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n carbon emissions
1
作者 FENG Rui DAI Bin-zheng SU Hui 《Ecological Economy》 2017年第2期117-124,共8页
Confront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ing low carbon economy by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ve become one of the effec... Confront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ing low carbon economy by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ve become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 to attract more attention. In the paper, we made a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ina's three main industries and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to find out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 by measuring the gross emission in china's 28 main provinces in 2003-2013 and using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change tendenc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industry has the largest correlation with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the tertiary industry helps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 but it is not very obvious; the first industry has the least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the last par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arbon emission, we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on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future with the results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structur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被引量:1
2
作者 Chaoxian Guo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年第3期223-230,共8页
The industrial sector is usually the largest economy sector for carbon emissions in many countries,which made it the sector with greatest potential for carbon reduction although the process duration might be very long... The industrial sector is usually the largest economy sector for carbon emissions in many countries,which made it the sector with greatest potential for carbon reduction although the process duration might be very long.Studying the potential of industrial emission reduc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estimating the carbon emission peak of China on the one hand,and adjusting its strategy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By employing the economic accounting method,this article estimates the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of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for the period of 2010-2050.It reveals that,taking 2030 as the year when the emission reaches the peak,the total reduction can be 8.38 billion tons(bts) for the period of 2010-2030,with 3.12 bts from structural reduction while 5.26 bts from intensity reduction.Afterwards,reduction will continue with a total amount of 6.59 bts for the period of 2030-2050,where the structural reduction accounts for 2.47 bts,and intensity reduction 4.115 bts.If both industr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s are improved during the above period,the reduction potential can be even greater,e.g.the emission peak can arrive five years earlier(in the year of 2025) and the peak value can decline by about 8%as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estimation.Reviewing the trajectory of emission chang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dicates that the industry sector can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reduction targets through the dual wheels of structural reduction and intensity reduction,even beyond the emission peak.This article concludes with the following policy suggestions.(1) Our estimation on the emission peak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suggests that China should avoid any commitment earlier than 2030 on the timeline of the overall emission peak;(2) the great potential of industrial emission reduction can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China in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where the intensity reduction can serve as an important policy option.(3) Reduction potential can be further enhanced through technology advancement,which requires furthering of market oriented reforms and improvement of institutional design.(4) To secure the reduction effect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should be encouraged in order to avoid the reverse adjustment caused by industrial transferring.(5)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ies,including 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should be encoura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structural REDUCTION intensity REDUCTION emission PEAK
下载PDF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n the Synergistic Reduction of Carbon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from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被引量:1
3
作者 Quanyin Tan Fei Liu Jinhui Li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11-121,共11页
Decarbonization and decontamination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ISI),which contributes up to 15%to anthropogenic CO_(2) emissions(or carbon emissions)and significant proportions of air and water pollutant emissions... Decarbonization and decontamination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ISI),which contributes up to 15%to anthropogenic CO_(2) emissions(or carbon emissions)and significant proportions of air and water pollutant emissions in China,are challenged by the huge demand for steel.Carbon and pollutants often share common emission sources,indicating that emission reduction could be achieved synergistically.Here,we explored the inherent potential of measures to adjust feedstock composition and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to control the size of the ISI to achiev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CER)and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PER).We investigated five typical pollutants in this study,namely,petroleum hydrocarbon pollutants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in wastewater,particulate matter,SO_(2),and NO_(x) in off gases,and examined synergies between CER and PER by employing cross elasticity for the period between 2022 and 2035.