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emodynamic management in brain death donors:Influence of aetiology of brain death
1
作者 Chiara Lazzeri Manuela Bonizzoli +5 位作者 Stefano Batacchi Cristiana Guetti Walter Vessella Alessandra Valletta Alessandra Ottaviano Adriano Peris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23年第4期183-189,共7页
BACKGROUND In brain death donors(BDDs),donor management is the key in the complex donation process.Donor management goals,which are standards of care or clinical parameters,have been considered an acceptable barometer... BACKGROUND In brain death donors(BDDs),donor management is the key in the complex donation process.Donor management goals,which are standards of care or clinical parameters,have been considered an acceptable barometer of successful donor management.AIM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aetiology of brain death could influence haemodynamic management in BDDs.METHODS Haemodynamic data(blood pressure,heart rate,central venous pressure,lactate,urine output,and vasoactive drugs)of BDDs were recorded on intensive care unit(ICU)admission and during the 6-h observation period(Time 1 at the beginning;Time 2 at the end).RESULTS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etiology of brain death:Stroke(n=71),traumatic brain injury(n=48),and postanoxic encephalopathy(n=19).On ICU admission,BDDs with postanoxic encephalopathy showed the lowest values of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values of heart rate and lactate and a higher need of norepinephrine and other vasoactive drugs.At the beginning of the 6-h period(Time 1),BDDs with postanoxic encephalopathy showed higher values of heart rate,lactate,and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together with a higher need of other vasoactive drugs.CONCLUSION According to our data,haemodynamic management of BDDs is affected by the aetiology of brain death.BDDs with postanoxic encephalopathy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norepinephrine and other vasoactive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death donor Postanoxic encephalopathy STROKE Acute traumatic injury Haemodynamic management Utilization rate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othermia and heart rate yarialion in severe brain injury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义 黄文新 +3 位作者 阳跃中 潘迪华 夏中华 徐彤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期346-346,共1页
AIM: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heart automatic nerve variations and hypothermia(HT) therapy on heart rate variation(HRV).METHODS:We studied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agraph(ECG) of 41 cases of severe brain injury.The pat... AIM: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heart automatic nerve variations and hypothermia(HT) therapy on heart rate variation(HRV).METHODS:We studied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agraph(ECG) of 41 cases of severe brain injury.The patients were devided into HT therapy group(n=21,body temprature 32-33℃),non-HT therapy group(n=20) and normal control(n=20).RESULTS:In group 1,the reduction of time domain indexes and frequency domain indexes were 3-6 folds and 30-50fold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corresponding indexes reduction were 2-3 folds and 4-5folds in the group 2(P<0.05,P<0.01,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P<0.05-0.01);the HRV reduction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patients than that of brain injured(P<0.05-0.01);the HRV index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suscitated patients than those in coma(P<0.01);the HRV in dead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survival(P=0.01).CONCLUSION:Injury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 induce abnormal function of automatic nerve of heart and reduction of HRV.HT therapy can reduce HRV on a higher level;HRV examination can be applied into the prediction of prognosis of the brain inj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体温 心率变异 关系
下载PDF
Severe Trauma of Uterus and the Right Limb during a Road Accident at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the Teaching Hospital Souro Sanou of Bobo-Dioulasso: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3
作者 Bambara Moussa Ouedraogo Issa +2 位作者 Diallo Malick Yaro Biessan Komboïgo Evelyne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1年第12期1836-1842,共7页
