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urvey of Development and Features of Ganzhou Orange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
1
作者 Shanqing Liu Xiaolan Ye Wenhua Chen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06年第5期63-65,共3页
Ganzhou Orange Industrial Clusters (GOIC for short)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 (1)The Government's driving force is the key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OIC; (2)the interaction between ... Ganzhou Orange Industrial Clusters (GOIC for short)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 (1)The Government's driving force is the key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OIC; (2)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rket and industry; (3)the specific geography and natural resources act as a carrier; (4)with a strong sense of innovation; (5)it is still at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with a certain high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zhou Orang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luster government's driving force
下载PDF
More Than a County——-the Industrial Clustering rekindles Shaoxing's textile industrial dream
2
作者 Zhu Weizhen 《China Textile》 2006年第3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MODE More Than a County the industrial clustering rekindles shaoxing’s textile industrial dream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Aircraft Industry Cluster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被引量:3
3
作者 CHU Bo ZHANG Hua JIN Fengj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5期471-480,共10页
Aircraft 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economy and security of a country,and aircraft industry clusters have already existed in the world.Based on Input-Output data and Czamanski's method,the aircraft industry... Aircraft 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economy and security of a country,and aircraft industry clusters have already existed in the world.Based on Input-Output data and Czamanski's method,the aircraft industry clusters in China and USA were identified quantitatively in this paper.Furthermore,this article carried out comparison analys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The research finds out:1) a mature aircraft industry cluster would be generally composed of 7 industrial subgroups,including aircraft industry,metal making an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electronics industry,automobile industry,material industry and others,and electronics industrial subgroup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luster;2) in the range of industry-covering,the level of industry-linkage,and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there is a tremendously large gap between the aircraft industry cluster of China and that of USA;3)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se clusters or centers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diffusion of a country's industrialization.Finally,based on those findings,the paper gives some advice on how to improve Czamanski's method and what China should do to develop its own competitive aircraft industry:1) China should emplo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and turn to be market-oriented;2) China should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closed-development,and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aircraft industry and related industries,especially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3) China should rectify and perfect its spat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aircraft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raft industry industry cluster Czamanski's method INPUT-OUTPUT
下载PDF
基于双S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过程与路径研究——以CS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吉敏 胡汉辉 +1 位作者 陈金丹 谢庆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77,共7页
基于集群供应链企业知识创新过程特征,从供应链企业横向合作、纵向本链合作、纵向跨链合作视角,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过程与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SECI知识螺旋,建立了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双S模型。最后,以新材料产业... 基于集群供应链企业知识创新过程特征,从供应链企业横向合作、纵向本链合作、纵向跨链合作视角,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过程与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SECI知识螺旋,建立了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双S模型。最后,以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过程和传导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模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供应链 知识创新过程 知识传导路径
下载PDF
基于产业集群经济效果的内蒙古区域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
5
作者 陶军 苏琴 《价值工程》 2010年第23期105-107,共3页
根据内蒙古区域品牌建设的现实状况,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内蒙古区域品牌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内蒙古产业集群经济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内蒙古 产业集群经济效果 区域品牌 sWOT
下载PDF
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专利GEM-S模型
6
作者 郑尚 《价值工程》 2019年第29期268-269,共2页
本文以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GEM-S模型,对该产业集群在基础资源、设施、产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专利GEM-s模型 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 长沙高新区
下载PDF
