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2023年山东省A(H1N1)pdm09流感病毒HA、NA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1
作者 吴巨龙 张淑 +4 位作者 何玉洁 孙林 宋绍霞 孙文魁 刘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1-477,共7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4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以WHO推荐的当季疫苗株为参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采用荧光法开展神经氨酸酶抑制(neuraminidase inhibition,NI)实验以评估药物敏感性。结果 山东省2022-2023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流感病毒属于6B.1A分支中的5a.2a进化簇,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HA和NA基因与2021-2023年度北半球疫苗株A/Victoria/2570/2019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同源性分别为98.5%~98.7%和98.8%~99.1%。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A蛋白有20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序列变异,并发现1株病毒可能发生抗原漂移,有3株病毒发生了HA蛋白糖基化位点的缺失。NA酶相关重要位点未发生变异。NI实验显示,所测流感毒株均对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结论 所监测毒株与疫苗株整体同源性很高,但氨基酸存在一定程度变异,今后有必要持续开展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征监测以了解流感流行的风险,以及评价基因变异对流感疫苗和治疗药物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pdm09流感 hA基因 nA基因 基因变异
下载PDF
射干止咳胶囊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初探
2
作者 陈贺 秦文艳 +4 位作者 葛兴森 吴怡 范英兰 武晓琳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11.86%,提示在攻毒剂量为100TCID_(50)的条件下,射干止咳胶囊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小鼠滴鼻感染5LD_(50)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30%、10%、30%,死亡保护率达50%、70%、50%,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13 d、14 d、13 d,说明各给药组对攻毒小鼠具有较好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显著,但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毒致小鼠死亡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抗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体内 体外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研究
3
作者 许丽 乐丽欢 +6 位作者 杨雪 王炤坤 李兰英 闻艳丽 陶晴 胡轶红 刘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299,共6页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80~-70℃保存条件下稳定保存5个月,标准物质最终定值结果为(1384.5±249.3)copies/μL(k=2)。该标准物质可为H1N1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的全过程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支撑,有助于提升相关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量学 甲型流感病毒 h1n1 灭活病毒 标准物质 数字PCR
下载PDF
2024年美国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分析
4
作者 蒋文明 刘朔 +1 位作者 彭程 刘华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2024年3月以来,美国报告了多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对本次疫情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疫情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现有数据表明,引发奶牛感染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2.3.4... 2024年3月以来,美国报告了多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对本次疫情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疫情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现有数据表明,引发奶牛感染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2.3.4.4b分支,与美国同期在家禽和野禽中流行的毒株高度同源。初步分析表明,感染奶牛的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候鸟。疫情发生后,美国采取了限制移动、调运检测等综合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可能对美国奶牛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目前来看对我国影响较小。建议持续进行国外疫情监视,国内加强野禽风险监测,强化家禽强制免疫,积极宣传引导,做好应急储备等,降低本次疫情对我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 奶牛
下载PDF
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5