The authors reported a case of trauma with uterus rupture at 35 weeks gestation with fetal death in uterus with a trauma of the right</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The authors reported a case of trauma with uterus rupture at 35 weeks gestation with fetal death in uterus with a trauma of the right</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imb injuries during a serious road accident.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im:</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e aim is to show the increasing of road accident with the motorized tricycle and their many risks for pregnant woman.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ase Presentation:</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our patient was thrown from the back cargo of a motorized tricycle (three-wheeled vehicle) after a collision with a truck in a rural area from 150 km to Bobo-Dioulasso. She sustained a closed abdominal injury and a severe right lower limb open injury. At admission in our depar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nt in the Teaching Hospital, she was conscious, shocked with hemody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mic instability, including low blood pressure (75/52 mmHg), rapid heart rate (140 pulses per minute), rapid breath rate (40 per minute), and cold extremities. Abdominal examination was painful with uterine hypertonia, 28 cm height uterus, and no fetal heart heartbeat. A laparotomy i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urgency revealed a rupture of the uterus fundus with a dead fetus. A conservative surgical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An open trauma to the right limb was managed by the orthopedists with a good outcome.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ccident trauma during pregnanc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with the increase in means of transport in urban and inter urban areas. The transport ways of the pregnant woman must take into account her safety and that of the fe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 accident Uterus Rupture Fetal death Right Limb injury Good Outcome
下载PD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factor of hospital death cases with road traffic trauma
4
作者 ZHANG Yadong Hou Shuxun +4 位作者 Yao Yongming Sheng Zhiyong Wang Fu Wang Yubin Zheng Weijia 《感染.炎症.修复》 2001年第2期66-70,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factor about hospital death in patients with road traffic trauma. Methods: The age, sex, road-use category, sites of injury, injury severity 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factor about hospital death in patients with road traffic trauma. Methods: The age, sex, road-use category, sites of injury, injury severity scale of 159 hospital death cases in 2436 cases with road traffic trauma were observed,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auses of death and time elapsed after injury was also studied with likelihood ratio Chi-square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ident traffic Wounds and injuries Hospital deaths Causes of death.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车祸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5
作者 郭苗 李杨 +1 位作者 王引侠 郝阿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0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车祸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108例车祸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院前急救车祸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108例车祸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救治效率、预后、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急诊反应时间、转运时间、接诊时间、现场救治时间、辅助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残疾率、死亡或植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态度、急救护理操作、护理效果、转运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高车祸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急救效率及急救成功率,降低残疾率、死亡或植物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院前急救 车祸伤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在出院老年人跌倒防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龙思宇 姜雨婷 丁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防范出院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经汉化版Morse量表证实有跌倒风险的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2例...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防范出院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经汉化版Morse量表证实有跌倒风险的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2例)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防范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117例)采用常规跌倒防范干预,比较两组老年人出院24周内跌倒防范措施执行率、跌倒和跌伤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老年人对各类居家防跌倒措施的执行率在出院后的4周(除了视力和足部管理)、12周(除了视力和足部管理)和24周(除了足部管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跌倒发生率为8.20%(10/122),低于对照组17.95%(21/117)(P<0.05);试验组跌伤发生率为10.00%(1/10),低于对照组52.4%(11/21)(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联合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能有效提高老年人出院后的跌倒防范措施执行率,降低跌倒和跌伤发生率,可作为一种新的防跌倒策略应用于出院老年人跌倒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意外、死亡、伤害工具包 出院老年人 跌倒防范
下载PDF
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卢珮宇 杨艳 +2 位作者 周华 杨碧霞 杨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8-1337,共10页
