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in Inositol Phosphates in Low Phytic Acid Field Pea (<i>Pisum sativum</i>L.) Lines during Germination and in Response to Fertilization
1
作者 Dil Thavarajah Pushparajah Thavarajah +4 位作者 Darshika Amarakoon Abby Fenlason Casey R. Johnson Phil Knutson Thomas D. Warkenti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2期251-256,共6页
Inositol phosphates are the main form of phosphorous (P) storage in legume seeds. Mutants low in inositol hexaphosphate (IP6), also known as phytic acid (PA),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ncrease iron (Fe) bioavailability ... Inositol phosphates are the main form of phosphorous (P) storage in legume seeds. Mutants low in inositol hexaphosphate (IP6), also known as phytic acid (PA),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ncrease iron (Fe) bioavailability and reduce P waste to the environmen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1) inositol-P form changes during germination, and 2) the effect of P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seed PA, total P, and Fe concentration of three field pea (Pisum sativum L.) cultivars and two low-PA lines grown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Low-PA field pea lines clearly had lower PA (1.3 - 1.4 mg·g-1) than cultivars (3.1 - 3.7 mg·g-1). Phytic acid concentration in both cultivars and low-PA lines decreased during germination, but tended to increase seven days after germination. Levels of inositol-3-phosphate-phosphate (IP3-P;0.6 mg·g-1) and inorganic P (1.8 - 2.0 mg·g-1) were higher in low-PA lines than in the field pea cultivars. Reduction of PA in low-PA line seeds may reduce seed Fe and total P concentrations, as levels in the low-PA lines (37 - 42 mg·kg-1 Fe;4003 - 4473 mg·kg-1 total P) were typically less than in field pea cultivars (37 - 55 mg·kg-1 Fe;3208 - 4985 mg·kg-1 total P) at different P fertilizer rates. Overall, IP3 is the major form of P present in low-PA field pea lines during germination;however IP6 is the major form of P present in field pea cultivars. Therefore, low-PA field pea lines could be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increase Fe bioavailability, feed P utilization, and reduce P waste to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ic ACID inositol-3-phosphate Low Phytic ACID MUTANTS Field PEAS Iron Phosphorus
下载PDF
Quantification of Inositol Hexa-Kis Phosphate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2
作者 Lynne P. Heighton Merle Zimmerman +3 位作者 Clifford P. Rice Eton E. Codling John A. Tossell Walter F. Schmidt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2年第1期55-63,共9页
Phosphorous (P)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eutrophication of surface waters, yet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 cycle remains elusive. Inositol hexa-kis phosphate (IHP) is the primary form of organic (PO) in the env... Phosphorous (P)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eutrophication of surface waters, yet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 cycle remains elusive. Inositol hexa-kis phosphate (IHP) is the primary form of organic (PO) in the environment and has been implicated as an important sink in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samples. IHP readily forms complexes in the environment due to the 12 acidic sites on the molecule. Quantification of IHP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has typically relied on harsh extraction methods that limit understanding of IHP interactions