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orward and Inverse Problem Based on Magneto-Acoustic Tomography with Current Injection
1
作者 Hui Xia Guoqiang Liu +3 位作者 Xin Huang Liang Guo Yanjiu Yang Minhua Lu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年第5期97-105,共9页
The Magneto-acoustic Tomography with Current Injection (MAT-CI) is a new biological electrical impedance imaging technique that combines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 with Ultrasonic Imaging (UI), which posses... The Magneto-acoustic Tomography with Current Injection (MAT-CI) is a new biological electrical impedance imaging technique that combines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 with Ultrasonic Imaging (UI), which possesses the non-invasive and high-contrast of the EIT and the high-resolution of the UI. The MAT-CI is expected to acquire high quality image and embraces a wide application. Its principle is to put the conductive sample in the Static Magnetic Field(SMF) and inject a time-varying current, during which the SMF and the current interact and generate the Lorentz Force that inspire ultrasonic signal received by the ultrasonic transducers positioned around the sample. And then according to related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and ultrasonic signa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mage i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a forward problem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MAT-CI has been set up to deduce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solve the sound source distribution by Green’s function. Secondly, a sound field restoration by Wiener filter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current density by time-rotating method have deduced the Laplace’s equation that caters to the current density to further acquir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 image of the sample through iteration method. In the end, double-loop coils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verify its feas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Acoustic tomography With Current Injection axial SYMMETRY Model the FORWARD and inverse problem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RECONSTRUC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MAGE
下载PDF
UHV GIS内部温度场的红外热诊断技术 被引量:41
2
作者 师晓岩 查玮 +2 位作者 孙福 王秀环 张乔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0,共5页
为有效地分析研究特高压气体绝缘组合电器(UHV GIS)设备的故障,利用红外热诊断技术分析了UHVGIS设备的内部温度场。在阐述了红外热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的基础上,针对GIS设备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以红外测温装置... 为有效地分析研究特高压气体绝缘组合电器(UHV GIS)设备的故障,利用红外热诊断技术分析了UHVGIS设备的内部温度场。在阐述了红外热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的基础上,针对GIS设备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以红外测温装置测量到的设备表面温度作为边界条件,求解传热学导热反问题进而诊断设备内部温度场以及高压导线温度的方法。此外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检验了数值计算结果。该方法为进一步利用红外诊断技术分析UHV GIS内部故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红外热诊断技术 温度场 导热反问题 数值计算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电气设备零件内部三维缺陷的定量红外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范春利 孙丰瑞 +1 位作者 杨立 刘宝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对带有缺陷的平板试件的内部传热建立了三维物理和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缺陷尺寸、方位和导热系数时检测表面的红外特征,并根据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提出了通过表面红外测温确定内部缺陷尺寸、方位和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测量误... 对带有缺陷的平板试件的内部传热建立了三维物理和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缺陷尺寸、方位和导热系数时检测表面的红外特征,并根据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提出了通过表面红外测温确定内部缺陷尺寸、方位和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测量误差和缺陷导热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到结论:三维缺陷的红外特征随缺陷尺寸、方位的变化关系与二维有所不同,不能简单地等同;该方法可以比较精确的确定内部缺陷的尺寸、方位和导热系数,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该方法适用于可用有限个参数来描述的各种形状的内部缺陷的检测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设备 内部缺陷 红外热像仪 导热反问题 Levenberg-Marquardt方法
