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mong Preterm Infants Admitted to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2
1
作者 Maryam Saboute Mandana Kashaki +2 位作者 Arash Bordbar Nasrin Khalessi Zahra Farahani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5年第4期285-289,共5页
Backgroun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or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neo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reterm infants.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y of RDS among 3 gro... Backgroun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or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neo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reterm infants.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y of RDS among 3 groups of preterm infants and the value of som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ICU ward of Akbarabadi Hospital (Tehran-Iran) during spring 2011. Newborns’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ssessed by using their hospital medical records. Seventy-three preterm infants with gestational age < 34 weeks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NICU. All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extremely preterm (<28 weeks), very preterm (28 to <32 weeks) and moderate preterm (32 to 34 weeks). Frequency of RDS and some related factors were compared among 3 groups. Results: RDS was observed in 65.6% of all participants;however frequency of RDS 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three groups. An inversely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gestational age and mortality rate (p = 0.05). In regard to Betamethasone administration prior to birth, this interval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alive neonates in comparison to infants who died (p < 0.05). Conclusion: RDS was frequent in preterm neonates with gestational age < 32 weeks. Time of Betamethasone administration prior to birth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on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PRETERM infant Mortality Rate
下载PDF
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infant care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a meta-analysis
2
作者 Ting-Ting Liu Meng-Jie Lei +3 位作者 Yu-Feng Li Ya-Qian Liu Li-Na Meng Chang-De Jin 《Frontiers of Nursing》 CAS 2018年第3期207-215,共9页
Objective: This meta-analysis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infant care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NlCUs). Methods: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 China National... Objective: This meta-analysis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infant care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NlCUs). Methods: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Wanfang database, and VIP database were searched till November 2017.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a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CCTs)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the NICU were considered for inclusion. Resulls: We included 10 studies (three RCTs, seven CCTs) with a total of 1,851 participants. The meta-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nosocomial infe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risk ratio [RR] = 0.90, 95% CI 0.63-1.30, P = 0.58). Compared with no parental involvement groups, parental involvement groups showed more weight gain (mean difference [MD] = 1.47, 95% CI 0.65-2.29, P 〈 0.05), higher breast-feeding rate (RR = 1.38, 95% CI 1.25-1.53, P 〈 0.05), lower readmission rate (RR = 0.35, 95% CI 0.15-0.80, P 〈 0.05), and higher satisfaction rate (RR = 1.09, 95% CI 1.02-1.16, P 〈 0.05).Conclusions: Parentaiinvolvement in the NICU interventions could not increase the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neonates, but could improve their weight gain, breast-feeding and parental satisfaction and decrease their readmission. However, sinc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meta-analysis was drawn based on the limited number of high-quality RCTs, more hioh-quality studies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he future to confirm its positive intervention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ily integrated care intensive care units NEONATAL infant newbom META-ANALYSIS
下载PDF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链式管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士娜 蒋虹 +1 位作者 徐晓娟 李桂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链式管理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及喂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NICU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NICU母乳喂养策略,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链式管理,构建并实施产房、产科和NICU间横向管理和... 目的观察链式管理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及喂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NICU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NICU母乳喂养策略,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链式管理,构建并实施产房、产科和NICU间横向管理和各科室内部纵向管理。结果最终对照组82例、试验组81例早产儿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宫外发育迟缓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日龄显著短于对照组,出院体质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链式管理有利于提高NICU早产儿的纯母乳喂养率,降低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NICU 产科 产房 链式管理 母乳喂养 喂养不耐受 喂养并发症
下载PDF
NICU早产儿给予母亲心音联合语音刺激优化体格发育的临床实践
4