with potential soil and aquatic complexation partners. The ability to quantify IHP in-situ at the pH of existing soils provides direct access to the role of IHP in the P cycle. Since it is itself a buffer, adjusting the pH correspondingly alters charged species of IHP present in soi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alculations support the charged species assignments made based pKas associated with the IHP molecule. Raman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generate pH dependent spectra of inorganic (PI) and IHP as well as (PO) from IHP and (PI) in soil samples.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 (ESI-MS) was used to quantify IHP-Iron complexes in two soil samples using a neutral aqueous ex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ic Acid inositol Hexkis phosphatE 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SCOPY (ESI-M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RAMAN SPECTROSCOPY
下载PDF
肌醇代谢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于点 郭卫冷 +5 位作者 丁炀 刘磊 郭睿 王丹 孙玉刚 郭长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非生物胁迫制约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作物的产量,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为了应对非生物胁迫,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胁迫响应机制,包括肌醇(MI,myo-inositol)代谢途径。肌醇为一类化学性质稳定的极性小分子,植物可通过积累其糖... 非生物胁迫制约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作物的产量,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为了应对非生物胁迫,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胁迫响应机制,包括肌醇(MI,myo-inositol)代谢途径。肌醇为一类化学性质稳定的极性小分子,植物可通过积累其糖苷类衍生物参与渗透调节途径,从而响应非生物胁迫。肌醇-1-磷酸合酶(MIPS,myo-inositol-1-phosphate synthase)、肌醇单磷酸酶(IMP,inositol monophosphtease)和肌醇加氧酶(MIOX,myo-inositol oxygenase)在肌醇的生物合成或分解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们通过调控植物中肌醇的含量,以及后续一系列复杂的转化途径,参与L-抗坏血酸(L-AsA,Lascorbic acid)和部分细胞壁多糖的合成,响应盐、干旱、碱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本文综述了肌醇的结构、生物学作用、肌醇代谢途径相关酶和肌醇衍生物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利用肌醇代谢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培育抗逆植物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代谢 非生物胁迫 肌醇-1-磷酸合酶 肌醇单磷酸酶 肌醇加氧酶
下载PDF
miR-106a通过调控PI3K/PDK1/AKT蛋白通路调节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4
作者 李琦 黄广智 +3 位作者 李亚军 武斌虎 肖茜 阮彩莲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目的探讨miR-106a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AGS人胃癌细胞系,经培养后分为27个样本。所有样本随机分为miR-106a inhibitor、miR-mimic、miR-NC共计3组,分别给予miR-106a抑制剂、miR-106a模拟物及安慰剂干预。... 目的探讨miR-106a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AGS人胃癌细胞系,经培养后分为27个样本。所有样本随机分为miR-106a inhibitor、miR-mimic、miR-NC共计3组,分别给予miR-106a抑制剂、miR-106a模拟物及安慰剂干预。观察各组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细胞侵袭、迁移及caspase活性、Bax、Bcl-2、Case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p85β、p-PDK1、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miR-NC组比较,miR-106a inhibitor组AGS细胞活性降低[(分别为15.01±0.97)、(69.82±2.31)%](P<0.01);miR-106a mimics组AGS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分别为17.33±1.04、58.24±0.82),G2/M和S期细胞比例升高(分别为50.11±1.12、35.64±1.07和31.56±0.92、9.24±0.25);miR-106a inhibitor组AGS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分别为78.43±1.12、58.24±0.82)(P<0.05),G2/M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分别为33.65±0.99、35.64±1.07和19.78±0.84、9.24±0.25)(P<0.01)。