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outcomes of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s placed at bedside using digital radiography versus conventional fluoroscopy 被引量:3
1
作者 John A.Walker Matthew Milam Jorge E.Lopera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Medicine》 2021年第3期139-142,共4页
Purpose:To retrospectively assess the outcomes of Inferior Vena Cava(IVC)filters placed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the ICU at bedside using digital radiograph(DR)guidance with previous cross-sectional imaging for p... Purpose:To retrospectively assess the outcomes of Inferior Vena Cava(IVC)filters placed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the ICU at bedside using digital radiograph(DR)guidance with previous cross-sectional imaging for planning,compared to IVC filters placed by conventional fluoroscopy(CF).Method and materials:The cohort consisted of 129 IVC filter placements;48 placed at bedside and 81 placed conventionally from July 2015 to September 2016.Patient demographics,indication,radiation exposures,access site,procedural duration,dwell time,and complication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EMR.IVC Filter positioning with measurements of tip to renal vein distance and lateral filter tilt were performed when cavograms or post placement CTs were available for review.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tata IC 11.2.Results:Technical success of the procedure was 100% in both groups.Procedural duration was longer at the bedside lasting 14.5+/-10.2 versus 6.7+/-6.0 min(p<0.0001).The bedside DR group had a median radiation exposure of 25 mGy(15-35)and the CF group had mean radiation exposure of 256.94 mGy+/-158.6.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stance of IVC tip to renal vein(p=0.31),mispositioning(p=0.59),degree of filter tilt(p=0.33),or rate of complications(p=0.65)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IVCF placement at the bedside using DR is comparable to CF 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outcomes based on IVCF positioning,degree of lateral tilt or removal issues.It decreased radiation dose,but with overall increased procedural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s pulmonary embolism deep venous thrombosis
下载PDF
High 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osis in a 16-year-old Postpartum Patient:A Case Report
2
作者 魏勇 欧阳平 杨婉花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1期149-150,共2页
Postpartum inferior vena cava (IVC) thrombosis is a rare,but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disorder.Here we reported one case of the youngest woman to date who presented with massive IVC thrombus extending from deep ve... Postpartum inferior vena cava (IVC) thrombosis is a rare,but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disorder.Here we reported one case of the youngest woman to date who presented with massive IVC thrombus extending from deep veins of the right leg to the level of the 11th thoracic vertebra,associated with asymptomatic pulmonary em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PARTUM thrombosis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pulmonary embolism
下载PDF
Fracture Rate and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Vena Cava Filters 被引量:1
3
作者 Myles M. Mitsunaga Hyo-Chun Yoon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3年第2期85-90,共6页
Purpose: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fracture and fragment embolization of inferior vena cava (IVC) filters. Methods: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and imaging studies of all Kaiser Permanente patients ... Purpose: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fracture and fragment embolization of inferior vena cava (IVC) filters. Methods: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and imaging studies of all Kaiser Permanente patients who received IVC filters from August 2000 until August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for filter complications. Results: 283 patients received an IVC filter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143 patients were deceased, while 140 are living. Among deceased patients, the average age at the time of death was 69.8 ± 15.3 [range: 24.7 - 99.2] years;55.9% were men;the mean implantation-to-image time was 13.6 ± 20.6 [range: 0 - 92.4] months, and there were no reported major complications attributable to filter migration or fracture at a mean of 16.8 ± 24.8 [range: 0 - 119.6] months following implantation. One of 14 (7.1%) G2 