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reduction of 8.7%-11.7%in carbon emissions and 20%-31%in pollution emissions(except for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could be achieved by 2025 under a high steel scrap ratio(SSR)scenario.Here,the SSR and electric arc furnace(EAF)ratio serve critical roles in enhancing synergies between CER and PER(which vary with the type of pollutant).However,subject to a limited volume of steel scrap,a focused increase in the EAF ratio with neglection of the available supply of steel scrap to EAF facilities would lead to an increase carbon and pollution emissions.Although CER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SSR and EAF ratio optimization,only when the crude steel production growth rate remains below 2.2%can these optimization measures maintain the emissions in 2030 at a similar level to that in 2021.Therefore,th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PER and CER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formulating a development route for the ISI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arbon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Synergistic reduction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Steel scrap Cross-elasticity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Assessment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Land-Based Pollutant Yield from Qingdao, China
4
作者 SU Ying LIANG Shengkang +1 位作者 ZHANG Peng WANG Xiul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51-158,共8页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and total nitrogen(TN) yield from Qingdao are studied by comparing pollutant yield amount, densities and spatial aggregation(Getis-Ord indexes) among the land-b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and total nitrogen(TN) yield from Qingdao are studied by comparing pollutant yield amount, densities and spatial aggregation(Getis-Ord indexes) among the land-based pollutant source regions(PSRs) entering the three sub-seas(i.e. the Jiaozhou Bay(JZB), other coastal area in the Yellow Sea(OCAYS) and Laizhou Bay(LZB), respectively). Industrial composition of the loads are also studied by comparing pollutant yield among the sources of agriculture, rural domesticity, industry, urban domesticity and service, and calculation of Gini coefficient. Results show tha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D and TN yield from Qingdao are extremely unbalanced. The JZB, with less than 3% of the total coastal sea area of Qingdao, received 62% COD load and 65% TN yield from Qingdao, while the OCAYS, with more than 97% area, only received 23% COD and 20% TN, which consist with the much worsen water quality of JZB than that of OCAY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COD and TN loads in the PSRs entering JZB and the OCAYS was similar. The agricultural and domestic sources with high pollution intensity account for more than 80%, while the industrial and service sources with low pollution intensity account for less than 20%. While Gini coefficients, COD 0.81 and TN 0.84 which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imbalance' threshold of 0.4, show the uneven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Qingdao. These results may be useful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land-based pollution total amount control at the PSR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dao land-based pollutant pollutant YIELD POLLUTION intens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下载PDF
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欣 芮雪雨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6,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形态,为实现“双碳”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形态,为实现“双碳”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会因自身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对碳排放强度产生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碳排放强度 产业结构 绿色金融 面板门槛 溢出效应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促进城市碳减排——理论与实证分析
6
作者 徐新扩 宋增禄 陆金晶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6-43,共18页
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着力点.将数字普惠金融变量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并结合Kaya恒等式和STIRPAT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同时运用我国251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 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着力点.将数字普惠金融变量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并结合Kaya恒等式和STIRPAT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同时运用我国251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城市碳减排,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碳减排效应主要通过提高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实现.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碳减排的促进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心城市、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对碳减排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与传统金融协同发挥对城市碳减排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碳排放强度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传统金融发展
下载PDF
基于科技创新门槛效应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强度研究
7
作者 刘雷 杨丽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以中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西藏)2012—2019年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科技创新为门槛变量,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方法,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非线性影响。结... 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以中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西藏)2012—2019年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科技创新为门槛变量,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方法,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全国整体分析以及对南方和北方分别研究结果看,产业结构升级都会对碳排放强度起到抑制作用,相比较而言,北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小于南方地区;在科技创新的作用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既存在促进作用也存在抑制作用,只有当科技创新水平高于某一特定门槛值时,产业结构升级才会对碳排放强度表现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产业结构升级 碳排放强度 科技创新 门槛回归
下载PDF
创新驱动政策是否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来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
8
作者 杨晓军 薛洪畅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共14页
