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Soil Slopes Based on the Multi-point Input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Li Li Jing Pengxu Xu Q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7年第4期574-588,共15页
In general, th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ssumes that the vibration parameters of the target and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external media are identical,i. e., single point input. However, e... In general, th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ssumes that the vibration parameters of the target and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external media are identical,i. e., single point input. However, earthquake energy has an attenuation phenomenon in wave propagation,so a wide range of soil slopes and the external medium contact surface of different input points on motion are not identical. If we consider single point input only, it may not correspond with reality, so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multi-point input methods. Based on the 2-D slope model,single-point input and multi-point input are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response of soil layer and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slop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il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the peak acceleration output and peak velocity output under multi-point input are greater than the peak values under single point input at the same monitoring point,the peak appearing time is also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point input; in terms of the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the multi-point effect is manifested as the presence of more obvious tensile shear failur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safety coefficient,the safety coefficient under each multi-point input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single point input,a difference of about 7 % or so. In summary,multi-point input is more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than single point input,so multi-point inpu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seismic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GROUND MOTION synthesis Single-point input Multi-point input Safety FACTOR
下载PDF
SOME RESULTS ON CONTINUOUS TYPE CONDITIONAL INPUT-OUTPUT EQUATION-FIXED POINT AND SURJECTIVITY METHODS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颖范 陈晓红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4年第3期358-366,共9页
Based on the classical(matrix type)input-output analysis,a type of nonlinear (continuous type) conditional Leontief model,input-output equation were introduced,as well as three corresponding questions,namely,solvabili... Based on the classical(matrix type)input-output analysis,a type of nonlinear (continuous type) conditional Leontief model,input-output equation were introduced,as well as three corresponding questions,namely,solvability,continuity and surjectivity,and some fixed point and surjectivity methods in nonlinear analysis were used to deal with these questions. As a result,the main theorems are obtained,which provide some sufficient criterions to solve above questions described by the boundary properties of the enterprises consuming ope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put-output equation SOLVABILITY continuity SURJECTIVITY fixed point upper semi-continuous upper hemi-continuous nonlinear analysis
下载PDF
An Identical Inputs-Adaptive Filter for the Detection of Signal’s Breakdown Points
3
作者 Mohammed Siddig H. Mohammed Kim Ki-Seong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7年第2期232-240,共9页
