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ocal Depth Analysis of the Inner Mongolia-Ningxia Border Area Earthquakes
1
作者 Liu Yongmei Liu Fang +1 位作者 Liu Gaimei Zhang F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8年第2期233-244,共12页
We selected the 103 M_L≥2. 5 earthquake waveform data from the Inner Mongolia-Ningxia border during 2009-2015,which was recorded by the Inner Mongolia Digital Seismic Networks and used the simplex method, Hyposat met... We selected the 103 M_L≥2. 5 earthquake waveform data from the Inner Mongolia-Ningxia border during 2009-2015,which was recorded by the Inner Mongolia Digital Seismic Networks and used the simplex method, Hyposat method, double difference location method,and deterministic method (PT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ocal depth,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The CAP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ocal depths of the Alxa Left Banner M5. 8 and M4. 2 earthquakes. The final results of the focal depth by the deterministic method (PTD) and the double difference location method fit well with the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ner Mongolia-Ningxia border area,but those of the simplex method and the Hyposat method do not. The average depth of the Inner Mongolia-Ningxia border seismic tectonic zone is 13. 32 ± 8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inner mongolia-ningxia BORDER region The FOCAL depth Determination of four method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下载PDF
Comparisons of plant calcium frac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vegetation zones in semi-arid region 被引量:2
2
作者 MengQi Li XingDong He +2 位作者 XiangXiang Yang YueDan Zhao YuBao Gao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8年第4期340-346,共7页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alcium(Ca) fraction, we analyzed 91 plant species in the Ningxia Habah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Yanchi County of Ningxia and 84 plant species in Zhenglan Banner of Inner Mon...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alcium(Ca) fraction, we analyzed 91 plant species in the Ningxia Habah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Yanchi County of Ningxia and 84 plant species in Zhenglan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two region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a fraction for the same growth type, and between water soluble Ca content or between hydrochloric acid soluble Ca content for plants of the same ecosystem and between hydrochloric acid soluble Ca content for plants of the same family. In similar vegetation zone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hydrochloric acid soluble Ca content for different growth types in Yanchi County and Zhenglan Banner,which was the highest for annual herbs and the lowest for perennial herb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cetic acid soluble Ca content and between hydrochloric acid soluble Ca content for sandy land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in Yanchi Count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same Ca fraction of different families in the same region. Thu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a fraction are results of long-term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RID region plant calcium FRACTION ningxia Habah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englan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下载PDF
蒙甘青宁地区侏罗纪开合盆山构造格局及原型盆地沉积特征 被引量:26
3
作者 左国朝 刘义科 李相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71,共11页
侏罗纪蒙甘青宁地处西伯利亚板块,太平洋中依泽奈崎、法拉隆、菲尼克斯3板块及印度板块之间的东亚腹地部位。早、中侏罗世进入造山后的伸展-走滑盆山构造阶段,在盆山构造格局的负形地段孕育着大小不一的8种构造类型盆地,其偏南的多数地... 侏罗纪蒙甘青宁地处西伯利亚板块,太平洋中依泽奈崎、法拉隆、菲尼克斯3板块及印度板块之间的东亚腹地部位。早、中侏罗世进入造山后的伸展-走滑盆山构造阶段,在盆山构造格局的负形地段孕育着大小不一的8种构造类型盆地,其偏南的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区,沉积了大量煤层及有机质页岩。晚侏罗世,盆山构造经历了不均匀挤压和抬升作用,不少早期盆地逐渐消失,并转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残存盆地主体为一套红色沉积。编图研究表明,早、中侏罗世时期全区既不是统一的“泛盆”,也不是现今侏罗系分布区的小型盆地区,而是大中有小、盆山相间、多带展布的盆地群构造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甘青宁地区 开合盆山格局 原型盆地 侏罗纪
