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side View of Microcredit in Panama: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MFIs
1
作者 Anna Paola Micheli 《Economics World》 2015年第3期128-136,共9页
The idea of this survey on microfinance in Panama arise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this financial sector in Latin America,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stem of microcredit and estimate, among other things, the... The idea of this survey on microfinance in Panama arise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this financial sector in Latin America,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stem of microcredit and estimate, among other things, the financial needs of the institutions of microcredit as a potential target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cognitive framework on microcredit in Panama. It wants to demonstrate how this country can be an area in which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can operate considering that this form of credit can improve their yields especially in countries, such as Panama, characterized by high interest rates. Under the method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financial variables of microcredit in Panama. In this way, it reaches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to identify MFIs (micro finance institutions) as a potential target of inves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Is (micro finance institutions) MICROCREDIT investor strategy MICROFINANCE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interest rate
下载PDF
D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rive Financialization of Real Sectors?
2
作者 Wei Liu Yuqiang Cao 《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 2019年第2期25-46,共22页
The trend that China's economy is being"off the real to the virtual"is a typical fact in recent years.A large number of firms invest and hold financial asscts,the investing and profit-generating channels... The trend that China's economy is being"off the real to the virtual"is a typical fact in recent years.A large number of firms invest and hold financial asscts,the investing and profit-generating channels of the real sector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nancialized.By utilizing sample of Chinese A-share manufacturing firms from the year of 2007 to 2015,and using fixed effect model,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riving factor of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real se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1)institutional investors,overall,drive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real sectors;(2)instiutional investors are heterogeneous,that is,long-term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o not show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real sectors;however,short-term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ignificantly drive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real sectors;(3)the results.of further investigation show that the driving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financializa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in state owned firms than that in private firms.Th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as follows:guiding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leading financial sector to serve the real economy,promoting financial structure re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ff the real to the virtual” real sectors financialIZATION
原文传递
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方向与策略
3
作者 王俊 云锋 《开放导报》 2024年第2期42-50,共9页
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以及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分析WTO-FTA金融规则演进趋势,对比CPTPP、RCEP等主要自由贸易协定金融规则差异性,可以发现我国在金融自由化等关键性条款、金融数据流动等敏感性条款,以及... 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以及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分析WTO-FTA金融规则演进趋势,对比CPTPP、RCEP等主要自由贸易协定金融规则差异性,可以发现我国在金融自由化等关键性条款、金融数据流动等敏感性条款,以及在“新金融”等全新议题上,与国际高标准金融规则存在较大差距。应以对标国际高标准金融规则、强化金融法制建设、落实金融管理措施、金融标准国际化作为金融制度型开放的主要方向,以“国内统一、国际接轨”为原则,完善金融制度体系;以“一带一路”等国际开放平台为载体,推动金融规则“引进来”“走出去”;以自贸试验区为依托,推动国际高标准金融规则压力测试与复制推广;以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为指引,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制度型开放 金融规则对接 金融体系
下载PDF
我国分业监管协调合作的制度安排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强 王忠生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26,共5页
在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下 ,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有其现实必要性。我国的分业监管协调合作应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制度安排 ,需要从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协调合作。
关键词 分业监管 协调合作 制度安排
下载PDF
多边金融机构如何影响PPP项目中私人部门的投资额?——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3858个项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5
作者 仇娟东 黄海楠 马赫然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7,共13页
基于1998—2017年45个"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3858个PPP项目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多边金融机构影响私人部门投资额的总体效应和中间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多边金融机构对沿线经济体PPP项目中私人... 基于1998—2017年45个"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3858个PPP项目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多边金融机构影响私人部门投资额的总体效应和中间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多边金融机构对沿线经济体PPP项目中私人部门的投资额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其次,债务融资获得、股权融资获得和风险选择均是中间机制。再次,倾向于私人付费的收益来源、PPP项目发起的政府级别和PPP项目所在国的人均GDP、金融发展水平、监管质量等,也对私人部门投资额有正向影响。最后,从运用"亚投行"等多边金融机构破解资金瓶颈、构建多主体协同支持机制、中国"走出去"企业的选址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金融机构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私人部门投资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农户的融资次序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启浪 马晔华 《上海管理科学》 2005年第4期49-50,共2页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认为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的内在因素是源于农户独特的融资次序,从而决定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竞争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特有的负面效应,导致民间金融面临着未来发展路...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认为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的内在因素是源于农户独特的融资次序,从而决定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竞争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特有的负面效应,导致民间金融面临着未来发展路径的艰难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融资次序 农村民间金融 融资次序 农户 农村金融市场 民间金融组织 内在因素 组织发展 负面效应 金融竞争
下载PDF
从金融存量表看中国货币供给与货币创造的新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常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0-55,共16页
