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uagu Opera in Southern Anhui --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1
作者 Zhang Ji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6-300,共5页
As a traditional local opera,Huagu Opera in southern Anhui have faced a threat of dying out as a result of the change of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multiple ... As a traditional local opera,Huagu Opera in southern Anhui have faced a threat of dying out as a result of the change of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multiple entertain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s current situ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ways to preserve and inherit Huagu Opera by combining traditional means with digital collection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安徽 保存 地方戏曲 改革开放 生态环境 农村地区
下载PDF
皖北民间“非遗”舞蹈的社会生态建构——以安徽蚌埠冯嘴子村花鼓灯传承为例
2
作者 万惠玲 胡飞 马彦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67-170,共4页
自宋代以后,聚居在淮河中游的村落,流行一种集灯歌、小戏、群舞、锣鼓于一体的“原生形态”汉民族歌舞——花鼓灯。因其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和别具一格的民族民间文化跻身于非遗国家级名录,并作为唯一的汉民族民间舞种... 自宋代以后,聚居在淮河中游的村落,流行一种集灯歌、小戏、群舞、锣鼓于一体的“原生形态”汉民族歌舞——花鼓灯。因其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和别具一格的民族民间文化跻身于非遗国家级名录,并作为唯一的汉民族民间舞种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能歌善舞的沿淮人通过多元场域展演并宣示着“咒语多变成颂歌”的传衍历程,对当地社会文化的景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为花鼓灯传承建构了良好的社会生态。蚌埠冯嘴子村花鼓灯传承的案例表明“生存优势”是影响文化遗产生存、竞争与演替的重要考虑因素,是衡量文化生存潜能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地区 蚌埠冯嘴子村 花鼓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生态
下载PDF
大运河苏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现状——以宿迁市为例
3
作者 王建彦 纪峰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期45-48,132,共5页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带动了全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运河苏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现状,文章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宿迁市,运用...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带动了全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运河苏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现状,文章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宿迁市,运用实地调研、人物访谈等方法,详细梳理了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总体而言,大运河苏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工作机制不健全、专项保护资金缺乏、数字化传播手段单一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苏北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传承
下载PDF
非遗传承之安徽花鼓灯音乐文化价值的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畅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209-211,共3页
花鼓灯艺术是安徽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花鼓灯音乐是花鼓灯艺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颇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和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赢得了广泛赞誉。该文以安徽颍上花鼓灯为例,... 花鼓灯艺术是安徽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花鼓灯音乐是花鼓灯艺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颇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和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赢得了广泛赞誉。该文以安徽颍上花鼓灯为例,分析其音乐特征和文化价值,探讨花鼓灯音乐未来发展愿景与实现路径,旨在促进安徽花鼓灯艺术发展,使其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道靓丽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花鼓灯音乐 文化价值 非遗传承
下载PDF
博物馆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探究--以陕北民歌博物馆为例
5
作者 杨春祥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博物馆、非遗专题馆展陈中将“非遗”混同或从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理解为“动态性”,或仅将“非遗”作为一种项目、一种技术、一种艺术展演的工具,只追求外在表现形式,忽略其真实的文化生境与内涵等问题。本文以... 针对目前国内博物馆、非遗专题馆展陈中将“非遗”混同或从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理解为“动态性”,或仅将“非遗”作为一种项目、一种技术、一种艺术展演的工具,只追求外在表现形式,忽略其真实的文化生境与内涵等问题。本文以陕北民歌博物馆为例,通过对该馆所秉承的文化整体观,活态化、立体化、现场化的展陈方式,以及对文化生境的还原与再现等内容的分析与阐释,以期对当下博物馆里的非遗展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民歌 非遗博物馆 文化整体性 活态化 文化生境
下载PDF
安徽地区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
作者 汪瑜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安徽地区民间文学资源丰富,但通过分析安徽地区民间文学现代化传播的足迹与进程,发现其存在传承类型单一、非遗文本转化不足和影像呈现过时等问题。从脱域化发展、跨媒介叙事、再现与表现三个方面探究安徽地区民间文学创造性传播新路径... 安徽地区民间文学资源丰富,但通过分析安徽地区民间文学现代化传播的足迹与进程,发现其存在传承类型单一、非遗文本转化不足和影像呈现过时等问题。从脱域化发展、跨媒介叙事、再现与表现三个方面探究安徽地区民间文学创造性传播新路径,并从价值再造角度提出“非遗+文旅”“非遗+文创”“非遗+文娱”激活民间文学潜能的新对策,以期为安徽地区乃至中国非遗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非遗 民间文学 非遗+ 活化传承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资源建设现状研究——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
7
作者 聂梦迪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遗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影像技术成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安徽省图书馆在非遗影像资源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文章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通过网上调查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遗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影像技术成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安徽省图书馆在非遗影像资源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文章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通过网上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省级公共图书馆非遗影像资源建设现状以及现实困境。从数字赋能、服务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公共图书馆在非遗影像资源建设方面的工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像资源 安徽
下载PDF
皖北明清老街建筑艺术空间及其重构设计策略
8
作者 杜强 崔龙雨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5-188,共4页