与miR-NC相比,miR-106a mimics组AGS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增强,miR-106a inhibitor组AGS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0.01);与miR-NC相比,miR-106a mimics组AGS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降低,miR-106a inhibitor组AGS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升高(P<0.05);miR-NC相比,miR-106a mimics组AGS细胞Bax(分别为0.69±0.07、1.48±0.15)、Casepase-3蛋白(分别为0.37±0.04、0.91±0.09)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分别为1.53±0.12、0.94±0.09),miR-106a inhibitor组AGS细胞Bax(分别为2.07±0.21、1.48±0.15)、Casepase-3蛋白(分别为1.23±0.12、0.91±0.09)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分别为0.65±0.07、0.94±0.09);与miR-NC相比,miR-106a mimics组AGS细胞p85β(分别为1.24±0.12、0.94±0.09)、p-PDK1(分别为2.13±0.23、1.01±0.10)、p-AKT蛋白(分别为1.14±0.11、0.72±0.06)相对表达量升高,miR-106a inhibitor组AGS细胞p85β(分别为0.69±0.07、0.94±0.09)、p-PDK1(分别为0.75±0.07、1.01±0.10)、p-AKT(分别为0.53±0.05、0.72±0.06)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miRNA-106a表达能通过调控宫颈癌细胞PI3K/PDK1/AKT蛋白通路调控其细胞生物学行为,包括降低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诱导癌细胞细胞周期停滞,抑制miRNA-106a表达可能是胃癌患者治疗的新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人胃癌细胞系 miR-106a 磷脂酰肌醇激酶 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 蛋白激酶B 癌细胞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高产肌醇-1-磷酸合酶大肠杆菌重组工程菌的构建及其产肌醇发酵条件优化
5
作者 易明花 任国平 +1 位作者 胡琼 钱蒙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48,共6页
该研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288基因组为模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肌醇合成途径关键酶肌醇-1-磷酸合酶(IPS)的表达基因INO1,以质粒pETDuet-1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Duet-INO1,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 该研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288基因组为模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肌醇合成途径关键酶肌醇-1-磷酸合酶(IPS)的表达基因INO1,以质粒pETDuet-1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Duet-INO1,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构建重组菌株E.coli BL21/pETDuet-INO1,实现IPS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其产肌醇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pETDuet-INO1,其发酵产肌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葡萄糖添加量12 g/L,诱导温度28℃,接种量3%。在此条件下进行诱导发酵24 h,肌醇产量高达(0.81±0.007)g/L,比优化前提高6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肌醇-1-磷酸合酶 基因工程 肌醇 正交试验 发酵条件
下载PDF
METTL3介导的PDK1 mRNA m^(6)A修饰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肺上皮细胞增殖
6
作者 靳艾 李梦宇 孙青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4-946,共13页
腺苷N6-位点甲基化(m^(6)A)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NA甲基转移酶3(METTL3)作为催化m^(6)A关键酶,其介导m^(6)A修饰在肺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METTL3介导m^(6)A修饰调控肺上皮细胞增殖的效应及机制... 腺苷N6-位点甲基化(m^(6)A)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NA甲基转移酶3(METTL3)作为催化m^(6)A关键酶,其介导m^(6)A修饰在肺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METTL3介导m^(6)A修饰调控肺上皮细胞增殖的效应及机制。结果显示,在肺上皮细胞中敲低METTL 3显著抑制细胞生长,而过表达METTL3则促进了细胞增殖(P<0.05)。进一步的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关键蛋白质PCNA在METTL 3敲降的肺上皮细胞中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显著下调,并且Akt以及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发现,METTL 3敲降的肺上皮细胞中m^(6)A修饰水平显著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表明,Akt-mTOR信号通路上游调控分子PDK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在METTL 3敲降的肺上皮细胞中显著下降(P<0.05)。机制上,m^(6)A-IP-qPCR和RIP-qPCR结果进一步表明,METTL3催化PDK 1 mRNA的3′UTR区域m^(6)A修饰,进而被YTH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识别,增强其mRNA的稳定性。总之,本研究揭示了METTL3通过增强PDK1 m^(6)A修饰,进而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本研究为METTL3在上皮细胞增殖中的新角色提供了证据,同时为治疗肺上皮细胞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3 RNA m^(6)A修饰 细胞增殖 肺上皮细胞 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
下载PDF