Detection of the signal’s breakdown points is important for man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Numerous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s have been used for this purpose. Of these, the adaptive prediction is simple a... Detection of the signal’s breakdown points is important for man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Numerous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s have been used for this purpose. Of these, the adaptive prediction is simple and easy to implement, however;its simplicity and robustness are hindered by the required delay in the input sign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efficient alternative to the adaptive predi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breakdown and inflection points’ detection. Unlike the adaptive predictor, the proposed filter doesn’t require a delay in the primary input to produce the filter’s reference input,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computation speed and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performance sensitivity to the delay value. The Normalized Least-Mean Squares algorithm was used to realize both the adaptive predictor and the proposed filter. The filters were implemented in LabVIEW system design softwar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filters were studied using simulated signal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verified using an experimental signal.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filter efficiently detects the signal breakdowns. Furthermore, the simplicity of the filter offer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computation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KDOWN point ABRUPT Change ADAPTIVE Prediction Identical inputs-Adaptive Filter
下载PDF
基于MaxViT和改进几何特征点法的车载单目视觉测速方法研究
4
作者 韩锟 田文涛 +2 位作者 李蔚 樊运新 张浩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5-1815,共11页
车载视觉测速技术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组合测速技术的重要组成,具有硬件成本低、算法拓展性强、低速下测量准确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提高视觉测速算法在各类工况下的精度和鲁棒性,将几何特征点法在特征点充足时测速精度高和深度... 车载视觉测速技术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组合测速技术的重要组成,具有硬件成本低、算法拓展性强、低速下测量准确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提高视觉测速算法在各类工况下的精度和鲁棒性,将几何特征点法在特征点充足时测速精度高和深度学习方法在多场景下测速稳定的优势进行结合,提出一种基于MaxViT和改进几何特征点法的车载单目视觉测速算法。该算法构建基于双输入MaxViT网络和改进几何特征点法的双通道,并行处理车载前视相机获取的连续3帧输入图像序列,滚动估计车辆当前速度,其中双输入MaxViT网络差异化提取图像不同区域的光流特征,估计当前速度所在的置信度为90%的速度区间,改进特征点法基于特征点运动计算当前速度估计值。当速度估计值落在双输入MaxViT网络估计的速度区间时,以该估计值作为实时车速测量值,否则以速度区间中值作为实时车速测量值。当算法迭代运行多帧后,将速度区间中值作为本帧速度输出以减小累积误差。使用6个车速小于40 km/h且包括加减速等工况与直弯道等场景的自建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以理论测速精度0.1 m/s的GPS速度信号为参考速度,本文方法平均相对测速误差少于1.37%,最大相对测速误差少于6.13%。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有效提高了车载视觉测速精度与鲁棒性,可为多元车载视觉测速方法融合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车辆测速 视觉测速 双输入MaxViT网络 特征点法 验证输出
下载PDF
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效应——兼议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明玉 肖海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8-528,共11页
本文探讨了农业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环境规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2004—2020年中国省级(不含港澳台、西藏)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差分广义矩阵及调节效应模型进行... 本文探讨了农业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环境规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2004—2020年中国省级(不含港澳台、西藏)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差分广义矩阵及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要素市场化对面源污染呈现倒“U”型的动态演化特征;2)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要素市场化通过种植结构效应、化学品投入效应和经营规模效应间接影响面源污染,具体而言,农业要素市场化对“非粮化率”和化肥投入强度存在倒“U”型影响,对人均经营规模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后期显著为正;3)环境规制在“非粮化率”和化肥投入强度的传导机制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经营规模与面源污染之间的传导关系不存在显著调节效应。因此,本文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化改革对农业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立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投入品效应”的路径依赖,构建“政府-市场”双轨运行机制,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要素市场化 环境规制 种植结构 化学品投入 经营规模 农业面源污染
下载PDF
基于模糊n-cell数的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解的存在性
6
作者 陆星宇 叶国菊 刘尉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将混合单调以及耦合不动点的概念引入到模糊n-cell数空间中,给出此空间上的混合单调型不动点定理。考虑到模糊n-cell数具有表示n维不确定信息的特点,将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与模糊n-cell数相结合,建立模糊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并给出相应的... 将混合单调以及耦合不动点的概念引入到模糊n-cell数空间中,给出此空间上的混合单调型不动点定理。考虑到模糊n-cell数具有表示n维不确定信息的特点,将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与模糊n-cell数相结合,建立模糊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并给出相应的平衡方程。最后利用本文中所给的不动点定理讨论此模型解存在的条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n-cell数 混合单调 不动点定理 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四旋翼飞行器在输入有界约束下的定点跟踪控制
