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xidative stress and free radicals related diseases of the newborn
1
作者 Serafina Perrone Maria Luisa Tataranno +1 位作者 Gemma Stazzoni Giuseppe Buonocore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2年第7期1043-1050,共8页
Free radicals (FRs) generation is an unavoidable consequence of the life in an oxygen-rich atmosphere. FRs can be considered a double-edged sword. Beneficial effects of FRs occur at moderate concentrations and involve... Free radicals (FRs) generation is an unavoidable consequence of the life in an oxygen-rich atmosphere. FRs can be considered a double-edged sword. Beneficial effects of FRs occur at moderate concentrations and involve physiological roles in cellular responses to noxia, as in defense against infectious agents, in the function of a number of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and the induction of a mitogenic response. The over-production of FRs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an antioxidant mechanism result in oxidative stress (OS), a deleterious process and important mediator of damage to cell structures and tissues. It occurs at birth in all newborn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hyperoxic challenge after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hypoxic intrauterine environment to extrauterine life. During the perinatal period, OS can be magnified by others predisposing conditions such as hyperoxia, hypoxia, ischemia, hypoxia-reperfusion, inflammation and high levels of non-protein bound iro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linked OS occurring during fetal stages and early infancy with adverse health outcomes later in life, indicating that OS is an early event in the etiology of these chronic diseases. Newborns, especially if preterm, are particularly susceptible to OS and damage due to the increased generation of FRs, the lack of adequate antioxidant protection, and the inability to induce antioxidant defenses during the hyperoxic challenge at birth. This impairment of the oxidative balance has been thought to be the common factor of pathologies grouped together as “free radical disease in the neonate” that include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which may lead to blindness in severe cases),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a particularly debilitating pulmonary lesion of the preterm infant),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an important cause of severe neurodisability) and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in detail these perinatal diseases. Particularly, we analyze the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the role of OS in their path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born infant Free RADICALS PERINATAL diseases OXIDATIVE Stress
下载PDF
新生儿IL-18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与HBV宫内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郑九生 杜二球 +3 位作者 周小飞 刘淮 张红玲 张桂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IL-18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BsAg、HBeAg双阳性但肝功能正常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157例,以其中胎儿宫内感染21例为研究组,无宫内感染136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脐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IL-18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BsAg、HBeAg双阳性但肝功能正常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157例,以其中胎儿宫内感染21例为研究组,无宫内感染136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脐血白细胞介素-18(IL-18)、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结果:(1)研究组IL-18及IFN-γ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研究组IL-4表达水平百分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IFN-γ/IL-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研究组IL-18与IFN-γ、IL-4、IFN-γ/IL-4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IL-18是Th1/Th2网络平衡的更高层次的调控者;IL-18水平下调,导致新生儿Th1/Th2细胞因子比例下降,以致不利于HBV的清除,IL-18水平下调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疾病传播 垂直 th1细胞 th2细胞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18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Lung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hood Lung Diseases 被引量:11
3
作者 Shui-Wen Chen Ming-Yu Zhang Jing Li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9期2672-2678,共7页