filters perforated the aorta, which already had a stent graft in place. Among those patients still living, the average age was 67.3 ± 15.2 [range: 15.2 - 97.3] years, 47.1% were men, the mean implantation-to-image time was 33.3 ± 36.5 [range: 0.1-141.7] months, and there were no reported major complications at a mean of 35.3 ± 36.5 [range: 0 - 141.7] months following implantation. Three of 60 (5.0%) Trapease filters were found to have at least 1 strut fracture. There were no cases of filter migration or fragment embolization. The overall fracture rate of all filters with an implantation-to-image-time greater than two years (mean implantation-to-image time 4.7 ± 2.7 [range: 2.0 - 11.8] years) was 3 of 67 (4.5%). Bard G2 and G2X filters had a 0% fracture and embolization rate at a mean of 19.0 ± 16.6 [range: 0.07 - 49.5]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 Conclusions: IVC filters, regardless of type, have a low prevalence of fracture and we found no cases of fragment embo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ferior vena cava IVC filters pulmonary embolism deep venous thrombosis Complications
下载PDF
腔静脉滤器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胡春梅 田鑫悦 陈蒙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0-184,209,共6页
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急性期发生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其病死率极高。应用腔静脉滤器拦截DVT脱落的栓子流向右心房可有效降低PE的发生率及其危害程度。腔静脉滤器可根据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下腔静脉滤器和上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急性期发生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其病死率极高。应用腔静脉滤器拦截DVT脱落的栓子流向右心房可有效降低PE的发生率及其危害程度。腔静脉滤器可根据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下腔静脉滤器和上腔静脉滤器。下腔静脉滤器又可因使用时间的不同分为永久性滤器和非永久性滤器,后者可进一步细分为临时性、可回收性、可转换型滤器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预防PE的滤器种类和治疗效果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腔静脉滤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 腔静脉滤器 应用进展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时康 陈进业 +2 位作者 路飞 刘茜 罗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rhPro-UK经CDT治疗,观察组实施rhPro-UK经CDT+IVCF置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原用量、残余狭窄处病灶数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VCF置入+CDT方案可显著提升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栓塞、出血风险,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组人尿激酶原 导管接触溶栓 下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发生静脉不畅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振华 赵振蓓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后发生静脉不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70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IVCF置入术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根据静脉通畅程度将其分为静...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后发生静脉不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70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IVCF置入术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根据静脉通畅程度将其分为静脉通畅组32例和静脉不畅组3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DVT患者IVCF置入术后发生静脉不畅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DVT分期、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不畅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占比和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高于静脉通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WBC、PLT、FIB水平升高均为下肢DVT患者IVCF置入术后发生静脉不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WBC、PLT、FIB水平升高均为下肢DVT患者IVCF置入术后发生静脉不畅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静脉不畅 影响因素 糖尿病 高血压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鹅颈式抓捕器配合可调弯鞘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祁磊 胡茂能 +2 位作者 含笑 王国亮 周丽芬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观察鹅颈式抓捕器配合可调弯鞘回收下腔静脉滤器(IVCF)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行IVCF取出术的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滤... 目的观察鹅颈式抓捕器配合可调弯鞘回收下腔静脉滤器(IVCF)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行IVCF取出术的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滤器回收套件回收滤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12),将采用鹅颈式抓捕器配合可调弯鞘回收滤器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13)。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取出滤器,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手术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鹅颈式抓捕器配合可调弯鞘回收IVCF是一种安全、方便、快捷的手术方式,不但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回收,而且节省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颈式抓捕器 下腔静脉滤器 可调弯鞘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影响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8
