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Titanosaurian Sauropod from Late Cretaceous of Nei Mongol,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XU Xing ZHANG Xiaohong +2 位作者 TAN Qingwei ZHAO Xijin TAN L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0-26,共7页
A specimen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Erlian Formation of Nei Mongol (Inner Mongolia), China, represents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itanosaurian sauropod. The new taxon is named and described on the basis ... A specimen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Erlian Formation of Nei Mongol (Inner Mongolia), China, represents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itanosaurian sauropod. The new taxon is named and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the holotype and the only known specimen, which comprises several dorsal, sacral, and caudal vertebrae, several dorsal ribs, one anterior chevron, and much of the pelvis. Diagnostic features of the new species include a thick ridge extending down from the postzygapophysis on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neural arch of the posterior dorsal vertebrae, a transversely oriented accessory lamina present between the anterior centroparapophyseal limina and the lateral centraprezygapophyseal lamina of the posterior dorsal vertebrae, long, anteroventrally directed caudal rib that bears two distinctive fossae on its posterior margin on the anterior caudal vertebrae and a prominent vertical ridge above the pubic peduncle on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ilium, among others. The ilium is pneumatic, a feature not common among non-avian dinosaurs. The new taxon has an unusual combination of primitive and derived character states. Preliminary character analysis shows a complex character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Titanosauriformes. Recent titanosauriform discoveries suggest that a significant radiation occurred in Asia early in the titanosauriform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i mongol inner mongolia) Late Cretaceous Erlian Formation TITANOSAURIFORMES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苏岩石系列的成因与演化 被引量:6
2
作者 罗照华 谌宏伟 +1 位作者 柯珊 罗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1-296,共6页
东苏岩石系列具有高SiO2富碱的特征,各组成单元之间具有明显的脉动型或涌动型侵入接触关系。但是,无论是主元素还是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不能用单一的岩浆成因模型得到解释。根据地质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岩浆起源于麻粒岩... 东苏岩石系列具有高SiO2富碱的特征,各组成单元之间具有明显的脉动型或涌动型侵入接触关系。但是,无论是主元素还是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不能用单一的岩浆成因模型得到解释。根据地质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岩浆起源于麻粒岩相下地壳,源区残留矿物组合中含有斜长石,不含石榴石和角闪石。较早形成的芒乃陶勒盖单元可能与钾长石的堆晶作用有关,哈纳音哈达单元有幔源组分的贡献,哈纳音哈达与塔木嘎特两个单元之间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而最后形成的乌兰哈达单元则可能是更深位岩浆侵入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岩石系列 花岗岩 超单元 堆晶作用 岩浆起源 演化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巴林右旗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岳书平 张树文 闫业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4-161,共8页
