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edle arthroscopic-assisted repair of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acute injury:A case report
1
作者 Blazej G Wojtowicz Marcin Domzalski Jedrzej Lesman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8期820-827,共8页
BACKGROUND Acute injuries to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often associated with high ankle sprains or malleolar fractures,require preci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prevent long-term complications.This case report exp... BACKGROUND Acute injuries to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often associated with high ankle sprains or malleolar fractures,require preci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prevent long-term complications.This case report explores the use of needle arthroscopy as a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for the repair of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ies.CASE SUMMARY We report on a 40-year-old male patient who presented with a trimalleolar fracture and ankle subluxation following a high ankle sprain.Due to significant swelling and poor soft tissue quality,initial management involved external stabilization.Subsequently,needle arthroscopy was employed to assess and treat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y.The procedure,performed under spinal anesthesia and fluoroscopic control,included nanoscopic evaluation of the ankle joint and reduction of the syndesmosis using a suture button.Follow-up assessmen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ain levels,range of motion,and functional scores.At 26 weeks post-procedure,the patient achieved full range of motion and pain-free status.Needle arthroscopy offer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ies,combining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apabilities with minimal invasiveness.CONCLUSION This technique may enhance clinical outcomes and reduce recovery times,warrant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integration into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edle arthroscopy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Acute injury ankle fractur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ase report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rup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被引量:12
2
作者 Wataru Miyamoto Masato Takao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Disrup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s frequently accompanied by rotational ankle fracture such as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 and rarely occurs without ankle fracture.In such injury,not only inadequatel... Disrup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s frequently accompanied by rotational ankle fracture such as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 and rarely occurs without ankle fracture.In such injury,not only inadequately treated or misdiagnosed cases,but also correctly diagnosed cases can possibly result in a chronic pattern which is more troublesome to treat than an acute pattern.This paper reviews anatomical and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joint,the mechanism of chronic disrup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radiological and arthroscopic diagnosis,and surg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le CHRONIC injury distal tibiofibular joint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SURGICAL treatment
下载PDF
Surgical Treatment of Ankle Syndesmosis Injuries with Syndesmosis Elastic Hook 被引量:8
3
作者 Jian-Yun Miao Qing-Jun Liu +1 位作者 Bin Lin Lin-Xin Gu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2期2749-2752,共4页
INTRODUCTION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i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ankle fractures, especially common in Denis B and C fractures. Syndesmosis is essential for stability of the ankle mortise that is requi... INTRODUCTION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jurie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ankle fractures, especially common in Denis B and C fractures. Syndesmosis is essential for stability of the ankle mortise that is required for weight transmission and walking. The syndesmosis consists of the antero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postero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inferior transverse tibiofibular ligament, and interosseous membrane. Internal fixations of the syndesmosis were recommended by most authors to repair the associated ruptured ligaments, which bring about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limiting the physiological micromovement of the tibiofibular joint to some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Elastic Hook syndesmosis Injuries