在当前“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以创新驱动政策为引领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4—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 在当前“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以创新驱动政策为引领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4—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该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代表的创新驱动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创新驱动政策能够通过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此外,创新驱动政策在环境关注度高、环保目标约束强和资源配置效率高的城市中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充分利用创新驱动政策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政策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国家创新型城市 技术效应 结构效应 产业集聚效应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的调节效应
9
作者 王凯 杨秋平 谭佳欣 《商学研究》 2024年第2期56-64,80,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助力旅游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中国省际绿色金融指数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助力旅游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中国省际绿色金融指数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剖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①在时序上,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绿色金融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在空间上,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增的分异特征,绿色金融水平呈现出显著的“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②绿色金融、绿色技术水平可以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增强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并对绿色金融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旅游业碳排放强度 产业结构 调节效应
下载PDF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10
作者 刘志雄 刘艳荣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5-45,共11页
能源是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但大量碳排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2021年国内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 能源是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但大量碳排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2021年国内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优化不仅为当地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其空间溢出效应可以带动邻近地区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但是该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2)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技术进步影响碳排放强度。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碳排放强度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碳排放强度 空间溢出效应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边志强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兑现双碳目标承诺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6~2021年我国2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该效应的...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兑现双碳目标承诺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6~2021年我国2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该效应的异质性表现和空间衰变规律。研究发现:(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推动试点地区减污降碳水平的提升,且其效应总体呈现出动态增强趋势;(2)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是上述影响发挥的3条内在机制;(3)智慧城市建设对减污降碳水平的提升效应仅显著存在于东部、大规模、非资源型以及人力、财力和物力优势较强的地区;(4)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带动周围地区减污降碳水平的协同提升,表现为在距离试点城市100千米的空间范围内,该效应显著且逐渐衰减。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持续高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减污降碳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消耗 空间衰变规律
下载PDF
基于重点行业企业的重点源强评估方法体系构建及应用
12
作者 赵美姿 封雪 +1 位作者 赵吉睿 李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7-98,共12页
基于已构建的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评估模型,根据已掌握的天津市场地污染排放情况,选择了来自天津市五个重点行业(石化、农药、涂料、炼钢、电镀)的共25家代表性企业,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测试。通过评估方法对逐家企业进行优控污... 基于已构建的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评估模型,根据已掌握的天津市场地污染排放情况,选择了来自天津市五个重点行业(石化、农药、涂料、炼钢、电镀)的共25家代表性企业,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测试。通过评估方法对逐家企业进行优控污染物分析,随后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将测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排放强度评估模型在不同行业的适用性,进一步完善评估技术方法体系。测算结果表明,24家企业属于中强度排放,1家石化行业企业属于较高强度排放,测算结果与各企业风险筛查得分、优控污染物实测占标率的比对结果也具有整体一致性,个别企业存在出入,但情况基本吻合,总体在误差可接受范围内。本研究可为场地污染源排放强度评估测算提供参考,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行业企业 排放强度 优控污染物 评估方法体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会降低碳排放强度吗?——基于绿色税收视角的考察
13
作者 陈加鹏 刘丹丹 徐蔼婷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4年第4期80-90,共11页
在“双碳”目标下,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碳减排有利于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本文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6-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并实证检验绿色税收视角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 在“双碳”目标下,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碳减排有利于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本文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6-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并实证检验绿色税收视角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邻近区域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可能;产业结构升级通过直接效应与经济效应、技术效应的间接效应抑制碳排放强度;本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降低碳排放强度存在地区内溢出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在绿色税收的调节下存在时空异质性;绿色税收强度存在单一门槛特征,门槛值为0.3998%,当超过门槛值,绿色税收强度显著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的碳减排效应;绿色税收强度处于门槛值内的省份数量,在2018年突增,2018年排污费改征环境保护税显著增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碳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碳排放强度 绿色税收 空间特征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梅 强群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研究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20年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我国数字经... 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研究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20年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我国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直接抑制碳排放强度的提升;我国三大区域之间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存在较为显著的异质性,东部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弱;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存在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中介的抑制作用,尚未发现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中介的抑制作用。基于此,应继续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减排,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强度 产业结构 异质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产业组织、产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产业污染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杨帆 周沂 贺灿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3-573,共11页