本文以内蒙古东部牧区作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TM和MSS遥感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研究典型牧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旨在初步确定草地退化的驱动因素,为科学制定草地退化治理措施与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 本文以内蒙古东部牧区作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TM和MSS遥感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研究典型牧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旨在初步确定草地退化的驱动因素,为科学制定草地退化治理措施与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976年,2000年间研究区草地总面积变动不大,但是退化草地面积较大,由于草地沙化引起的草地退化占退化总面积的43.79%。从空间分布来看,草地退化主要发生于坡度≤50的区域,海拔高度与退化率呈反比关系,阳坡和半阴半阳坡草地退化率明显低于阴坡;草地退化率随离居民点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在〉8km的区域已基本不存在草地退化现象;道路等交通设施的修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主要是迁移过程中由于牲畜采食和践踏造成的,与居民点相比影响较小。以上这些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强烈干扰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成为该区草地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遥感和GIS 时空分布特征 内蒙古东部
下载PDF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侏罗纪地层划分及时代探讨 被引量:65
4
作者 任东 高克勤 +3 位作者 郭子光 姬书安 谭京晶 宋卓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84-591,共8页
最近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村新发现了一些翼龙、蝾螈等重要化石,有关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归属产生了较大的争论。笔者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和生物地层学资料,讨论了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归属。详尽的区域地层踏勘和实测地层... 最近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村新发现了一些翼龙、蝾螈等重要化石,有关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归属产生了较大的争论。笔者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和生物地层学资料,讨论了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归属。详尽的区域地层踏勘和实测地层剖面充分显示,道虎沟化石层归属于中侏罗世九龙山组,而不是所谓的义县组;道虎沟化石层与下伏太古宙马鞍山片麻岩而不是土城子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沟地区 内蒙古 侏罗系 九龙山组 燕辽生物群 地层划分
下载PDF
花岗岩石林(阿斯哈图)——一种新的地貌景观 被引量:14
5
作者 钱方 何培元 郝治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90-94,T002,共6页
首次在内蒙克什克腾旗境内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大山上 ,发现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地貌景观。花岗岩石林是在特殊的内、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花岗岩中的节理和裂隙是形成石林的构造基础 ;在古冰川、寒冻风化、风和水等外力作用下形成了石... 首次在内蒙克什克腾旗境内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大山上 ,发现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地貌景观。花岗岩石林是在特殊的内、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花岗岩中的节理和裂隙是形成石林的构造基础 ;在古冰川、寒冻风化、风和水等外力作用下形成了石林。其形成和发育过程主要分为 :冰川作用 ;寒冻风化作用 ;风蚀作用和夷平作用 4个阶段。花岗岩石林地貌是花岗岩地貌和石林地貌中的一个新的类型 ,石林常成片出现 ,连绵几百米 ,宽几十米 ,相对高 5~ 2 0 m个别石柱可超过 2 0 m。石林连结如屏障 ,参差错落 ,雄伟险峻 ,美不胜收。花岗岩石林地貌也是旅游地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石林 内蒙古自治区 克什克腾旗 地貌景观
下载PDF
内蒙古高特格上新世哺乳动物群(英文)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强 王晓鸣 邱铸鼎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简短报道了 2 0 0 0年和 2 0 0 2年采自内蒙古高特格上新统的一批哺乳动物化石。这些材料包括小型和大、中型哺乳动物 ,计有 7目 2 2科 41属 46种。在群体的结构上 ,这一哺乳动物群与最晚中新世二登图动物群、早上新世比例克和高庄动物... 简短报道了 2 0 0 0年和 2 0 0 2年采自内蒙古高特格上新统的一批哺乳动物化石。这些材料包括小型和大、中型哺乳动物 ,计有 7目 2 2科 41属 46种。在群体的结构上 ,这一哺乳动物群与最晚中新世二登图动物群、早上新世比例克和高庄动物群接近 ,但其时代比二登图和比例克动物群都晚 ,而可能比高庄动物群的上部稍早。高特格动物群似乎代表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群序列中的一个新成员 ,时代应为早上新世晚期 ,或中国哺乳动物年代的榆社期早期 ,大体与欧洲陆相哺乳动物时代的早露西尼晚期或MN1 5a的时代相当。动物群的组合指示了一个以温带草原为主 ,局部地方有灌木丛林和水体的生态环境 ,与二登图和比例克动物群的情况相似。从晚中新世二登图动物群到早上新世高特格动物群的演替表明 ,内蒙古中部地区在这一时期的环境似乎渐趋干旱和草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特格 上新世 哺乳动物群 化石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盟蒙古族牧民食用野果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苏亚拉图 哈斯巴根 +1 位作者 红雨 梅丽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1999年第4期321-324,共4页
报道了内蒙古阿拉善盟蒙古族牧民民间利用的8 种野果植物及其命名、采集和食用方法.