近年来,中国的货币供给与货币创造机制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货币供给机制看,随着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特别是资本项目的流动方向发生逆转,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外占款规模显著收缩;相应地,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规模快速扩张。未... 近年来,中国的货币供给与货币创造机制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货币供给机制看,随着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特别是资本项目的流动方向发生逆转,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外占款规模显著收缩;相应地,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规模快速扩张。未来或需利用基于国家信用的货币发行机制来改造央行资产负债表。而从货币创造机制看,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投资的同业链条快速发展,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和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带来显著影响,使得基于证券净投资的货币创造渠道的作用凸显。未来随着金融降杠杆进程的推进,这一渠道或将受到一定抑制,但在实体部门投资回报率等实质性约束条件未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该渠道仍可能有一定的作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存量表 货币供给 货币创造 同业链条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霞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6-71,共6页
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体散户而言,各方面都具有优势,尤其是在对股票进行基本面和宏观面的分析时,机构有其自己的一些专业人才,能够为证券选股、持股奠定坚实的基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不仅会对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的证券价格... 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体散户而言,各方面都具有优势,尤其是在对股票进行基本面和宏观面的分析时,机构有其自己的一些专业人才,能够为证券选股、持股奠定坚实的基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不仅会对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的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也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影响。基于此,很多其他机构或者散户会借鉴其选股方式,进行正确的投资。本文基于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机构持股比例,研究其机构持股比例与该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金融行业 上市公司 绩效
下载PDF
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问题研究——基于财政部门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1-56,共6页
推进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是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内容,基于财政部门的问卷调查表明:该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财政部门、中介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协同配合,通过完善评价规范,合理设计委托代理与付费机制,加强中介机构能... 推进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是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内容,基于财政部门的问卷调查表明:该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财政部门、中介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协同配合,通过完善评价规范,合理设计委托代理与付费机制,加强中介机构能力培育与资格管理,落实结果应用等促进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部门 中介机构 预算绩效评价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赤道原则视角下的我国银行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成瑶 《西部金融》 2016年第12期70-72,87,共4页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指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践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在加大,但接受赤道原则的结构数量较少,建议...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指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践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在加大,但接受赤道原则的结构数量较少,建议监管部门应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价值导向;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大信息共享和环保行为激励力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赤道原则 银行业 金融机构
下载PDF
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独立董事工作机制效果分析
11
作者 姜建 李雨钊 +1 位作者 张薇 徐宁 《西部金融》 2015年第6期31-35,50,共6页
本文结合陕西辖内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独立董事聘任机制有关情况,进行独立董事履职状况分析,就独立董事机制在银行风险管理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方面的成效进行研究,并针对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 独立董事
下载PDF
中国金融机构的行业布局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12
作者 杨子晖 王姝黛 孙琳 《世界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23,共29页
近年来,在欧美银行接连爆发风险事件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行业布局与风险防范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对中国38家上市商业银行、52家资本市场服务机构的行业布局展开测度,并结合极值理论对机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分解,在此基础... 近年来,在欧美银行接连爆发风险事件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行业布局与风险防范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对中国38家上市商业银行、52家资本市场服务机构的行业布局展开测度,并结合极值理论对机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行业布局对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高金融暴露、高房地产暴露的行业布局时,将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金融机构能够通过专业化布局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对完善中国金融机构的行业布局与风险监管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行业布局 差异化 专业化 部门暴露 风险防范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卫生部门医疗机构财务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希昌 刘国祥 +4 位作者 洪有会 牛惠莉 徐小雪 张歆 付文琦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2-95,共4页
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卫生部门医疗机构2008年年度财务报表的分析,明确全省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在其发展和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找出存在的财务风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便于政府部门采取相关措施,改善现有不足和维持并提... 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卫生部门医疗机构2008年年度财务报表的分析,明确全省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在其发展和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找出存在的财务风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便于政府部门采取相关措施,改善现有不足和维持并提高原有成效,从而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部门 医疗机构 财务分析
原文传递
机构投资者驱动实体经济“脱实向虚”了吗 被引量:112
14
作者 刘伟 曹瑜强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0-94,共15页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已成为典型事实,大量实体公司积极投资金融资产,实体公司投资渠道与获利渠道日趋金融化。本文以我国2007—2015年A股制造业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从机构投资者短视的视角研究...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已成为典型事实,大量实体公司积极投资金融资产,实体公司投资渠道与获利渠道日趋金融化。本文以我国2007—2015年A股制造业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从机构投资者短视的视角研究我国实体公司金融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机构投资者持股驱动了实体公司金融化;(2)机构投资者具有异质性,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实体公司金融化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地驱动了实体公司金融化;(3)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在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公司金融化的驱动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层合理引导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引导金融业回归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本源、推动金融结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脱实向虚” 实体经济 金融化
原文传递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杰东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0-44,共5页
本文研究了国际、国内关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标准和监管要求,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为了增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有效促进中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中国监管机构应结合国际准则和国内实际情况,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 本文研究了国际、国内关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标准和监管要求,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为了增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有效促进中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中国监管机构应结合国际准则和国内实际情况,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新模式。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应建立国际监管机构改革动向和国内监管要求的跟踪及应对机制,强化风险约束和资本约束的经营理念,优化资本结构,加强金融创新业务管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水平,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风险防范 监管制度 中国银行业 商业银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