作者 钟文 王小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情况。方法10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感冒清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情况。方法10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感冒清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指标(起效时间、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痊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发热、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乏力)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乏力评分分别为(0.83±0.24)、(1.12±0.30)、(1.07±0.29)、(1.03±0.32)、(1.05±0.33)、(1.09±0.2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6±0.37)、(2.31±0.58)、(2.14±0.52)、(2.25±0.63)、(2.36±0.61)、(2.42±0.65)分(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1.03±0.34)d、退热时间(1.56±0.40)d、止咳时间(4.35±0.68)d、痊愈时间(6.63±1.26)d均短于对照组的(2.32±0.57)、(2.63±0.74)、(7.24±1.16)、(9.38±1.72)d(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2.11±0.56)mg/L、TNF-α(19.34±2.20)μg/L、IL-6(4.02±0.5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4.83±0.69)mg/L、(25.89±2.73)μg/L、(6.13±0.62)ng/L(P<0.05)。结论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证候,加快症状缓解速度,提高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 感冒清热片 磷酸奥司他韦 药效学
下载PDF
2019-2022年中国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6
作者 陈源 崔鹏飞 +9 位作者 施建忠 张元成 于晴晴 颜成 张亚萍 王丛丛 张洁 王燕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0-1832,共13页
【背景】H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家禽中最常见AIV之一。H6N1亚型AIV频繁地与其他野鸟源毒株重配,并且可以作为供体为高致病性AIV提供内部基因片段,产生新型重组病毒,进而威胁人类健... 【背景】H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家禽中最常见AIV之一。H6N1亚型AIV频繁地与其他野鸟源毒株重配,并且可以作为供体为高致病性AIV提供内部基因片段,产生新型重组病毒,进而威胁人类健康。【目的】通过对我国H6N1亚型AIV的演化动态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研究,为我国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2019—2022年我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活禽交易市场及养殖场家禽喉和泄殖腔拭子,通过接种鸡胚分离到7株H6N1亚型AIVs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遗传演化特征、受体结合特性及其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结果】遗传演化分析表明,7株病毒的基因与分离于北美及东南亚地区的野鸟源病毒基因同源性较高,基因来源复杂,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贝叶斯演化分析表明,H6亚型AIV HA基因曾发生过多次的跨洲际传播,欧亚谱系病毒在北美地区也有着较长时间流行。1株病毒HA基因与北美地区毒株基因高度同源,根据贝叶斯演化分析结果,推测该病毒在野鸟体内经历了复杂的基因重配后形成,后经野鸟传入我国。特殊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均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此外,另有1株病毒的NP蛋白发生Y52H突变,据报道,该突变对AIV获得抵抗人干扰素刺激基因BTN3A3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受体结合特性分析表明,部分毒株具有双受体结合特性,但结合人源受体能力弱于结合禽源受体能力。病毒对SPF鸡的感染性试验表明,鸡感染A/chicken/Jiangxi/S40445/2019(H6N1)后能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排毒,并且病毒可在鸡群内通过接触传播。鸡感染A/duck/Jiangxi/S10941/2019(H6N1)后仅有少数鸡通过呼吸道排毒,病毒无法在鸡群间通过接触传播。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表明,H6N1亚型AIV无需提前适应便可在小鼠呼吸道内有效复制,但对小鼠仍呈低致病力。【结论】2019—2022年分离于我国的H6N1亚型AIV基因大部分来源于野鸟源病毒,候鸟可经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将病毒传入我国;部分病毒能够结合人源唾液酸受体并在小鼠呼吸道内有效复制,表明该亚型病毒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n1 禽流感病毒 跨洲际传播 重配 感染性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Orbitrap-MS、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裸花紫珠抗H1N1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7
作者 杨颖 邵骏菁 +3 位作者 许金珂 陈岩 田景振 侯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92,共14页
本实验首先对裸花紫珠的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部位,然后对各部位进行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H1N1)活性筛选,确定裸花紫珠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ACN)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1N1的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 本实验首先对裸花紫珠的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部位,然后对各部位进行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H1N1)活性筛选,确定裸花紫珠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ACN)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1N1的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对EACN进行定性分析。基于定性分析的结果,进一步使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评估药物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关键通路,最后使用H1N1感染BALB/c小鼠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各个萃取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抗H1N1效果最佳,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51μg/mL,半数细胞毒浓度(CC_(50))为859.4μg/mL,选择指数(SI,CC_(50)/IC_(50))为16.85。从EACN中鉴定出34种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出和EACN抗H1N1相关的药物靶点67个,靶点共涉及生物过程491个,与抗H1N1相关的通路147个。H1N1感染BALB/c小鼠实验结果发现,EACN能改善H1N1感染引起的体重降低和肺指数的增加,降低小鼠肺组织的病毒载量,减轻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降低外周血血清中TNF-α、IFN-γ、IL-1β水平。实验结果提示EACN可能从直接抑制病毒、抗炎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等多个途径发挥抗H1N1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h1n1 UPLC-Q-Exactive-Orbitrap-MS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香叶木素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研究
