈现强荧光状态,在黄斑裂孔、激光光凝斑、残留增生膜、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及玻璃膜疣等处均表现为强荧光信号,而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区域为弱荧光信号。ICG代谢周期较长,在眼内最长可积存至手术后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花青绿/副作用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荧光素钠和吲哚青绿混合眼底血管造影副反应的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姜丽萍 刘晓玲 +1 位作者 瞿佳 夏伟丹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对荧光素、吲哚青绿混合同步眼底血管造影的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 :观察 388例行眼底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常见副反应中 ,恶心呕吐 ,发生率为 5 .92 % ;一过性鼻咽不适 ,发生率为 3.0 9%。性别、年龄、有无过... 目的 :对荧光素、吲哚青绿混合同步眼底血管造影的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 :观察 388例行眼底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常见副反应中 ,恶心呕吐 ,发生率为 5 .92 % ;一过性鼻咽不适 ,发生率为 3.0 9%。性别、年龄、有无过敏史对副反应发生无影响。通过对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发现眼底血管造影对收缩压有影响。结论 :加强对病人的观察 ,做好心理护理 ,减轻应激反应对提高造影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钠 吲哚毒绿 眼度血管造影 副反应
原文传递
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苏兆安 滕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5-436,共2页
目的观察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使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对986例患者进行混和造影,按体重同时注射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2种造影剂,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58... 目的观察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使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对986例患者进行混和造影,按体重同时注射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2种造影剂,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58%。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绝大多数在造影开始的5min内。其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造影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结论造影的不良反应一般是轻中度而且不留后遗症,两者合用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使用荧光素钠或吲哚菁绿造影不良反应相似。仔细观察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对提高血管造影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吲哚菁绿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荧光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孟媛 孙维岭 张衍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2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干预对降低其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或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 ICGA)检查53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 目的: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干预对降低其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或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 ICGA)检查53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2例为护理干预组,210例为对照组,分析总结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32例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49例,发生率为9.2%,主要为恶心不适或皮肤瘙痒等症状。男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女性为6.2%,两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不同年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P>0.05)。单独行FFA检查患者32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FFA联合ICGA检查患者14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9%,单独行ICGA检查患者6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 P>0.05)。在造影前进行护理干预的322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未行护理干预的210例患者为12.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结论造影检查前做好充分解释,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表现,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造影过程中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8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解剖学观察及三维重建联合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卫东 邓杰文 +2 位作者 姜超 杨秀林 陈霞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HCCA)术前解剖学分型的准确性,及三维重建联合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86例HCC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3例。...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HCCA)术前解剖学分型的准确性,及三维重建联合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86例HCC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3例。联合组在三维重建模型下+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指导手术方案,常规组采用传统影像学指导手术方案。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围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M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组肿瘤分型诊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常规组(100%vs.72.1%),P<0.05;联合组侦测预切除肝脏区域方案与实际手术方式比较一致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5.3%vs.79.1%),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围术期死亡,联合组手术时间、肝门Pringle阻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3.9%vs.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3~51个月随访,K-M曲线分析显示两组术后无病生存及累积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联合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可对HCCA进行术前准确评估,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吲哚菁绿 成像 三维 三维重建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包载吲哚菁绿和阿霉素胶束的制备与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米娅 陈亮 +1 位作者 庞海燕 杨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20-122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联合光治疗和化疗作用,制备共包载吲哚菁绿(ICG)和阿霉素(DOX)的胶束(ID-M),对制备得到的胶束进行表征并在细胞水平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超声透析法制备ID-M,制备单包载ICG的胶束(I-M)和单包载DOX的胶束(D-M... 目的:本研究旨在联合光治疗和化疗作用,制备共包载吲哚菁绿(ICG)和阿霉素(DOX)的胶束(ID-M),对制备得到的胶束进行表征并在细胞水平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超声透析法制备ID-M,制备单包载ICG的胶束(I-M)和单包载DOX的胶束(D-M)作为对照。对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及释放行为等进行测定,并通过ID-M对4T1细胞的作用,考察其抗肿瘤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制得的ID-M平均水合粒径为80.4 nm且带负电,多分散系数为0.252(<0.3),ICG和DOX的包封率分别为92.5%和96.8%;ID-M的升温实验结果达到(36.5±1.1)℃。体外释放实验表明ID-M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细胞实验证明:4T1细胞对ID-M的摄取量较游离药物均提升了近2倍量。ID-M在光照后抑制4T1细胞生长的IC50为0.72μg·mL-1,较游离ICG/DOX下降了3.6倍。光照前ID-M中的DOX主要定位在溶酶体中,光照后ID-M中的ICG使细胞内的ROS水平提高,溶酶体膜破坏,DOX进入细胞核中发挥化疗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ID-M,有效结合光治疗和化疗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吲哚菁绿 胶束 光治疗-化疗 协同抗肿瘤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