7
作者 李晓梅 王飞 郭晓君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由于实际应用中四旋翼飞行器的电机旋转角速度有界,因此针对四旋翼飞行器总推力控制输入受有界约束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光滑双曲函数的有界控制律,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反演控制法,分析了有界控制律作用下系统的稳定性和定点跟踪的... 由于实际应用中四旋翼飞行器的电机旋转角速度有界,因此针对四旋翼飞行器总推力控制输入受有界约束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光滑双曲函数的有界控制律,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反演控制法,分析了有界控制律作用下系统的稳定性和定点跟踪的快速性。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所提有界控制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有界约束 定点跟踪
下载PDF
基于双深度输入凸神经网络多模型的中间点过热度预测控制
8
作者 钟信 冯磊华 +1 位作者 何金奇 杨锋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新能源大量并网,超临界火电机组参与调峰容易造成中间点过热度较大波动,从而导致过热蒸汽超温等问题。为较好控制中间点过热度达到稳定,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深度输入凸神经网络多模型(muti-DDICNN model)的中间点过热度预测方法,分别训练... 新能源大量并网,超临界火电机组参与调峰容易造成中间点过热度较大波动,从而导致过热蒸汽超温等问题。为较好控制中间点过热度达到稳定,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深度输入凸神经网络多模型(muti-DDICNN model)的中间点过热度预测方法,分别训练了不同预测步长下子模型,构建了中间点过热度状态预测网络(SPNN)和误差预测网络(EPNN)。利用此预测网络凸性质,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深度输入凸神经网络多模型预测控制器(DDICNN-MPC),将控制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求取控制矩阵对目标函数的雅可比矩阵,采用梯度下降法计算控制矩阵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DDICNN-MPC能快速平稳地跟踪中间点过热度设定值,且稳态误差较小,具有较好的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点过热度 输入凸神经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 梯度下降法 凸优化
下载PDF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AP选择技术
9
作者 袁红 邢智童 +1 位作者 程祖钊 夏士超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7-914,共8页
为了提升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接入点(access point,AP)选择方案的性能,结合迫零(zero forcing,ZF)预编码技术和人工蜂群算法,提出了针对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用户端的AP选择算法。基... 为了提升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接入点(access point,AP)选择方案的性能,结合迫零(zero forcing,ZF)预编码技术和人工蜂群算法,提出了针对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用户端的AP选择算法。基于各个用户所需接收的信号,采用ZF预编码算法,使得所有AP都参与预编码,从而获得预编码信号;针对每个用户,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在优化目标为最大化用户的信道容量的前提下,求解相应的AP选择方案。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不进行AP选择的方案,提出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AP选择方案在信道容量性能方面表现更优。当用户数量为5、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为40 dB、AP数量为40时,提出的AP选择算法对应的信道容量为14.8 bit/(s·Hz),与不进行AP选择的算法相比,信道容量提高5 bit/(s·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接入点选择 迫零预编码 人工蜂群算法
下载PDF
考虑工作点时变特性的并网变流器全工作区间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谢伟杰 肖凡 +4 位作者 涂春鸣 郑宇婷 肖泽坤 郭祺 葛平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01-2814,I0023,共15页
现有工程运行数据显示,并网变流器(grid-connected converter,GCC)的动态特性与工作点密切相关。受新能源出力波动、负载投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变流器工作点呈现随机时变特性。因此,分析整个工作区间中所有工作点的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 现有工程运行数据显示,并网变流器(grid-connected converter,GCC)的动态特性与工作点密切相关。受新能源出力波动、负载投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变流器工作点呈现随机时变特性。因此,分析整个工作区间中所有工作点的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阻抗/导纳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分析GCC运行于特定工作点时的稳定性,但考虑系统所有可能工作点时则需重复分析,工作量大且难度较高。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一种考虑工作点变量的多元建模方法。将工作点变量引入导纳模型,通过控制环路重构,建立GCC的多变量单输入单输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模型。所提模型直接包含工作点变量,因此可以有效分析变流器全工作区间动态特性。此外,综合考虑变流器最大传输限制和动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安全运行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实现多维工作区间中系统稳定性的直观表征。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多变量SISO模型和基于安全运行域的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所提模型和方法在分析电力电子装置运行极限、指导变流器设计和辅助功率器件发挥极限性能等工程场景中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流器 工作点 多变量单输入单输出模型 安全运行域 时变系统 全工作区间稳定性
下载PDF
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设计
11
作者 王欢 崔露兴 +1 位作者 葛帅帅 张志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4,共10页