SHORT COMMUNICATIONS Comparison of inositol phosphates form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of Gq alpha subunit in cultured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 from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and Wistar Kyoto rats
7
作者 胡申江 黄元伟 陈伟平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4-14,共1页
Abstract Objecitve To explore whether phosphoinositide 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PLC) activation via G protein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is altered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Met... Abstract Objecitve To explore whether phosphoinositide 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PLC) activation via G protein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is altered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Methods The VSMCs derived from aortae of SHR and Wistar Kyoto (WKY) rats were loaded for 48 hours with myo inositol. Inositol phosphate release was initiated by the addition of 10 5 mol/L norepinephrine in intact cells or by guanosine 5' 0 (3 thio tri sphosphate) (GTP gamma S) in permeabilized cells. In the meantime, growth arrested VSMCs were stimulated by 10% calf serum for 0, 30, 45, or 60 min, then gene expressions of Gq alpha subunit (G alph a q)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ositol 1, 4,5 triphosphate (IP 3) level and expression of G alpha q mRNA between quiescent VSMCs from SHR and that from WKY. When stimulated by norepinephrine, IP 3 production increased transiently with a peak level at 10 s in VSMCs from WKY, and a rapid biphasic IP 3 response,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WKY, in VSMCs from SHR had been observed. G proteins activated by GTP gamma S significantly raised IP 3 production in VSMCs from SHR compared to WKY (SHR vs WKY: 234.8%±29.2% vs 142.4%±12.0% of basal IP 3, P<0.05). In addition, the serum effect showed an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expression of G alpha q mRNA in VSMCs from SHR. Conclusions The hereditary factors are not the only variable regulating IP 3 metabolism and G alpha q gene expression. Influences of multi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vasoactive compounds, together with genetic predisposition, pal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ghly sensitive response of IP 3 production and G alpha q gene over expression in S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ison of inositol phosphates form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of Gq alpha subunit in cultured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 from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and Wistar Kyoto rats
原文传递
盐地碱蓬 (Suaeda salsa)中SsINPS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萍萍 马长乐 +2 位作者 曹子谊 赵彦修 张慧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5-180,共6页
肌醇 1 磷酸 (I 1 P)合成酶 (EC5 .5 .1 .4,INPS)是肌醇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 ,催化葡萄糖 6 磷酸 (G 6 P)到I 1 P的反应。从该实验室已构建的NaCl40 0mmol/L处理的盐地碱蓬 (Suaedasal sa)cDNA文库中克隆了肌醇 1 磷酸合成酶的全... 肌醇 1 磷酸 (I 1 P)合成酶 (EC5 .5 .1 .4,INPS)是肌醇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 ,催化葡萄糖 6 磷酸 (G 6 P)到I 1 P的反应。从该实验室已构建的NaCl40 0mmol/L处理的盐地碱蓬 (Suaedasal sa)cDNA文库中克隆了肌醇 1 磷酸合成酶的全长cDNA (S .salsamyo inositol 1 phosphatesynthase,SsINPS) ,基因注册号为AF43 3 879。SsINPS全长约 1 986bp ,含有开放式阅读框架 1 5 3 0bp ,3′和 5′的非翻译区分别为 1 3 9bp和 3 1 7bp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全长 5 1 0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约为 5 6 .7kD ,pI值为 5 .3 5。BLAST同源性分析表明 ,该cDNA与已报告的冰叶日中花 (Mesembryanthemumcrys tallinum)的INPS基因同源性最高 ,其中 ,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 91 % ,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84%。以SsINPS全长cDNA为探针进行的South ern杂交结果表明 ,SsINPS基因在盐地碱蓬基因组中只有一个拷贝 ;Northern结果表明 ,在盐处理(40 0mmol/L的NaCl)下 ,SsINPS在叶中的表达量有显著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SsINPS基因 分子克隆 表达特性 肌醇-1-磷酸合成酶 盐胁迫