下载PDF
蒙甘新相邻(北山)地区金铜矿床时空分布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46
4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6 位作者 白大明 刘妍 张义 赵月明 安存杰 王新亮 苏新旭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4-245,共12页
文章首次对蒙甘新相邻 (北山 )地区各类金、铜和铜_镍矿床 (点 )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 ,论证了金、铜和铜_镍成矿作用与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关系 ,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铜和铜_镍成矿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深... 文章首次对蒙甘新相邻 (北山 )地区各类金、铜和铜_镍矿床 (点 )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 ,论证了金、铜和铜_镍成矿作用与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关系 ,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铜和铜_镍成矿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的金矿床 (点 )大体可划分为变质岩型、火山岩型、斑岩型和深成侵入岩型 ;铜矿床 (点 )有斑岩型、夕卡岩型和铜_镍硫化物型。金和铜矿床 (点 )大都沿古板块汇聚带分布 ,与海西期火成岩具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金矿床 铜矿床 海西期岩浆活动 成矿作用
下载PDF
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变质侵入岩体的时代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新春 张红军 +2 位作者 魏志军 黄增保 高柏年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1-67,共7页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赋存一套变质侵入岩体,测定锆石U-Pb年龄值2 656±146 M a,时代厘定为新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早期,岩浆成因类型属Ⅰ型,物质来源于下地幔和地壳经局部熔融而成,是吕梁期前造山基底发育阶段的...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赋存一套变质侵入岩体,测定锆石U-Pb年龄值2 656±146 M a,时代厘定为新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早期,岩浆成因类型属Ⅰ型,物质来源于下地幔和地壳经局部熔融而成,是吕梁期前造山基底发育阶段的产物。该套变质侵入岩体的时代厘定,对于塔里木板块结晶基底的深入研究及甘蒙北山早期构造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蒙北山地区 变质侵入岩体 吕梁期 Ⅰ型花岗岩
下载PDF
典型区域水权交易水市场案例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峰 段艳 马妍 《水利经济》 2016年第1期23-27,83,共5页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和运用水市场、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部署,推进我国水权制度建设,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东省水权水市场建设的实践开展调研。总结我国各地区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的路径、模式和经验,通...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和运用水市场、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部署,推进我国水权制度建设,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东省水权水市场建设的实践开展调研。总结我国各地区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的路径、模式和经验,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资料收集等定量研究方法,分析3个典型省份的案例,明确了建设水权交易制度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拓宽水利设施融资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有关省区在实践中存在过分强调政府作用、定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社会参与、水资源监控能力不够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健全水权交易制度、建立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多层次交易平台、构建有效监督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交易 制度建设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广东省
下载PDF
黄河流域宁蒙地区二期水权转让模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冯峰 荣晓明 +1 位作者 殷会娟 何宏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40,44,共4页
针对黄河流域水权转让模式单一、转让水量有限的问题,在对宁蒙地区一期水权转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期水权转让4种新的模式:现代农业节水水权转让、跨地市水权转让、国家投资节水项目水权转让和扬黄灌区水权转让。通过对4种水权... 针对黄河流域水权转让模式单一、转让水量有限的问题,在对宁蒙地区一期水权转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期水权转让4种新的模式:现代农业节水水权转让、跨地市水权转让、国家投资节水项目水权转让和扬黄灌区水权转让。通过对4种水权转让模式的可行性分析,认为现代农业节水水权转让和跨地市水权转让的可行性较高,国家投资节水项目水权转让适宜于偿还区域超用水量,扬黄灌区的水权转让建议进一步讨论后再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转让模式 节水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宁蒙沿黄地带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格局演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谷莹莹 董锁成 +2 位作者 李泽红 张晓晓 朱少卿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3期274-278,共5页