目的探讨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使用PD-1抑制剂治疗... 目的探讨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使用PD-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447例,随访至2022年1月。肾损伤定义为急性肾脏疾病(AKD)。根据随访结束时是否发生PD-1抑制剂相关AKD将患者分为AKD组(n=71)与非AKD组(n=376)。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信息、用药情况、实验室指标,以及随访期间肾外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PD-1抑制剂相关AKD的独立危险因素。将所有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313)和验证集(n=134),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训练集中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进行评价,绘制校准曲线对模型的校准度进行评价,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探讨模型的临床有效性与获益率。结果AKD组患者联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外irAEs的比例及胱抑素C(CysC)水平明显高于非AKD组(P<0.05),而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非AKD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外irAEs,较低的Hb、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高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CysC、空腹血糖(FBG)、谷丙转氨酶(ALT)是PD-1抑制剂相关AKD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肾外irAEs、较低的Hb、较高的SCr及直接胆红素(DBIL)是PD-1抑制剂相关AK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3(95%CI0.628~0.777)、0.791(95%CI0.671~0.911),提示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曲线均徘徊在45°的理想线附近,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DCA显示构建的模型曲线远离两条极端线(净获益为0的曲线和所有样本都是阳性的曲线),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益。结论合并肾外irAEs、较低的Hb、较高的SCr和较高的DBIL是PD-1抑制剂相关AKD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为临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肾损伤 发病率 危险因素 Nomogram模型
下载PDF
大连市2000年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晓枫 张翠丽 +2 位作者 高晓虹 张理杨 陶彬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68-1169,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连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高危车种和高发时间 ,以揭示大连市车祸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用描述性研究对大连市 2 0 0 0年交通事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 4 36 8例 ,死亡率为 11 80 /... 目的 探讨大连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高危车种和高发时间 ,以揭示大连市车祸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用描述性研究对大连市 2 0 0 0年交通事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 4 36 8例 ,死亡率为 11 80 / 10万 ,伤残率为 17 16 / 10万 ;高发年龄是 2 1~ 5 0岁的青壮年 ,男性车祸死亡率是女性的 3 2 3倍 ;汽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高危车种 ;驾驶员自身因素为肇事的主要原因。结论 预防和控制车祸的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加强群众性交通安全教育 ,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和完善道路交通设施 ,改善道路交通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交通事故 流行病学 意外伤害 死亡率 描述性研究
下载PDF
哈尔滨市区1988—2009年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兰莉 隋丛兰 +2 位作者 徐国华 周丹 乔冬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752-2753,2755,共3页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区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特征、分布规律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制订伤害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研究的方法对哈尔滨市区1988—2009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8—2009年居民因意外伤害导致死亡23 16...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区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特征、分布规律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制订伤害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研究的方法对哈尔滨市区1988—2009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8—2009年居民因意外伤害导致死亡23 161人,年平均死亡率为34.52/10万,标准化死亡率为29.66/10万,男性居民意外伤害年均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女性居民的2.24倍和2.19倍。男性居民意外伤害的前三位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被杀;女性前三位死因则为自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意外中毒。0~14岁、15~64岁和≥65岁居民年均死亡率分别为11.25/10万、35.65/10万、69.84/10万,3组不同年龄居民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99—2009年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比1988—1998年分别下降了25.55%和33.95%。居民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分别由1988—1998年的39.92/10万、36.08/10万下降至1999—2009年的29.72/10万、23.83/10万。结论哈尔滨市区居民的意外伤害死亡率在全死因中位居第四位,而在意外死亡中,交通事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男性居民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除溺水和被杀外,其他主要意外死因≥65岁老年人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意外伤害是哈尔滨市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予以重视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死亡率 事故 交通 死亡原因
下载PDF
聚类分析法在行业事故风险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牛伟 蒋仲安 +2 位作者 丁厚成 丁进田 刘双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63-168,共6页
对聚类分析进行概括,通过对近几年各行业万人重伤率和万人死亡率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并依据行业的不同对事故进行风险分级,按行业风险大小由低到高分成10级。风险分级结果显示:采掘业的风险等级始终是最高的,其次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 对聚类分析进行概括,通过对近几年各行业万人重伤率和万人死亡率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并依据行业的不同对事故进行风险分级,按行业风险大小由低到高分成10级。风险分级结果显示:采掘业的风险等级始终是最高的,其次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成和供应业,而教育文化艺术及广电业、农林牧渔业、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和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的伤亡事故风险等级相对是最低的。该分级结果可以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保险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法 万人重伤率 万人死亡率 事故 风险分级
下载PDF