下载PDF
基于红外测温的内部缺陷尺寸、方位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范春利 孙丰瑞 +1 位作者 杨立 刘宝华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2-86,共5页
对具有内部缺陷的平板试件的传热建立了三维物理和数学模型 ,提出了通过表面红外测温确定内部缺陷尺寸、方位的计算方法。同时 ,分析了测量误差和缺陷导热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本方法可以精确地确定内部缺... 对具有内部缺陷的平板试件的传热建立了三维物理和数学模型 ,提出了通过表面红外测温确定内部缺陷尺寸、方位的计算方法。同时 ,分析了测量误差和缺陷导热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本方法可以精确地确定内部缺陷的尺寸和方位 ,测量误差对内部缺陷估计的影响较小 ;在试件的导热系数远大于缺陷的导热系数时 ,缺陷导热系数的微小变化对缺陷尺寸和位置的计算没有明显的影响 ;适用于任何尺寸、方位可用有限个参数描述的内部缺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反问题 内部缺陷 红外热像仪 Levenberg-Marquardt法
下载PDF
基于红外测温的圆管内壁不规则边界的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春利 孙丰瑞 杨立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对内部通热流体的带有内壁缺陷的管道建立了瞬态传热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求解,研究管道的表面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变化规律;根据共轭梯度法,提出了根据管道外表面红外测温定量地识别管道内部不规则边界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 对内部通热流体的带有内壁缺陷的管道建立了瞬态传热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求解,研究管道的表面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变化规律;根据共轭梯度法,提出了根据管道外表面红外测温定量地识别管道内部不规则边界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测温误差等对内壁边界识别的影响。研究证明了识别算法的有效性;初值对识别结果的影响不大;基于温差的识别算法可以大大消除红外测温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识别 导热反问题 共轭梯度法 红外热像仪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辅助红外断层摄影技术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宋利明 王红 +1 位作者 杨泽宽 程永铭 《红外技术》 CSCD 1993年第3期23-26,共4页
电子计算机辅助红外断层摄影技术,是一项把红外测试技术应用于加热设备内壁热场分布检测的高新技术。加热设备内部热场的变化,由于热传导必然反映到设备外部,用热像仪可测出表面温度分布热图,已知表面温度值求解系统的几何形状,是热传... 电子计算机辅助红外断层摄影技术,是一项把红外测试技术应用于加热设备内壁热场分布检测的高新技术。加热设备内部热场的变化,由于热传导必然反映到设备外部,用热像仪可测出表面温度分布热图,已知表面温度值求解系统的几何形状,是热传导问题的一种反运算。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应用电子计算机求解这类反问题的一种通用解法,最后简述了提高计算精度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红外断层摄影 热传导
下载PDF
红外系统的定量缺陷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范春利 孙丰瑞 杨立 《电子器件》 CAS 2006年第3期878-882,共5页
对带有二维内部缺陷的试件的传热建立了物理和数学模型,并根据Levenberg-Marquardt法提出了根据表面红外测温确定内部缺陷尺寸和深度的识别算法,并通过正反问题的求解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表面测温误差,表面最大温差等对... 对带有二维内部缺陷的试件的传热建立了物理和数学模型,并根据Levenberg-Marquardt法提出了根据表面红外测温确定内部缺陷尺寸和深度的识别算法,并通过正反问题的求解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表面测温误差,表面最大温差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到结论:本方法可以精确地识别试件内部的缺陷尺寸和深度;温度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大;表面最大温差越大,缺陷的识别精度越高。本方法适用于可用有限个参数描述的任何形状缺陷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系统 红外热像法 缺陷识别 Levenberg—Marquardt法 导热反问题
下载PDF
基于红外测温的电气控制柜内部元件热缺陷温度与方位的三维反问题识别 被引量:6
8
作者 闫光辉 杨立 范春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09-2915,共7页
结合红外辐射理论分别建立了控制柜内部单个和多个元件过热时对壳体内表面的红外辐射模型,得到了壳体内表面总的热流密度分布,并针对受热壳体建立三维热传导模型。基于对壳体表面红外成像测温,运用共轭梯度法进行了导热反问题模拟研究,... 结合红外辐射理论分别建立了控制柜内部单个和多个元件过热时对壳体内表面的红外辐射模型,得到了壳体内表面总的热流密度分布,并针对受热壳体建立三维热传导模型。基于对壳体表面红外成像测温,运用共轭梯度法进行了导热反问题模拟研究,对控制柜内部元件的发热温度和方位同时进行了识别,最后分析了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出结论:对单个故障元件的发热温度和方位同时进行反演求解,得到了精确的计算结果;对两个故障元件的发热温度和方位分开求解时,取得了较高的求解精度;对两个故障元件的发热温度和方位同时进行反演求解,也能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测量误差较小时,对过热元件的故障诊断影响较小,故障元件的发热温度受测量误差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反问题 过热元件 红外辐射 红外测温 共轭梯度法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离散的不规则管道几何边界红外瞬态检测识别 被引量:7
