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疆想象与文化肖像:内蒙古题材电影的美学立场实践
1
作者 郭鹏飞 高昕 《上海视觉》 2023年第1期58-63,共6页
内蒙古题材电影的命名方式抛却了少数民族身份的主体言说,是转向文化空间的、基于内蒙古区域文化立场创作影像的一种美学命名方式。作为阐释北疆地区景观文化的重要媒介载体,内蒙古题材电影凭借对北疆自然景观的表现、对内蒙古民风民俗... 内蒙古题材电影的命名方式抛却了少数民族身份的主体言说,是转向文化空间的、基于内蒙古区域文化立场创作影像的一种美学命名方式。作为阐释北疆地区景观文化的重要媒介载体,内蒙古题材电影凭借对北疆自然景观的表现、对内蒙古民风民俗的展演以及对内蒙古空间镜像的书写,为观众建构了一个充满想象的、异质性的边疆形象。此外,内蒙古电影通过描摹民众生存生活状态、彰显多维度的族群文化、表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融通,最终展现了内蒙古区域独有的文化肖像。内蒙古题材电影70余载的创作之路,证明构筑边疆想象与呈现本土文化是其永恒的内容诉说与坚定的文化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题材电影 北疆想象 内蒙古文化
下载PDF
共同体美学视域下内蒙古电影题材研究
2
作者 李晓宇 张芸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期164-169,共6页
内蒙古电影作为我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走过60余载,这些电影不仅向广大观众展现了广袤无垠的草原风光,同时也展现了内蒙古人民团结、博爱、爱国的美好品质。从第一部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开始,内蒙古电影便一直遵循“中华... 内蒙古电影作为我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走过60余载,这些电影不仅向广大观众展现了广袤无垠的草原风光,同时也展现了内蒙古人民团结、博爱、爱国的美好品质。从第一部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开始,内蒙古电影便一直遵循“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理念,在题材上多以共产党携手蒙古族牧民共同抗敌为主,与观众形成政治共同体。进入21世纪后内蒙古电影以国家宏大历史为背景,开始向内聚焦,以蒙古族精神和民族心理为题材,在展现蒙古族家庭文化与马背文化的同时彰显草原人民团结英勇友善的品质,与观众形成了精神共同体。随着共同体美学的构建,近些年内蒙古电影以生活题材为主,围绕环境、家庭和边防,与观众形成了情感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该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21世纪初、新时期(现阶段)三个历史阶段内蒙古电影不同题材对共同体美学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电影 共同体美学 情感共同体 精神共同体 政治共同体 电影题材
下载PDF
民族电影语境下的“内蒙古电影模式” 被引量:9
3
作者 魏国彬 吴运优 《艺术探索》 2008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民族电影产业化时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内蒙古电影模式"的产生。聚焦民族的电影制片,以民族学视角进行分析,这就是"内蒙古电影模式"的研究视阈和理论立足点。通过统计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发现"内蒙古电影模... 民族电影产业化时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内蒙古电影模式"的产生。聚焦民族的电影制片,以民族学视角进行分析,这就是"内蒙古电影模式"的研究视阈和理论立足点。通过统计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发现"内蒙古电影模式"的表象特征。"内蒙古电影模式"的出现是内蒙古电影发展历史的必然结果,它建立在一定的民族心理、人才依托、指导思想和电影样式的基础之上,是民族电影产业化的一种探索性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电影 内蒙古电影模式 理论语境 表象特征 形成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通辽膜下滴灌玉米棵间蒸发量SIMDual_Kc模型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瑞平 赵靖丹 +4 位作者 史海滨 王宁 戚迎龙 冯亚阳 贾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7-134,共8页
为明确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棵间蒸发的变化规律,探索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机制,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经过参数率定与验证的双作物系数SIMDual_Kc模型,模拟分析了土壤含水率、土壤棵间蒸发及作物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为明确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棵间蒸发的变化规律,探索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机制,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经过参数率定与验证的双作物系数SIMDual_Kc模型,模拟分析了土壤含水率、土壤棵间蒸发及作物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双作物系数SIMDual_Kc模型模拟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滴灌玉米土壤含水率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2)利用双作物系数SIMDual_Kc模型估算出该地区覆膜玉米生育初期、中期和后期作物系数分别为0.15、1.05、0.4,无膜滴灌玉米初期、中期和后期作物系数分别为0.15、1与0.4;3)根据双作物系数模型SIMDual_Kc模拟了2014和2015年滴灌玉米棵间蒸发量占作物蒸散发的比例,覆膜滴灌较无膜滴灌少,说明覆膜能有效降低作物棵间蒸发量,具有降低作物耗水量的潜在优势。研究结果可以为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玉米滴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蒸散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 膜下滴灌 SIMDual_Kc模型