制造业活动地理转移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问题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缉慈 李鹏飞 陈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在简要回顾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在制造业活动地理转移的视角下,结合案例重新审视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作者认为,一些锁定在低成本竞争的集群正在或已经老化,甚至衰亡。另一些集群中的企业有过度集聚的问题,还有一... 在简要回顾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在制造业活动地理转移的视角下,结合案例重新审视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作者认为,一些锁定在低成本竞争的集群正在或已经老化,甚至衰亡。另一些集群中的企业有过度集聚的问题,还有一些中小企业集聚的区域根据产业特征需要增加产业集中度。因为集群的这些问题,随成本上升,出现了集群中企业的加工制造环节外移的现象。这种现象挑战了新产业区理论中集群是"在流动的全球空间中的粘结的区位"的观点。根据集群中企业外移现象,就产业承接地的规划和发展,以及转出地那些正在升级的集群的地理稳定性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制造业转移 过度集聚 产业集中 集群的地理稳定性
下载PDF
产业集群问题最新研究评述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晓 胡汉辉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基于波特所提出的产业集群概念,将产业集群问题最新研究成果从宏观、中观、微观、抽象微观几个层面进行综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新形态(创新集群)以及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新方向(集群转移)进行分析和展望,认为创新集群和集... 基于波特所提出的产业集群概念,将产业集群问题最新研究成果从宏观、中观、微观、抽象微观几个层面进行综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新形态(创新集群)以及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新方向(集群转移)进行分析和展望,认为创新集群和集群转移将成为产业集群未来研究的重要分支,将已有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应用于其中,对地区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集群 集群网络 集群转移
下载PDF
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空间转移:模式比较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晓 胡汉辉 吉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1-55,共5页
集聚效应和产业关联性促进了产业集群的空间转移,而集群发展与园区建设的耦合关系进一步推动了集群转移进程。基于产业集群升级与产业集群空间转移的耦合关系,从价值链的角度对集群空间转移的两种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苏通科技产... 集聚效应和产业关联性促进了产业集群的空间转移,而集群发展与园区建设的耦合关系进一步推动了集群转移进程。基于产业集群升级与产业集群空间转移的耦合关系,从价值链的角度对集群空间转移的两种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苏通科技产业园和苏宿工业园两个案例对转移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空间转移是成熟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政府应该积极依托园区建设,结合地区特点及资源优势,采取恰当的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实现集群转移带动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地区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转移 产业园区 复制式转移模式 选择式转移模式
下载PDF
产业集群协同演化模型及案例分析——以中山小榄镇五金集群为例 被引量:29
10
作者 芦彩梅 梁嘉骅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50,172,共10页
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产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是竞争合作协同,通过协同演化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集群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本文通过分析产业... 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产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是竞争合作协同,通过协同演化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集群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的框架体系,建立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山小榄五金集群为例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协同演化 小榄五金集群
下载PDF
产业集群辨识方法综述 被引量:22
11
作者 楚波 金凤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8-713,共6页
以产业集群内涵的厘清为基础,系统论述并评价了产业集群辨识中所运用到的各种方法,认为:专家意见法、产业感知法和企业访谈法都具有针对性强、能够收集难以统计的时新信息等特点,但依赖于专家等个体感性认知,系统数据收集困难,结论普适... 以产业集群内涵的厘清为基础,系统论述并评价了产业集群辨识中所运用到的各种方法,认为:专家意见法、产业感知法和企业访谈法都具有针对性强、能够收集难以统计的时新信息等特点,但依赖于专家等个体感性认知,系统数据收集困难,结论普适化受限;多元统计聚类法透视出产业间重要的依存关系,但部门全覆盖及产业在集群间截然分组不符实际;主成分分析法辨识结果相对理想,但数理解释牵强;Czamanski法逻辑严密,突出集群内部产业间的相互关联,但对支撑性部门雷同的集群处理待改善;共识集群法所体现出来的综合集成理念值得借鉴。最后总结,集群辨识宜继续开发共识集群法所提供的多种分析整合的做法,量化研究为主,定性修正为辅,同时应增加对空间维度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专家意见法 产业感知法 多元统计聚类法 主成分分析法 Czamanski法 共识集群法
下载PDF
深圳企业外迁现象透视 被引量:9
12
作者 华金秋 王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7,共6页
在深圳企业发展进程中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企业外迁"。它以对外扩张型外迁为主要方式,以中、低端企业的迁出为主流,周边省市是外迁的主要区域。深圳企业外迁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影... 在深圳企业发展进程中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企业外迁"。它以对外扩张型外迁为主要方式,以中、低端企业的迁出为主流,周边省市是外迁的主要区域。深圳企业外迁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不断提升的商务成本是企业外迁的根本推动力。另外,外地政府招商力度的加大也加速了企业外迁,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企业外迁对深圳经济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作用。应对的措施应该是:进一步升级"硬资源",引入并创新产业转移新模式;坚持"消长平衡",变企业外迁为"有管理的扩张";应当鼓励外迁企业"反哺",而不能控制企业外迁;应有效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改善治安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企业外迁 产业链
下载PDF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差异性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聚类与方差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成城 杜鹏程 +1 位作者 李敏 焦萍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97,共5页
以2007~2011年我国地区知识获取能力的测算为基础,综合使用面板数据的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技术,全面展示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各地区知识获取能力的区域聚集情况与差异性水平,并深度刻茴我国区域知识获取能力差异性... 以2007~2011年我国地区知识获取能力的测算为基础,综合使用面板数据的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技术,全面展示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各地区知识获取能力的区域聚集情况与差异性水平,并深度刻茴我国区域知识获取能力差异性与产业转移之间的协同变化程度.结果表明:伴随着产业承接转移的进程,我国知识获取能力差序的格局已经形成,未来全国范围内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已初见端倪;现阶段中西部承接东部知识转移仍面临挑战;传统视角下的经济区域划分与现实经济发展的区域聚集态势存在一定差异,理论研究与政策制定要予以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 区域知识获取能力 面板数据 聚类与方差分析
下载PDF
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产业集群内技术扩散对比研究——以山东临朐和广东大沥铝型材产业集群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鹏飞 王缉慈 林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3,共7页