下载PDF
植酸酶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秀珍 刘同军 +1 位作者 杨平平 王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12,共4页
从植酸及其盐类的抗营养作用出发,简单介绍了植酸酶的分类、来源,着重阐述了植酸酶在食品和医药方面应用及所面临的困难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酸酶 植酸 食品添加剂 低磷酸肌醇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α_1肾上腺素受体三种亚型脱敏过程的差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幼怡 田斌 +2 位作者 陈松海 李艳芳 韩启德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将含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三种亚型的全长cDNA质粒分别转染到人胚胎肾脏细胞(HEK293),α1A-,α1B-和α1D-AR在HEK293细胞株上得到高水平稳定表达(Bmax达pmol/mg水平),用3H-inositol标记和柱层析法测定细胞磷酸肌醇... 将含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三种亚型的全长cDNA质粒分别转染到人胚胎肾脏细胞(HEK293),α1A-,α1B-和α1D-AR在HEK293细胞株上得到高水平稳定表达(Bmax达pmol/mg水平),用3H-inositol标记和柱层析法测定细胞磷酸肌醇蓄积。观察在去甲肾上腺素(NE)长期作用下α1三种受体亚型介导磷酸肌醇蓄积敏感性降低的差别。结果表明,α1三种受体亚型介导的磷酸肌醇蓄积效应的减弱与NE预温育的时间和浓度呈依赖关系。在激动剂持续作用下α1三种受体亚型发生脱敏的过程不同,其中α1-AR脱敏发生最快,脱敏所需NE的浓度最低;α1D-AR脱敏最慢,所需NE的浓度最高;α1B-AR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肾上腺素受体 脱敏 受体亚型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GM_3抑制人白血病J6-2细胞肌醇磷脂代谢循环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克里 刘彦 崔肇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采用无载体 ̄(32)P和[ ̄3H]肌醇标记磷脂,观察了促分化剂神经节苷脂GM_3对人单核样白血病J6-2细胞肌醇磷脂代谢的影响,GM_3抑制[ ̄(32)P]Pi和[ ̄3H]肌醇掺入J6-2细胞磷脂酰肌醇(PI),促进... 采用无载体 ̄(32)P和[ ̄3H]肌醇标记磷脂,观察了促分化剂神经节苷脂GM_3对人单核样白血病J6-2细胞肌醇磷脂代谢的影响,GM_3抑制[ ̄(32)P]Pi和[ ̄3H]肌醇掺入J6-2细胞磷脂酰肌醇(PI),促进[ ̄(32)P]Pi和[ ̄3H]肌醇掺入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_2),抑制[ ̄(32)P]Pi掺入磷脂酸(PA),抑制[ ̄3H]肌醇掺入三磷酸肌醇(IP_3).GM_3的上述作用均为浓度依赖性的,随GM_3浓度的提高而增强.上述结果表明,GM_3抑制J6-2细胞的肌醇磷脂代谢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GM3 白血病 肌醇磷脂 代谢
下载PDF
野生大豆碳酸盐胁迫应答基因GsMIPS2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晨 孙晓丽 +4 位作者 刘艾林 端木慧子 于洋 肖佳雷 朱延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43-1352,共10页
为挖掘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L.G07256)耐碳酸盐关键功能基因,利用前期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从构建的碳酸盐胁迫基因表达谱中,选取了一个碳酸盐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的肌醇-1-磷酸合酶类基因。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 为挖掘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L.G07256)耐碳酸盐关键功能基因,利用前期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从构建的碳酸盐胁迫基因表达谱中,选取了一个碳酸盐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的肌醇-1-磷酸合酶类基因。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GsMIPS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受碳酸盐胁迫诱导表达,并且其表达量具有组织特异性。将GsMIPS2基因转化拟南芥,并结合拟南芥中T-DNA插入突变体atmips2来验证其耐碳酸盐功能。结果表明,碳酸盐胁迫条件下,GsMIPS2超量表达拟南芥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野生型,而拟南芥突变体atmips2种子萌发率显著低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GsMIPS2基因在植物应答碳酸盐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GsMIPS2基因 肌醇-1-磷酸合成酶 碳酸盐胁迫
下载PDF
植物中棉子糖系列寡糖代谢及其调控关键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芳 汪晓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2-859,共8页