针对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构型,首先,对比分析了单、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特征及应用范围;然后,结合复合分配式特点,选定3种复合分配式四结点杆模型,通过逆向拆分得到所有可行的复合分配式构型,并根据杆长度和特征参... 针对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构型,首先,对比分析了单、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特征及应用范围;然后,结合复合分配式特点,选定3种复合分配式四结点杆模型,通过逆向拆分得到所有可行的复合分配式构型,并根据杆长度和特征参数约束条件,确定构型方案;最后,在此基础上,参考某款车型参数,通过分析输入分配模式、模式切换点和机械点特性确定第3排行星排和离合器位置及结构参数,设计出传动系统构型,为研究双模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功率分流式 机械点 传动系统构型 复合分配式 输入分配模式
下载PDF
基于OPAX的驾驶舱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研究
12
作者 白镇熇 孙硕 +1 位作者 王楷焱 陈克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对车内结构噪声进行合理降噪的有效方法是阻断振动能量传递最大的路径,为此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并进行噪声贡献量分析。首先,基于发动机舱内机械构造规划出由振源到驾驶舱的多级传递路径,并在振动能量传递的连接点处设置路径拐点;然后,采... 对车内结构噪声进行合理降噪的有效方法是阻断振动能量传递最大的路径,为此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并进行噪声贡献量分析。首先,基于发动机舱内机械构造规划出由振源到驾驶舱的多级传递路径,并在振动能量传递的连接点处设置路径拐点;然后,采用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path analysis with exogeneous inputs,OPAX)方法确定路径中各拐点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并将噪声拟合值与实测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路径拐点对车内结构噪声影响明显不同,其中橡胶悬置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最大,该处噪声拟合值与实测值也最为接近,噪声峰值达到63.5 dB,副车架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次之,噪声峰值为53.2 dB,排气吊耳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小,噪声峰值仅为38.7 dB。采用本文方法可有效确定对车内结构噪声影响最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结构噪声 传递路径规划 路径拐点 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下载PDF
近距三维成像稀疏MIMO阵列设计
13
作者 赵康 闫岩 +3 位作者 田佳豪 贺旭 李玉钊 黄立峰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9,共8页
针对MIMO阵列雷达在近场条件下的成像应用,围绕稀疏阵列的设计方法展开研究。从雷达近距离成像模型开始,推导了基于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成像算法的稀疏MIMO阵列设计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以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 针对MIMO阵列雷达在近场条件下的成像应用,围绕稀疏阵列的设计方法展开研究。从雷达近距离成像模型开始,推导了基于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成像算法的稀疏MIMO阵列设计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以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为准则的阵列设计方法,同时分析了阵列的旁瓣抑制性能。最后,给出了两种稀疏MIMO阵列,同时进行多目标成像验证。从仿真结果可知,设计的稀疏MIMO阵列能够满足近距三维成像的需求,为下一步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进多出 稀疏阵列 点扩展函数 三维成像 阵列设计 旁瓣抑制
下载PDF
配电网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新原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祥君 李理 +3 位作者 喻锟 倪砚茹 王沾 卓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53-2965,共13页
针对配电网接地故障转移技术无法灵活调控系统零序电压,及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有源消弧技术精确控制实现复杂、实施条件较严苛的问题,提出配电网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方法。基于中压电网单相电压调控不影响线电压的... 针对配电网接地故障转移技术无法灵活调控系统零序电压,及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有源消弧技术精确控制实现复杂、实施条件较严苛的问题,提出配电网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方法。基于中压电网单相电压调控不影响线电压的特性,由接地变压器二次侧提取系统固有线电压相量,对电源电势进行相序重组,通过注入变压器升压反馈输入至配电网中性点,并调节注入变压器变比调控故障相电压,降低故障相电压至接地故障点燃弧电压以下,实现接地故障主动降压消弧;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接地变压器二次侧非全相反馈输入与配电网接地故障持续期间,系统内各序分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电源电势反馈机制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并研发了相电源馈入中性点的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成套装置。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与真实的10kV配电网实验场中模拟各种运行和故障工况,对所提主动降压消弧方法的效果及序分量特性进行了验证与测试。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相电源馈入型消弧装置能够主动抑制故障点电压,消除接地故障残流,实现接地故障的快速、可靠消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接地故障 主动降压消弧 接地变压器 相电源馈入中性点
下载PDF
嵌入输入凸神经网络的静态电压稳定控制替代建模方法及其解析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友波 王天翔 +5 位作者 邱高 魏巍 周波 刘挺坚 刘俊勇 梅生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控制通常依赖于精准的物理建模,可能导致收敛和时效性问题。从数据驱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嵌入输入凸神经网络(ICNN)的静态电压稳定控制替代建模方法及其解析算法。利用ICNN精准地参数化由运行变量映射的凸非线性... 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控制通常依赖于精准的物理建模,可能导致收敛和时效性问题。从数据驱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嵌入输入凸神经网络(ICNN)的静态电压稳定控制替代建模方法及其解析算法。利用ICNN精准地参数化由运行变量映射的凸非线性电压稳定边界;考虑ICNN的计算实时性和去迭代优势,将ICNN嵌入预防控制模型,替代电压稳定计算的非线性方程迭代过程,规避机理计算的收敛问题,从而生成电压稳定的凸非线性简化控制模型;通过解析ICNN的深度结构表达式推导出ICNN超参数驱动的控制梯度,提出有效耦合内点法的ICNN最速下降求解策略,实现电压稳定控制提效。IEEE 14节点系统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ICNN驱动的电压稳定凸非线性控制可有效耦合机理建模和数据模型,相比传统方法能更好地兼顾控制精度和计算效率,具有一定的在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 预防控制 内点法 输入凸神经网络 替代建模