关键词 内蒙古 牧民 野果植物 食用植物 民族植物学
下载PDF
中国内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带岩石圈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家富 张中杰 +1 位作者 张慧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6年第4期20-33,共14页
我国内蒙古高原和其周边地域地壳与上地幔的专门研究尚属空白,然而全区又为第四纪以来的沙漠所覆盖,地表地质构造亦不十分清晰。本文利用了一种测量面波频散信号的新技术;即适配滤波频时分析和改进的分格随机反演理论与方法从混合路... 我国内蒙古高原和其周边地域地壳与上地幔的专门研究尚属空白,然而全区又为第四纪以来的沙漠所覆盖,地表地质构造亦不十分清晰。本文利用了一种测量面波频散信号的新技术;即适配滤波频时分析和改进的分格随机反演理论与方法从混合路径中提取了4°×4°的计18个网络中每一个网格单元的纯路径频散,并依据频散反演出该区地表与上地幔的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该区地壳为成层结构,Moho界面埋深平均为37±3km,并向东减薄,断裂分布与构造迹线在深部均有显示,并存在着一系列北北东向,近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断裂,且断抵上地幔顶部。2.上地幔亦为成层结构,地幔低速层平均埋深为85±10km,南部地区则较深,地幔低速层速度均偏低。3.该区地幔盖层似一"楔板,体向北插入。4.沙漠地带与造山地带相比不论是地壳厚度,还是地幔低速层埋深,前者均比后者浅约±5km,该区有着良好的油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岩石圈 三维速度结构 周边地带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HLA-A、B、DRB1基因座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沈春梅 朱波峰 李生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应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106名无关健康个体的HLA-A、B和DRB1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以研究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HLA-A、B、DRB1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其组成的单倍型频率分布特征。采用最大数学预期值... 应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106名无关健康个体的HLA-A、B和DRB1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以研究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HLA-A、B、DRB1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其组成的单倍型频率分布特征。采用最大数学预期值算法计算HLA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106名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个体的HLA-A、B、DRB1基因座分别检出13、29、13个等位基因。高频单倍型分别为HLA-A*02-B*46(0.0510);HLA-A*02-B*13(0.0495);HLA-A*02-B*51(0.0442);HLA-B*13-DRB1*07(0.0555);HLA-B*46-DRB1*09(0.0378);HLA-B*35-DRB1*13(0.03300);HLA-A*02-B*13-DRB1*07(0.033019);HLA-A*02-B*46-DRB1*09(0.031985)。研究表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HLA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和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HLA-A*24-B*14,HLA-A*32-B*63在该民族具有极强的连锁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 人类白细胞抗原 单倍型频率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饲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研究案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哈斯巴根 裴盛基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74-81,共8页
论述了原住民利用饲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价值 ,提出了我国饲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关键词 饲用植物 民族植物学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葱属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哈斯巴根 裴盛基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3-48,共6页
应用民族植物学方法 ,调查研究了内蒙古蒙古族对草地葱属植物的传统命名、牧草利用、食物利用、药物利用和文化利用的特征及科学内涵 ,探讨了草地葱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地 葱属植物 蒙古族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微古植物新发现 被引量:27
12
作者 孙淑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74-480,T002,共8页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共计10属33种,其中有3新种:Archaeodiscina baiyunensis sp.nov.,Lophosphaeridium favosumsp.nov.,Lophosphaeridium symbioense sp.nov.其组合特征以刺球藻群(Acanth-omorphida)...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共计10属33种,其中有3新种:Archaeodiscina baiyunensis sp.nov.,Lophosphaeridium favosumsp.nov.,Lophosphaeridium symbioense sp.nov.其组合特征以刺球藻群(Acanth-omorphida)的分子为主,球藻群(Sphaeromorphida)分子次之。在刺球藻群中以Baltisphaeridium属和Micrhystridium属的分子占绝对优势。微古植物个体一般为10—30μm。上述微古植物在我国云南昆明下寒武统以及欧洲、北美一些地区均有报道,充分显示出早寒武世特点。内蒙古白云鄂博群的时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属元古宙,本文的资料为重新判定白云鄂博群尖山组的时代,提供了新的古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白云鄂博群 微古植物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市鸡冠山钼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显彪 郑海涛 《云南地质》 201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鸡冠山斑岩型钼矿矿体赋存于白垩纪火山岩—粗面质角砾凝灰岩、石英粗面岩和流纹岩中。矿体呈不规则的大型透镜状,中间厚度最大达410m,向两侧分支尖灭,品位也逐渐降低。矿床成因属与火山穹窿和次火山岩有关的裂隙充填型钼矿。
关键词 火山穹窿 充填型钼矿 内蒙古赤峰鸡冠山
下载PDF
内蒙古西南部石炭纪层序地层学及相对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进功 李从先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4年第3期37-47,共11页