9
作者 吕事桂 杨立 范春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05-3811,共7页
建立了带有不规则腐蚀内边界的管道二维瞬态传热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和共轭梯度法的导热反问题求解方法对管道内边界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了管道外表面稳瞬态温度对内边界变化敏感程度的差异性,指出内边界瞬态检测识别比稳态检测... 建立了带有不规则腐蚀内边界的管道二维瞬态传热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和共轭梯度法的导热反问题求解方法对管道内边界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了管道外表面稳瞬态温度对内边界变化敏感程度的差异性,指出内边界瞬态检测识别比稳态检测识别更具优越性并利用数值试验进行了验证。同时,考察了测温误差、初始假设等因素对管道内边界瞬态检测识别结果的影响。在较大测温误差的情况下,采用瞬态检测条件从不同初始假设值出发都能准确地反演识别出管道内边界腐蚀后的几何形状,从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表明了红外瞬态检测定量识别管道内边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识别 导热反问题 有限元法 共轭梯度法 红外检测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内部缺陷导热反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艳武 杨立 孙丰瑞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8,125,共5页
在传热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同时对LM(Levenberg-Marquardt)方法进行了修正。根据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了导热反问题模拟研究,计算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模型收敛速度更快;同时利用修正后的导热反问题的数学模型对材料内部不... 在传热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同时对LM(Levenberg-Marquardt)方法进行了修正。根据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了导热反问题模拟研究,计算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模型收敛速度更快;同时利用修正后的导热反问题的数学模型对材料内部不同性质缺陷的位置、几何形状及导热率对反问题求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修正后的模型如果同时对缺陷位置、几何形状和导热率进行求解时,效果不好,但是对缺陷位置、几何形状与导热率分别进行求解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结论;而测量误差对该方法求解结果有所影响,特别是对导热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反问题 Levenberg Marquardt算法 红外无损检测 内部缺陷
下载PDF
基于红外检测乳腺肿瘤的多参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鉴 卢玫 +1 位作者 李博汉 张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9,共6页
根据红外热像仪测得的体表温度来获得肿瘤相关信息,可以抽象为一个含有内热源的导热反问题。针对同时反演肿瘤位置、肿瘤代谢热强度及乳腺导热系数等多参数反问题的特点,本研究提出并建立了与反演参数相关的辅助目标函数,同时对求解所... 根据红外热像仪测得的体表温度来获得肿瘤相关信息,可以抽象为一个含有内热源的导热反问题。针对同时反演肿瘤位置、肿瘤代谢热强度及乳腺导热系数等多参数反问题的特点,本研究提出并建立了与反演参数相关的辅助目标函数,同时对求解所采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更新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数值验证结果表明:在反演多参数反问题中采用多目标函数能提高反演精度,加快收敛速度。研究结果为根据乳腺红外热像图量化诊断体内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红外检测 多参数反问题 多目标函数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红外测温对加热圆柱体轴线上热导线温度的测量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春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4-865,共2页
利用红外测温技术,结合导热反问题求解,给出了一种根据加热圆柱体外壁温度红外监测反推圆柱体中心轴线上热导线温度的方法。经数值计算验证,本方法可对薄壁高温的加热圆柱体轴线上的热导线的温度给出高精度的定量检测结果。
关键词 加热圆柱体 红外测温 导热反问题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基于导热反问题的复合材料内壁不规则缺陷Ansys二次开发红外诊断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事桂 阳再清 丛书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11,共6页
针对人工编程数值建模进行缺陷识别反问题求解存在编程复杂、分析效率低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通用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Ansys结合共轭梯度算法进行二次开发对复合材料内壁不规则缺陷进行红外诊断定量识别的方法,并引入了相对敏感系数的概... 针对人工编程数值建模进行缺陷识别反问题求解存在编程复杂、分析效率低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通用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Ansys结合共轭梯度算法进行二次开发对复合材料内壁不规则缺陷进行红外诊断定量识别的方法,并引入了相对敏感系数的概念用于比较评估试件检测状态对缺陷边界形状定量识别的影响。通过相对敏感系数分析发现,不同检测状态下内壁不规则缺陷的可检测性并不相同,采用检测面达到最大温差时刻点的瞬态检测比稳态检测更具优越性。数值试验验证了Ansys二次开发红外诊断识别的可行性和相对敏感系数比较评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反问题 红外检测 缺陷识别 ANSYS二次开发 共轭梯度法
下载PDF