2013—2017年重庆市居民伤害死亡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春华 焦艳 +1 位作者 张华东 毛德强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分析2013—2017年重庆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重庆市2013—2017年常住居民死因监测资料,提取伤害死亡病例,计算死亡率和顺位,以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化死亡率,使... 目的分析2013—2017年重庆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重庆市2013—2017年常住居民死因监测资料,提取伤害死亡病例,计算死亡率和顺位,以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化死亡率,使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2软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13—2017年,重庆市居民年均伤害死亡率53.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74/10万。总体、男性、65岁以下人群伤害死亡率以及道路交通伤、其他意外伤害和加害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65岁及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率和跌倒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道路交通伤、跌倒、其他意外伤害、故意自害及淹死为重庆市居民前5位伤害死因,淹死、道路交通伤、跌倒分别为0~14岁儿童、15~64岁劳动力人口、65岁及以上老人的首位伤害死因。结论尽管近5年总体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伤害死亡率、跌倒死亡率却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年龄人群,首位伤害死因不同,因此,宜对不同年龄人群、不同类型伤害开展有针对性的伤害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伤害 死亡率 死亡趋势
下载PDF
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利华 夏文涛 +3 位作者 沈家健 陈新 赵子琴 侯心一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4-348,共5页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的特征,为制定和修改伤残鉴定标准和相关法规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2005年经法医评定构成伤残的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残部位以肢体最多(53.3%),其次为头部(23.3%),脊柱(9.7%),胸...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的特征,为制定和修改伤残鉴定标准和相关法规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2005年经法医评定构成伤残的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残部位以肢体最多(53.3%),其次为头部(23.3%),脊柱(9.7%),胸部(5.8%)和腹部(4.4%)。2005年上海市交通事故年累积致残率为414.8/10万,男性(505.7/10万)高于女性(318.7/10万),以35~59岁的致残率最高(538.2/10万),60岁以上致残率呈现下降趋势(30.2/10万)。伤残者中交通方式以非机动车最多,其次为行人。结论2005年上海市道路交通伤致残率青壮年(35~59岁)最高,对社会经济和劳动力损失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事故 交通 创伤和损伤 伤残评定 致残率
下载PDF
辽宁7城市居民交通事故死亡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光辉 井立滨 冯毅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 了解辽宁省城市居民交通事故死亡率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 对 1988~ 2 0 0 0年辽宁省 7城市死亡统计年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交通事故标化死亡率为 10 0 7/ 10万 ,属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 1988~ 2 0 0 0年间城市交通事故... 目的 了解辽宁省城市居民交通事故死亡率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 对 1988~ 2 0 0 0年辽宁省 7城市死亡统计年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交通事故标化死亡率为 10 0 7/ 10万 ,属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 1988~ 2 0 0 0年间城市交通事故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 ,尤其男性上升趋势比较明显。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性别比为 2 77。死亡人群多集中在 2 0~ 59岁年龄组。城市居民的前 3位交通事故分别是机动车与行人的碰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碰撞和机动车与机动车的碰撞。结论 交通事故未得到有效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意外伤害 死亡率 辽宁 城市居民
下载PDF
1998~2004年全国雷电灾害事故统计 被引量:37
14
作者 梅贞 陈水明 +1 位作者 顾勤炜 黄歆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3-176,共4页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雷电灾害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针对我国一直缺乏全国范围内雷害统计分析的现状,依据1998~2004年全国雷电灾害事故不完全统计数据,分析了事故总体情况、变化趋势和雷灾的地域性分布,并进行了事故的分类统计与比较...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雷电灾害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针对我国一直缺乏全国范围内雷害统计分析的现状,依据1998~2004年全国雷电灾害事故不完全统计数据,分析了事故总体情况、变化趋势和雷灾的地域性分布,并进行了事故的分类统计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雷害事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每百万人因雷击死亡的为0.3,与美国80年代的统计数据0.34相近;华南沿海地区雷灾事故频繁,占我国总事故的42%,而其中又以广东与福建省事故最多。总结发现,事故的新特点是受灾行业扩大,事故损失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 雷电灾害事故 人员伤亡 地域性分布 分类统计 典型原因 新特点
下载PDF
1986 ̄2005年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损伤与中毒死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一 徐静依 袁家麟 《疾病监测》 CAS 2006年第4期205-207,220,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损伤与中毒(以下简称损伤)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态势。方法1986~2001年的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9、2002~2005年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标准分类,统计分析了1986~2005年卢湾区居民损伤死亡资料。...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居民损伤与中毒(以下简称损伤)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态势。方法1986~2001年的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9、2002~2005年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标准分类,统计分析了1986~2005年卢湾区居民损伤死亡资料。结果1986~2005年年均损伤死亡率为47.75/10万(49.89/10万~43.15/10万),80~岁组损伤死亡率最高,女性高于男性,是男性的1.16~1.45倍;损伤跌落、交通事故、自杀为引起损伤死亡的前3位外部原因。结论损伤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卢湾区居民健康、生命及劳动力人口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目前较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死亡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科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潘光华 徐庆余 +2 位作者 郑旭东 陈纯白 吴海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2期156-157,160,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抢救急诊科外科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多发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出病情严重程度一致、以传统方式抢救的多发伤患者46例,比较两组患者乳酸和体温恢复时间、PT和ATT及BE恢复...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抢救急诊科外科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多发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出病情严重程度一致、以传统方式抢救的多发伤患者46例,比较两组患者乳酸和体温恢复时间、PT和ATT及BE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DIC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乳酸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和ATT及BE恢复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DIC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多发伤中运用损伤控制能明显提高严重创伤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多发伤 死亡率 并发症