原文传递
Acute syndesmotic injuries in ankle fractures:From diagnosis to treatment and current concepts 被引量:6
4
作者 Francesco Pogliacomi Massimo De Filippo +6 位作者 Daniele Casalini Alberto Longhi Fabrizio Tacci Rocco Perotta Francesco Pagnini Silvio Tocco Francesco Ceccarelli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1年第5期270-291,共22页
A stable and precise articula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maintains the tibiofibular relationship,and it is essential for normal motion of the ankle joint.The disruption of this joint is frequently acco... A stable and precise articulation of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maintains the tibiofibular relationship,and it is essential for normal motion of the ankle joint.The disruption of this joint is frequently accompanied by rotational ankle fracture,such as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and rarely occurs without ankle fracture.The diagnosis is not simple,and ideal management of the various presentations of syndesmotic injury remains controversial to this day.Anatomical restor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disrupted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s essential to improve functional outcomes.In such an injury,including inadequately treated,misdiagnosed and correctly diagnosed cases,a chronic pattern characterized by persistent ankle pain,function disability and early osteoarthritis can result.This paper reviews anatomical and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yndesmosis,the mechanism of its acute injury associated to fractures,radiological and arthroscopic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le Fracture injury distal tibiofibular joint TRAUMA syndesmosis
下载PDF
带线骨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胡明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皮质骨螺钉固定,...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皮质骨螺钉固定,观察组行带线骨锚钉修复。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复位质量、足踝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均较对照组低,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骨锚钉修复在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中更具价值,可减少透视次数,提高复位质量,加快足踝功能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且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带线骨锚钉修复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伴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鸿鲜 高仕长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9期749-753,共5页
伴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踝关节损伤,下胫腓联合对踝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治疗上,金属螺钉一直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金标准,目前可吸收螺钉、纽扣缝线、锚钉缝线增强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等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治... 伴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踝关节损伤,下胫腓联合对踝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治疗上,金属螺钉一直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金标准,目前可吸收螺钉、纽扣缝线、锚钉缝线增强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等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且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但由于各项技术的优缺点不同,应具体把握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联合螺钉 纽扣缝线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辅助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李兵兵 任泰超 +3 位作者 徐军奎 胡东 刘亮 鹿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 探讨天玑机器人导航辅助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例复杂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5~52岁... 目的 探讨天玑机器人导航辅助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例复杂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5~52岁;全为单侧损伤,左侧4例,右侧8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例,车祸伤4例,运动伤5例,均为闭合性复杂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后随访观察伤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量表、Baird-Jackson功能评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20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骨不愈合、骨延迟愈合。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末次随访时应用AOFAS评分,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1.67%(11/12);Baird-Jackson功能评分优8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83.33%(10/12)。结论 特殊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多见于高能量损伤,天玑机器人导航辅助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具有下胫腓置钉精准化、智能化、软组织损伤微小化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CT平扫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尹诗琴 杨思艺 +3 位作者 王锐涵 游贵宣 杨迎秋 张磊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基于CT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析在骨伤科行踝关节CT检查患者(男性123例,女性102例,均为汉族,年龄18~60岁)的图像资料,按形态学特点对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进行分型,并测量下胫腓联合腓骨... 