8
作者 郝峻 王明连 +2 位作者 赵洪武 郝彦哲 李劲涛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78-486,共9页
目的筛选香叶木素与甲型H1N1相关蛋白的结合位点,评价香叶木素抗甲型H1N1病毒的效果,分析抗病毒作用效果和机制,筛选备选的抗病毒单体药物。方法应用分子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预测香叶木素分子与甲型H1N1病毒相关蛋白的结合位点,筛... 目的筛选香叶木素与甲型H1N1相关蛋白的结合位点,评价香叶木素抗甲型H1N1病毒的效果,分析抗病毒作用效果和机制,筛选备选的抗病毒单体药物。方法应用分子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预测香叶木素分子与甲型H1N1病毒相关蛋白的结合位点,筛选可能结合的蛋白位点,并利用等离子共振法对香叶木素分子与初步筛选的甲型H1N1病毒的相关蛋白进行体外分子对接实验,进一步明确香叶木素分子的抗H1N1作用靶点。利用ELISA法以及xCELLigence RTCA DP实时细胞分析技术检测香叶木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结合两部分检测结果综合评价香叶木素对甲型H1N1病毒的抗病毒药效,明确作用机制。结果香叶木素与甲型H1N1病毒的HA、NP、NA蛋白均有一定程度的结合,且在无毒计量下对H1N1病毒HA蛋白具有靶向性。香叶木素对甲型H1N1病毒的体外抑制率高达91.97%,其抑制效果在24 h内相对稳定。结论香叶木素通过靶向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发挥高效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为香叶木素等传统中药单体成分在抗甲型流感的药物开发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病毒 香叶木素 分子对接 抗病毒特性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9
作者 屈小天 王雅楠 +4 位作者 许倩茹 李雪洋 张申立 张二芹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0-HA通过电转化法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筛选出阳性菌落并侵染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潮霉素筛选、分化、生根、成苗,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DNA,PCR鉴定结果显示,HA基因已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重组HA基因大小为4660 bp。将阳性植株移植到大田中,4个月后收获水稻种子,提取水稻胚乳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成功表达。重组HA蛋白通过Q阴离子层析、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分离纯化,其纯度达到90%以上。最后将纯化后的重组HA蛋白与ISA 50V佐剂混合并乳化制成疫苗,免疫小鼠,小鼠血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表明重组HA蛋白免疫原性较好。综上,成功构建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重组蛋白的水稻表达系统,并分离纯化获得了高纯度和免疫原性良好的重组HA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hA蛋白 水稻胚乳表达 蛋白质纯化
下载PDF
神经介素B及受体NMBR和PD-L1在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研究
10
作者 李春雨 田世茂 +5 位作者 孔迎迎 陈灿辉 田也 刘莎莎 陈吉龙 杨桂红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神经介素B(NMB)及其G蛋白偶联受体(NMBR)发挥的抗甲型流感病毒免疫反应,以及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高表达均与NF-κB信号通路有直接关系,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受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为深入探究NMB与NMBR调节... 神经介素B(NMB)及其G蛋白偶联受体(NMBR)发挥的抗甲型流感病毒免疫反应,以及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高表达均与NF-κB信号通路有直接关系,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受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为深入探究NMB与NMBR调节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PD-L1上的作用,本研究以H9N2亚型流感病毒为模式毒株,基于NMBR干扰和过表达细胞系、PD-L1干扰和过表达细胞系以及C57BL/6小鼠,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NMB与NMBR对PD-L1表达变化以及ER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显示: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的NMBR和PD-L1表达之间存在着负调控的关系,外源性NMB可以有效激活小鼠体内NMBR的表达,进而抑制PD-L1表达,NMB与NMBR也能影响H9N2感染诱导的ERK磷酸化水平。综上,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表达的NMB与NMBR通过ERK信号通路调节PD-L1的表达而发挥抗流感病毒作用,将为深度剖析宿主-甲型流感病毒之间的互作关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9n2亚型 神经介素B 神经介素B受体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下载PDF
高效化学偶联的H1N1灭活病毒核酸适配体比色传感器
11