以人均GDP作为变量指标,运用锡尔系数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1999年以来宁蒙沿黄地带在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上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时间上宁蒙沿黄地带的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在扩大,空间上内蒙古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高于宁... 以人均GDP作为变量指标,运用锡尔系数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1999年以来宁蒙沿黄地带在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上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时间上宁蒙沿黄地带的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在扩大,空间上内蒙古沿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高于宁夏沿黄地区。从锡尔系数分解来看,地带内差距总体大于地带间差距,是宁蒙沿黄区域差距扩大的主要构成因素。研究认为,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区位、产业结构和政策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THEIL指数 宁蒙沿黄地带
下载PDF
基于城镇用地和最小时间成本的城市影响区划分及其人口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俊 董锁成 +2 位作者 李泽红 黄永斌 陈艳晓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36-1042,共7页
以宁蒙沿黄地带为案例,基于城镇用地和最小交通时间成本划分城市影响区,分区统计影响区人口,将其与城市行政区非农人口的增速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城镇用地和最小交通时间成本的城市影响区划分边界更接近于行政区界;考虑城镇... 以宁蒙沿黄地带为案例,基于城镇用地和最小交通时间成本划分城市影响区,分区统计影响区人口,将其与城市行政区非农人口的增速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城镇用地和最小交通时间成本的城市影响区划分边界更接近于行政区界;考虑城镇用地后大城市影响区扩展,考虑最小交通时间成本后小城市影响区相对扩展;以东胜区-伊旗为中心的地区非农人口增速始终显著高于潜在服务人口增速,这类城市应增强对周边县的扩散作用;以大武口-惠农区为中心的地区非农人口增速始终显著低于潜在服务人口增速,这类城市应加速产业与非农人口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影响区 最小时间成本 引力模型 潜在服务人口 宁蒙沿黄地带
下载PDF
宁蒙沿黄地带最小综合交通时间成本的城市影响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俊 陈艳晓 毛琦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9,共6页
城镇体系规划已成为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影响区划分具有现实意义。引力模型已成为城市影响区划分的主流方法,对引力模型进行2个方面的拓展:一是以城市建成区作为"源"实现城市"点"到"面"的拓展;... 城镇体系规划已成为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影响区划分具有现实意义。引力模型已成为城市影响区划分的主流方法,对引力模型进行2个方面的拓展:一是以城市建成区作为"源"实现城市"点"到"面"的拓展;二是综合交通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计算最小时间成本,并以此作为时间距离划分城市影响区。将城镇用地作为"面"状城市源,城市影响区轮廓与城镇用地轮廓具有相似性,反映出放大的城镇用地轮廓特征;最小时间成本原则下,城市影响区受道路类型尤其是通行时间成本较低的道路类型分布的影响显著,在两城市间格网通行时间成本相同前提下,两城市影响区分界线将垂直平分城市间通行时间成本最低的道路线;交通格局奠定了城市影响区基本形状,城镇用地作为城市"源"和土地类型格网通行时间成本的引入使得城市影响区轮廓不规则和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影响区 最小时间成本 引力模型 宁蒙沿黄地带
下载PDF
晋陕蒙宁地区碳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靖烨 贺文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5,共9页
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背景下,构建了包含经济、环境、能源三个子系统的碳排放动力学模型。验证模型有效性之后,进行系统模拟情景仿真,结果显示:既定情景下,单因素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与能源结构调整都能够有效促进碳减排,其中... 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背景下,构建了包含经济、环境、能源三个子系统的碳排放动力学模型。验证模型有效性之后,进行系统模拟情景仿真,结果显示:既定情景下,单因素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与能源结构调整都能够有效促进碳减排,其中单因素能源结构调整减排效果最好;调控产业结构和科技投入的减排效果弱于同时调控能源结构和科技投入;综合调控下,符合设置模拟情景条件时可以完成2030年碳强度目标。最后为晋陕蒙宁地区提出了三个碳减排建议:一是提高传统能源效率,倡导低排放能源;二是第二产业转型提质,加大低碳科技投入;三是区域协作综合统筹,优势互补要素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系统动力学 晋陕蒙宁地区
下载PDF
我国内蒙古及宁夏、甘肃等地金代石刻辑校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运景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9-53,共5页
我国内蒙古及宁夏、甘肃等地的现存金代石刻,除少量以契丹字、女真字、西夏字镌刻外,多由汉字写成,反映了当时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实际使用情况。辑得内蒙古及宁夏、甘肃等地的金代石刻十二篇,并试予整理,校正讹误,订补缺泐,按地区与年代... 我国内蒙古及宁夏、甘肃等地的现存金代石刻,除少量以契丹字、女真字、西夏字镌刻外,多由汉字写成,反映了当时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实际使用情况。辑得内蒙古及宁夏、甘肃等地的金代石刻十二篇,并试予整理,校正讹误,订补缺泐,按地区与年代类次。这些石刻具对考察当地历史、经济、文化及其与中原文明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与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金代石刻 辑校
下载PDF