目的基于CT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析在骨伤科行踝关节CT检查患者(男性123例,女性102例,均为汉族,年龄18~60岁)的图像资料,按形态学特点对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进行分型,并测量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周围的8个距离。结果回顾分析了2013年12月~2022年12月225例患者结果,可将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分为4型:C形(50.67%)、V形(26.67%)、平坦形(15.11%)、L形(7.56%)。平坦形的切迹前后部夹角(145.56±9.25)°最大(P<0.05),L形切迹前后部夹角(125.07±13.54)°最小(P<0.05);平坦形的切迹深度(3.11±0.83)mm最小(P<0.05),L形的切迹深度(4.47±1.11)mm最大(P<0.05)。左侧切迹后部长度(13.06±3.56)mm、胫腓前间隙(3.83±1.49)mm明显大于右侧(P<0.05);男性切迹后部长度(13.36±3.46)mm、切迹深度(3.93±1.10)mm及胫腓重叠垂直距离(9.10±2.55)mm明显大于女性(P<0.05)。结论通过测量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相关数据并根据形态将其分为4种类型。平坦形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更易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在解剖复位时更易发生腓骨前移;而L形和C形切迹的下胫腓联合在解剖复位时更易发生腓骨后移或旋转复位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 分型 解剖学复位 踝关节不稳 计算机断层成像 解剖学
下载PDF
CT观察下胫腓联合分离闭合复位与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9
作者 申军国 王亚 +1 位作者 刘娜 宋晓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521-526,共6页
目的研究CT下胫腓联合分离闭合复位与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单纯性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7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4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2.54岁;骨折病程1~5 d,平均... 目的研究CT下胫腓联合分离闭合复位与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单纯性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7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4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2.54岁;骨折病程1~5 d,平均骨折病程2.87 d;跌落摔倒17例,重物砸伤16例,道路交通44例。患者均接受闭合复位治疗(保守治疗),并行CT检查。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获取下胫腓联合CT相关参数(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胫腓骨前缘距离),以及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各指标差异,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下胫腓联合CT相关参数与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77例患者中,旋前外旋型45例,外展型20例,旋后外旋型12例。复位治疗后12个月,3组患者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胫腓骨前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分均高于93分,优良率均高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12个月后,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胫腓骨前缘距离分别与Baird-Jackson评分呈负相关性(r=-0.649、-0.745、-0.716,P<0.001)。结论CT检查可清晰显示不同类型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解剖特点,CT测量下胫腓联合解剖结构数值与踝关节功能存在相关性,可指导临床闭合复位治疗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下胫腓联合分离 闭合复位 踝关节功能 相关分析
下载PDF
Rigidloop Adjustable可调袢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
10
作者 李宏亮 黄涛 +3 位作者 卞峰 方红育 周少怀 范明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比较Rigidloop Adjustable(RLA)可调袢钢板与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44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 目的比较Rigidloop Adjustable(RLA)可调袢钢板与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44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下胫腓联合采用RLA可调袢钢板固定22例,2枚皮质骨螺钉三皮质骨固定22例。应用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术侧与健侧踝关节活动度平均差值及术前、术后随访时正位X线片下胫腓间隙(tibiofibular bottom clear space,TBCS)、下胫腓重叠距离(tibiofibular bottom overlap,TBOL)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41±1.66)个月。患者踝关节功能满意,无伤口感染、皮肤激惹等并发症。术后3、6、12个月时,RLA可调袢钢板组双侧踝关节活动度差值均显著小于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时,两组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CS、TBOL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LA可调袢钢板和螺钉均可有效固定下胫腓联合,与螺钉固定相比,RLA可调袢钢板组可早期功能锻炼,获得更好的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弹性固定 Rigidloop Adjustable(RLA)可调袢钢板 皮质骨螺钉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损伤应用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固定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苏华生 钟南海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56-57,9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下胫腓联合损伤应用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20年2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组(研究组)与使用金属螺钉固定治疗组(对照组)两组;... 目的:探讨分析下胫腓联合损伤应用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20年2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组(研究组)与使用金属螺钉固定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研究对象随访12个月~26个月,平均16个月,下胫腓联合损伤均获得治愈。使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16个月两组研究对象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手术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胫腓联合损伤应用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固定治疗,两者无明显差异,但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者,避免了二次取出,减轻了身心方面的痛苦和减少了住院时间,在经济负担方面亦得到了减轻,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金属螺钉内固定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缝合锚钉与螺钉固定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治效比较
12
作者 侯晓乐 连乐峰 +1 位作者 毛照民 靳铁成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1期2602-2604,共3页