作者 赵苗苗 沈飞 +4 位作者 李芳 陈秀利 杨洋 徐邦红 戎惠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492-1495,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给予母亲心音联合语音刺激对其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接受治疗的8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给予母亲心音联合语音刺激对其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接受治疗的8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母亲心音联合语音刺激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体格发育情况、进奶量和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生后第5、10天的头围分别为(32.76±1.57)cm、(33.78±1.68)cm,对照组分别为(31.89±1.53)cm、(32.71±1.71)cm,观察组出生后第5、10天的头围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5、10天的身长分别为(45.98±2.71)cm、(46.83±2.77)cm,对照组分别为(44.71±2.51)cm、(45.45±2.63)cm,观察组出生后第5、10天的身长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5、10天的体重分别为(2109.59±136.81)g、(2389.71±146.71)g,对照组分别为(2002.63±132.27)g、(2215.59±143.28)g,观察组出生后第5、10天的体重重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5、10天的进奶量分别为(181.15±38.67)mL、(371.76±55.97)mL,对照组分别为(141.26±32.66)mL、(313.57±46.24)mL,观察组出生后第5、10天的进奶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结论NICU早产儿给予母亲心音联合语音刺激进行干预,能优化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增加住院期间的进奶量,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格发育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语音刺激 母亲心音
下载PDF
声音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子怡 丁晓华 +3 位作者 王玥 苗俊芳 曹昕怡 马国婧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检索并再评价声音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系统评价,为临床医务人员临床决策及早产儿健康干预策略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和中国生物... 目的检索并再评价声音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系统评价,为临床医务人员临床决策及早产儿健康干预策略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声音对NICU早产儿影响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荟萃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2名研究人员应用AMSTAR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通过GRADE进行证据整理与分级。结果初检文献405篇,最终纳入文献20篇,AMSTAR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高等质量文献有5篇,其余15篇均为中等质量,纳入文献的总体方法学质量较低。采用GRADE系统对20篇系统评价的79条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2条证据为中等质量,34条证据为低等质量,33条证据为极低质量。结论声音干预有利于改善NICU早产儿的相关生理指标、睡眠效率、行为状态、神经行为及大脑发育,可促进早产儿健康恢复,但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的质量均较低,临床实践需谨慎采纳有关证据,并逐步进行更加规范、严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 生长发育 系统评价再评价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6
作者 李颖馨 陈琼 +5 位作者 范玲 徐红贞 胡晓静 蒙景雯 林艳 彭文涛 《护理学报》 2024年第11期28-34,共7页
目的整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NICUs)住院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循证依据。方法在指南网站和中英文数据库中系统检索有关早产儿发育支持护... 目的整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NICUs)住院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循证依据。方法在指南网站和中英文数据库中系统检索有关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2023年10月。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包括7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以及16篇系统评价。从7个方面总结了36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NICU住院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支持。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的临床情景,以规范管理早产儿的发育支持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发育支持护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睡眠促进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慎斐 罗飞翔 徐红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128,F0003,共5页
新生儿监护室中的早产儿由于全身器官尚未成熟,睡眠周期尚未建立,容易受到声音、光线等有害刺激的影响,这些刺激往往会扰乱并中断其睡眠。睡眠的中断对其神经及生长发育有着负面影响。本文对早产儿睡眠周期、评估工具和促进策略进行综述... 新生儿监护室中的早产儿由于全身器官尚未成熟,睡眠周期尚未建立,容易受到声音、光线等有害刺激的影响,这些刺激往往会扰乱并中断其睡眠。睡眠的中断对其神经及生长发育有着负面影响。本文对早产儿睡眠周期、评估工具和促进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睡眠保护的认知,为促进早产儿睡眠发育提供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睡眠 睡眠周期 睡眠评估 睡眠促进 早产儿护理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
8
作者 彭春欢 陈牡花 +2 位作者 李雅洁 吴淑芳 朱竺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7期1082-108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生长激素水平、智力发育水平、神经功能指标和胃肠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护理干预前的生长发育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早产儿PDI评分、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PDI评分、M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神经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S100蛋白、NSE低于对照组,GAS、MT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生长激素(GH)、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GH、IG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早产儿接受基于循证思维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促进早产儿各项功能发育,如胃肠功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体格和智力等,并降低黄疸指数,对护患关系良好发展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NICU 黄疸指数 预见性 护理 运动 神经
下载PDF
早产儿NICU住院期间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雷莹 张帅红 冯雯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 分析早产儿NICU住院期间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医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73例作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估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现状,根据照... 目的 分析早产儿NICU住院期间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医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73例作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估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现状,根据照顾者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应对组,消极应对组,并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找出影响照顾者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结果 73例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积极应对57例(78.08%),消极应对16例(21.92%);两组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SAS评分、PPU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社会支持低、焦虑严重、疾病不确定感高是影响早产儿NICU住院期间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早产儿NICU住院期间主要照顾者多积极应对,但仍有部分患者消极应对,受到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社会支持低、焦虑严重、疾病不确定感等危险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照顾者 应对方式
下载PDF
NICU早产儿父母居家照护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10
作者 熊仪 张六一 +1 位作者 胡琦琦 张丹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3期295-302,共8页
