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咔唑基-吡啶-N-氧化物内盐荧光极性探针研究
1
作者 梁文娟 王慧敏 +1 位作者 白云峰 冯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0-1606,共7页
合成了4-(9H-咔唑-9-基)吡啶1-氧化物(CPNO)和4-(4-(9H-咔唑-9-基)苯基)吡啶1-氧化物(CPPNO)两种咔唑基-吡啶-N-氧化物内盐,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均表现出对溶剂极性较好的敏感性。计算表明,两个化合物都... 合成了4-(9H-咔唑-9-基)吡啶1-氧化物(CPNO)和4-(4-(9H-咔唑-9-基)苯基)吡啶1-氧化物(CPPNO)两种咔唑基-吡啶-N-氧化物内盐,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均表现出对溶剂极性较好的敏感性。计算表明,两个化合物都具有较大的激发态偶极矩,是化合物溶剂极性敏感性的原因。研究为开发新型的荧光极性探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基 吡啶 N氧化物内盐 溶剂效应 荧光极性探针
下载PDF
同一区域汉族大学生面孔识别内群体效应的ERP研究
2
作者 刘健 厉飞飞 刘梦佳 《信息与电脑》 2020年第2期30-34,共5页
本文旨在考察汉族大学生对内外群体成员面孔的再认是否表现出明显的内群体效应。方法:实验以28位在校汉族大学生为被试,以内外群体(汉族和壮族)成员的中性面孔作为刺激材料,使用学习-再认实验范式进行研究。结果:(1)相对于外群体成员面... 本文旨在考察汉族大学生对内外群体成员面孔的再认是否表现出明显的内群体效应。方法:实验以28位在校汉族大学生为被试,以内外群体(汉族和壮族)成员的中性面孔作为刺激材料,使用学习-再认实验范式进行研究。结果:(1)相对于外群体成员面孔的辨认,汉族大学生对内群体成员面孔辨认的正确率、反应时都没有显示出优势,内群体效应不显著;(2)但在识别内外群体成员面孔时,其虚报率显著,汉族大学生再认汉族面孔时虚报率偏高;再认阶段被试对不同图片类型的辨别力d′差异不显著;(3)汉族大学生面孔识别时,受熟悉度以及面孔特征等因素影响,识别内群体成员面孔时诱发的P1、N170潜伏期和峰值以及P2、N250波幅与识别外群体成员面孔时诱发的脑电差异都不显著。结论:随着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深入,高校学生间交往的密切,熟悉度的增加,面孔识别过程中不一定存在内群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群体效应 件相关电位 面孔识别 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