INTRODUCTION Lung diseases are the most common conditions in newborn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are also the primary causes of death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ears old.[1] Therefore,accurate and timely diagnosis is ex... INTRODUCTION Lung diseases are the most common conditions in newborn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are also the primary causes of death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ears old.[1] Therefore,accurate and timely diagnosi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enable efficient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ung diseases.In the past,the diagnosis of lung disease mainly depended on chest radiography (CR) and/or computed tomography (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HOOD infants newborn Lung disease Lung Ultrasonography
原文传递
新凝血标志物在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4
作者 张世杰 孟宪春 +2 位作者 孙萍萍 杨静静 吴静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新凝血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87... 目的探讨新凝血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87例DIC患儿(观察组),根据其出院时的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66例)和死亡组(21例),另外以同期出生的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发生DIC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同组别TM、TAT、PIC和t-PAIC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M、TAT、PIC和t-PAIC在新生儿DIC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低Apgar评分、出生窒息、IVH、脓毒症和PIH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Apgar评分、出生窒息、脓毒症和PIH是新生儿发生DIC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TM、TAT、PIC和t-P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TM、TAT、PIC和t-PAIC联合诊断新生儿DIC的价值优于单独诊断。死亡组TM、TAT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2组PIC、t-PA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水平升高是影响新生儿DI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当TAT为21.72μg/L时,其预测新生儿DIC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72(95%CI:0.666~0.87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71.2%。结论TM、TAT、PIC和t-PAIC联合应用对新生儿DIC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疾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胎妊娠母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张俏俏 王婷婷 姜红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 全面分析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妊娠对孕母、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MCDA孕产妇123例为MCDA组,同期收治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孕产妇325例为DCDA组。分析比较两组... 目的 全面分析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妊娠对孕母、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MCDA孕产妇123例为MCDA组,同期收治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孕产妇325例为DCDA组。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MCDA组产妇早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高于DCDA组(χ^(2)=4.595~10.715,P<0.05);MCDA组胎儿死亡率及脐血流异常、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DCDA组(χ^(2)=4.852~11.656,P<0.05);MCDA组新生儿入住NICU、脑损伤、先天性心脏病、高胆红素血症、低糖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DCDA组(χ^(2)=5.181~12.285,P<0.05)。结论 MCDA双胎妊娠围生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DCDA双胎妊娠,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MCDA双胎妊娠围生期母婴管理及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双胎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 妊娠并发症 胎儿疾病 婴儿 新生 疾病
下载PDF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张娜 薛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1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1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肺部湿啰音、咳嗽、发热、气喘等症状消失时间及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0 d后肺功能指标[呼吸峰流速(PEF)、达峰容积比(VPEF/VE)及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血液学指标[Clara细胞蛋白16(CC16)、Ⅱ型肺泡表面抗原6(KL-6)],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PTEF/TE、PEF、VPEF/VE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血清KL-6、CC16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缩短重症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时间,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并降低血清KL-6、CC16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婴儿 新生 疾病 高频通气 布地奈德 投药 吸入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李益社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TNF-α、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CO_(2)低于治疗前,PaO_(2)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诊断 婴儿 新生 疾病 氨溴索/药理学 血气分析 炎症趋化因子类/血液
下载PDF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 被引量:14
8