目的:对比缝合锚钉与螺钉固定治疗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34例,... 目的:对比缝合锚钉与螺钉固定治疗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34例,采用螺钉固定法)和B组(34例,采用缝合锚钉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旋前外旋型和旋前外展型骨折患者手术时间与透视次数、复位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未见切口愈合不良;A组患者取出螺钉的时间为术后12周以内,B组患者则无需取出螺钉;B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0、3.343,P<0.05);旋前外旋型和旋前外展型骨折患者中,B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7、3.734、2.727、2.380,P<0.05);B组患者下胫腓联合切迹前间距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6、0.756,P<0.05);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8,P>0.05)。结论:缝合锚钉应用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治疗中,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状况较好,可增加下胫腓联合切迹前间距的解剖复位率,且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锚钉 螺钉固定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复位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皮质骨螺钉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3
作者 谢先杏 谢鹤展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菏泽骨伤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为...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菏泽骨伤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CBT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Ankle Hindfoot Scale,AH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部分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AOFAS-AHS评分为(90.02±2.65)分,高于对照组的(85.02±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BT相比,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可以有效缩短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的部分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螺钉固定 带袢钢板弹性固定 老年 踝关节骨折 胫腓损伤
下载PDF
Endobutton与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楼宇梁 洪建军 +3 位作者 邵希文 卢晓郎 郑亦静 赖红燕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8期729-733,共5页
目的 :探讨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3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患者,按术中内固定材料,分为皮质螺钉内... 目的 :探讨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3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患者,按术中内固定材料,分为皮质螺钉内固定(A组)和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固定(B组)。其中A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9~63岁,平均(37.90±4.67)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按Danis-Weber分型:B型8例,C型18例;按照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SER)9例,旋前外展(PAB)10例,旋前外旋(PER)7例。B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55岁,平均(38.70±6.03)岁;左侧6例,右侧6例;按Danis-Weber分型:B型4例,C型8例;按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3例,旋前外展2例,旋前外旋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创口愈合情况及术后负重时间,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3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更长、经济费用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胫腓骨重叠宽度、胫腓骨间隙、内踝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随访,A组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8周螺钉断裂,踝穴无移位,B组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装置脱落,踝穴无移位。术后AOFAS评分:A组(87.50±8.67)分,优18例,良4例,可4例;B组(86.23±7.42)分,优7例,良4例,可1例。两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是一种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离的弹性固定装置,其固定效果与螺钉内固定相似,但避免了螺钉断裂风险,术后无须常规取出,有利于患者提前进行负重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 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琪琛 韩树峰 +1 位作者 贾二龙 贾雅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93-1798,共6页
背景:三角韧带在维持踝关节正常生物力学稳定性中起着关键作用。三角韧带的损伤处理不当可造成创伤性关节炎、慢性踝关节不稳等,但目前对于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目的: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及... 背景:三角韧带在维持踝关节正常生物力学稳定性中起着关键作用。三角韧带的损伤处理不当可造成创伤性关节炎、慢性踝关节不稳等,但目前对于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目的: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及修复与重建的进展进行综述。方法:英文以"ankle,deltoid ligament,diagnosis,management"为检索词;中文以"踝关节、三角韧带、诊断、治疗"为检索词,在PubMed、中国知网、VIP中国期刊网检索相关文献,初级共检出文献290篇,其中6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1)三角韧带限制了距骨外翻外旋,起着维持踝关节内侧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三角韧带受损后踝关节内侧稳定性降低,后足力线逐渐发生变化,随后出现扁平足等相关畸形,长期将导致踝关节骨软骨退行性变的发生;(2)综合患者症状、影像学资料以及踝关节镜下探查可以明确内踝损伤;(3)不同类型踝关节损伤的应对策略不同,尤其对于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的修复是至关重要的;鉴于下胫腓螺钉固定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学界正在探索运用三角韧带修复术替代下胫腓螺钉固定,避免二次手术和下胫腓复位不良等问题;由于三角韧带修复具有手术时间长等缺点,而suture-button固定方法也可避免下胫腓螺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临床上需要实施大样本试验,比较在下胫腓联合受损时修复三角韧带与suture-button固定的术后效果;带线锚钉技术是目前临床上修复内侧副韧带最常见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踝关节内侧稳定性 下胫腓联合损伤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带线锚钉 下胫腓螺钉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建峰 韩斌 +4 位作者 邓磊 刘沂 顾敏琪 李治斌 罗运超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33例。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8例;旋前外展型Ⅲ度(Dupuytren骨折)4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3例,Ⅳ度8例,其中Maisonneuve骨折...