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肽Indolicidin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婧 刁小龙 +3 位作者 陈晓兰 王帅兵 陈海峰 张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9-954,共6页
抗菌肽是宿主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小分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是先天性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抗菌肽具有的抗菌谱广、热稳定性和水溶性好等优点使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Indolicidin是从牛中性粒细胞胞质颗... 抗菌肽是宿主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小分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是先天性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抗菌肽具有的抗菌谱广、热稳定性和水溶性好等优点使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Indolicidin是从牛中性粒细胞胞质颗粒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抗菌肽,具有结构小,抗菌谱广等优势,其衍生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本文对Indolicidin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其构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抗菌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indolicidin 衍生物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黄花棘豆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研究
2
作者 王亭亭 张雅昆 +6 位作者 张洪艳 薛站 霍晓敏 曾艳荣 严敏 路浩 谭承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1-75,共5页
探究草原毒草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的毒性作用,为深入解析和再认识黄花棘豆的毒性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技术,对黄花棘豆地上部分植物... 探究草原毒草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的毒性作用,为深入解析和再认识黄花棘豆的毒性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技术,对黄花棘豆地上部分植物样品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D-NMR、2D-NMR、IR和UV等波谱解析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测定单体化合物对α-甘露糖苷酶(α-mannosidase)的抑制活性,来评价其毒性效应。结果显示,从黄花棘豆总生物碱中分离得到4个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1R,8aS)-l-hydroxy-indolizidines(1)、2-epi-lentiginosine(2)、swainsonine(3)和swainsonine N-oxide(4);α-甘露糖苷酶糖活性测定发现,化合物1~4对α-甘露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0.35、0.20、0.94、2.08μmol/L。化合物1、2和4为首次从黄花棘豆中分离得到,4种生物碱单体均表现出较强的α-甘露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弱顺序为化合物2>1>3>4,表明这些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可能在黄花棘豆毒性作用方面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棘豆 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 α-甘露糖苷酶 毒性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