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0.2 U/kg睡前1次皮...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0.2 U/kg睡前1次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0.2 U/kg门冬胰岛素30晚餐前1次皮下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BG、HbA_(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PG[(6.53±0.87)mmol/L比(6.73±0.91)mmol/L]、2 h PBG[(8.34±2.11)mmol/L比(8.51±1.32)mmol/L]、HbA_(1c)[(6.52±0.69)mmol/L比(6.71±0.72)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和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TC[(4.33±0.79)mmol/L比(4.38±0.88)mmol/L]、TG[(1.34±0.37)比(1.38±0.33)mmol/L]、LDL-C[(2.55±0.54)mmol/L比(2.53±0.57)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卢氏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目的研究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卢氏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胰岛素皮下输注治疗,观察组接受苯甲酸阿格列汀片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血糖达标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2.50%(37/40)]较对照组[67.50%(27/40)]高(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HbA1c、FPG、餐后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达标时每日胰岛素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效果显著,能促进血糖达标,在减少胰岛素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不同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应用的获益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不同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应用的获益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患者均使用沙格列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联合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治疗,两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胰岛β细胞功能[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C肽(C-P)],比较两组T2DM控制目标达标率[HbA 1c达标率、血脂达标率、体质指数(BMI)达标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PG、2 h PG、HbA 1c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12周,两组FPG、2 h PG、HbA 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空腹C-P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HOMA-β、空腹C-P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A 1c、血脂、BMI达标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基础胰岛素方案比,沙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更利于改善T2DM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0.2 U/kg睡前1次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0.2 U/kg门冬胰岛素30晚餐前1次皮下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BG、HbA_(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PG[(6.53±0.87)mmol/L比(6.73±0.91)mmol/L]、2 h PBG[(8.34±2.11)mmol/L比(8.51±1.32)mmol/L]、HbA_(1c)[(6.52±0.69)mmol/L比(6.71±0.72)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和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TC[(4.33±0.79)mmol/L比(4.38±0.88)mmol/L]、TG[(1.34±0.37)比(1.38±0.33)mmol/L]、LDL-C[(2.55±0.54)mmol/L比(2.53±0.57)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文摘目的研究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卢氏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胰岛素皮下输注治疗,观察组接受苯甲酸阿格列汀片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血糖达标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2.50%(37/40)]较对照组[67.50%(27/40)]高(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HbA1c、FPG、餐后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达标时每日胰岛素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门冬胰岛素30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效果显著,能促进血糖达标,在减少胰岛素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文摘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不同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应用的获益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患者均使用沙格列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联合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治疗,两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胰岛β细胞功能[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C肽(C-P)],比较两组T2DM控制目标达标率[HbA 1c达标率、血脂达标率、体质指数(BMI)达标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PG、2 h PG、HbA 1c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12周,两组FPG、2 h PG、HbA 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空腹C-P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HOMA-β、空腹C-P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A 1c、血脂、BMI达标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基础胰岛素方案比,沙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更利于改善T2DM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