下载PDF
内蒙古电影六十年“蒙古人”形象扫描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芸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4-79,共6页
内蒙古电影60年中以"蒙古人"形象为表征所折射出来的蒙古民族的形象塑造,是我们认识"内蒙古电影"创作表意方式的路径之一,从而可以明晰"蒙古民族形象"塑造的流变脉络,进而为内蒙古电影创作提供一种可以... 内蒙古电影60年中以"蒙古人"形象为表征所折射出来的蒙古民族的形象塑造,是我们认识"内蒙古电影"创作表意方式的路径之一,从而可以明晰"蒙古民族形象"塑造的流变脉络,进而为内蒙古电影创作提供一种可以依循的表述策略,期待能为提升内蒙古电影自身实力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电影 创作 形象塑造 “蒙古人”
下载PDF
感应时代脉搏勇于开拓创新——内蒙古当代戏剧、电影文学创作述要
6
作者 托娅 彩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76-82,共7页
本文阐述了作为内蒙古文学一翼的戏剧、电影文学50年来的发展历程。认为,她大体经历了自治区成立至1966年的戏剧、电影文学的发展时期;1966年至1976年的衰落时期;1977年至1997年的繁荣时期。在长达半个世纪的... 本文阐述了作为内蒙古文学一翼的戏剧、电影文学50年来的发展历程。认为,她大体经历了自治区成立至1966年的戏剧、电影文学的发展时期;1966年至1976年的衰落时期;1977年至1997年的繁荣时期。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自治区戏剧、电影文学始终同内蒙古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联,既适应时代要求,反映各个特定时期的的时代风貌,记录内蒙古人民在边疆建设中的困难、矛盾和斗争,并努力以此独特的文艺形式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迎来了令人难忘的三次创作高潮,使自治区的戏剧、电影文学作品从无到有,队伍由小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当代 戏剧文学 电影文学 创作
下载PDF
建国60年内蒙古影视艺术创作的回顾与展望
7
作者 郭培筠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在新中国影视发展历史中,内蒙古影视创作一直以其独特的影像表达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些精品佳作不仅成为中国影视史上的艳丽奇葩,而且在世界影视创作领域中也享有一定的盛誉。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内蒙古的影视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世人瞩... 在新中国影视发展历史中,内蒙古影视创作一直以其独特的影像表达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些精品佳作不仅成为中国影视史上的艳丽奇葩,而且在世界影视创作领域中也享有一定的盛誉。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内蒙古的影视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特别是商品化大潮的席卷之下,我区的民族影视创作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难题甚至困境。本文主旨在于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以期为内蒙古影视艺术创作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理论思考,即:立足本土资源以小搏大;大力发展我区的影视文化产业;进一步丰富拓展我区影视文化的现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影视艺术创作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内蒙古影视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价值观因素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金双 白逸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5-79,共5页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被提上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重要的精神指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价值观不断深入群众、连接内蒙古地气的过程中,作为重要传媒形态...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被提上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重要的精神指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价值观不断深入群众、连接内蒙古地气的过程中,作为重要传媒形态之一的内蒙古影视艺术应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价值观的引领下,内蒙古影视艺术在不断提升自身品格与内涵的同时,更应将对核心价值体系与价值观的传播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影视艺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论内蒙古影视剧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柳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5-19,共5页