内蒙古西南部石炭系厚达600—1000m,属滨浅海相。依据野外露头的沉积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以及横向追踪对比,识别出两类层序界面:具下切古河谷的Ⅰ类层序界面和以扇三角洲相底界及三角洲平原相的顶面为代表的Ⅱ类层序界面。依... 内蒙古西南部石炭系厚达600—1000m,属滨浅海相。依据野外露头的沉积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以及横向追踪对比,识别出两类层序界面:具下切古河谷的Ⅰ类层序界面和以扇三角洲相底界及三角洲平原相的顶面为代表的Ⅱ类层序界面。依据层序界面(区域剥蚀面)划分出四个沉积层序,分属杜内期、维宪期—纳缪尔A期、纳缪尔B—C期、维斯发期一斯蒂芬期.每一层序持续时间约为10Ma,属三级旋回。讨论了凝缩层、海侵面和体系域的展布,海侵体系域由扇三角洲体系和滨-浅海体系组成,高水位体系域由三角洲体系和砂坝-湖体系组成。各个层序的最大海侵期分别出现在杜内早期、维宪晚期、纳缪尔C期和维斯发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西南 石炭纪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一个典型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内蒙古白乃庙金矿成因的稳定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振胜 张理刚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61-68,共8页
对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区矿脉、围岩较系统的氧同位素分析及脉石英包裹体水氢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脉石英的氧同位素δ^(18)O=+4.37~-1.19‰,其包裹体水氢同位素δD=-108.9~-133.8‰。结合其他资料,提出大气降水是本矿区成矿热液的主要组... 对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区矿脉、围岩较系统的氧同位素分析及脉石英包裹体水氢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脉石英的氧同位素δ^(18)O=+4.37~-1.19‰,其包裹体水氢同位素δD=-108.9~-133.8‰。结合其他资料,提出大气降水是本矿区成矿热液的主要组分,而强烈的构造破碎,花岗岩类侵入体的热力驱动及合适的矿源层,使这种热液能够淋滤矿质并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床成因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清初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及生态保护问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彦威 《古今农业》 2004年第1期22-27,共6页
清初 ,为了稳定北部边疆 ,安置中原难民 ,清政府开始着力口外内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为此调整了边疆政策 ,即由封禁而为松弛 ,进而鼓励中原汉民出边 ,以图对内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有所促进。经过清前期一个世纪的开垦 ,这些地区的农业得... 清初 ,为了稳定北部边疆 ,安置中原难民 ,清政府开始着力口外内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为此调整了边疆政策 ,即由封禁而为松弛 ,进而鼓励中原汉民出边 ,以图对内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有所促进。经过清前期一个世纪的开垦 ,这些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发展 ,成为较稳定的半农半牧区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农业的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给予我们深刻的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农业开发 环境破坏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图里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凯 吴涛涛 +2 位作者 刘金龙 鲍庆中 杜守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7-376,共10页
对大兴安岭北段图里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对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给予制约。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157±1Ma)。该组... 对大兴安岭北段图里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对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给予制约。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157±1Ma)。该组火山岩具有高硅(Si O2=69.09%~75.92%)、富碱(K2O+Na2O=8.04%~9.23%),贫镁、铁、钙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偏铝质-弱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形式,(La/Yb)N=5.85~13.53,无铕异常或具有较弱的铕负异常;火山岩样品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Mg#值为12.14~31.01,平均值22,Nb/Ta值(6.67~27.17,平均值12.23),Rb/Sr值(0.35~3.63,平均值1.58),显示火山岩岩浆源区为下地壳。依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判别图解,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认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造山后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克头鄂博组 蒙古-鄂霍茨克洋 岩石成因 大兴安岭北段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高校学报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玲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6-80,共5页
调查了内蒙古高校学报状况,根据采访调查结果,并以13所本科院校学报状况为例,分析了高校学报的学科分布、创刊年代、出版周期、地域分布等方面的情况,提出了高校学报管理及编辑人员开发和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内蒙古 高校学报 现状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电影六十年“蒙古人”形象扫描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芸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4-79,共6页
内蒙古电影60年中以"蒙古人"形象为表征所折射出来的蒙古民族的形象塑造,是我们认识"内蒙古电影"创作表意方式的路径之一,从而可以明晰"蒙古民族形象"塑造的流变脉络,进而为内蒙古电影创作提供一种可以... 内蒙古电影60年中以"蒙古人"形象为表征所折射出来的蒙古民族的形象塑造,是我们认识"内蒙古电影"创作表意方式的路径之一,从而可以明晰"蒙古民族形象"塑造的流变脉络,进而为内蒙古电影创作提供一种可以依循的表述策略,期待能为提升内蒙古电影自身实力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电影 创作 形象塑造 “蒙古人”
下载PDF
蒙汉双语授课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玉宝 马宝全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和优势,结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蒙古语授课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分布、蒙古语授课潜在生源情况、蒙古语授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条件、相关民族教育法规和政策支持等要素对开展蒙汉双语... 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和优势,结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蒙古语授课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分布、蒙古语授课潜在生源情况、蒙古语授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条件、相关民族教育法规和政策支持等要素对开展蒙汉双语授课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蒙汉双语授课 远程高等教育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