以规模经济角度入手,从产业集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到由产业组织、产业所有权以及行为特征带来的内部规模经济,分析影响产业污染排放特征的因素。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两位数制造业层面的SO_2、粉尘、污水排放为例,通过分析污染排... 以规模经济角度入手,从产业集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到由产业组织、产业所有权以及行为特征带来的内部规模经济,分析影响产业污染排放特征的因素。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两位数制造业层面的SO_2、粉尘、污水排放为例,通过分析污染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和产业分布特征,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统计年鉴》行业污染数据,建立2005—2009年产业层面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组织以及空间组织与产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关系。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产业集聚水平越高的行业,污染排放强度越高。对所有权变量的回归显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企业行业集中度越高,SO_2、烟尘排放强度越低;私营企业、外商独资行业集中度越高,SO_2、烟尘排放强度越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产业污染受到市场化影响,需要提升企业污染的环境监管制度和力度,并提升产业集聚区的污染治理与排污设施建设完善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 产业组织 污染排放强度
下载PDF
江苏省太湖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效应 被引量:44
16
作者 王磊 张磊 +2 位作者 段学军 董雅文 秦贤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832-6844,共13页
通过研究太湖流域(江苏部分)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和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点,得出了产业结构污染负荷的水环境空间响应状况。根据小流域划分技术,得出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点:劣于V类水质的区域占32%,V类水质的占30%,仅有27%的区域水... 通过研究太湖流域(江苏部分)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和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点,得出了产业结构污染负荷的水环境空间响应状况。根据小流域划分技术,得出该区域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点:劣于V类水质的区域占32%,V类水质的占30%,仅有27%的区域水质低于IV类。另一方面,对应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研究,构建了综合反映产业结构水环境污染负荷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分析了流域农田污染因子和工业污染因子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水环境污染因素的四个主成分,分别为土地利用强度、三次产业结构、农业面源和工业点源。基于主成分载荷,解析了四个水环境污染因素的贡献率。在产业结构方面,研究得出工业化仍是区域水环境污染最大影响因素,但区域水环境恶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交织的结果。又对工业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级进行分区,对各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市县区域分解特点,发现县级市比市区在产业发展上对水环境影响更大,主要是由于县级市工业发展相对较为粗放,水环境监管的区域差异性。为控制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综合提出了在流域内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布局,调整重污染工业结构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及相应的产业结构污染负荷区域差别化削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水环境污染 空间分布 主成分分析 太湖流域
下载PDF
辽河流域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元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苏丹 王治江 +2 位作者 王彤 白琳 刘兰岚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5-280,共6页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了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辽宁省辽河流域6个控制单元2006年度废水量、COD和氨氮等3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年3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平均水平...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了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辽宁省辽河流域6个控制单元2006年度废水量、COD和氨氮等3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年3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平均水平为0.4411,低于和高于平均水平的单元各有3个,其中浑河中游单元的评价值最低,只有平均水平的11.74%;辽河上游单元的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值最高,是平均水平的1.8倍,更是浑河中游的15.6倍。然后,以流域污染物排放强度最低值作为流域污染物排放强度目标值,计算各单元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各控制单元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具有显著的区域间差异。最后,应用"污染贡献率"这一指标,分析了辽河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重污染行业以及单元分布,指出了各单元控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强度 单元差异 污染贡献率 重污染行业 控制重点
下载PDF
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1995-2009年的数据 被引量:34
18
作者 王青 赵景兰 包艳龙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9,共6页
本文首先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出与污染排放量之间的联系;然后用回归方法分析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之后针对各地区不同工业内部格局,计算相应的污染治理努力程度。研究表明:环... 本文首先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出与污染排放量之间的联系;然后用回归方法分析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之后针对各地区不同工业内部格局,计算相应的污染治理努力程度。研究表明:环境污染与各产业产值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效应;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影响着环境污染,工业产业是污染排放的最大因素;污染控制总量不能直接评价一个地区污染治理努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强度 污染治理强度 产业结构优化率 产业结构升级率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 被引量:66
19
作者 潘雄锋 舒涛 徐大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105,共5页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并且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已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要寻找制造业的有效减排途径,就需要准确分析和计量促使制造业碳排放增加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并且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已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要寻找制造业的有效减排途径,就需要准确分析和计量促使制造业碳排放增加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并基于1996-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在1996-2007年间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均是由效率引起的,而结构则引起了碳排放强度的提升。因此,应大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开发,以进一步发挥效率份额在制造业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逐步淘汰一些高碳排放行业,使制造业产业结构向规模化、低碳化和高端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碳排放强度 结构份额 效率份额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演变及其对污染排放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邹辉 段学军 +1 位作者 赵海霞 王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3-710,共8页
污染密集型产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对长三角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与工业污染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污染密集型产业与污染排放在区域内整体呈现出扩散的过程与态势,总体表现为区域... 污染密集型产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对长三角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与工业污染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污染密集型产业与污染排放在区域内整体呈现出扩散的过程与态势,总体表现为区域核心城市向非核心城市扩散的过程;行业及污染要素存在差异性,石油行业分布最为集聚,非金属行业反之;COD排放最为集中,烟尘排放最为分散.2)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分布及演变与污染排放格局基本吻合,主要分布于沪宁沿线、杭州宁波一带,产业与污染份额增加的城市为苏州、宁波、南通等.3)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演变对污染排放格局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生产技术与政策规制差异.提升清洁生产和加强环境管制等政策是区域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达到协调与双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污染排放 空间演变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