作者 杨桂林 唐博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49-453,共5页
对于存在抗凝禁忌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预防肺栓塞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但IVCF长期留置体内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包括滤器倾斜和移位、滤器断裂、内膜化、血栓形成、邻近脏器穿孔及出血等,因此及时而完整地... 对于存在抗凝禁忌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预防肺栓塞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但IVCF长期留置体内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包括滤器倾斜和移位、滤器断裂、内膜化、血栓形成、邻近脏器穿孔及出血等,因此及时而完整地取出滤器是极为必要的。然而在IVCF置入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其平均回收率却并不理想。众多研究对影响IVCF回收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报道,随访缺失是已明确的最主要因素,而其他诸多因素也起到重要作用但仍有一定争议。因此,本文就影响IVCF回收的医疗系统因素、患者因素、滤器因素及技术因素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临床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危险因素 回收困难 回收失败 肺栓塞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可吸收下腔静脉滤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文琦 牟凌 梅家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959-963,共5页
可吸收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一种可吸收的过滤装置,设计良好的可吸收IVCF可以在特定时间内自行吸收,从而避免滤器永久留置和取出操作引发的相关并发症。目前,可吸收IVCF处于前临床研究阶段。不同的研究团队设计研发了使用不同可吸收材... 可吸收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一种可吸收的过滤装置,设计良好的可吸收IVCF可以在特定时间内自行吸收,从而避免滤器永久留置和取出操作引发的相关并发症。目前,可吸收IVCF处于前临床研究阶段。不同的研究团队设计研发了使用不同可吸收材料和结构各异的可吸收IVCF,并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吸收IVCF可以在血栓形成急性期有效捕获血栓,从而预防肺栓塞(PE)发生,自行降解后也不会发生肺梗死。关于可吸收IVCF的前临床研究显示出了其临床应用价值,但在进入临床应用之前,滤器降解的残余物是否会导致肺梗死等重要问题仍有待更多的研究加以阐明。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性介绍可吸收IVCF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个体外实验和5个体内试验,评估可吸收IVCF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探讨其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可吸收滤器 静脉血栓栓塞 肺栓塞
下载PDF
Clinical study of domestic ZQL-type retrievable vena cava filter 被引量:1
10
作者 XU Ke ZHOU Yu-bin +1 位作者 WANG Ai-lin XIAO Li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40-144,共5页
Background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is a serious disease often leading to disability and death. Percutaneous placement of an inferior vena cava (IVC) filter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vent fatal PTE cause... Background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is a serious disease often leading to disability and death. Percutaneous placement of an inferior vena cava (IVC) filter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vent fatal PTE caused by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LEDVT). We developed the ZQL-type retrievable vena cava filter.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ZQL-type filter for prevention of fatal PTE. Methods A total of 144 patients with indications for placement of an IVC filter received insertion of filters via a femoral (n=37) or jugular (n=107) vein approach. Abdominal X-ray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of IVC were regularly performed to visualize the position and condition of the IVC filter following filter placement. If thrombi in th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s were removed within 2 weeks, the filter retrieval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after an abdominal radiograph, an inferior vena cavogram and a pulmonary angiography. Otherwise, the filter should be kept permanently in place with regular follow-up inspections.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forty-four filters were implanted at the target sites with a success rate of 98.61% for one-time placement and 100% for two-time placement. Of the 137 patients followed up (follow-up rate, 95.14%), 43 patients had filters retrieved during a period of between 7 and 14 days (median, 12 days) following filter placement. The remaining 94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7 days to 39 months (median follow-up period, 17 months). No filter migration or tilt, filter fracture or IVC perforation was observed. No obstruction of IVC occurred. No symptomatic PTE develop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 The ZQL-type retrievable vena cava filter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device to prevent PTE. This filter possesses a distinctive stent-shape, stable design, high capture efficacy, and is easy to insert and retrieve and thus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Chin Med J 2009; 122(2): 140-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embolism vena cava filters venous thrombosis