作者 潘雅杰 张巧巧 +1 位作者 王峥 娄新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以A型H1N1灭活流感病毒为例,建立一种高灵敏、高特异、便于产业化和高生物安全性的快速检测高传染性病原体的方法——磁交联沉淀-纳米金联用(MCP-GNP)比色法。首先,利用磁珠上活化的羧基与灭活病毒表面上蛋白质的一级胺基之间高效的化... 以A型H1N1灭活流感病毒为例,建立一种高灵敏、高特异、便于产业化和高生物安全性的快速检测高传染性病原体的方法——磁交联沉淀-纳米金联用(MCP-GNP)比色法。首先,利用磁珠上活化的羧基与灭活病毒表面上蛋白质的一级胺基之间高效的化学偶联实现对灭活病毒的捕获;其次,将核酸适配体与捕获了灭活病毒的磁珠进行孵育,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识别H1N1灭活病毒,磁性分离后热洗脱磁珠上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再次,对热洗脱的核酸适配体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最后,利用纳米金对单链引物和双链扩增产物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对H1N1灭活病毒的比色检测。以H5N1灭活病毒为阴性对照组,检出限(S/N=3)为1 ng/L,是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特异性电化学阻抗传感器检出限的1/900。利用上述方法首次实现了对低病毒载量临床H1N1灭活病毒阳性咽拭子样本的比色检测。未经优化的条件下,从灭活病毒捕获到检测的全流程在3 h内完成,初步展示了其临床应用价值。此外,文中所有比色检测结果均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测量结果一致,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本文的核心创新点是利用化学偶联进行超低质量浓度灭活病毒捕获,无需对病毒核酸进行提取和富集,更加便捷。此外,本研究利用H1N1灭活病毒的DNA核酸适配体实现病毒的特异性检测,不直接检测活病毒,具有高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灭活病毒 核酸适配体 化学偶联 纳米金 比色检测 荧光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奥密克戎与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CT特征对比:初发及随访
12
作者 刘韦芳 曹煜晴 刘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4,262,共6页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并探究影响两种肺炎吸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民航总医院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影响43例(奥密克戎组)和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30...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并探究影响两种肺炎吸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民航总医院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影响43例(奥密克戎组)和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30例(甲流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症状(有无发热)、症状持续时间,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和初发及随访CT影像学特征[病变密度、分布、征象以及CT严重程度定性评分(CTSS)]。结果奥密克戎组平均年龄高于甲流组[(68.61±15.94)岁比(51.20±16.39)岁,P<0.0001],发热比率(58.1%比86.7%,P=0.009)和单核细胞计数[(0.40±0.16)比(0.58±0.19),P<0.0001]均低于甲流组。胸部CT显示奥密克戎组病灶分布以胸膜下为主,甲流组以胸膜下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为主(χ^(2)=8.592,P=0.035)。奥密克戎组较甲流组更易出现小叶间隔增厚(χ^(2)=11.753,P=0.001)、铺路石征(χ^(2)=16.216,P<0.0001)、充气支气管征(χ^(2)=16.216,P<0.0001)、胸腔积液(P=0.039)和胸膜增厚(χ^(2)=4.067,P=0.044),而甲流组比奥密克戎组更易出现结节影(χ^(2)=6.971,P=0.008)。奥密克戎组初发(Z=413,P=0.009)及随访CTSS评分(Z=107,P=0.027)均高于甲流组。奥密克戎组随访CTSS差值与初发CTSS相关性最强(r=0.689,P<0.0001)。甲流组随访CTSS差值与症状持续时间相关性最强(r=0.954,P<0.0001)。结论奥密克戎患者初发及随访病变范围均高于甲流患者,奥密克戎患者肺炎吸收程度可能与初发CTSS有关,而甲流患者可能与症状持续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性疾病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肺炎病毒感染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spects of ^(14)N overtone RESPDOR solid-state NMR spectroscopy under MAS beyond 60 kHz
13
作者 Yutaro Ogaeri Yusuke Nishiyama 《Magnetic Resonance Letters》 2024年第1期40-49,共10页
Nitrogen-14(^(14)N)overtone(OT)spectroscopy under fast magic angle spinning(MAS)conditions(>60 kHz)has emerged as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observing correlations and distances between ^(14)N and ^(1)H,owing to the ... Nitrogen-14(^(14)N)overtone(OT)spectroscopy under fast magic angle spinning(MAS)conditions(>60 kHz)has emerged as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observing correlations and distances between ^(14)N and ^(1)H,owing to the absence of the first-order quadrupolar broadenings.In addition,^(14)N^(OT) allows selective manipulation of ^(14)N nuclei for each site.Despite extensiv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the spin dynamics of ^(14)N^(OT) remains under debate.In this study,we conducte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to assess the spin dynamics of ^(14)N^(OT) using the rotational-echo saturation-pulse double-resonance(RESPDOR)sequence,which monitors population transfer induced by a^(14)N^(OT) pulse.The ^(14)N^(OT) spin dynamics is well represented by a model of a two-energy-level system.Unlike spin-1/2,the maximum excitation efficiency of ^(14)N^(OT) coherences of powdered solids,denoted by p,depends on the radiofrequency field(rf-field)strength due to orientation dependence of effective nutation fields even when pulse lengths are optimized.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p factor,contributing to the ^(14)N^(OT) spin dynamics,is nearly independent of the B0 field.Consequently,the filtering efficiency of RESPDOR experiments exhibits negligible dependence on B0 when the ^(14)N^(OT) pulse length is optimized.The study also identifies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14)N^(OT)/^(1)H RESPDOR correlation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n OVERTOnE RESPDOR ^(14)n/^(1)h correlation Solid-state nMR Fast MAS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烟曲霉、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冯美 杨丹丹 +3 位作者 杨雅吉 赵月娟 雷素云 高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77-180,183,共5页
