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1
作者 郭海明 范勇 《创新科技》 2024年第10期48-60,共13页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赋能产业结构升级与助推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机遇。数字经济、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基于2013—2021年黄河流域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赋能产业结构升级与助推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机遇。数字经济、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基于2013—2021年黄河流域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LISA时空路径、LISA时空跃迁及引力模型等对黄河流域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①2013—2021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整体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但黄河流域二元系统与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②黄河流域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依赖性和增长波动性较弱,整体空间格局具有稳定性,且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省域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呈现路径锁定和转移惰性等特征;③黄河流域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联系强度表现出多核心聚集特征,大致呈现上下游分区发展的态势。最后,为提升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水平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与对策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志宪 虞孝感 +1 位作者 徐科峰 林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1-391,共11页
长江三角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上升,且其产业结构也在逐步改善。外商投资在该区异常活跃,投资规模越来越大,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已达45.55%。该地区还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实施进程较快... 长江三角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上升,且其产业结构也在逐步改善。外商投资在该区异常活跃,投资规模越来越大,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已达45.55%。该地区还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实施进程较快、力度较大、政府重视程度较高的地区。但长江三角洲在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引进外资的整体层次不高、耕地流失严重且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较低、能源缺口较大、交通运输紧张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虽然出现了这些问题,但不能由此而限制它的发展,要充分利用长江三角洲有利的区位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具体应该做到要切实明确长江三角洲在全国区域经济分工中的地位,在提高产业发展层次的同时,不可放松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土地资源和能源的管理,加速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20世纪90年代 可持续发展道路 态势 生态环境恶化 区域经济 2003年 集约化程度 劳动密集型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外商投资 投资规模 利用外资 合作发展 引进外资 建设用地 交通运输 区位优势 充分利用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工业结构调整与碳减排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任建兰 徐成龙 +2 位作者 陈延斌 张晓青 程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2,共8页
通过调整工业结构控制和减缓碳排放是当前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碳排放测算方法和Tapio脱钩状态分析模型,首先分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下简称黄区)工业与碳排放的现状;然后利用LMDI分解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 通过调整工业结构控制和减缓碳排放是当前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碳排放测算方法和Tapio脱钩状态分析模型,首先分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下简称黄区)工业与碳排放的现状;然后利用LMDI分解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运用LEAP模型,对黄区工业碳排放情景进行设置预测;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2005-2012年黄区碳排放量上升趋势明显。其中,重点控排行业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在85%以上;但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且处于相对脱钩状态。2经济总量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和技术效率是碳减排的主要因素,但产业结构的减排效果不明显,这也意味着其减排潜力较大。3比较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强化低碳情景下的碳减排潜力最大,但此情景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低碳情景下的发展模式相对较为合理。依据上述结论,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优化黄区工业结构、有效控制和减缓碳排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 碳排放效应 LMDI分解模型 LEAP模型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魏学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112,共7页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向着生态产业系统演进,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生态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资源稀缺理论、产业...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向着生态产业系统演进,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生态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资源稀缺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生态挑战,要在立足区域实际的基础上,确立生态化、高级化、合理化、协调化的目标,从产业体系的构建、产业时空布局的调整、生态技术的创新、生态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探索积极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产业结构 生态化 路径
下载PDF
长三角中心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洪 方文杰 陶柳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1,共8页
在构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测算长三角中心城市2008—2017年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三系统的协调度,以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化,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 在构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测算长三角中心城市2008—2017年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三系统的协调度,以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化,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长三角中心城市三系统协调发展呈现为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但热点城市范围在研究期内相对固定;在空间上,重心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并且始终保持“东南-西北”分布格局.(2)三系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及相对稳定的空间聚类格局,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市场驱动、交通通达、外商投资、劳动聚集、资源禀赋和旅游规模对该区域三系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环境规制与旅游效益的影响系数则显著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中心城市 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 旅游产业 协调发展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展望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春晖 吴盟盟 张益臻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第2期50-55,共6页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本底脆弱,长期以来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诸多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黄河流域以矿业、能源和重化工业粗放式开发为主的低端产业结构,对水资源消耗巨大,产生的污染较为严重,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大。在...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本底脆弱,长期以来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诸多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黄河流域以矿业、能源和重化工业粗放式开发为主的低端产业结构,对水资源消耗巨大,产生的污染较为严重,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大。在碳中和战略目标下,进行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和产业升级、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调整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平衡区域发展差距已成为黄河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 碳中和