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33例。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8例;旋前外展型Ⅲ度(Dupuytren骨折)4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3例,Ⅳ度8例,其中Maisonneuve骨折4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15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16例,良15例,可2例。结论:下胫腓联合是维系踝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下胫腓联合损伤影响到踝关节的稳定性时应手术治疗,确保下胫腓联合得到解剖性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Lauge-Hansen分型 MAISONNEUVE骨折 DUPUYTREN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诊治 旋后-外旋型 旋前-外旋型 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 治疗方法 术后疗效 评分标准 解剖结构 稳定性 解剖性 Ⅳ度 Ⅲ度
下载PDF
锁扣带袢钛板与传统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比较 被引量:29
17
作者 叶永志 张隆英 陈榆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比较锁扣带袢钛板与传统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采用锁扣带袢钛板重建和传统螺钉固定治疗的68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比较锁扣带袢钛板与传统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采用锁扣带袢钛板重建和传统螺钉固定治疗的68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锁扣带袢钛板组和传统螺钉组,锁扣带袢钛板组33例采用锁扣带袢钛板重建下胫腓联合,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20~55岁,平均(32.4±5.2)岁;Lauge-Hansen分型为旋前外旋Ⅲ度12例,Ⅳ度21例。传统螺钉组35例采用传统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治疗,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1~54岁,平均(32.8±5.5)岁;Lauge-Hansen分型为旋前外旋Ⅲ度13例,Ⅳ度21例,旋前外展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复位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时间、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采用AOFA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3±3.8)个月。下胫腓联合固定时间锁扣带袢钛板组(10.1±2.8)min,传统螺钉组(9.5±2.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AOF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锁扣带袢钛板组优23例,良9例,中1例;传统螺钉组优18例,良12例,中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扣带袢钛板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操作方便,可早期负重锻炼而无断钉风险,为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提供了新的选择。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总结纽扣钢板置入的角度、方向及张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下胫腓联合损伤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踝关节损伤的治疗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25
18
作者 俞光荣 洪浩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2期1071-1073,共3页
踝关节损伤的损伤力机制复杂,包括轴向暴力、旋转暴力、剪切暴力及混合暴力。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包括骨折、韧带损伤以及两者的混合伤。不稳定的踝关节损伤大多数需采取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一直是国内外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损伤的机... 踝关节损伤的损伤力机制复杂,包括轴向暴力、旋转暴力、剪切暴力及混合暴力。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包括骨折、韧带损伤以及两者的混合伤。不稳定的踝关节损伤大多数需采取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一直是国内外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损伤的机制、诊断和分类、治疗方案等,产生很多较新的理念和技术。但多数医生未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所以每年有大量患者因为误诊漏诊或者不合理治疗导致长期疼痛、功能障碍以及肢体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腓骨 下胫腓联合 三角韧带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稳定复合体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增君 李军 孟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下胫腓联合稳定复合体的解剖研究,分析下胫腓关节损伤的机制,为临床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侧标本上,对下胫腓稳定复合体进行层次解剖及通过暴力实验制作下胫腓关节损伤模型以模拟临床多见的下胫腓关节损伤症状。结果下胫腓... 目的通过对下胫腓联合稳定复合体的解剖研究,分析下胫腓关节损伤的机制,为临床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侧标本上,对下胫腓稳定复合体进行层次解剖及通过暴力实验制作下胫腓关节损伤模型以模拟临床多见的下胫腓关节损伤症状。结果下胫腓稳定复合体由四条韧带组成,分别为胫腓下联合前韧带、胫腓下联合后韧带、胫腓下联合横韧带及胫腓骨间韧带组成。模拟实验中,足向外翻向后旋转时,胫腓下联合前韧带首先撕裂而胫腓下联合后韧带和胫腓下联合横韧带保存完整。结论当下胫腓稳定复合体损伤时,会出现下胫腓关节分离,对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患者应将完全断裂的韧带早期修补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稳定复合体 损伤 解剖学
下载PDF
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强 沈影超 +3 位作者 张永良 蒋晓伟 姚平 陈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观察运用Endoh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下胫腓联合体治疗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15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3岁。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 目的观察运用Endoh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下胫腓联合体治疗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15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3岁。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下胫腓联合复合体。通过随访及标准的足踝功能评分.评估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随访14.2个月。术后X射线片均见踝穴正常。依据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0例.良4例。未发现有下胫腓联合固定失效现象。结论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治疗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恢复了下胫腓联合的正常运动功能.作用确切.减少了恢复工作的时间,避免了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双带袢纽扣钢板 纽扣钢板线缆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