原文传递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青云 高建国 +7 位作者 陈泳 张弘 张琳娜 耿艳侠 高畅 李平 杨植 张小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87-1890,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2例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22~79(48±15)岁。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n=1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2例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22~79(48±15)岁。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n=14):A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全身溶栓、抗凝治疗;B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溶栓导管溶栓、抗凝治疗;C组,抗凝治疗。以肢体周径差、血栓溶解程度,介入治疗并发症及肺栓塞发生情况为指标评价近期疗效,半年后随访。结果各组健、患肢周径差值均减小,B组患肢肿胀消退较A、C组快(P<0.01)。B组血栓完全消失5例(35.71%),与A、C两组比较,溶栓疗效显著(P<0.01)。B组尿激酶用量(1.56±5.80)×106U,较A组[(3.06±8.24)×106U]明显减少(P<0.01)。A组出现肉眼血尿、滤器移位各1例,C组出现肺栓塞1例。34例患者取得随访,随访6~18个月。无滤器移位及血栓形成。B组中仅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症状。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尿激酶 肺栓塞
下载PDF
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肖亮 徐克 +3 位作者 申景 李海伟 童家杰 张曦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7-711,共5页
目的探讨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于我院就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6例,发病时间1~12h,发病诱因包括术后及骨折后卧床18例、产后... 目的探讨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于我院就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6例,发病时间1~12h,发病诱因包括术后及骨折后卧床18例、产后5例、无明显诱因13例;合并肺动脉栓塞12例。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患肢大腿周径比健侧大3~10cm)、疼痛、皮肤呈青紫色或苍白,皮温升高或正常,合并肺动脉栓塞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分别经股静脉或经右颈内静脉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后,均行静脉内置管溶栓治疗。术后45~75d经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复查证实下肢静脉及肺动脉内无新鲜或游离血栓后,经右颈内静脉入路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复查下腔静脉造影。术后给予抗凝、抗炎治疗3~5d。随访4~10个月。结果共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36枚,均一次性释放成功,释放过程平均耗时1.5min(0.5~5min),释放过程中滤器弹跳幅度小于2mm,1例滤器置入时倾斜25°,滤器置入后未出现新发生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12例患者于术后45~75d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均一次性回收成功,回收过程耗时4.4min(2~15min),下腔静脉造影复查未见管壁穿孔及破裂征象。其余24例患者未行滤器取出术,随访期间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及下腔静脉闭塞的临床表现。结论 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具有释放定位准确、捕获血栓能力较高、可取出时间期限长(溶栓治疗时间窗长)、回收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技术操作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 可回收滤器 深静脉血栓形成 效果
下载PDF
Gunther 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国平 顾建平 +3 位作者 何旭 楼文胜 陈亮 苏浩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867-869,共3页
目的:评价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PE)的效果及使用中的问题。方法:对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经皮股静脉穿刺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立即行下腔静脉(IVC)造影及术后1,3,6,12个月分别摄腹部平... 目的:评价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PE)的效果及使用中的问题。方法:对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经皮股静脉穿刺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立即行下腔静脉(IVC)造影及术后1,3,6,12个月分别摄腹部平片或做滤器处彩超,观察滤器位置、形态及有无并发症。结果:16例均经股静脉成功置入滤器于肾静脉下方1·16±1·21cm的IVC内,3例滤器释放瞬间有一向前弹性冲力,但滤器前跳均<0·5cm。1例经左股静脉置入滤器倾斜度>15°,无扩展不良。复查时均未发现滤器移位及PE发生。结论: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可取出体外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下腔静脉滤器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33
14
作者 程志远 彭晓新 张雁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中的临床作用。方法7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2例已经发生肺栓塞),为预防肺栓塞或再次肺栓塞而置入下腔静脉滤器,65例患者放置永久滤器,9例年轻患者放置可回收滤器。除... 目的探讨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中的临床作用。方法7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2例已经发生肺栓塞),为预防肺栓塞或再次肺栓塞而置入下腔静脉滤器,65例患者放置永久滤器,9例年轻患者放置可回收滤器。除8例有抗凝禁忌证患者外,其他患者行抗凝溶栓治疗。可回收滤器在放置后6~15天取出。随访观察有无滤器并发症、肺栓塞或复发肺栓塞出现。结果滤器均成功放置,患者未出现滤器错位、移位、倾斜、血栓脱落、滤器折断、腔静脉穿孔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发现肺栓塞或复发肺栓塞,2例放置永久滤器的患者出现滤器血栓形成,1例放置可回收滤器的患者下腔静脉造影发现滤器血栓形成,其他8例可回收滤器取出后肉眼可见血栓,虽然造影没有发现。结论下腔静脉滤器作为预防肺栓塞的方法其效果值得肯定,但应该注意滤器血栓形成,在放置前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并发症
下载PDF