下载PDF
新疆5个监测县(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卫平 刘来新 +3 位作者 索菲娅 尚修建 关玉梅 马江萍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5个监测县(区)[5县(区)]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5个监测县(区)2004-2005年常住居民进行全死因回顾性调查,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结果2004-2005年新疆5县(区)伤害死亡率... 目的探讨新疆5个监测县(区)[5县(区)]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5个监测县(区)2004-2005年常住居民进行全死因回顾性调查,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结果2004-2005年新疆5县(区)伤害死亡率为71.33/10万,占全死因的11.20%。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是新疆5县(区)居民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新疆5县(区)居民20岁以上伤害的死亡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伤害的死亡率均男性高于女性。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造成男性潜在寿命损失(PYLL)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淹死,女性则以淹死为主,其次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主要集中在青壮年,而淹死以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意外跌落以老年人为主。结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和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新疆5县(区)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不同年龄、性别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治工作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死因 潜在寿命损失率
下载PDF
建筑施工区域风险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成俊伟 王凯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176,共6页
根据国内建筑施工过程现状和作业特点,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的研究,考虑到建筑施工区域不但面临单体建筑施工的各种风险,还必须克服单体施工过程中时空上相互干扰而带来的风险,构建了单体建筑风险分析模型、确定单体建筑... 根据国内建筑施工过程现状和作业特点,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的研究,考虑到建筑施工区域不但面临单体建筑施工的各种风险,还必须克服单体施工过程中时空上相互干扰而带来的风险,构建了单体建筑风险分析模型、确定单体建筑风险的影响梯度、提出建筑施工区域总风险计算方法。示例分析表明,该风险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全面系统地预测区域内风险的分布及其变动情况,有助于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有益于提高建筑施工区域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施工区域 人身伤亡事故 风险 叠加原理
下载PDF
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病死率的预测: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分的比较 被引量:24
19
作者 曹成龙 李艳玲 +5 位作者 宋健 姚顺 房莉 闫研 徐国政 DU Hao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分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TBI)早期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手术治疗的169例急性中、重型TBI的临床资料,伤后24 h内入院并行CT检查,计算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 目的探讨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分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TBI)早期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手术治疗的169例急性中、重型TBI的临床资料,伤后24 h内入院并行CT检查,计算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分。以伤后14 d观察周期,判断早期死亡。结果 149例中,早期死亡20例,早期病死率为13.4%。与存活病人相比,早期死亡病人入院时GCS评分、运动评分更低(P<0.05),瞳孔变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Marshall和Rotterdam评分更高(P<0.05)。随着Marshall分级或Rotterdam评分增高,病死率也随之明显升高(P<0.05)。Marshall分级和Rotterdam评分对TBI早期病死率的预测都具有很好的辨别能力,但是Rotterdam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52;95%CI:0.764~0.941]优于Marshall分级[AUC=0.800;95%CI:0.719~0.881]。结论 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分都可以很好地预测急性中、重型TBI的早期病死率;由于Rotterdam CT评分包含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或许更适用于弥漫性轴索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Marshall CT分级 ROTTERDAM CT评分 早期病死率 预测
下载PDF
基于STEADI工具包筛查重庆市社区老人跌倒情况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亚玲 丁福 +1 位作者 朱跃平 杨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44-1549,共6页
目的:应用STEADI工具包筛查社区老人跌倒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月-4月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某社区内符合纳入标准的老人为研究对象,运用汉化版STEADI工具包对其进行跌倒筛查。结果:共纳入1168名老人,其中跌... 目的:应用STEADI工具包筛查社区老人跌倒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月-4月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某社区内符合纳入标准的老人为研究对象,运用汉化版STEADI工具包对其进行跌倒筛查。结果:共纳入1168名老人,其中跌倒低风险老人896人(76.71%),中风险老人251人(21.49%),高风险老人21人(1.80%);跌倒总发生率为14.98%,其中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组老人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00.00%、18.33%、12.05%。3组老人在受教育程度、是否独居、生活照料情况、跌倒史、步态或平衡异常等项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人的跌倒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其跌倒风险等级制定分层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人 跌倒 跌倒风险 STEADI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