发达国家的理论观点认为,随着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人员流动和知识交流,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互动学习效应会得到增强。本文通过对临朐和大沥两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铝型材产业集群的对比分析,探讨集群中技术扩散过程。结果表明,与现有的集... 发达国家的理论观点认为,随着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人员流动和知识交流,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互动学习效应会得到增强。本文通过对临朐和大沥两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铝型材产业集群的对比分析,探讨集群中技术扩散过程。结果表明,与现有的集群理论观点相左,在集群发展尚处于早期的临朐,集群内部技术学习效应明显,但在相对成熟的大沥镇企业间的学习效应却并不显著。这是因为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主要不是为了实现技术突破,而更多的是对现有技术的模仿和追赶。正是这种企业行为特征决定了S型的扩散曲线在发展中国家集群中的适用性。由此,集群内部的技术扩散过程应成为理解集群形成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扩散 s型曲线 产业集群 铝型材
下载PDF
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系统运作机理:一个协同创新观 被引量:21
15
作者 解学梅 曾赛星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8-845,778,共9页
本文从持续创新角度,探讨了科技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阐述集群持续创新系统集成要素和运作过程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学和协同理论,设计出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系统的运作模型,由此分析了集群持续创新系统的内在运作机理和耦合机制... 本文从持续创新角度,探讨了科技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阐述集群持续创新系统集成要素和运作过程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学和协同理论,设计出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系统的运作模型,由此分析了集群持续创新系统的内在运作机理和耦合机制。最后,从协同论角度研究了持续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两维模式和过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集群 持续创新 协同创新
下载PDF
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周期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解学梅 隋映辉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本文基于集群周期的路径锁定,从科技产业和创新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命周期演化的内在机理,构建了集群持续创新周期演化的数量模型,并通过研究集群周期和持续创新周期演化的关联模式,进一步分析了科技产业集群每一发展阶段... 本文基于集群周期的路径锁定,从科技产业和创新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命周期演化的内在机理,构建了集群持续创新周期演化的数量模型,并通过研究集群周期和持续创新周期演化的关联模式,进一步分析了科技产业集群每一发展阶段的创新特性和内在机理,从而为科技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集群 持续创新 生命周期 关联分析
下载PDF
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体系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解学梅 曾赛星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1-247,共7页
在分析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系统要素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出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选取衡量集群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的22个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实证研究,以此探讨集群... 在分析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系统要素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出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选取衡量集群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的22个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实证研究,以此探讨集群持续创新的内在发展规律,为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结论: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所归类的持续创新水平因子、持续创新效率因子和持续创新效益因子拟合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具有一致性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集群 持续创新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下载PDF
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周期演化机理和关联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解学梅 曾赛星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8,共7页
科技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与持续创新生命周期之间具有关联性.在比较科技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持续创新与非持续创新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构建了集群持续创新周期演化的数量模型,研究... 科技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与持续创新生命周期之间具有关联性.在比较科技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持续创新与非持续创新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构建了集群持续创新周期演化的数量模型,研究了集群周期和持续创新周期演化的关联模式,并对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集群 持续创新 生命周期 演化机理 关联模式
下载PDF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科技计划支持策略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宏起 王雪原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59,共7页
通过科技计划引导与支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提高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产业集群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征进行分析,设计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识别方法,提出产业集群不同阶段科技计划支持策略... 通过科技计划引导与支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提高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产业集群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征进行分析,设计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识别方法,提出产业集群不同阶段科技计划支持策略及有关建议,旨在为促进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自主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生命周期 科技计划 资源优化配置 自主创新
下载PDF
集群企业跨区域迁移的动因与区位选择——对中国家电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学华 吴波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02-206,共5页
集群企业迁移正在成为产业集群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微观力量。从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探讨了集群企业迁移的动因与模式,以及不同模式下企业迁移的区位选择标准,并以中国家电产业集群为例,剖析了中国家电集群企业进行利用性外迁的动因,以及最... 集群企业迁移正在成为产业集群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微观力量。从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探讨了集群企业迁移的动因与模式,以及不同模式下企业迁移的区位选择标准,并以中国家电产业集群为例,剖析了中国家电集群企业进行利用性外迁的动因,以及最终选择合肥的内在逻辑,同时分析了未来探索性迁移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迁移目标区位。最后对区域政府"腾笼换鸟"政策的执行提出了三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跨区域迁移 家电产业 案例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