光度法对不同水期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积累程度和交换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晨辉 刘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86-1592,共7页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外源磷输入逐步得到控制后,作为内源磷主要来源的表层沉积物对黄河水体水质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掌握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积累程度以及沉积物-水界面磷的交换能力,对区域内水环境的治理和磷负荷的调控具...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外源磷输入逐步得到控制后,作为内源磷主要来源的表层沉积物对黄河水体水质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掌握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积累程度以及沉积物-水界面磷的交换能力,对区域内水环境的治理和磷负荷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黄河甘宁蒙段作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丰水期(2011.07)、枯水期(2014.05)和平水期(2014.10)表层沉积物样品,使用标准测试程序(SMT)和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磷赋存形态,并在实验条件下模拟表层沉积物对磷的等温吸附及吸附动力学过程。研究发现:(1)相比于国内主要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特征,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磷(OP)和铁/铝结合态磷(NaOH-P)含量相对较低,钙结合态磷(HCl-P)含量较高;各形态磷含量的平均值均在丰水期最高,表明丰水期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积累程度最高,黄河甘宁蒙段水环境受到沿程农业发展的冲击较大。因此,合理使用含磷化肥和优化灌渠退水水质是未来降低黄河水体磷污染风险的发展方向。(2)基于低磷浓度下等温吸附中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_0)与判断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磷浓度阈值的比较发现,研究区域所有水期大多数采样点表层沉积物发挥着"磷源"的作用,存在向上覆水释放磷的趋势,且枯水期中多数采样点的EPC_0值较高,"磷源"作用更加明显;基于L模型和F模型对高磷浓度下等温吸附的拟合参数,显示丰水期表层沉积物对磷的持留能力最强,枯水期次之,平水期最小,所有采样点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过程均易发生;基于吸附动力学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所选择的各采样点磷吸附量在反应开始的12 h内迅速增大, 12~48 h内吸附量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基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吸附动力学过程的拟合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对磷吸附过程的反应速率受化学吸附控制为主;从同一水期不同采样点吸附过程中的限速步骤不同及不同水期邻近采样点吸附过程中限速步骤均为微孔扩散的结果发现,表层沉积物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差异对磷吸附速率的影响大于不同水期条件下上覆水流速和流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甘宁蒙段 表层沉积物 积累程度 交换能力
下载PDF
北山地区花岗闪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小军 屈夷陵 《地质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34-40,共7页
北山成矿带是中亚巨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位于北山成矿带,属天山内蒙区北山分区。以花岗闪长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岩石学、锆石U-Pb测年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研究,分析其成因类型、来源及地质意义,为该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 北山成矿带是中亚巨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位于北山成矿带,属天山内蒙区北山分区。以花岗闪长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岩石学、锆石U-Pb测年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研究,分析其成因类型、来源及地质意义,为该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地质意义 北山地区 内蒙古 甘肃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晓杰 舒航 +1 位作者 刘云江 郭晨辉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60,共10页
为研究环境因子对黄河水体磷污染的影响,采集黄河上游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进行室内试验,模拟环境因子变化对表层沉积物中磷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过程是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 为研究环境因子对黄河水体磷污染的影响,采集黄河上游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进行室内试验,模拟环境因子变化对表层沉积物中磷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过程是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并促进磷的解吸过程;吸附量随振荡频率的升高而增大,且存在能显著提高表层沉积物磷吸附量的振荡频率阈值;上覆水体积一定时,随沉积物质量的增加,磷吸附量减小;去除有机质后,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增大;有机质含量较高时可明显促进磷的吸附过程,有机物含量较低时促进磷的解吸过程;上覆水KCl浓度小于0.02 mol/L时,KCl浓度越高,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越大;上覆水KCl浓度大于0.02 mol/L时,KCl浓度越高,表层沉积物对磷的解吸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吸附 解吸 环境因子 黄河甘宁蒙段
下载PDF
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晨辉 刘利军 +6 位作者 孙晓杰 李磊 刘剑东 韩强 段松青 杨帆 李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6-491,共6页
预测表层沉积物中磷释放风险对水环境的治理和磷负荷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磷释放风险指数(ERI)的两种计算方法,评估了黄河甘宁蒙段不同水期表层沉积物中的磷释放风险。结果表明:通过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附饱和度(DPS)得到的ERI表... 预测表层沉积物中磷释放风险对水环境的治理和磷负荷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磷释放风险指数(ERI)的两种计算方法,评估了黄河甘宁蒙段不同水期表层沉积物中的磷释放风险。结果表明:通过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附饱和度(DPS)得到的ERI表明,研究区域除S5、K3、K11和K12具有中度磷释放风险外,其余各采样点均为高度磷释放风险;通过最大吸附量和沉积物磷饱和度(SPS)得到的ERI表明,研究区域除S5、S11、S12、K3和K11具有中度磷释放风险外,其余各采样点均为高度磷释放风险。建立一个统一的磷释放风险评估方法是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黄河甘宁蒙段要密切关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上覆水pH下降后,表层沉积物中酸提取态磷的大量溶解所导致的高度磷释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甘宁蒙段 表层沉积物 释放风险