基于红外测温的柜内元件热故障的反问题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光辉 杨立 范春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结合红外辐射理论分别建立了控制柜内部单个和多个元件同时过热时对壳体内表面的红外辐射模型,得到了壳体内表面总的热流密度分布,并针对受热壳体建立二维热传导模型。基于对壳体表面红外成像测温,运用L-M算法进行了导热反问题模拟研究... 结合红外辐射理论分别建立了控制柜内部单个和多个元件同时过热时对壳体内表面的红外辐射模型,得到了壳体内表面总的热流密度分布,并针对受热壳体建立二维热传导模型。基于对壳体表面红外成像测温,运用L-M算法进行了导热反问题模拟研究,对控制柜内部单个和多个元件的发热温度和方位进行了识别,最后分析了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运用L-M算法对单个和多个故障元件的发热温度和方位进行分开反演求解和同时进行反演计算时,都取得了较好效果,求解精度较高。测量误差对发热温度的反演计算结果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反问题 故障元件 红外辐射 控制柜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下载PDF
基于红外测温的电气控制柜内部元件热缺陷严重程度的反问题识别 被引量:5
15
作者 闫光辉 杨立 范春利 《红外》 CAS 2011年第6期10-14,22,共6页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了电气控制柜内部元件发热故障的判断方法和标准。结合红外辐射理论分析了控制柜内部过热元件对壳体内表面的热辐射,得到了壳体内表面的辐射热流密度,并针对受热壳体建立了二维热传导模型。基于壳体表面的红外成像...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了电气控制柜内部元件发热故障的判断方法和标准。结合红外辐射理论分析了控制柜内部过热元件对壳体内表面的热辐射,得到了壳体内表面的辐射热流密度,并针对受热壳体建立了二维热传导模型。基于壳体表面的红外成像测温数据,运用L-M算法进行了导热反问题模拟研究,准确求解了控制柜内部元件在不同热缺陷程度时的发热温度。最后运用表面温度判断法对控制柜内部元件热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测量误差对过热元件的故障诊断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热缺陷 温度识别 表面温度判断法 红外热像仪 导热反问题
下载PDF
圆筒内壁热流密度和对流换热系数的红外热诊断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春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9-851,共3页
利用红外测温技术,结合导热反问题求解,给出了一种根据圆筒外壁温度数据红外监测做为一强加边界条件反推圆筒内壁热流密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的红外热诊断方案,得到了二维稳态圆筒内壁热流密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的普适解析级数... 利用红外测温技术,结合导热反问题求解,给出了一种根据圆筒外壁温度数据红外监测做为一强加边界条件反推圆筒内壁热流密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的红外热诊断方案,得到了二维稳态圆筒内壁热流密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的普适解析级数解,从而为这一类热设备内壁热流密度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的红外诊断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 导热反问题 热流密度 对流换热系数
下载PDF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圆筒壁厚测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春梅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0-492,共3页
利用红外测温技术,结合导热反问题求解,给出了一种根据圆筒外壁温度计算筒壁厚的方法。经数值实验验证,本方法可对薄壁高温圆筒状热设备的内壁减薄给出高精度的定量检测结果。
关键词 红外测温 导热反问题 壁厚
下载PDF
圆筒内壁温度的红外热诊断解析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春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58-660,共3页
利用红外测温技术,结合导热反问题求解,给出了一种根据圆筒外壁温度数据红外监测作为一强加边界条件反推圆筒内壁温度分布的红外热诊断方案,得到了二维稳态圆筒内壁温度分布的普适解析级数解。并从理论上证明该级数解是实用的,从而为这... 利用红外测温技术,结合导热反问题求解,给出了一种根据圆筒外壁温度数据红外监测作为一强加边界条件反推圆筒内壁温度分布的红外热诊断方案,得到了二维稳态圆筒内壁温度分布的普适解析级数解。并从理论上证明该级数解是实用的,从而为这一类热设备内壁温度边界条件的确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 导热反问题 解析级数解
下载PDF
三维圆柱体系红外CAT解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清秀 宋利明 +2 位作者 杨泽宽 王红 王英 《冶金能源》 1995年第2期45-49,共5页
红外CAT即红外计算机辅助透视,它是一项把红外测温技术与解热传导反问题结合起来的高新技术.本文首次建立了三维圆柱体系热传导反问题的求解方法,推导出了内表面温度一定情况下的红外CAT解法.最后。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透视 热传导反问题 红外 CAI
下载PDF
基于参数转化和遗传算法的内部多缺陷识别算法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文抖 范春利 +1 位作者 孙丰瑞 杨立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2-767,共6页
试件或设备内部缺陷的定量识别已成为红外无损检测与传热反问题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针对基于表面红外测温的试件内部多缺陷的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参数转化思想和遗传算法的一种新的定量识别方法,初步研究显示了对试件内部多缺陷识... 试件或设备内部缺陷的定量识别已成为红外无损检测与传热反问题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针对基于表面红外测温的试件内部多缺陷的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参数转化思想和遗传算法的一种新的定量识别方法,初步研究显示了对试件内部多缺陷识别的良好的适用性。针对该方法,以二维试件内部多缺陷试件为例,从缺陷的位置、形状、数目、网格密度、测温误差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分析该方法的性能。一系列数值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证明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该算法均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无损检测 多缺陷识别 遗传算法 参数转化 传热反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