下载PDF
节能减排背景下长三角制造业生产率与产业结构的门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雪冬 江可申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9年第1期1-17,共17页
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将制造业按结构属性分组考察了生产率与能源、环境的关系及门限效应。研究发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系数为正、环境系数为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系数不稳定。结果表明,在密集型行业分类组别下,在资本和... 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将制造业按结构属性分组考察了生产率与能源、环境的关系及门限效应。研究发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系数为正、环境系数为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系数不稳定。结果表明,在密集型行业分类组别下,在资本和出口交货门限范围之内,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源影响为正,环境影响为负,且影响程度大,超越门限范围则影响程度减小,在外资占比门限条件下,两类行业能耗、环境系数表现为超越门限后统计显著。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在一定门限范围内环境影响为正的情况。区域分组后,在行业出口交货值门限下上海和浙江表现为能源为正、环境为负,且小于门限时影响程度最大。外资比例江苏与上海在一定门限区间内,能源为正,环境为负向影响,且两个系数在整个区间内最大,浙江则表现为低于第一门限时,能耗和环境影响的显著且均为正的特点。资本额门限条件下,江苏表现为能耗为正、环境为负,且资本大于门限值时,影响最大;浙江在第一和第二门限之间时,仅能源影响显著系数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环境 生产率 产业结构 长三角制造业 门限效应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伟 焦国新 +2 位作者 李晶晶 李梦真 郑志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04-216,共13页
为正确认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协调程度,构建3个系统的2级指标评价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7年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时序演化及空间差异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D人员... 为正确认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协调程度,构建3个系统的2级指标评价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7年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时序演化及空间差异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D人员全时当量、人均GDP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对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贡献率较高,3个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均存在省际差异变化,创新程度与产业结构优化整体上呈正相关、与生态环境状况呈负相关;从时间上,2009-2017年3个系统耦合度水平较高且部分地区年际差异变化大,而耦合协调程度较低且年际差异变化幅度较小;从空间上,该区域各省(市)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明显且呈集聚态势,各省(市)耦合度基本达到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且呈东高西低差异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下载PDF
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的区域比较——基于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吕明元 陈磊 王洪刚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9-19,共11页
从生态化视角,对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区域比较。首先,设计产业结构生态化指标体系,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可持续化,对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1995—2014年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的趋势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进... 从生态化视角,对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区域比较。首先,设计产业结构生态化指标体系,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可持续化,对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1995—2014年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的趋势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构建产业结构生态化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ARDL模型,研究分析两大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关系的异同。实证结果表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生态化对各类能源消费结构均存在长期均衡影响,但存在区域差异。总体上,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最大的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可持续化次之,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其影响程度最小。两区域的长期规划应充分重视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加快对能耗型、污染型传统产业的改造和转移,发展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使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生态化 能源消费结构 京津冀 长三角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颂 胡新艳 《环境导报》 1998年第4期33-34,共2页
在分析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方面,并提出关于珠江三角洲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珠江三角洲 结构调整
下载PDF
珠三角区域经济安全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良军 《战略决策研究》 2012年第2期74-78,共5页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一直有所依赖的比较优势、成本优势、市场竞争力优势正逐步减弱。区域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包括能源、资源、环境、和社会和谐已经成为紧约束,以原有产业结构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模...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一直有所依赖的比较优势、成本优势、市场竞争力优势正逐步减弱。区域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包括能源、资源、环境、和社会和谐已经成为紧约束,以原有产业结构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达到静态极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日益紧迫。本文对珠三角区域经济安全与产业结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区域经济安全的意义,并提出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有利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应对措施及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态势 经济安全 珠三角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下载PDF
基于fs/QCA的旅游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12
作者 刘法建 郭宗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148,共13页
为深入探讨旅游发展水平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复杂的集合关系,利用长三角41个城市2011—2020年相关数据,分别测度了“十二五”及“十三五”时期各城市的经济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旅游资源质量、基础设施保障、创新能力保障、产业支撑保... 为深入探讨旅游发展水平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复杂的集合关系,利用长三角41个城市2011—2020年相关数据,分别测度了“十二五”及“十三五”时期各城市的经济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旅游资源质量、基础设施保障、创新能力保障、产业支撑保障以及旅游发展水平,并使用fs/QCA对各城市实现旅游高水平发展的路径进行解释。结果发现:(1)长三角各城市旅游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以杭州为中心向外逐步递减的特征;(2)旅游发展水平与相关要素存在复杂的集合关系,多种条件组态均能实现旅游高水平发展;(3)“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实现旅游高水平发展的条件逐渐严格,而造成非旅游高水平发展的原因日益多元;(4)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日益依赖于旅游业内部相关要素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水平 长三角 经济环境 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 产业支撑 创新能力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13
作者 李刚 邵方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94-501,共8页