作者 贾钧 余奇志 +2 位作者 刘钢 黄柳明 李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 :介绍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方法 :回顾 4 3例采用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的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年龄 14d至 12个月。方法为在肛门齿状线处切开直肠黏膜 ,向近端游离达盆底腹膜返折处。切除直... 目的 :介绍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方法 :回顾 4 3例采用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的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年龄 14d至 12个月。方法为在肛门齿状线处切开直肠黏膜 ,向近端游离达盆底腹膜返折处。切除直肠肌鞘后壁约 1 0~ 1.5cm一条。游离乙状结肠达正常结肠后切断。拖出正常结肠与肛门吻合。结果 :4 3例经肛门直肠结肠拖出切除病变肠段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出血少 ,术后 1~ 2d进食 ,5~ 7d出院 ,无术后尿潴留 ,无伤口感染及肛门回缩。全部患儿获随访 3~ 9个月 ,排便功能正常 ,无肛门狭窄发生。2例偶有污粪 ,为术后早期病例。结论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操作简便 ,创伤小 ,恢复快 ,术后护理负担轻 ,并发症少。此术式是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性治疗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婴儿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聂川 柳国胜 +1 位作者 杨慧 赵小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以及蓝光治疗时间关系。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4周测定的IgG抗A或(和)抗(B)效价,把新生儿分为4组(≤1∶32、1∶64、1∶128、≥1∶256),取脐血进行Coombs实验,游离...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以及蓝光治疗时间关系。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4周测定的IgG抗A或(和)抗(B)效价,把新生儿分为4组(≤1∶32、1∶64、1∶128、≥1∶256),取脐血进行Coombs实验,游离抗体和抗体释放实验以证实新生儿ABO溶血病,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并采用Fanaroff教授等制定的黄疸干预方案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综合治疗。结果:当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为≤1∶32、1∶64、1∶128和≥1∶256时,各组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1 1%、13 5%、22 0%和52 9%;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3 3%、37 8%、46 0%和76 5%;蓝光照射时间为(7 1±3 8)、(10 9±7 7)、(17 7±9 6)和(37 1±18 7)h。结论:随着孕妇IgG抗体效价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和高胆发生率升高,需要蓝光干预的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溶血病 新生儿 蓝光治疗
下载PDF
妊高征孕妇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丽君 刘映瞵 华绍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妊高征孕妇血清尿酸水平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48例妊高征孕妇进行血清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测定,并对其围产儿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血清尿酸含量与妊高征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轻、中度妊高征患者相比,重... 目的:探讨妊高征孕妇血清尿酸水平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48例妊高征孕妇进行血清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测定,并对其围产儿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血清尿酸含量与妊高征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轻、中度妊高征患者相比,重度妊高征患者的尿酸水平增高(均P<0.01)。当尿酸值增高时,胎儿发生宫内生长迟缓(IUGR)、胎死宫内、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病死率显著增高。尿酸值愈高,围产儿预后愈差。结论:妊高征孕妇的血清尿酸值与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围产儿预后及终止妊娠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孕妇 血清 尿酸 围产儿 预后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与激素联合使用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被引量:12
11
作者 唐海婷 侍庆 章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6-337,共2页
目的 :研究在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 (沐舒坦 )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方法 :将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分为 3组 :实验 1组 :激素加产前用沐舒坦组 ;实验 2组 :激素加产前或产后用沐... 目的 :研究在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 (沐舒坦 )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方法 :将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分为 3组 :实验 1组 :激素加产前用沐舒坦组 ;实验 2组 :激素加产前或产后用沐舒坦组 ;对照组 ;单用激素组。比较 3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 1组、2组 HMD的发病率均为 0 % ,对照组为 16 .6 7% ,高于两组实验组 ,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结论 :1产前在使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可预防 HMD的发生 ,疗效优于单用激素预防。 2从总体而言 ,在母亲产前使用激素的基础上 ,不论是采用产前孕母加用沐舒坦 ,还是产后新生儿用沐舒坦 ,均可有效降低 HMD的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肺透明膜病 盐酸氨溴素 激素 预防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策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史珍英 蔡及明 +4 位作者 周燕萍 徐卓明 陈玲 徐志伟 苏肇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阶段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早期预后,总结术后监护方法,提高监护质量。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的新生儿142例(男性113例,女性29例),年龄11h~30d,平均(13.87±9.46)d;体重1.8~4... 目的比较不同阶段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早期预后,总结术后监护方法,提高监护质量。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的新生儿142例(男性113例,女性29例),年龄11h~30d,平均(13.87±9.46)d;体重1.8~4.5(3.35±0.50)kg。根据手术年份将全组病例分为2组:A组(40例,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B组(102例,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施行根治手术114例,姑息术28例,延迟关胸70例(50%)。