棉子糖系列寡糖代谢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种子耐贮性及脱水耐性等关系密切.棉子糖系列寡糖的合成从棉子糖的合成开始,由半乳糖苷肌醇上的半乳糖基的转移依次生成棉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等.寡糖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调控体系,其中肌... 棉子糖系列寡糖代谢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种子耐贮性及脱水耐性等关系密切.棉子糖系列寡糖的合成从棉子糖的合成开始,由半乳糖苷肌醇上的半乳糖基的转移依次生成棉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等.寡糖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调控体系,其中肌醇-1-磷酸合成酶、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蔗糖合成酶、棉子糖合成酶、水苏糖合成酶和毛蕊花糖合成酶等参与了棉子糖系列寡糖的生物合成过程.本文对植物中棉子糖系列寡糖的代谢及其重要调控酶的特性、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 肌醇-1-磷酸合成酶 棉子糖半系列寡糖 棉子糖合成酶 水苏糖合成酶
下载PDF
新型前药类S1P1激动剂Syl978的药理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晶 汪小涧 +3 位作者 周琬琪 薛妮娜 尹大力 陈晓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8-361,共4页
通过对新型免疫抑制剂芬戈莫德(FTY720)的结构改造获得具有全新结构的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1,S1P1)前药类激动剂Syl978。体外S1P受体激动试验表明:其活性磷酸酯形式Syl978-P对S1P1受体具有显... 通过对新型免疫抑制剂芬戈莫德(FTY720)的结构改造获得具有全新结构的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1,S1P1)前药类激动剂Syl978。体外S1P受体激动试验表明:其活性磷酸酯形式Syl978-P对S1P1受体具有显著的激动活性,而对于鞘氨醇-1-磷酸3型受体(S1P3)的激动作用较弱,显示良好的受体激动选择性。单次灌胃分别给予SD大鼠0.3,1,3 mg/kg的Syl978都能够显著降低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且显示出良好的量效关系。单次灌胃给予SD大鼠10 mg/kg的Syl978对大鼠心率并没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yl978具有较好的体内外生物活性,具有开发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1型受体 激动剂 Syl978 芬戈莫德 药理活性
下载PDF
牛磺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申江 黄元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5-38,共4页
观察了牛磺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Kyoto大鼠(WKY)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牛磺酸(1.0mmolL-1)虽然抑制WKY的VSMC的增殖,对SHR的VSMC的生长... 观察了牛磺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Kyoto大鼠(WKY)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牛磺酸(1.0mmolL-1)虽然抑制WKY的VSMC的增殖,对SHR的VSMC的生长却无影响,同时发现牛磺酸(10mmolL-1)也不能减低小牛血清所致的SHR的VSMC内肌醇磷脂量的异常增加.提示牛磺酸虽然可以通过抑制WKY的VSMC增殖进而在防治某些血管性病变中发挥作用,但是对于SHR这一遗传性高血压大鼠,牛磺酸既不能抑制VSMC的异常增殖也未能阻止肌醇磷脂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拟南芥肌醇-1-磷酸合酶类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颖琦 杨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41-1643,1657,共4页
以野生型拟南芥总RNA为模板,逆转录PCR反应获得拟南芥肌醇-1-磷酸合酶类蛋白基因cDNA(AtMIPS1),开放读码框为1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物种MIPS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AtMIPS1与植物MIPS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和相似性较高达... 以野生型拟南芥总RNA为模板,逆转录PCR反应获得拟南芥肌醇-1-磷酸合酶类蛋白基因cDNA(AtMIPS1),开放读码框为1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物种MIPS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AtMIPS1与植物MIPS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和相似性较高达86%~90%与95%~96%,并含有MIPS基因的保守区域'334SYNHLGNNDG'.将该cDNA序列不改变阅读框架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SDS-PAGE结果表明:在0.12g/L IPTG诱导2 h的条件下得到最佳的蛋白表达效果,AtMIPS1的成功表达为其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肌醇-1-磷酸合酶类蛋白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肌醇磷脂代谢的改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申江 黄元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5-98,共4页
本研究观察了在基础状态下和G蛋白激活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肌醇磷脂代谢的改变。结果显示:在基础状态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内三磷酸肌醇的含量基本正常;GTPγS激活G蛋白后,动脉平滑肌细胞三磷酸肌醇的... 本研究观察了在基础状态下和G蛋白激活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肌醇磷脂代谢的改变。结果显示:在基础状态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内三磷酸肌醇的含量基本正常;GTPγS激活G蛋白后,动脉平滑肌细胞三磷酸肌醇的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G蛋白的持续激活使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三磷酸肌醇的增量显著大于Wistar-Kyoto对照组大鼠。上述结果提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内G蛋白-肌醇磷脂途径对外源性刺激的敏感性过高,这可能与该途径一些成分的数目、结构或功能存在着某些变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平滑肌细胞 肌醇磷脂