国产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庆桥 祖茂衡 +5 位作者 徐浩 顾玉明 李国均 魏宁 许伟 刘洪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2006年8月,82例下肢DVT患者施行了国产IVCF置入术。IVCF置入后行经导管尿激酶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或/和支架置入治疗,经右颈内... 目的评价国产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2006年8月,82例下肢DVT患者施行了国产IVCF置入术。IVCF置入后行经导管尿激酶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或/和支架置入治疗,经右颈内静脉途径行IVCF取出术。结果共置入82个IVCF,技术成功率100%,无复发性肺栓塞,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4%。70例患者将国产IVCF取出,IVCF平均留置时间为(11.9±9.5)天;12例患者IVCF为永久性留置,随访3~48个月,IVCF无移位及血栓形成。结论国产IVCF能安全、有效预防肺栓塞,国产IVCF置入术是治疗下肢DVT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肺栓塞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典宁 孙平 +5 位作者 吴学君 金星 张十一 种振岳 张精勇 孙岩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0-772,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DVT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DVT的患者4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预防措施。结果:既往有血栓病史、经产妇、肥胖是剖宫产术后...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DVT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DVT的患者4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预防措施。结果:既往有血栓病史、经产妇、肥胖是剖宫产术后DVT的危险因素,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肢粗肿、疼痛,部分患者有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症状,DVT的辅助诊断首选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合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采用全身或局部抗凝、溶栓等药物或手术取栓治疗,部分患者放置可回收性IVCF预防致死性PE,均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结论:对于存在DVT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剖宫产手术前后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LMWH是常用的和安全的抗凝药物,能有效预防和治疗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下腔静脉滤器 预防
下载PDF
胸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 被引量:15
17
作者 卢永明 邱振明 +2 位作者 林祖朝 叶加洪 陈宝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3月 ̄2003年6月收治的胸腹腔镜术后8例,胸腔镜术后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中2例肺动脉栓塞的病人资料。结果12例病人诊为深静脉血栓形...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3月 ̄2003年6月收治的胸腹腔镜术后8例,胸腔镜术后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中2例肺动脉栓塞的病人资料。结果12例病人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均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用肝素、尿激酶抗凝、溶栓。2例肺栓塞行2h溶栓,1例发生肺栓塞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予心肺复苏、溶栓抢救成功。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发病率,要尽早抗凝、溶栓治疗,其中部分病人可能发生大面积肺动脉栓塞,要及时予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才能挽救病人生命。高危病人术前可植入腔静脉滤器防治致死性肺动脉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胸腹腔 深静脉血栓 肺动脉栓塞 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球囊扩张辅助经导管直接溶栓导致下腔静脉滤器栓塞及其处理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郝红军 李智 +1 位作者 金泳海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经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过程中下腔静脉滤器(VCF)血栓阻塞的发生率及其处理。方法 2009年9月至201 1年5月收治4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下腔静脉VCF保护下行球囊扩张辅助CDT治疗。结果 2...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经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过程中下腔静脉滤器(VCF)血栓阻塞的发生率及其处理。方法 2009年9月至201 1年5月收治4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下腔静脉VCF保护下行球囊扩张辅助CDT治疗。结果 27.3%(12/44)患者因VCF拦截大量血栓导致下腔静脉阻塞(完全闭塞8例,部分闭塞4例),经CDT治疗后1 1例完全通畅,1例部分通畅(造影表现为VCF远端充盈缺损)。治疗前后下腔静脉通畅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P=0.000)。88.64%(39/44)的患者放置可取出VCF,治疗结束后均全部顺利取出。主要并发症包括穿刺点出血13.6%(6/44)、肉限血尿4.5%(2/44)、痰中带血4.5%(2/44),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结论球囊扩张辅助CDT治疗急性下肢DVT可能发生血栓脱落,由此导致的急性VCF血栓阻塞经CDT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腔静脉滤器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建明 贾广志 秦孝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IVCF)预防肺动脉栓塞(PE)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取)栓术前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永久性Trap Ease滤器(TEF)20枚,永久性Vena Tech滤器(VTF)31枚,可回收性OptEaseTM滤器...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IVCF)预防肺动脉栓塞(PE)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取)栓术前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永久性Trap Ease滤器(TEF)20枚,永久性Vena Tech滤器(VTF)31枚,可回收性OptEaseTM滤器(OEF)13枚,临时性Tempo Ⅱ滤器8枚;71枚位置在肾静脉开口下方,1枚位置在肾静脉开口上方。结果术后随访8~72个月。70例中,无一例出现PE,6例出现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以有效预防肺梗死,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并发症
下载PDF
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楼文胜 顾建平 +3 位作者 陈国平 何旭 陈亮 苏浩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可回收性和安全性.方法 22只猪分为A(n=13)、B(n=9)两组,A组用圈套器经股静脉取出滤器,B组以及A组无法圈套取出滤器的剖腹取出滤器.通过下腔静脉造影、不同时间段回收滤器、下腔静脉大体观察和... 目的探讨一种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可回收性和安全性.方法 22只猪分为A(n=13)、B(n=9)两组,A组用圈套器经股静脉取出滤器,B组以及A组无法圈套取出滤器的剖腹取出滤器.通过下腔静脉造影、不同时间段回收滤器、下腔静脉大体观察和显微镜检查评价滤器的可回收性能和下腔静脉内膜改变.结果所有滤器均置入成功,观察期内没有出现滤器移位.7、10、12天可安全回收滤器,2周后滤器无法取出.滤器置入后7天内膜开始包绕滤器,10、12天内膜增生为轻度增生;14、16、20天为中度增生;30~103天为显著增生.结论这款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回收简便,动物实验的最大安全可回收时间为1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