结果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8~1080(138.69±161.16)h,监护室滞留时间2~56(10.73±8.66)d。全组死亡12例(8.4%)。低心排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以及感染的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P<0.01);术后气管插管时间≤72h、监护时间≤7d的比例B组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急性肾衰率、再插管率以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心排综合征、肺炎以及呼吸功能不全是造成本组呼吸机辅助通气和监护滞留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保持内环境平衡以及呼吸管理,有助于提高新生儿术后监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文斌 常立文 +2 位作者 容志惠 卢红艳 蔡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55-105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病287例。依据患儿出生后是否即刻行脐血溶血3项检查和是否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分为4组:行脐血溶血3项检查者,分为常规Ⅰ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病287例。依据患儿出生后是否即刻行脐血溶血3项检查和是否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分为4组:行脐血溶血3项检查者,分为常规Ⅰ组(23例)和丙种球蛋白Ⅰ组(丙球I组,92例);未行脐血溶血3项检查者,分为常规Ⅱ组(43例)和丙球Ⅱ纽(129例)。分析4组基本状况(年龄、性别、出生体质量等),血清总胆红素(TB)、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4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血型、黄疸出现时间、发生黄疸高峰时间、光疗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与丙球Ⅰ组和常规Ⅰ组比较,丙球Ⅱ组和常规Ⅱ组入院日龄明显较大(P。〈0.01),TB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常规组比较,丙球组黄疸高峰值明显降低(Pa〈0.01)。人院时Hb水平,除丙球Ⅰ组偏低外(P〈0.01),余3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住院1周后复查Hb,丙球Ⅰ组Hb水平降低程度较常规Ⅰ组小。结论脐血溶血3项检查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必须早期(出生48h内)进行才能更为有效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和贫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ABO血型系统 溶血病 脐血
下载PDF
新生儿肝血管瘤13例报道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岿然 庄培钧 +1 位作者 郑珊 肖现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07-409,412,共4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肝血管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3例新生儿肝血管瘤病例,分析其首发症状、合并症、诊治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3例首发症状包括腹部包块、肝脏肿大、黄疸、肺炎。合并症包括全身多发皮肤血管瘤... 目的总结新生儿肝血管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3例新生儿肝血管瘤病例,分析其首发症状、合并症、诊治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3例首发症状包括腹部包块、肝脏肿大、黄疸、肺炎。合并症包括全身多发皮肤血管瘤、心功能不全。2例为产前B超发现。全部病例B超和CT检查均有典型的血管瘤表现,单个病灶的直径在53~91mm。接受手术切除4例,活检2例,7例仅接受激素治疗。病理报告为海绵状血管瘤2例,毛细血管瘤11例。有心功能不全和肺炎者接受内科强心、利尿及抗炎治疗。结果1例因顽固性心衰伴肺炎和多脏器感染于术后死亡,1例肝脏多发病例于活检后放弃治疗,其余病例均获5个月~1.5年的随访。3例手术切除患儿无复发。所有保守治疗病例均见血管瘤在1年内自行消退,无死亡病例。结论肝血管瘤可通过临床症状、超声和CT检查明确诊断。激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肝血管瘤的治疗有帮助。手术有增加并发症的危险,不宜作为新生儿肝血管瘤的治疗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诊断 肝肿瘤/治疗 血管瘤/诊断 血管瘤/治疗 婴儿 新生 疾病
下载PDF
不同比例重组血对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后血液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可秋萍 王庆九 +4 位作者 庞桂芝 马云 张卫星 张虹 张天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重组血对新生儿溶血病换血后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3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不同比例重组血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均采用O型洗涤红细胞和AB型血浆,其中治疗组(16例)二者比例为1:1(即O型洗涤红细胞2U:AB型血...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重组血对新生儿溶血病换血后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3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不同比例重组血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均采用O型洗涤红细胞和AB型血浆,其中治疗组(16例)二者比例为1:1(即O型洗涤红细胞2U:AB型血浆200mL)按80±mL/kg单倍量换血,对照组(15例)为2:1(即O型洗涤红细胞4U:AB型血浆200mL)按150~180mL/kg双倍量换血,监测换血前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换出率、血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换血量、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换出率分别为(44.92±3.99)%和(45.69±5.06)%,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39);住院天数[(8.13±1.13)dvs(8.19±0.91)d]亦无显著性差异(P=0.884)。治疗组换血后RBC、Hb及HCT的水平均提高(P〈0.05,0.01,0.001),但提高的水平略低于对照组,贫血已基本纠正,临床症状改善,在换血量方面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结论采用1:1单倍量重组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既能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又可减少换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溶血病 单倍量换血 不同比例 重组血
下载PDF