目的 整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父母居家照护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 目的 整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父母居家照护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索关于NICU早产儿出院后父母真实体验与需求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2月18日。本研究使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整合。结果 共纳入11篇研究,质量等级均为B级。提炼出52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组合形成7个新的类别,并整合为3个结果:(1)早产儿出院后父母积极与消极感并存。(2)早产儿父母居家照护过程中感知到的挑战与困难。(3)早产儿父母希望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结论 出院后早产儿父母居家照护水平有待提升,医院及社区需加强联系与合作,针对早产儿出院制定详细且有针对性的宣教措施,并考虑不同地区的卫生保健环境,实施有针对性的理论及技能培训,以确保早产儿出院后能得到积极有效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父母 质性研究 循证护理
下载PDF
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抗生素使用时间的质量改进研究
11
作者 全美盈 冯淑菊 +3 位作者 张玉 王晨 张乐嘉 李正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6-742,共7页
目的应用质量改进的方法,制定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早产儿抗生素使用时间的有效措施,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以住院VLBW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11月—2021年6月VLBW早产儿住院期间抗生素... 目的应用质量改进的方法,制定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早产儿抗生素使用时间的有效措施,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以住院VLBW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11月—2021年6月VLBW早产儿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占住院时间百分比作为基线值,以降低抗生素使用时间占住院时间百分比为具体质量改进目标。应用帕累托图分析影响早产儿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因素。根据抗生素使用的各个环节构建关键驱动图,确定质量改进的关键环节和具体的干预措施。通过运行图监测VLBW早产儿抗生素使用时间占住院时间百分比的变化直至达到质量改进目标。结果2020年11月—2021年6月VLBW早产儿抗生素使用时间占住院时间百分比在质量改进前为49%(基线值),设定质量改进目标为12个月内将该百分比降低10%。帕累托图分析显示影响早产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的主要因素为:抗生素使用不规范;无感染证据时未及时停用抗生素;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袋鼠式护理应用不足;肠内营养进程延迟。质量改进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1)制定败血症评估管理规范;(2)对医护人员进行关于早产儿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宣教;(3)查房时监督抗生素使用规范的执行性;(4)无明确感染表现且血培养阴性者,抗生素使用36 h后停止使用;(5)减少中心静脉置管及肠外营养时间,降低早产儿感染风险。控制图显示,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VLBW早产儿抗生素使用时间占住院时间百分比由49%降低至32%,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基于统计原理、过程控制的质量改进工具及质量改进措施后,VLBW早产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可得到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改进 抗生素管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赵岩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3期345-347,354,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服务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前者采取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后...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服务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前者采取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后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二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早产儿的发育情况、智能情况及护理期间早产儿发生再住院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腹胀消退时间、初始经口喂养时间和达足量喂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早产儿(P<0.001);两组早产儿护理1个月和3个月后,体质量和体长均明显增加(P<0.001);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明显重于对照组早产儿(P<0.001);观察组早产儿体长明显长于对照组早产儿(P<0.001);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MDI评分和PD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且护理期间,观察组有1个早产儿再次住院,对照组有9个早产儿再次住院,观察组早产儿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操作简单,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护理
下载PDF
袋鼠式干预对NICU早产儿行为神经发育与睡眠的影响
13
作者 李玲玲 王培芬 +1 位作者 林宝英 赖秋香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78-580,584,共4页
目的:分析母亲实施袋鼠式干预(KMC)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行为神经发育与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至2023年11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NICU早产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 目的:分析母亲实施袋鼠式干预(KMC)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行为神经发育与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至2023年11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NICU早产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步接受KMC,1次/d。比较2组治疗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与睡眠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第14天NBNA行为能力评分、被动肌张力评分、主动肌张力评分与总分较高(P<0.05)。观察组第3天时夜间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也显著较长(P<0.05);第7天时夜间睡眠时间、日间睡眠时间及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KMC可改善NICU早产儿睡眠情况,促进行为神经发育,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袋鼠式干预 行为神经发育 睡眠
下载PDF
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因怀抱致低温烫伤事件的根因分析
14
作者 张茜 王艳娇 +2 位作者 王诗瑜 邢海英 李庆印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9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RCA 2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怀抱患儿致低温烫伤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RCA 2团队,对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因怀抱护理造成低温烫伤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制订改进方案并落实。结果规范了怀抱患儿操作标准化流程与评分标准,... 目的探讨RCA 2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怀抱患儿致低温烫伤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RCA 2团队,对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因怀抱护理造成低温烫伤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制订改进方案并落实。结果规范了怀抱患儿操作标准化流程与评分标准,降低了术后患儿怀抱风险。结论RCA 2可有效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A 2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婴儿 怀抱护理 患者安全
下载PDF
改良式遮光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胡玉萍 黄金华 +2 位作者 王玲艳 傅娟娟 武园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遮光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10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置于覆盖普... 目的探讨改良式遮光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10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置于覆盖普通遮光毯的新生儿暖箱内,观察组置于覆盖改良式遮光毯的新生儿暖箱内。比较两组暖箱内噪声水平、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日均体重增长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暖箱内噪声水平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日均体重增长重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遮光毯覆盖于新生儿暖箱能有效控制NICU暖箱内噪声和光线的污染,改善心率、体重日均增长幅度及经皮血氧饱和度,有效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改良 遮光 早产儿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发育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16