皖北地区明清老街文化建筑,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体现出一个区域的文脉。老街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是皖北城市旅游和地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亳州明清老街改造为例,研究亳州明清老街建筑文化及其存... 皖北地区明清老街文化建筑,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体现出一个区域的文脉。老街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是皖北城市旅游和地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亳州明清老街改造为例,研究亳州明清老街建筑文化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明清老街建筑艺术形态空间特征,通过多元空间重构方式来改造和更新设计,为皖北老街文化建筑保护与更新提供一些思考与启示,从而实现明清老街文化建筑的设计更新和文脉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文化建筑 明清老街 文化遗产 艺术空间
下载PDF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方胜 张佳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9-36,共8页
运用标准差椭圆、最近邻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表征安徽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时空分异,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安徽非遗在各历史阶段存在明显的空间动态变化,非遗中心轨迹为西北-东南-西... 运用标准差椭圆、最近邻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表征安徽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时空分异,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安徽非遗在各历史阶段存在明显的空间动态变化,非遗中心轨迹为西北-东南-西北,整体向东南方向转移,这与安徽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脉络基本一致。(2)安徽非遗呈现出极核区与轴带集聚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分布有黄山、合肥等两处核密度较高值极核区,以及长江沿岸、淮河-颍河沿岸等两个核密度中等值聚集带,低密度值区主要分布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区域。(3)文化环境、河流水系、交通状况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与安徽非遗项目的时空分异显著相关,其中文化环境是主导因子,而经济因素各因子与非遗分布相关性较弱。结果启示:通过结合历史与记忆研究,丰富和提升非遗的意义与价值;从区域整体性保护方面着手,统筹协调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应重视非遗的经济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安徽省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域下皖东传统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
10
作者 申佳美子 杜裕民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2-76,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活动记忆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产生。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活动记忆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产生。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已不复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了诸多问题,传统的保护方式无法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质。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皖东地区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遗产与资源:乡村文化振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以皖西乡村为例
11
作者 熊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的乡土性与地方性,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文化传承、活跃经济与社会治理意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乡村文史馆、发展村落休闲旅游、复兴乡镇企业、发展生态休闲农林产业、发...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的乡土性与地方性,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文化传承、活跃经济与社会治理意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乡村文史馆、发展村落休闲旅游、复兴乡镇企业、发展生态休闲农林产业、发展文化研学教育、拓展休闲生活新方式等六个方面,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可行性路径。以遗产与资源的视角研究地方非遗文化的应用,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进行实践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皖西乡村 遗产与资源
下载PDF
基于RMP模型的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峰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到资源、市场与旅游产品之间的内在关系,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评价会出现偏差,为此提出基于RMP模型的皖东地区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评价方法。分析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根据非遗...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到资源、市场与旅游产品之间的内在关系,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评价会出现偏差,为此提出基于RMP模型的皖东地区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评价方法。分析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根据非遗的普适性价值和其他价值,对当地的非遗项目进行举例分析,了解劳动成果与经济价值之间的互相转化,建立非遗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选取9个指标进行评分并赋予其权重,最后引入RMP模型,对旅游产品以及非遗旅游资源进行R性、M性以及P性分析,并根据r-p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生成旅游产品。至此完成基于RMP模型的皖东地区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评价方法的设计。并设计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P模型 皖东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评价
下载PDF
安徽非遗民歌在高校的教育传承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晓燕 《滁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高等教育中的音乐表演专业具有专业特殊性与文化传承职责。基于其特殊的教育基本规律,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科研以及教育受众、内容及路径等多维视角探究“非遗”保护语境下安徽非遗民歌的“传”与“承”。以期突出中国传统音乐在... 高等教育中的音乐表演专业具有专业特殊性与文化传承职责。基于其特殊的教育基本规律,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科研以及教育受众、内容及路径等多维视角探究“非遗”保护语境下安徽非遗民歌的“传”与“承”。以期突出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民族声乐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探寻地方高校声乐人才培养上的教育传承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民歌 非遗 教育 传承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创新调查研究——以川北大木偶的传承创新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菁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4期74-78,93,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显现,在欠发达地区如何更好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焕发时代活力,充满生机,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话题。2018年川北大木偶以崭新姿态精彩亮相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显现,在欠发达地区如何更好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焕发时代活力,充满生机,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话题。2018年川北大木偶以崭新姿态精彩亮相于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重新擦亮了非遗品牌,为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焕发生机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为此笔者深入调查非遗品牌“川北大木偶”从“图存”到“惊艳”的蜕变,探索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创新机制,揭示了要坚持政府有效支持和市场化探索机制同步推进、实现人才传承与激励机制双向突破、引导品牌塑造与旅游发展联动协同的机制创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机制创新 南充非遗品牌 川北大木偶 传承发展