内蒙古影视剧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呈现内蒙古各族人民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状况、当下生存境遇的使命。然而,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内蒙古的影视剧创作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就... 内蒙古影视剧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呈现内蒙古各族人民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状况、当下生存境遇的使命。然而,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内蒙古的影视剧创作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别无选择地走产业化之路。其具体思路包括:彻底转变政府职能部门和制作单位的现行观念;打破条块分割,建立集团化、大规模的影视制作机构;健全影视人才的开发、吸引和任用机制;扩大和改进融资渠道,积极吸引企业投资;开发影视产业的延伸产品,获得最大的市场效益;树立品牌观念、强化精品意识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影视剧 产业化 措施
下载PDF
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应用 PBAT/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武岩 靳拓 +6 位作者 王跃飞 贺鹏程 罗军 刘宏金 张雷 郭晓宇 陈瑞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00-2108,共9页
内蒙古阴山北麓作为内蒙古的粮食主产区,普遍存在农田残膜污染的问题。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农田残膜污染的重要途径,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BAT/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增温保墒性能、降解性能及其产量经济效益对于... 内蒙古阴山北麓作为内蒙古的粮食主产区,普遍存在农田残膜污染的问题。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农田残膜污染的重要途径,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BAT/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增温保墒性能、降解性能及其产量经济效益对于解决农田残膜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马铃薯田开展了3种PBAT/PLA全生物降解地膜、1种普通PE地膜和裸地处理(分别标记为F1、F2、F3、CK和OF)的覆膜栽培试验和降解地膜填埋试验。结果表明,各覆膜处理5—6月土壤温度逐渐升高,7—8月中旬达到作物生育期峰值,随后降低至较低水平。与普通PE地膜相比,3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马铃薯发芽、幼苗期(5—6月)平均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未形成显著差异(P>0.05),能够满足马铃薯生育前期的生长需求。F1和F2处理在作物覆膜后42—56 d进入诱导期,当季作物收获前均能进入破碎期,降解率为34.21%—42.74%,填埋365 d后基本降解完全;F3处理覆膜后68—84 d进入诱导期,作物收获前降解率为15.47%—28.04%,填埋365—540 d基本降解完全。3种全生物降解地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为49.64—58.53 t·hm^(-2)和1.6×10^(4)—2.4×10^(4) yuan·hm^(-2),未与普通PE地膜形成显著差异(P>0.05)。F1和F2处理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裸地(P<0.05),其中作物产量分别提高36.85%和38.27%,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43×10^(4) yuan·hm^(-2)和1.5×10^(4) yuan·hm^(-2);与普通PE地膜相比,作物产量分别增加4.1%和5.18%。根据降解性能和作物产量综合评价,在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种植条件下,F1和F2处理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且在提高作物产量、保护耕地生态环境方面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阴山北麓 马铃薯 全生物降解地膜 降解率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多元视角下的内蒙古电影民族文化呈现研究
11
作者 周祥东 邓静 《民族艺林》 2021年第1期62-66,共5页
在内蒙古电影中,异质文化并非是向西方/他者献媚的消费符号,而是对本民族文化探寻本真意义的重要介质。从景观美学的角度对内蒙古电影进行分析,能够洞见影像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认为,在故事文本上,内蒙古电影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 在内蒙古电影中,异质文化并非是向西方/他者献媚的消费符号,而是对本民族文化探寻本真意义的重要介质。从景观美学的角度对内蒙古电影进行分析,能够洞见影像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认为,在故事文本上,内蒙古电影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不断反映大时代中内蒙古民众的生活境遇;在音乐应用上,内蒙古电影坚持“引进来”,融合其他民族的特色音乐,虚怀若谷地加以创新应用,呈现出了一派崭新的音乐文化景观;在信仰坚守上,内蒙古电影以冷峻凝视的态度,通过呈现一系列民俗文化表达出本民族最为深层次的文化理念。