腹裂患儿Silo袋内肠管血供监测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晔明 洪莉 +2 位作者 严志龙 顾松 胡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2-23,27,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针对无法一期回纳的严重新生儿腹裂患儿放置silo袋后监测袋内肠管血供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先天性腹裂患儿施行手术时,在Slio袋放置完毕后,将外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的条带状探头紧贴硅胶袋壁包绕,监测硅胶袋内肠管... 目的介绍一种针对无法一期回纳的严重新生儿腹裂患儿放置silo袋后监测袋内肠管血供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先天性腹裂患儿施行手术时,在Slio袋放置完毕后,将外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的条带状探头紧贴硅胶袋壁包绕,监测硅胶袋内肠管血氧饱和度。结果5例无法一期回纳的新生儿腹裂患儿放置免缝Silo袋后成功应用外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袋内肠管血供情况。结论外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可安全应用于对Silo袋内肠管血供的监测,改变了以往仅仅依靠裸眼观察判断袋内肠管血供的欠准确科学的现状,避免了因袋内肠管嵌顿、缺血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裂/诊断 腹裂/治疗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心脏超声在高危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芳 司丽英 +4 位作者 刘皎然 郭志梅 杜志方 周春风 张秋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超声筛查高危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6月新生儿病区接受心脏彩超检查的符合标准的高危新生儿782例,对CHD的发病情况及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782例心脏彩超检查结...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超声筛查高危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6月新生儿病区接受心脏彩超检查的符合标准的高危新生儿782例,对CHD的发病情况及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782例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异常404例(51.66%),其中非青紫型CHD 350例(86.63%),青紫型CHD 54例(13.37%)。非青紫型CHD发病率居前四位的是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和PDA+ASD,以上4种类型占非青紫型CHD的83.43%;ASD以中央型居多,VSD以中小型缺损居多。青紫型CHD发病率居前4位的是大动脉转位(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TGA)、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依赖动脉导管供应肺循环的CHD、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bnormal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TAPVD)。本组青紫型CHD常合并多种心脏畸形。结论新生儿CHD类型众多,尽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检查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东轩 武辉 朱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9-701,共3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颅脑疾病经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556例颅脑疾病新生儿进行早期检查,跟踪观察,并于生后1周内进行头部CT检查。结果通过颅脑超声观察到脑水肿161例,颅内出血199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61例,脑室扩张94例。除硬脑膜... 目的评价新生儿颅脑疾病经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556例颅脑疾病新生儿进行早期检查,跟踪观察,并于生后1周内进行头部CT检查。结果通过颅脑超声观察到脑水肿161例,颅内出血199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61例,脑室扩张94例。除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内出血外,超声对颅脑疾病的检出与CT相符,且可以动态观察颅脑疾病的变化。结论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颅脑疾病 超声
下载PDF
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I评估分级价值 被引量:26
19
作者 余旭东 杨文忠 +4 位作者 欧阳伟 袁先宏 苏永学 邓伶俐 夏世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评估分级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诊断为中、重度HIE的患儿资料,所有患儿均行MRI常规平扫及DWI扫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中、重度HIE患儿的脑损伤部位及累及范围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MRI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评估分级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诊断为中、重度HIE的患儿资料,所有患儿均行MRI常规平扫及DWI扫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中、重度HIE患儿的脑损伤部位及累及范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32例患儿中,中度HIE 18例,重度HIE 14例。MRI结果显示:中度HIE累及皮层和分水岭区的损伤为12例,重度HIE为3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重度HIE损伤基底节区重要灰质核团11例,较中度HIE(4例)多见(P=0.017);中、重度HIE累及胼胝体损伤分别为6例和7例,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脑损伤累及范围在中、重度HIE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2)。结论:MRI是诊断和评估中、重度HIE的重要检查方法,可正确判断新生儿脑部受损伤程度和范围,对HIE准确诊断及指导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疾病 缺氧缺血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X线胸片对新生儿常见肺疾患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刚 郑军 +1 位作者 盛刚 廉宗澂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9,i002,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常见肺疾患的临床和胸片特征,探讨X线胸片在该类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新生儿湿肺症(WLD)、4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MAS)、3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25例肺出血(NPH)X线诊断结果与临床资料、病理报告进... 目的:分析新生儿常见肺疾患的临床和胸片特征,探讨X线胸片在该类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新生儿湿肺症(WLD)、4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MAS)、3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25例肺出血(NPH)X线诊断结果与临床资料、病理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影像诊断总准确率为96.7%。WLD病程短,预后良好,X线表现演变迅速;NRDS症状出现早,病程长,萎陷的肺野内大量含气支气管影;MAS临床无特异性,影像表现复杂,肺野呈现羊水异物影;NPH起病急,发展快,以出血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结论:新生儿常见肺疾患具有支气管充气征、蝴蝶征和肺野异物等多种特征性胸片表现,并可以通过对胸片征象及其演变规律的分析,判定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 肺疾患 诊断 预后评估 X线胸片 新生儿 NRDS 结论 特征 判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