下载PDF
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的传承发展研究
15
作者 梁静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4,共4页
唢呐作为一种民间乐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皖北农村,唢呐被广泛应用于婚丧嫁娶等仪式中,经过数十代人的口传心授,形成独具皖北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唢呐吹奏技艺和相关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系列困... 唢呐作为一种民间乐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皖北农村,唢呐被广泛应用于婚丧嫁娶等仪式中,经过数十代人的口传心授,形成独具皖北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唢呐吹奏技艺和相关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系列困境。唢呐仪式功能性的减弱、生存空间的减少和相应人才的缺失等都制约着唢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走访调研中发现,借助新媒体渠道、保护其生态环境、拓展培养唢呐传承人培养渠道,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等有益于唢呐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唢呐文化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基于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具设计创新研究
16
作者 孙珊珊 秦杨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1-37,共7页
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丰富,将其进行创新设计是保护和传承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具设计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皖西非遗的种类和现状,结合设计案例,探讨了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家具设... 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丰富,将其进行创新设计是保护和传承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具设计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皖西非遗的种类和现状,结合设计案例,探讨了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家具设计融合创新中可借鉴的六种方法,然后采用以上方法,通过分析、提炼、再设计、深化设计四个过程阶段,设计出既简洁耐用又有销量的皖西非遗家具作品,达到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的目标;最后,从材料、造型、功能结构方面,探索皖西非遗与家具设计融合创新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具设计 创新研究
下载PDF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
17
作者 范骏 张抗抗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1-8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渠道,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全新方式。运用数字技术,强化新媒体传播,通过探索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科学路径,不仅能够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提出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渠道,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全新方式。运用数字技术,强化新媒体传播,通过探索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科学路径,不仅能够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提出更为科学的方法和措施,也为推动其创新发展创造出良好条件,同时也为构建新媒体传播路径体系,推动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取得新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路径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舞蹈数据库建设的策略与价值研究
18
作者 钮瑞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6-60,共5页
安徽花鼓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首批舞蹈项目之一,已经成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典范,代表了汉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文章强调了建立全面系统的安徽花鼓灯舞蹈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其应用和社会价值,并探讨了数据库建设的路线,更新策略... 安徽花鼓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首批舞蹈项目之一,已经成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典范,代表了汉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文章强调了建立全面系统的安徽花鼓灯舞蹈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其应用和社会价值,并探讨了数据库建设的路线,更新策略,未来发展构想等。本研究有助于保护、传承、推广和提升安徽花鼓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舞蹈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蹈教育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以安徽省为例
19
作者 莫林丽 余佳华 +1 位作者 杨本俊 李光慧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基于安徽省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调研利用AHP-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基于安徽省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调研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安徽省非遗项目涵盖到名录中的全部10种类型,传统技艺类占比最高;(2)安徽省两级非遗项目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典型的强集聚型分布特征;(3)安徽省国家级与省级非遗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分别形成了“一核多团”与“一核两带”的分布特征;(4)在安徽省非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研究价值、资源稀缺与独特性等指标权重排序靠前,是影响安徽省非遗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因素;(5)安徽省非遗综合评价值为2.7155,旅游开发价值较高,但非遗的社会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价值评价 安徽省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尹乐 李建梅 周亮广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3-166,176,共5页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影响力、保护价值及生态敏感度4个目标层19个指标,利用AHP方法构建非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对皖东地区旅游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居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对非遗旅游资源评分值。政...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影响力、保护价值及生态敏感度4个目标层19个指标,利用AHP方法构建非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对皖东地区旅游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居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对非遗旅游资源评分值。政府对非遗旅游资源的评价最高,当地居民和经营者的评价基本相同,游客的评价最低。政府机构是地方非遗开发保护和传承的主导者,应积极引领发挥其最大旅游效益;当地居民和经营者是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参与者,应积极提高自身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主动意识;非遗地域差异明显,游客对其相对生疏,建议重点开发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非遗旅游活动,不同群体在开发利用非遗旅游资源方面各尽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利益相关者 旅游资源评价 皖东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