在梳理产业升级对生态环境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9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环境效应综合指标和面板分位数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对生态环境水平... 在梳理产业升级对生态环境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9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环境效应综合指标和面板分位数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对生态环境水平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不同环境污染阶段的产业升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经济增长、创新水平和制度质量会显著促进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优化,但是外商投资会导致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据此对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强化环境治理倒逼地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等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升级 生态环境 面板分位数模型 异质性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典型滨海城市产业结构转变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8
14
作者 付玉芹 于君宝 +3 位作者 周迪 栗云召 管博 战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3-136,共4页
在系统分析东营市及所辖县区产业结构类型发展基础上,通过构建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IISNE),定量评价东营市及其所辖县区1990-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东营市产业结构发展处第二阶段,第二产业比... 在系统分析东营市及所辖县区产业结构类型发展基础上,通过构建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IISNE),定量评价东营市及其所辖县区1990-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东营市产业结构发展处第二阶段,第二产业比重较高,重工业占主导,第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各县区IIISNE指数较高且随GDP的上升而逐步升高,表明研究时段内研究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干扰,产业结构布局亟待调整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城市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效应
下载PDF
“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5
作者 周兴茂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44-151,共8页
在"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构建中,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坚实依托;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关键和主线,正确认识所谓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确立科学的旅游... 在"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构建中,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坚实依托;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关键和主线,正确认识所谓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确立科学的旅游战略为重要举措;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使"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节"的全面构建得以尽快实施,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 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 产业结构 资源整合
下载PDF
“两个率先”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6
作者 马元兴 刘芝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地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和社会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江苏实现“两个率先”,要瞄准“加快沿江沿海开发”,目标锁定在“实现‘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地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和社会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江苏实现“两个率先”,要瞄准“加快沿江沿海开发”,目标锁定在“实现‘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沿海 社会成本 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比较研究——以宁波、杭州、南京、上海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蔚 《创新》 2013年第6期33-37,126,共5页
长三角地区城市自发进行低碳生态的定位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矛盾的重要举措,是探索中国特色低碳绿色发展经验的有效途径。对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宁波、杭州、南京、上海的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 长三角地区城市自发进行低碳生态的定位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矛盾的重要举措,是探索中国特色低碳绿色发展经验的有效途径。对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宁波、杭州、南京、上海的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有助于重新审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明政府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城市规划和技术发展等因素在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低碳生态型城市 政府引导 产业结构
下载PDF
三江源区产业结构调整浅探
18
作者 李素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三江源区产业结构的现状,认为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构建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基础。因此,应制定符合本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三江源区 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环境 措施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维树 杨帆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33-37,55,共6页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和灰色分析理论,选取24个指标作为评判依据分别计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座城市的综合得分,再将得分作为特殊序列与各项指标进行关联分析,重点对环境相对偏差的沿江8市改善房地产投资环境提出建...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和灰色分析理论,选取24个指标作为评判依据分别计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座城市的综合得分,再将得分作为特殊序列与各项指标进行关联分析,重点对环境相对偏差的沿江8市改善房地产投资环境提出建议,为8市房地产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投资环境 灰色关联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产业结构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转型指数测度与格局演变
20
作者 刘宝涛 蒋双玉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9,共9页
文章基于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功能—效益”要素嵌套人地耦合“生产—生活—生态”属性构建了建设用地转型理论框架和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模型、TOPSIS模型及空间差异测度方法对2004—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转型进行了综... 文章基于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功能—效益”要素嵌套人地耦合“生产—生活—生态”属性构建了建设用地转型理论框架和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模型、TOPSIS模型及空间差异测度方法对2004—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转型进行了综合测度,探究了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转型呈现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增减交替、趋于平稳的两阶段波动演化趋势,空间差异化程度呈缩小态势。(2)建设用地结构转型呈现以“广深莞”三市为轴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化程度扩大,空间极化效应明显且具有较强的突变性和波动性。(3)建设用地功能转型呈现中间高外围低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化程度有所缩小但扩散效应并不明显,空间均衡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4)建设用地效益转型呈现以深广为双核心的梯度递减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化程度扩大,空间均衡协调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同时,建设用地转型框架体系强调土地利用系统与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生产、生活、生态属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土地利用系统视角实现了显性形态转型和隐性形态转型的系统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统 建设用地转型 结构—功能—效益 生产—生活—生态 产业结构升级 珠三角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