下载PDF
北煤入渝铁路运输通道扩能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艳梅 《铁道货运》 2022年第9期1-11,共11页
以重庆煤炭产运销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全国煤炭调运格局变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三峡过闸货运能力等影响因素,研判未来重庆铁路、公路、水运煤炭调入量;通过比较重庆潜在煤源地铁路煤炭运到价,合理预测未来北煤入渝铁路运... 以重庆煤炭产运销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全国煤炭调运格局变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三峡过闸货运能力等影响因素,研判未来重庆铁路、公路、水运煤炭调入量;通过比较重庆潜在煤源地铁路煤炭运到价,合理预测未来北煤入渝铁路运量及流向;系统梳理北煤入渝铁路运输通道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现状通道“卡点”、瓶颈路段,结合通道路网规划及相关线路推进情况、北煤入渝铁路煤炭流量流向,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基本原则,提出通道相关线路点、线扩能改造方案及合理实施建议,有效提升通道货运能力供给,为重庆市拓展煤炭供应渠道、保障全市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晋蒙地区 新甘宁地区 煤炭运输 重庆 铁路通道 扩能改造
下载PDF
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城市自然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研究
18
作者 李杨 王雷 +1 位作者 张静静 梁怡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9-174,共6页
基于水-能源-粮食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DDF模型分析静态截面数据,运用ML指数模型分析动态面板数据,测算2004—2018年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30个城市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并对要素贡献和构成进行分解。结论表明:... 基于水-能源-粮食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DDF模型分析静态截面数据,运用ML指数模型分析动态面板数据,测算2004—2018年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30个城市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并对要素贡献和构成进行分解。结论表明:蒙陕甘宁地区整体效率值相对稳定在0.65~0.85范围内,其中产出要素效率值平均贡献率达到77%,是整体效率值的主要拉动力。西安、天水、延安、庆阳、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代表最佳生产前沿面,黄河上游城市的系统效率亟待提高。TFP指数增长年均值为1.019,整体呈现平缓右偏型W结构,其中技术变化是TF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技术效率对其有制约作用。实现TFP增长的地区明显集中于经济发展较快、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效率 水-能源-粮食 SBM-DDF-ML模型 可持续发展 蒙陕甘宁
下载PDF
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建构研究
19
作者 陈芹芹 武忠远 《榆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5-59,共5页
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地区区位条件独特、黄土文化特色鲜明、能源资源富集、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但支撑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质量有待提高,存量需要优化。针对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及存... 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地区区位条件独特、黄土文化特色鲜明、能源资源富集、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但支撑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质量有待提高,存量需要优化。针对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该地区构建四种"能力提升型"人力资本投资模式,以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蒙 “能源金三角” 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下载PDF
蒙甘宁地区地磁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分析
20
作者 石伟 贾昊东 +2 位作者 马援 刘甜甜 刘伟 《防灾减灾学报》 2019年第A01期32-38,共7页
选取2008-2018年内蒙古、甘肃、宁夏及临近地区(陕)部分地磁观测数据,运用垂直分量的日变幅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结合实际震例对所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该方法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1)蒙甘宁地区异常判定阈值标准P(Z)为3.0较为适... 选取2008-2018年内蒙古、甘肃、宁夏及临近地区(陕)部分地磁观测数据,运用垂直分量的日变幅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结合实际震例对所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该方法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1)蒙甘宁地区异常判定阈值标准P(Z)为3.0较为适宜;(2)研究区内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与M≥4.1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研究区内预期地震震中主要集中在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空间分布阈值线附近;(4)研究区2008—2018年的15组加卸载响应比高值中虚报率为38.5%、漏报率为15.4%,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垂直分量 加卸载响应比 异常 蒙甘宁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