患者,男,61岁,农民,因“反复咳嗽8年,加重伴发热1 d”入院,入院后予抗结核治疗、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等,治疗过程中关注CYP2C19基因检测、血药浓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肝肾功能监测,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 患者,男,61岁,农民,因“反复咳嗽8年,加重伴发热1 d”入院,入院后予抗结核治疗、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等,治疗过程中关注CYP2C19基因检测、血药浓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肝肾功能监测,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耐多药肺结核合并侵袭性曲霉菌、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精准诊疗是关键,同时开展抗结核、真菌、病毒治疗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负担,精准用药剂量的把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该文旨在提高对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烟曲霉、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耐多药 烟曲霉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技术检测人甲流H1N1病毒的响应面优化分析
15
作者 蔡文凯 郝宗杰 +1 位作者 苏业俣 林艺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16-121,共6页
目的为了建立人甲型流感H1N1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体系,本研究以H1N1病毒核酸扩增效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探讨LAMP检测H1N1流感病毒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根据Box-Benhnken响应设计原理,对影响LAMP反应关键因素(甜菜碱浓度... 目的为了建立人甲型流感H1N1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体系,本研究以H1N1病毒核酸扩增效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探讨LAMP检测H1N1流感病毒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根据Box-Benhnken响应设计原理,对影响LAMP反应关键因素(甜菜碱浓度、引物浓度、反应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同时选取60例确诊甲流临床核酸样本和60例健康受试者核酸样本,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LAMP检测技术进行比对评估(评估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响应面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LAMP检测效果与甜菜碱浓度、引物浓度和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经过优化LAMP反应体系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同时与PCR检测结果相比,LAMP检测实现100%的灵敏度、98.9%的特异性和99.2%的准确度,检测下限可达100 copies/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1N1甲流LAMP检测是一种高效、灵敏、特异性高且不需要复杂设备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居家自测,对季节性甲流病毒监测及暴发时应急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环介导等温扩增 甲流h1n1检测 即时检测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16
作者 王粲 张民秀 +6 位作者 谢芝勋 李孟 罗思思 李丹 阮志华 谢丽基 谢志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杆粒rBacmid-M1和rBacmid-NA;将重组杆粒分别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含M1和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V-M1和rBV-NA;运用IFA和Western-blot鉴定M1和NA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以NA蛋白为包被抗原,运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NA蛋白的反应活性。结果显示,IFA鉴定均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M1和NA蛋白大小分别约为28和52 ku,ELISA检测NA蛋白对抗H9N2阳性血清有很高的反应值。结果表明,M1和NA蛋白可在昆虫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且具有反应原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发H9N2亚型禽流感诊断技术和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M1蛋白 nA蛋白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下载PDF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陆文聪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1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n=45)与B组(n=46)。A组在临床一般治疗基础上使用... 目的:探讨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1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n=45)与B组(n=46)。A组在临床一般治疗基础上使用奥司他韦颗粒,B组在A组基础上予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3~5 d。