下载PDF
东方山羊豆肌醇-1-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春艳 宋清晓 +1 位作者 刘建宁 高洪文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5期17-22,共6页
探索新的基因和基因组合在植物耐盐性的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本试验根据在不同植物中功能相同的同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250 mM NaCl胁迫后东方山羊豆(Galega.orientalis L.)幼嫩叶片中所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及RACE方法从... 探索新的基因和基因组合在植物耐盐性的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本试验根据在不同植物中功能相同的同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250 mM NaCl胁迫后东方山羊豆(Galega.orientalis L.)幼嫩叶片中所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及RACE方法从东方山羊豆中克隆了一种新的肌醇-1-磷酸合成酶基因GoMIPS,cDNA全长1 858 bp,3'非编码区为256 bp,5'非编码区为69 bp,开放阅读框为1 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物种的MIPS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GoMIPS与其他植物MIPS基因氨基酸相似性高达87%~95%,GoMIPS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植物MIPS基因所具有典型的NAD+结合区(GWGGNNG)和底物结合位点(SYNHLGNNDG),且9种植物NAD+结合区位置比较保守,均起始于第68个氨基酸。这一结果暗示功能结构域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山羊豆 肌醇-1-磷酸合成酶 CDNA末端快速扩增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六磷酸肌醇对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海鹏 云峰 +1 位作者 酒涛 史校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1-527,共7页
目的:研究六磷酸肌醇(IP6)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增殖的情况,及该抑制过程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LNCaP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分子干扰RNA(siRNA)组使用siRNA技... 目的:研究六磷酸肌醇(IP6)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增殖的情况,及该抑制过程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LNCaP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分子干扰RNA(siRNA)组使用siRNA技术对LNCaP细胞实施IGFBP-3基因沉默;siRNA+ IP6组为接受IP6刺激的IGFBP-3基因沉默的LNCaP细胞;IP6组为接受IP6刺激的普通LNCaP细胞.MTT法计算不同浓度IP6处理后各组细胞的存活率.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AnnexinV-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分析IP6对LNCaP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各组细胞内IGFBP-3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1.5 mmol的IP6可以引起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G2期阻滞,并可以诱导细胞凋亡.IP6刺激细胞后可以引起IGFBP-3的表达增高,Bcl-2的表达降低,而IGFBP-3基因沉默可以减轻IP6对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抑制Bcl-2的表达降低.结论:IP6可引起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其机制可能与IGFBP-3的高表达有关,IGFBP-3可能通过影响Bcl-2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磷酸类/药理学 前列腺肿瘤/病理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增殖/药物作用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花椒油素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金云海 程远远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52-353,共2页
用比浊法测定花椒油素 (XT)对二磷酸腺苷 (ADP)、花生四烯酸 (AA)和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结果 :花椒油素能显著抑制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 ,它们的抑制率分别是 2 2 .4 %~ 70 .1 % ,1 5.3%~ 68.2... 用比浊法测定花椒油素 (XT)对二磷酸腺苷 (ADP)、花生四烯酸 (AA)和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结果 :花椒油素能显著抑制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 ,它们的抑制率分别是 2 2 .4 %~ 70 .1 % ,1 5.3%~ 68.2 % ,2 5.8%~ 74 .6%。体内实验结果 :XT 5mg/kg给兔灌胃 ,灌胃后1 5min、 30min、 60min和 90min对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不同时间的抑制率分别为 2 1 .0 %、 35.7%、 50 .9%和 32 .7% (ADP诱导组 ) ;2 3.2 %、 4 6.3%、 52 .4 %和 4 1 .6% (AA诱导组 ) ;2 6.7%、 4 4.5%、 61 .6%和 54.2 % (凝血酶诱导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素 药理学 血小板聚集 二核苷磷酸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