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的双蒂法巨乳缩小术
1
作者 毛运春 高东宸 +1 位作者 王宇 朱晓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行巨乳缩小术 ,术前不用模板设计。方法 根据长宽比例为 2∶1的局部皮瓣设计原理 ,设计双蒂真皮乳腺组织瓣的宽度 ,形成双蒂真皮乳腺组织瓣后 ,于组织瓣两侧去除乳腺脂肪组织 ,皮肤向内下牵拉 ,根据塑形需要去除皮肤组织。结果... 目的 行巨乳缩小术 ,术前不用模板设计。方法 根据长宽比例为 2∶1的局部皮瓣设计原理 ,设计双蒂真皮乳腺组织瓣的宽度 ,形成双蒂真皮乳腺组织瓣后 ,于组织瓣两侧去除乳腺脂肪组织 ,皮肤向内下牵拉 ,根据塑形需要去除皮肤组织。结果 应用此法手术 7例 13侧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本术式行巨乳缩小 ,设计、操作简单 ,灵活 ,实用 ,易于掌握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 巨乳 双蒂法巨乳缩小
下载PDF
应用改进的下蒂瓣乳房缩小术(附24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傅健 马少林 +1 位作者 王原路 阿衣夏木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6年第4期172-174,共3页
乳房缩小术可解除巨乳患者的各种烦恼,缓解症状恢复形体美,1997年以来应用改进的下蒂瓣法为24例患者施行乳房缩小术,具体方法是画出锁骨中点与乳头的连线,新乳头位置定在连线上第四肋骨间隙处,乳晕直径3~5cm,下蒂瓣宽... 乳房缩小术可解除巨乳患者的各种烦恼,缓解症状恢复形体美,1997年以来应用改进的下蒂瓣法为24例患者施行乳房缩小术,具体方法是画出锁骨中点与乳头的连线,新乳头位置定在连线上第四肋骨间隙处,乳晕直径3~5cm,下蒂瓣宽度较原设计方法增加,为12~14cm,手术时去除新乳晕区表皮,形成下蒂瓣,切除过多皮肤、脂肪及乳腺组织,如疑有乳腺病变可将乳腺腺体全部切除,重新固定乳头乳晕于新乳晕区,缝合乳房下皱襞切口。24例轧头乳晕均成活良好,外形满意。双乳头平均上移16.5cm,切除组织平均1288g。随访时间最长3年,最短6个月,乳房大小与原设计基本相符,巨乳所致胸椎前倾、颈背疼、乳痛症消失,乳头感觉及勃起功能良好。由此认为改进的下蒂瓣法,不仅设计灵活,操作简易,且与其他术式相比无垂直瘢痕,切口均在乳晕缘和下皱襞上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蒂瓣 乳房缩小术
下载PDF
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整形术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俊 李倩 +4 位作者 高艳丽 陈玲 周世杰 李雨洁 杨定文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整形外科对19例女性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36.2岁)38侧肥大乳房,以Robbins的垂直下蒂瓣术式为基础,结合乳房血... 目的探讨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整形外科对19例女性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36.2岁)38侧肥大乳房,以Robbins的垂直下蒂瓣术式为基础,结合乳房血供、神经等解剖学进展,进行乳晕设计、下蒂瓣位置等改进。结果19例38侧肥大乳房缩小整形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乳头乳晕血运障碍,乳头乳晕感觉正常,乳房外形效果满意。术中切除乳房组织量每侧385~1525 g,平均570 g。术后随访6个月至8年,术后的倒T形瘢痕,均未出现增生性瘢痕,除2例肤色较深术后瘢痕色素沉着比较明显外,其余17例效果均满意。1例患者术后双侧乳头乳晕位置偏高,其余18例患者对乳头乳晕位置及形态表示满意。结论该术式可切除乳房组织量较大,乳头乳晕复合体血供稳定,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症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 乳房成形术 下蒂瓣法 乳房缩小整形术 乳房肥大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