作者 米小霞 张婷婷 刘蕊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8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估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12月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NICU的4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评估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12月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NICU的4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3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体格发育、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摄入奶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体格发育情况、NBNA评分、摄入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身长、体质量、头围、NBNA评分及摄入奶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7.39%)低于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P<0.05)。结论对NICU早产儿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增加摄入奶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体格、神经行为发育,有临床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声音干预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的影响
17
作者 卜宝凤 林秀盏 +1 位作者 卜宝玲 丁百炼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91-593,共3页
目的:分析母亲声音干预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福建省晋江市医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音乐疗法,观察组接受母亲... 目的:分析母亲声音干预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福建省晋江市医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音乐疗法,观察组接受母亲声音干预。比较2组体格发育指标、行为状态与安静睡眠周期(QSC),行为状态评估采用安德森行为状态量表(ABSS)。结果: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速率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干预中10 min、干预后5 min AB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SC平均时间、总时间长于对照组,中断次数较少(P<0.05)。结论:母亲声音干预可改善NICU早产儿行为状态与睡眠状态,促进体格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声音干预 睡眠 行为状态 体格发育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障碍早产儿个体化吞咽治疗的疗效
18
作者 王凤娟 李海燕 汪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障碍早产儿个体化吞咽治疗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收的63例喂养障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为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2例,采...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障碍早产儿个体化吞咽治疗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收的63例喂养障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为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2例,采取个体化吞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吸吮形态正常评分更高,吸吮形态失调以及吸吮形态障碍评分更低(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全经口喝奶时间、留置胃管时间、经口喂养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更短(均P<0.05);观察组日均体重和日均奶量增加量均较对照组更多(均P<0.05);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障碍早产儿个体化吞咽治疗能够提高喂养效果,提高体质量,提高口腔运动能力,获得家属喂养满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喂养障碍 早产儿 个体化吞咽治疗
下载PDF
早产儿精细化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韦苇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1期117-119,123,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100例,依据管理方法分为精细化管理组、常规化管理组两组,每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母乳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指标、早产并发...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100例,依据管理方法分为精细化管理组、常规化管理组两组,每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母乳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指标、早产并发症发生情况、管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家长满意度。结果精细化管理组早产儿的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早于常规化管理组,达到纯母乳喂养时间短于常规化管理组,住院期间总母乳量多于常规化管理组,住院期间总喂养量多于常规化管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组早产儿的出院头围大于常规化管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常规化管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组早产儿的早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化管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组早产儿的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化管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化管理组,医疗费用低于常规化管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组早产儿的家长满意度高于常规化管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较常规化管理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儿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时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徐莎莎 陈曦 姚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出院时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VLBWI及其母亲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是否接受母乳分为母...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出院时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VLBWI及其母亲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是否接受母乳分为母乳喂养组与非母乳喂养组。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VLBWI及其母亲的基线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VLBWI出院时母乳喂养的可能因素。结果 收集VLBWI共146例,最后纳入129例,母乳喂养组78例,非母乳喂养组51例,出院时VLBWI的母乳喂养率为60.47%。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迟发性败血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母乳喂养宣教次数、24 h吸奶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住院时间(OR=-1.003,95%CI:-0.480~-2.010,P=0.042)、24 h吸奶频率(OR=1.181,95%CI:1.027~4.336,P=0.016)、母乳喂养宣教次数(OR=1.124,95%CI:1.016~3.942,P=0.023)、迟发性败血症(OR=0.954,95%CI:0.761~2.784,P=0.035)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OR=0.886,95%CI:0.639~2.563,P=0.028)是VLBWI出院时母乳喂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中VLBWI的母乳喂养不容乐观,可通过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增加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次数和母乳喂养宣教次数相关护理策略予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极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