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勤耘 罗家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12-18,共7页
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一核心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不仅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其... 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一核心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不仅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源流之一,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以及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民族精神 儒家思想
下载PDF
普通话和粤语的内、外修饰语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恒 李昊泽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9-458,共10页
文章主要考察普通话和粤语中[指示语+数词+量词+名词]短语中出现的两种修饰语成分:在指示语之前的外修饰语和名词之前的内修饰语。通过省略和移位这两种句法操作,文章指出外修饰语是一个附接语,而内修饰语则是一个功能中心语的标志语。... 文章主要考察普通话和粤语中[指示语+数词+量词+名词]短语中出现的两种修饰语成分:在指示语之前的外修饰语和名词之前的内修饰语。通过省略和移位这两种句法操作,文章指出外修饰语是一个附接语,而内修饰语则是一个功能中心语的标志语。这一结论表明文献中对修饰语的两种分析法——附接语分析法和补足语分析法都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语言事实。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考察更多相关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修饰语 外修饰语 附接语分析法 补足语分析法
下载PDF
“内圣外王”之探求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玲红 袁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58-160,共3页
人们喜欢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的理想人格,概括儒家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具有人格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理想的含义,所体现的是既内在而又超越之旨。应予以批判与继承,至今它对"安身立... 人们喜欢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的理想人格,概括儒家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具有人格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理想的含义,所体现的是既内在而又超越之旨。应予以批判与继承,至今它对"安身立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人生哲学 理想人格
下载PDF
人类创造性精神的心理表征观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峻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8-92,共5页
以智能来概括人类的精神特征,迄今缺少令人满意的定义,且长期以来充满争议。从表征共时空的内外世界(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这个新坐标出发,可为把握人类创造性精神的内在本质提供一种新型框架。其中,表象、概象和意象形式乃是人类对... 以智能来概括人类的精神特征,迄今缺少令人满意的定义,且长期以来充满争议。从表征共时空的内外世界(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这个新坐标出发,可为把握人类创造性精神的内在本质提供一种新型框架。其中,表象、概象和意象形式乃是人类对共时空的内外世界之心理表征方式,亦是认识与改造内外世界的精神图式,体现了创造性精神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精神 共时空内外世界 心理表征
下载PDF
Banach空间中有界线性算子的外逆、内逆存在性的特征
5
作者 马海凤 李双臻 +1 位作者 刘冠琦 王玉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3-25,共3页
给出Fréchet空间中有界线性算子存在唯一的有界外逆的等价条件,并且指出Banach空间中任意非零有界线性算子的外逆均存在,而其内逆不一定存在.
关键词 BANACH空间 内逆 外逆 拓扑可补
下载PDF
张君劢“德法合一”论述评
6
作者 王晓黎 《管子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66-73,共8页
张君劢的"德法合一"是儒家之德与西方之法的合一,在德与法的关系上,二者并不是地位相同的,德法合一是在德的基础上德与法的合一,德比法更根本,"德法相辅而行"更深层的意义是"德主法辅而行"。张君劢"... 张君劢的"德法合一"是儒家之德与西方之法的合一,在德与法的关系上,二者并不是地位相同的,德法合一是在德的基础上德与法的合一,德比法更根本,"德法相辅而行"更深层的意义是"德主法辅而行"。张君劢"德法合一"论始终未离儒家道德本位,决定了这种结合仍是停留在道德文化层面,而没有落实为政治法律事实,若将"德法合一"论还原为"内圣外王"之道,我们仍可看到传统儒学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德法合一 内圣外王
下载PDF
《纯真年代》中的“远离”
7
作者 张璟慧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40-45,共6页
小说《纯真年代》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现出各自的"远离":艾兰.奥伦斯卡伯爵夫人因觉悟爱情的虚无本质而远离所爱,梅.韦拉德因承受自己在现实中的选择而远离丈夫与他人相爱的事实,纽伦.阿切尔因责任及保留内心虚幻... 小说《纯真年代》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现出各自的"远离":艾兰.奥伦斯卡伯爵夫人因觉悟爱情的虚无本质而远离所爱,梅.韦拉德因承受自己在现实中的选择而远离丈夫与他人相爱的事实,纽伦.阿切尔因责任及保留内心虚幻而远离现实的感受。他们各自的选择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间的深刻矛盾。小说借主人公的所作所为,点出了作者华顿的态度:人要在社会传统、责任与个人情感、自由之间做出选择是艰难的,甚或是不可能的。唯有"远离"可以走向与世界的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真年代》 “远离” 心理 现实
下载PDF
叶适的认识论思想理解辨误
8
作者 陈仁仁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叶适的世界观与唯物主义颇接近,但是他的认识论思想呈现出更大的复杂性,并不能与唯物主义认识论简单地一一对应。学界对叶适的认识论思想存在一些误解,澄清实有必要。比如,叶适对“格物致知”的阐发,并没有形成“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 叶适的世界观与唯物主义颇接近,但是他的认识论思想呈现出更大的复杂性,并不能与唯物主义认识论简单地一一对应。学界对叶适的认识论思想存在一些误解,澄清实有必要。比如,叶适对“格物致知”的阐发,并没有形成“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的思想;叶适所谓“内外交相成”的思想,也并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意思;叶适所谓“弓矢从的”,也并不是指“思想符合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方法,而是属于知行关系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适 认识论 格物致知 内外交相成 弓矢从的
下载PDF
绘画神话中的图像、画帧与作品散论
9
作者 王望峰 《艺术生活》 2021年第4期33-37,56,共6页
绘画神话中的作品由图像与画帧构成,图像的神性塑造与神话对其中形象及事物对象(以下简说“对象”)的关系处理密不可分,画帧也以“表面”与“平面”的两个内涵影响乃至决定了图像的意义;图像突破画帧使得神话对作品采取了创造画中与画... 绘画神话中的作品由图像与画帧构成,图像的神性塑造与神话对其中形象及事物对象(以下简说“对象”)的关系处理密不可分,画帧也以“表面”与“平面”的两个内涵影响乃至决定了图像的意义;图像突破画帧使得神话对作品采取了创造画中与画外两个世界的策略,内外世界对现实中那种从创作图像到观者的固定秩序形成了颠覆,但这种秩序的改变更符合神话注重情节叙事的内在要求。在对待绘画的态度上,绘画神话与传统画学逐渐分离而最终融汇于文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图像 画帧 作品 内外世界
下载PDF
女性的内境遇:自我角色的确认——《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女性主义解读
10
作者 黄丹銮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64-68,共5页
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作品中女主人公莎菲对男性所产生的女性内体验。着眼于探讨丁玲的女性写作在女性书写史进程中所获得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同时,从否定两种关于作品的主流批评的基点出发,指出女性在现实中与男性的性别抗争,在作... 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作品中女主人公莎菲对男性所产生的女性内体验。着眼于探讨丁玲的女性写作在女性书写史进程中所获得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同时,从否定两种关于作品的主流批评的基点出发,指出女性在现实中与男性的性别抗争,在作品的情节上呈现出未完成的状态,这恰恰为日后女性精英们对女性外境遇中角色、命运的思索、探寻提供了历史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内境遇 外境遇 身体意识 自我确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