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针治疗不同月龄早产儿脑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钱旭光 金炳旭 +4 位作者 张裕斌 招文健 赵伊黎 符文杰 赵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头针对不同月龄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早产儿脑损伤按纠正月龄分为头针1组(纠正月龄3~6个月)、头针2组(纠正月龄7~9个月)和头针3组(纠正月龄10~12个月),每组30例,在常规早期干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头针1组... 目的:探讨头针对不同月龄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早产儿脑损伤按纠正月龄分为头针1组(纠正月龄3~6个月)、头针2组(纠正月龄7~9个月)和头针3组(纠正月龄10~12个月),每组30例,在常规早期干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头针1组取智七针、运动区;头针2组取智七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头针3组取智七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隔日1次,共治疗30次。观察治疗前后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评分、盖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各功能区适应行为发育商(DQ)值,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分析临床疗效与月龄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治疗后AIMS总分、Gesell各功能区DQ值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治疗后各组间AIMS总分、Gesell各功能区DQ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头针1组高于头针2组、头针3组(P<0.05,P<0.01)。头针1组总有效率为96.3%(26/27),高于头针2组[89.7%(26/29)]和头针3组[83.3%(25/30)]。临床疗效与月龄呈相关性(P<0.05),且月龄越小,干预效果越好。结论:头针对早产儿脑损伤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对≤6月龄的早产儿脑损伤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头针 月龄 婴儿运动量表 盖塞尔发展量表
原文传递
早产儿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瑞可 孙洁 +1 位作者 胡丽燕 孙欣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 探讨早产儿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106例胎龄40周足月儿出生当天、130例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于校正胎龄40周行颅脑高场MRI检查,获得228例合格图像,其中足月儿组100例,早产儿组128例,计算胼胝体及其分区面... 目的 探讨早产儿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106例胎龄40周足月儿出生当天、130例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于校正胎龄40周行颅脑高场MRI检查,获得228例合格图像,其中足月儿组100例,早产儿组128例,计算胼胝体及其分区面积.128例早产儿于校正月龄至3个月时行儿童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分析胼胝体及其分区面积与神经运动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VLBW早产儿组整个胼胝体、前中体部、后中体部、峡部和压部面积均小于同龄足月儿组(P<0.05),但膝部和前体部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LBW早产儿神经运动异常组膝部面积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两组间整个胼胝体、前体部、前中体部、后中体部、峡部和压部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胼胝体的发育受影响,尤其后部区域更容易受到影响;VLBW早产儿于校正月龄至3个月时神经运动发育异常可能与胼胝体膝部面积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生理学/生长和发育 胼胝体 神经系统/生长和发育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