下载PDF
Analysis of Input Impedance of Asymmetrically Loaded Annular Ring Antenna
16
作者 Madhurika Mahajan Tapas Chakarvarty Sunil Kumar Khah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1年第3期90-93,共4页
In this communication the numerical modelling for input impedance of an annular ring antenna is done. The cav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analysis and the post is loaded asymmetrically at a point from the centre of the r... In this communication the numerical modelling for input impedance of an annular ring antenna is done. The cav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analysis and the post is loaded asymmetrically at a point from the centre of the ring. The numeri-cal model formed is verified with the results of IE3D model based on method of moments. The loading of antenna can be used to design broadband antennas by enhancing the bandwidth of anten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ed MICROSTRIP ANTENNA Cavity Model FEED point input IMPEDANCE RETURN Loss
下载PDF
动能理论视角下跨学科知识生长点成长态势分析——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长玲 范晴晴 +1 位作者 荣国阳 王欣欣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5,共7页
[目的/意义]知识通过跨学科引用输入目标学科,与目标学科知识合作产生跨学科知识生长点,刺激知识创新与生长。衡量跨学科知识生长点成长态势,有利于分析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继承与创新,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与进展。[方法/过程]文章基于... [目的/意义]知识通过跨学科引用输入目标学科,与目标学科知识合作产生跨学科知识生长点,刺激知识创新与生长。衡量跨学科知识生长点成长态势,有利于分析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继承与创新,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与进展。[方法/过程]文章基于动能理论与引文分析方法,提出输入推动力概念,从生长质量和传播速度两个方面构建跨学科知识生长点动能模型,测度跨学科知识生长点成长态势,并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热点知识更容易受输入知识刺激生成跨学科知识生长点,并根据生长质量、传播速度和动能将跨学科知识生长点划分为成熟型、传播型和生长型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推动力 跨学科知识生长点 动能理论 引文分析 图书情报领域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下的渡槽地震分析
18
作者 孔麟 黄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8期50-53,共4页
渡槽是重要的输水构筑物,具有顶部质量大的特点。传统的附加质量法,具有一定的假设,不能真实反映水体的作用。该文采用流固耦合理论,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槽内水体的大幅晃动,采取地震波一致和多点输入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水体用与结构相... 渡槽是重要的输水构筑物,具有顶部质量大的特点。传统的附加质量法,具有一定的假设,不能真实反映水体的作用。该文采用流固耦合理论,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槽内水体的大幅晃动,采取地震波一致和多点输入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水体用与结构相互作用会使结构产生类似于TLD(调谐液体阻尼器)的效应,减小地震作用,降低结构响应。因此,考虑流固耦合下的渡槽的地震分析,与实际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水体 地震 流固耦合 多点输入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渡槽结构考虑流固耦合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
19
作者 孔麟 同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9期45-48,共4页
渡槽这种重要的输水结构,顶部质量大。地震作用下,水体采用附加质量法计算,不能反映水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该文采用有限元模拟水体及结构,地震波采取一致和多点输入,考虑渡槽内水体的大幅晃动,计算结果表明,结构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渡槽这种重要的输水结构,顶部质量大。地震作用下,水体采用附加质量法计算,不能反映水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该文采用有限元模拟水体及结构,地震波采取一致和多点输入,考虑渡槽内水体的大幅晃动,计算结果表明,结构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使结构产生类似于TLD(调谐液体阻尼器)的效应,消减地震作用,减少结构的最大位移。因此,渡槽地震反应分析时,槽内水体的耦合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流固耦合 多点地震输入 大幅晃动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强震下高土石坝不同地震动输入特性评价
20
作者 冯燕明 王琪 朱晟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9期41-46,共6页
基于实测波功率谱合成多点地震动对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多点输入动力有限元计算,并与实测波地震动输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强震下大跨度土石坝地震动多点输入与实测波单点输入动力反应分布规律一致,由于多点输入的相干效应... 基于实测波功率谱合成多点地震动对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多点输入动力有限元计算,并与实测波地震动输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强震下大跨度土石坝地震动多点输入与实测波单点输入动力反应分布规律一致,由于多点输入的相干效应和行波效应使得多点输入时地震反应有明显减小,大坝竖向永久变形、最大动剪应力在多点输入时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石坝 地震动 多点地震输入 单点地震输入 特性评价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