在70余年的创作征程中,内蒙古电影博采众长,在中国电影史册上构筑起一道独有的文化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电影 影像文化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促进内蒙古粮食生产发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伟 王宏 +2 位作者 李志峰 马日亮 李志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由于地膜覆盖的保墒、增温和集水等特性,有效地克服了内蒙古自治区旱作地区干旱少雨、热量相对不足等不利条件,使得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速度迅猛,推广作物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蔬菜发展到2009年的玉米、马铃薯、向日葵、... 由于地膜覆盖的保墒、增温和集水等特性,有效地克服了内蒙古自治区旱作地区干旱少雨、热量相对不足等不利条件,使得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速度迅猛,推广作物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蔬菜发展到2009年的玉米、马铃薯、向日葵、大豆等作物,推广面积由最初的1333.0m2发展到2008年示范推广70.91万hm2。地膜栽培技术也由单一技术向多元化发展,多年来,广大农技人员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优势特点,克服推广中遇到的难题,除了取得极为显著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获得了更为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科技成果,为内蒙古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内蒙古 推广 技术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农田地膜残留现状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金玲 武岩 +6 位作者 刘宏金 刘会 郭晓宇 春兰 刘俊鹏 孙德华 刘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为摸清内蒙古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现状、明确地膜残留特征,制定符合内蒙古实际情况的农田地膜污染防治措施,在内蒙古典型覆膜地块布设地膜残留长期定位监测点,采用问卷调查和挖取样方的方法,对内蒙古2020年农田地膜残留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 为摸清内蒙古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现状、明确地膜残留特征,制定符合内蒙古实际情况的农田地膜污染防治措施,在内蒙古典型覆膜地块布设地膜残留长期定位监测点,采用问卷调查和挖取样方的方法,对内蒙古2020年农田地膜残留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内蒙古农田平均地膜残留量为101.7 kg/hm^(2),其中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平均地膜残留量(127.66~145.83 kg/hm^(2))显著高于其他盟市(P<0.05);鄂尔多斯市、兴安盟、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平均地膜残留量为73.10~91.05 kg/hm^(2),显著高于乌兰察布市和通辽市(P<0.05);乌兰察布市平均地膜残留量为44.20 kg/hm^(2),显著高于通辽市19.05 kg/hm^(2)的地膜残留量(P<0.05)。农田地膜残留量随壤土、沙土、黏土变化显著增加(P<0.05)且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覆膜年限增加,农田地膜残留量呈递增趋势,覆膜年限超过30年后农田地膜残留量显著增加(P<0.05),覆膜时长与农田地膜残留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0.01~0.02 mm厚度的地膜残留量虽显著低于0.004~0.010 mm厚度的地膜残留量(P<0.05),但地膜厚度与地膜残留量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内蒙古农田地膜残留量主要受土壤质地类型和覆膜年限影响。建议各盟市进一步加强地膜源头管控、推广地膜源头减量增效技术,每年开展地膜回收工作、加强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多措并举构建农田地膜污染防治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地膜残留 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
下载PDF
“东影”民族题材影片对民族间性的重构
14
作者 袁玥 《民族艺林》 2020年第4期147-151,共5页
民族题材影片属“东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初创关注的类别之一,《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两部影片直面民族问题,在重构民族主体间黏合性方面作出了努力也收获了良好的反响,两部影片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个性,引导其进... 民族题材影片属“东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初创关注的类别之一,《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两部影片直面民族问题,在重构民族主体间黏合性方面作出了努力也收获了良好的反响,两部影片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个性,引导其进入公民的政治身份,找寻当时各民族共同的理想和焦点三个角度试图重构民族间黏合性。“东影”的两部作品在价值选择、叙事传统、类型特征等方面给长影此后36年的民族题材影片创作奠定了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影 民族题材 《内蒙人民的胜利》 《草原上的人们》 民族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