观察并比较两组疾病愈显率,咽部充血、咽痛和发热症状缓解情况,布洛芬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疾病愈显率为93.5%,高于A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咽部充血、咽部疼痛症状轻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完全退热时间和退热起效时间短于A组,布洛芬日使用剂量和日使用频次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儿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咽部充血、咽部疼痛和发热症状,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 h1n1 流感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 奥司他韦颗粒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IL-1β、IL-6、IFN-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亓伟伟 孙长娜 李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β、IL-6、γ干扰素(IFN-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酶...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β、IL-6、γ干扰素(IFN-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1β、IL-6、IFN-γ水平。比较两组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比较IL-1β、IL-6、IFN-γ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效能;比较观察组不同预后(痊愈、有效、无效)患儿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分别为(32.56±3.72)pg/ml、(15.80±3.36)pg/ml、(12.15±3.1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6.39±1.05)pg/ml、(4.35±0.50)pg/ml、(3.61±0.42)μg/L(P<0.05)。IL-1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0%;IL-6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77.50%;IFN-γ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77.50%,特异度为80.00%;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55.00%;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均高于IL-1β、IL-6、IFN-γ单一检测,特异度低于IL-1β、IL-6、IFN-γ单一检测(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1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其中痊愈患儿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均低于有效及无效患儿,有效患儿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均低于无效患儿(P<0.05)。结论 IL-1β、IL-6、IFN-γ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病情有关,上述指标对判断患儿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Γ干扰素 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 疾病预后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周艳玲 钟香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51)与中药组(n=...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51)与中药组(n=51)。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与护理,常规组给予口服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常规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与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药组高于常规组,CD8^(+)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高于常规组的3.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奥司他韦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甲型h1n1流感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奥司他韦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基于HCR放大的无标记型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H5N1 DNA检测
20
作者 龚亮 单秀芝 +2 位作者 朱琳 徐琳 汤力 《包装学报》 2024年第3期52-60,共9页
对于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构建检测该病毒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并与智能包装相结合用于实时监测,这对禽流感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策略,以AgNCs作为荧光信号基团,构建了一种无标记“turn on”型荧光生物... 对于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构建检测该病毒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并与智能包装相结合用于实时监测,这对禽流感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策略,以AgNCs作为荧光信号基团,构建了一种无标记“turn on”型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代表H5N1病毒的H5N1基因序列。该传感器以H5N1 DNA作为触发剂引发HCR过程,使AgNCs产生强的荧光信号变化。研究表明,当H5N1 DNA浓度在0.2~800.0 nmol/L内,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响应信号,且在0.2~200.0 nmol/L之间的荧光强度与H5N1 DNA浓度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10.982C+567.435(R^(2)=0.99273),检测限为176 pmol/L。核酸传感体系具有通用性,通过简单调整目标序列,可实现对不同目标物的特异性灵敏检测。该研究有望为高灵敏分析禽流感病毒标志物的通用传感平台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链式反应 银纳米簇 荧光生物传感器 禽流感病毒标志物h5n1 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